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世家

作者︰不是老狗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它真這麼說的?!」

「……對啊。」

「你確定?」

「為何騙你?」

「這怎麼可能?!河車性熱有火,食之心火旺盛,恐傷脾髒……怎麼可能是補血補陰之物?這……」

「……孫道長,我只是把內容復述給你,要不是你解釋,我甚至不知道紫河車原來還能治風邪……你找我求解釋,我也不知道啊!」

「呃……」

從翔縣出走不過半日,李臻已經快被孫思邈折磨瘋了。

這就是醫生的職業操守嗎?愛了愛了。

凡事都要刨根問底,必須得跟我一個連醫學院大門沖哪邊兒開都不知道的說書先生BATTLE出一個所以然來?

不是……大哥,我連獸醫都不是。

你這不是為難人麼?

但不得不承認,最起碼,李臻覺得自己腦子里關于祝由術的知識,是真荒唐……

你見過給鬼扎針的嗎?

沒有吧。

這里面有。

你見過把妖當成類似「血奴」一樣的存在豢養起來,專門取其血治療傷勢的嗎?

沒有吧。

這里面還有。

說實在的……李臻現在都有點懷疑歷史了。

他在想……妖族是不是根本不是被始皇帝攆出去的,而純粹是不想受這份不被當人的氣了,自己跑到西伯利亞的。

因為在這些知識里,幾乎百分之三十的祝由術的施展條件中,都有著「妖」的存在。

在「祝由」的眼楮里,妖就不算個什麼智慧生物,而是純粹的一種治病救人的材料而已。

好家伙。

你們到底誰才是妖怪?

而這一路,別說一邊記,一邊和李老道抬杠的孫思邈了。連咱家唐僧和小崔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道長腦子里這些知識……委實太過血腥野蠻了些。

可是,這些人,包括李臻在內,心里也明白……以現在的眼光去衡量那些先輩是不公平的。因為在當初那個環境下,這些知識如果對妖族不野蠻,不凶殘,那才是對人族最大的不公平。

只能說,前人之智是特殊時代誕生的特殊之物,可用,但不可一味的全用。

就比如倆人現在聊的紫河車……說白了,用胎盤煉制特效療傷藥……如果這方子傳到什麼心術不正的人那,天知道會不會有產婦遭殃。

所以,怎麼用還是要看孫思邈。

李臻只需要把腦子里的東西全都告訴人家就行了。

……

就這樣,一上午的功夫,等到中午該吃飯的時候,第一本書冊已經寫了大半。

生火灶飯時,孫思邈沒搭把手,而是捧著書冊在發呆。

李臻則看著前方起伏的山巒發呆。

或者說,感受著腳下大地的那片律動。

唐僧哥哥在念經,看起來佛系的一塌糊涂。

最倒霉的要數小崔了。

莫名其妙的,女俠就成了廚娘。不僅要照顧三個出家人的飯食,還得負責喂馬……你說這跟著誰說理去。

「道長,吃飯了。」

又熬了一鍋菜湯,小崔喊了一聲。

從那股大地的律動中月兌離出來,李臻點點頭;

「哦,來了。」

來到了火堆旁,接過皮碗放地上,把手里干餅都丟到湯里後,趁著餅子還沒變軟的功夫,他說道︰

「崔居士,照這路途,再走個一個時辰,應該能到河東了吧?」

「能。」

崔采薇點點頭︰

「過了前面那片山就到了。接著咱們往南走,如果我沒記錯話,大概走個三四十里,就是于栝。那邊離黃河已經很近了,所產的火玉礦鹽在那邊,會被直接運到河口,有船順流直下到洛陽。那邊很繁華的,不管道長想要打探什麼消息,那邊一定有人知曉。」

「……那貧道倒是有個疑惑了。」

李臻想了想,問道︰

「毋端兒幾個月前鬧的那般勢大,依照崔居士所言,這火玉礦鹽……應該很貴吧?」

「還……很貴。」

好懸說出來「還好」倆字的女俠趕緊改口,點頭說道︰

「火玉礦鹽……孫道長應該用過吧?」

「嗯。」

放下了書冊端起碗的孫思邈點點頭︰

「此言乃火脈所生,天然帶著三分火氣,若以木屑以及諸多材料混合得當,是一味很好的助火燃劑。老君觀三品以上煉丹師才有資格用,用來煉丹,可縮短許多時間。味道嘛……也還可以。也可入藥,對風寒之人用來熬湯最好。但不可多量,過猶不及,多有心火漫沸之險。「

他說的太專業,一般人听不懂。

李臻要問也不是這個,而是听完後繼續說道︰

「那此物若如此珍貴的話,毋端兒沒道理不去打這個主意吧?」

「他不敢的。」

「……」

「……?」

「???」

小崔女俠這話一開口,就引來了三個人奇怪的疑惑目光。

崔采薇一陣尷尬……但還是解釋道︰

「火玉礦鹽,自古便是太原王氏一族所有。東漢時,王允何以在董卓入主洛陽時,收獲器重?一方面是他王家人的身份,另一方面……便是文儒魁首之下的那份潛在財力。世家之中,若以財力相較,王家最多,而火玉礦,便是他家所有,歷朝歷代皆是如此。毋端兒在河東勢大,確實不假。可里面的世家產業,他如果想動歪心思,便等于得罪了七家之人。」

