569.馮翊顯鋒

作者︰不是老狗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將軍?」

察覺到自家將軍身上忽然傳來了鼓蕩的氣機,唐儉下意識的扭頭,看著那緩緩泛起冷意的一張臉,有些不解。

冷意一收。

李世民搖搖頭︰

「無事,遇到了一個熟人而已。」

目光落在那騎馬的道人臉上,他聲音雖平靜,可眼里卻洶涌著一絲怒濤。

可這一絲怒濤隨著距離的拉近,腦海里逐漸出現了長姐的話語後,同樣緩緩歸于平靜。

平靜的等到兩騎來到近處。

平靜的看著二人下馬。

平靜的等待對方率先開口。

「河東主簿杜克明,見過撫慰督史。」

杜如晦率先開口。

只是行禮時,他眼里有些戒備之意。

生怕對方忽然暴起發難……

而听到這話,李世民卻很客氣︰

「杜兄,洛陽一別,想不到你我能在此重逢。當真讓人欣喜。」

「下官不敢,謝過督史大人。」

老杜也客氣了一句。

而正當他要繼續說話時,李臻卻躬身一禮︰

「福生無量天尊,李守初見過督史。洛陽之時,是貧道多有得罪,還望督史閣下勿要怪罪。」

「……」

「?」

一旁的唐儉有些不解其意。

而李世民听到這話後,臉上也同樣不動聲色︰

「守初道長,想不到你我也在此處重逢了。看來道長是精通易學,算準了你我今日還有踫面之緣?」

李臻笑了。

笑的挺真誠的︰

「時也命也運也~能重逢,便是好事,對吧?」

「……或許吧。」

看著那一如那一晚的笑容,李世民不置可否。

雖然他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可他這里,完全是因為長姐才這麼說而已。

他可不會忘記對方說自己的親弟弟如同野獸。

也不會忘記喉嚨處的那一抹冰寒。

但現在不是聊這些的時候。

會顯得自己很小家子氣。

長姐知道了,也會不高興。

似乎……只有沉默才是最好的。

于是便不在與李臻對話,而是看著杜如晦說道︰

「杜兄,雖然不知發生了什麼,但還請二位入內一談吧。」

「多謝督史。」

「無需客氣,請。」

「請。」

杜如晦跟著倆人往前走,而李臻則緊隨其後。

四人在一群軍卒的矚目下一路來到了中軍帳內後,李世民一指營帳中的桌子︰

「二位坐吧。」

他沒把李臻排除在外,也沒給任何冷遇。

而李臻也就當倆人什麼事都沒發生,跟著杜如晦坐在了一邊。

李世民自己則坐在了上首的位置,唐儉則坐在了倆人對面。

營帳里沒外人,就四個人。

紛紛落座後,李世民直接開門見山︰

「杜兄,我之間無需藏著掖著。實不相瞞,我是今早才知道你帶著兩千余數的流民來到這的消息的。因為我昨夜在城池之中,今早我這副將唐儉告知于我後,便第一時間趕來了。听唐儉說,可是遇到了什麼麻煩?是轉道虞鄉避險?還是說知曉我在,特意來求助的?杜兄但說無妨,我麾下這三千兒郎給你撐腰!」

一番話說出口,李臻先不說,杜如晦倒是有些意外。

之前倆人沒深交,所以感覺不出來。

可今天這一聊起來正事……別的不說,光是能猜出來這兩種可能,並且還願意接見自己。

不管是不是拉攏,或者是什麼。

光是語氣里帶給人的安全感,就足以讓人心生好感了。

只是可惜……

道長和此人不對付……

不過想歸想,他也不是什麼不知低頭的人。

于是便直接說道︰

「實不相瞞,督史大人……」

「杜兄,這里沒外人,喊我賢弟便是。」

「不可……」

「那就喊李將軍,哪怕這稱呼顯得生分些,也比這什麼督史的稱呼好。怎麼?非要我喊世兄,弄的咱們如此疏遠才行?」

「……」

被堵了個啞口無言的杜如晦微微搖頭,拱手︰

「二公子,如何?非是我不願親近,只是尊卑有別,還請二公子多擔待。「

「這……行吧。」

李世民點點頭︰

「那我就當杜兄有求于我了。如何?」

說完,手一揮︰

「杜兄求我,那但說無妨,河東境內一應事物,小弟力所能及,絕無推月兌。」

「……」

這一番話把老杜說的心智都好懸動搖了。

不是……這人……在洛陽和現在怎麼完全是兩張面孔?

在洛陽的時候,感覺是夾著尾巴做人,雖然談不上唯唯諾諾的,可總給人一種霧里看花一樣看不清楚的城府極深的既視感,讓人不敢深交。

可往這中軍帳一坐……

怎麼特麼那麼仗義,光明磊落呢?