說到這,她臉上是些許的自嘲︰

「而這天下……誰不知七家之人同氣連枝?又有誰真的敢得罪他們呢?」

「這話倒沒錯。七家之人根系太深了。」

孫思邈同樣一臉感慨︰

「朝堂上,從後宮到前朝,江湖上,上到名門正派,下到游兵散勇……處處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不說多,貧道在老君觀時,同為一品丹師者天下有十五人。十五人中,七人乃世家出身,兩人受過七家救命恩惠,一人娶了一位盧氏正房之女……」

「……三分之二?」

看著李臻那驚訝的模樣,孫思邈點點頭︰

「這還只是丹師。就如崔居士所講,這天下間,不管是後宮還是朝堂,誰人又何嘗不想能迎娶五姓之女呢?……所以,那個匪首毋端兒不敢動世家產業也屬正常。要不動,或許只是他死而已。而要是動了……恐怕,連祖墳都不得安生了吧?「

這話說的挺有他個人風格的,不管是朝堂還是世家,一個從可以享盡人間榮華的一品丹師到立志濟世救民的行腳郎中。

思想境界已經跳出紅塵之外的孫思邈自然有資格這麼說。

而听到他這話,崔采薇微微皺了下眉,卻也沒吭聲。

李臻則微微點頭︰

「原來如此。也就是說……其實,河東再怎麼亂,世家是沒什麼損害的,對吧?」

「……」

崔采薇想了想,聲音低了許多︰

「或許有,但不多。」

接著又說道︰

「其實……道長,是這樣的。河東亂起後,天下的鹽價也漲了許多。毋端兒要用鹽去換武器,而真正可惡的,我覺得應該是那些壓低了價格收,再以高價倒賣出去的商人。世家雖然根深蒂固,但……並不都是什麼壞人。恰恰相反,咱們這一路看到的鹽商……我昨日想了想,覺得天下間的鹽價最多三個月,應該就要回到前些年的價格了。世家取之于民,自然不會不懂什麼叫竭澤而漁的道理。所以這個時候,讓鹽價回到正常才是智者所為……」

說到這,或許是覺得自己說的有點多,她又頗有些欲蓋彌彰的說道︰

「在下在于栝有不少朋友的,于栝產火玉礦鹽不錯,但同樣也是官鹽入河的交通要地。等到了那邊,容在下去打探一番,想來應該能有所佐證。」

這下連孫思邈都听出來了這個游俠兒身份有些古怪了。

普通的江湖人……對世家可不會這般想。

或者說,天下間九成九的人對世家只有敬畏和遠之,絕對不會去考慮他們對于這個天下到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姓崔……又對世家之說有著如此真知灼見。

難不成是崔家人?

而听到這話後,李臻也覺得對方說的有道理。

其實這玩意的道理很簡單。

首先,世家是有著自己的利益的。而他們的利益,不管是怎麼收取或者出讓,人家有著自己的一套規則。說白了,不是身份地位差不多的人,他們都未見的會和你做生意。

而在對下面保持了穩固的同時……就如同這個崔薇所言,世家不是什麼反面大BOSS,無腦的壓榨民脂民膏。要是真這麼想,就有點太瞧不起這些能以家族的形式發展到如今的龐然大物了。

他們有著自己的利益,同樣也有著在基于自己利益之上,保持市場穩定的規則。

市場經濟不是什麼一成不變的產物,他們或許現在還沒有經濟學這種概念,但最起碼的「竭澤而漁」的道理……別說其他人了,就連李臻都不信這些人不懂。

而現在想想,當初看到那些本不是賣鹽的商行在這條官道上活躍,一開始李臻還以為他們這群人在發戰爭財。

可仔細想來,人家未嘗不是沒有加派人手到全隋朝各地,穩定鹽價,在保證自己的利益同時,追求延續發展,而不是把人都趕盡殺絕,鹽價賣到一個連仰視都遙不可及的價格,去挖自己的根須。

不太現實。

但是,他堅信世上所有之事都有兩面性。

或許站在對方的角度,世家並不壞。

可它一定好嗎?也不見得。

至少……在他這里來看是不然。

但眼下說什麼都沒用,耳听為虛眼見為實。

端著碗,他想了想,說道︰

「先去于栝吧。紙上談兵沒用,咱們先了解了那邊的形勢,然後早點和老杜匯合才是真的。」

他去河東, 是想救民于水火。

不為別的,只為心中慈悲以及不負友人之托而已。

一非找麻煩,二非與民爭利,三不是去扮豬吃虎搞世家……

在說了……一個破落道士,和世家一無牽連二無記掛的,咱們井水不犯河水,找那麻煩干嘛?

麻煩這種事情……

最麻煩了啊。

咱老李也不是主動給自己找麻煩那種人呀,對吧?

他暗暗想到。

?  ?五一啦,求月票!!!

?

????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