就像是解月兌了身上的束縛一樣。

一言一行都讓人心生好感。

可……他和道長不對付啊……

道長是我的至交好友……得立場堅定才是。

可這人坐在中軍帳之中的話,不知為何給人一種很古怪的感覺。

他有些荒唐,又覺得對方的反差有些大。

一旁的李臻扭頭看了一眼杜如晦,看他那副為難的樣子,想了想,忽然說道︰

「老杜,李督史光明磊落,那咱們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說完便起身一禮︰

「貧道多謝督史不計前嫌,也替界碑處的兩千流民謝過將軍。福生無量天尊。」

他再退一步。

一,為狐裘大人那一晚的推心置月復。

二,為那界碑處兩千多流民的身家性命。

「……」

而看的出來,李世民也忽然被他這道歉弄的有些愣神。

因為他覺得倆人目前最多是「不相來往」。

可這忽然的退步,自己要不說點什麼,反倒顯得很小氣了。

想了想,他忽然拿起了自己面前的水杯︰

「洛陽之時,確實是有些誤會在其中。守初道長既然都這樣說了,那在下要還抓著不放,反倒顯得小氣。那一宴中,尚有一杯水酒未喝完。如今以水代酒,守初道長請與滿飲,咱們便再說正事,如何?」

「將軍請飲。」

「道長請。」

這一杯水下肚,無關喜歡與不喜歡。

李臻這邊,至少老杜不再為難了。

看著他那舒展的眉頭,李臻暗暗想到。

而放下了杯子,李世民直接問道︰

「杜兄,不知這一路出了什麼事?可否告知?」

……

「你確定發出的是幽藍的刀光?」

李世民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

目光鎖定在了杜如晦身上。

杜如晦點點頭︰

「不錯,正是幽藍的刀光……二公子難不成知曉這些賊人?」

「……」

李世民沒說話,只是看向了唐儉。

面色有些黝黑的漢子得到了授意,扭頭對李臻和杜如晦點點頭︰

「若真是幽藍的刀光,並且會使那精妙的戰陣之法……那二位可能還真找對人了。我等確實知曉那陣法與軍卒,甚至……還與其打過交道。」

「?」

「……」

在李臻和杜如晦疑惑的目光中,唐儉說道︰

「二位可曾听過顯鋒軍?」

李臻直接搖頭。

他上哪知道這個去?

可杜如晦卻忽然皺緊了眉頭。

「顯鋒軍?……這名字……好耳熟啊,好像今年在哪听過。」

「杜兄耳熟是正常的,因為這顯鋒軍,本就出身于京兆一代。」

「……?」

听到李世民的解釋,杜如晦一愣︰

「京兆?」

「或者說武鄉。」

唐儉補充了一句︰

「武鄉人孫華,如今雄踞馮翊、河東西南一代的大反賊。去年還名不見經傳,可今年在毋端兒兵敗後,他便迅速崛起,如今已成馮翊郡的心月復大患。毋端兒之前在衛城與我們對峙,兵敗後,一部分逆犯逃到了河東以北,而另一部分,被那孫華所收。如今在馮翊一代雄踞一方,其麾下最有名的一只軍卒,就是號稱鐵血顯鋒,千人當萬的顯鋒軍!」

「……」

「……」

李臻和杜如晦無言。

馮翊郡在哪?

就在河東左邊。

與河東接壤,真要說起來,按照後世的地理位置來講,就在西安的東北部,挨著涇水、渭水、洛水,跟河東只隔著一條黃河。

地理位置相當優越。

因為整個河東的西南部,唯一的天險,就只有一條黃河。

只要能把控河道,那麼從馮翊入河東簡直就是一片坦途。

「我之所以會在虞鄉,原因便是如此。孫華如今已經佔據黃河河道,想入河東,隨時都能來。所以,我才會暫留虞鄉,為的就是怕虞鄉鹽礦出了什麼差錯,導致鹽價不穩。想不到……你們竟然能先遇到那顯鋒軍。他們戰力如何?」

听到李世民的話,杜如晦看向了李臻。

戰力如何,道長才知曉。

而李臻想了想後,說道︰

「貧道無有經歷過戰事,但就接觸的那一百多人來看,只要讓他們結成那種如同鐵桶一般的戰陣,沒什麼破解之法的話,那麼莫說普通軍卒了,便是同為出塵境的修煉者,如果沒有精妙的配合,可能幾百人也拿不下來。」

說著,他手上亮起了光芒。

金光迅速組成了一個旋轉不休的半圓︰

「他們組成戰陣後, 彼此氣機鏈接一體,這種陣法可攻可守,殺傷力極為驚人……」

幻化出了另一個騎在馬上的金光武將,與那半球對攻,展露出來那可長可短的刀光,如同海膽一樣的亂刺防御等等。

李臻搖了搖頭︰

「難纏的很。」

「不錯。」

當看到那半圓的瞬間,李世民便點點頭︰

「此陣名為「圓天回旋刀陣」,是顯鋒軍能喊出那千人當萬的底氣。至于陣法孫華是從哪得來的,便不知曉了。但你們踫上了他們能活下來……「

不知為何,李世民下意識的模了模脖子,感嘆了一聲︰

「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