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有形必朽,和光同塵

作者︰不是老狗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可那不是玄均觀不傳之秘麼?」

李臻眼里有些意外。

玄素寧點頭︰

「非玄均觀者,不可修習。」

「……」

李老道嘴角一抽,忽然涌起了一股「不詳」旳預感。

而順著這股預感,就听那天姿國色的女道人來了一句︰

「我歸山之日,自會帶你一同。即日起,我為你師,你為玄均觀第十代弟子。」

「……你先等會。」

也不顧其他了,李老道趕緊攔住了對方繼續說下去的話語。

眼底第一次升起了一絲哭笑不得。

小丫頭片子,喊你聲老師,你還喘上了……

先不論咱老李有沒有師父……就單說一個……

「老師,玄均觀收徒……這麼草率的?」

「為何草率?」

沒有因為道人的阻攔而惱怒。

女道人平視于他。

李臻張了張嘴……

雖然看樣子,人家不需要那「三年學徒兩年效力」的下九流門里的收徒方式,但是……

「收徒……不是先要觀察心性,然後再……選個良辰吉日……更何況……老師這麼年輕……「

「心性如何,我自有判斷。良辰吉日?又不是娶親納妾,要那做什麼?為師我乃玄均觀第九代弟子,玄均觀每代只有一人,我出山之時,入世行走,便自要擔負起為玄均觀接續傳承之責。我說你行,你就行。」

「等會等會……」

忽然五六七八頂帽子就扣到了腦袋上,李臻趕緊再次擺手︰

「不是……老師……咱倆認識滿打滿算還不到倆月……」

「……」

這下,玄素寧也皺起了眉頭。

沒等李臻說完,她直接問道︰

「怎麼?可是覺得我當你師父不夠格?」

「那肯定不是……」

李臻第一反應就是搖頭。

但實際上,他這話也是在客氣。

憑心而論,從認識這位玄高功起,雖然喊著老師,態度也恭敬。但這樣的行為其實就和他在說書時的道理是一樣的。

前世,他的師父是連字輩的先生,而他是壽字輩。

但若對曲藝行當了解的人,都應該明白……輩分師承在江湖里固然重要,因為那是你闖蕩江湖的「身份證」。到一個地方,一說起我是「連字輩誰誰誰的徒弟」,大家這麼一論……

噢,你是我師哥,我是您師弟。

有了這一層同門關系,江湖上面好說話。

但輩分絕對不是能耐的佐證。

包括李臻自己這一輩,往大了說,他見過比自己大四十多歲壽字輩的師弟。

也見過才剛出生,自己就得喊一聲「師叔」的嬰兒。

大家論輩分不假,但能耐卻更為重要。

就像是李臻在學徒期間,也見過幾位「闊」字輩的老先生。別說什麼評書、西河不能在一起,「團柴」、「海轟」論不到一塊這些的。(注1)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

傳統曲藝行在新時代全體沒落,還分什麼門里門外?大家不都抱一起取暖麼。

所以哪怕明知道這孩子是西河門里的人,可真等到這孩子請教自己點關于評書的東西時,那幾位「闊」字輩的先生也從不吝嗇。

可以說是手把手的教,沒有任何門戶之見。

而如果按照輩分,李臻得喊一聲師爺,甚至要論起來三代來,有兩位先生他都得喊「老祖」。

但學的時候,人家也听不得你一口一個「師爺」那般客氣。

一來是雖然沒有門戶之見,可門戶就擺在那,評書還是評書,西河還是西河。二來,教你東西,有師徒情,卻跨著輩分,沒師徒的名。

為了不讓自己壞規矩,也不讓李臻明面上套近乎,干脆,就直接讓他喊「老師」,或者是「先生」。

但私下里那幫老頭也是一個比一個可愛。

可遇到外人了,還是要端著一些的。

便是這麼個道理。

喊老師,沒事。

哪怕輩分高一些都無所謂。

但師父,他不管前世也好,今世也罷。

他已經拜了。

他拜的是道門十代弟子處始觀主「同康」道人為師。

嚴格意義上來算,他是道門的第十一代弟子。

可是,當他那「不是」的客氣之出口後,玄素寧便點點頭︰

「那便如此。你雖拜道門,但玄均觀與道門有別,自漢帝起承天而立,傳承九代中,三代、五代先祖亦是道門出身。這點你無需擔心,自即日起,你便為玄均觀十代弟子。「

「老師!」

見她越說「越認真」,李臻再一次打斷了她的話語,滿眼無奈︰

「莫要如此兒戲……」

可誰能想到這女道人好像還真認了死理︰

「收徒之事,玄均觀從不兒戲。」

說完,李臻眼前忽然出現了一根手指。

一如當初蘇醒時的那一指。

那手指如玉……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李臻能看到,能想到,卻無論如何都動彈不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根手指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最後,一指點在了自己的額頭上。

「咚!」

他只覺得腦袋似乎撞到了一口鐘上面。

頭暈眼花的同時,還被一股夾雜著神秘道韻的信息直接充斥了整個大腦!

玄而又玄,眾妙之門。

一片漆黑的天地中,有一個清朗的人聲在吟誦︰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而這聲音……竟然是自己的!

每一個字,他都听的清清楚楚。

每一個字,他都能懂其中的意思。

可每一個字,似乎又有萬千種意思,讓人忍不住窮極一生去鑽研,探尋!

可就在他這個念頭剛剛起復那一剎那,便有感覺到了……在那字字拆解下來,浩瀚萬千的意義、意思、意味中,有一條……已經被人規整好了的道路。

不需要自己鑽研。

也不需要自己去懂。

只需要按著這條已經被設定好的道路一路往下走,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終極」至理。

那是道。

是天道,是大道!

是已經被前人艱難模索、反復論證、幾經實驗,所檢驗出來的唯一真理!

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按著這條路走下去……就夠了!

難道……

這就是狐裘大人那日在酒宴上所講的「道」麼?

「所謂的悟道,便是明白了自己對于這片天地的規則後,從這賦予的規則中定立屬于自己的規則。這個規則無關大小,而關乎于念頭是否純粹。只要能明悟,那麼從此後,你就是天道的一部分。是規則的一部分。人不死,規則不滅。規則不滅,便可長明。」

……

「有了師門傳承,那麼便不需要自己去模索那些道理。而是延續了前人為你開拓的道路,以前人為鋪墊,追尋自己的道路。你不用浪費時間模索,只需要繼承就好了。」

……

「悟道,不是說你的念頭有多通達,或者武藝有多高。最關鍵的在于你能明白自己的道理而貫徹它……用道門的話說便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唯遁去其一。這個「一」,便是人道。」

……

狐裘大人的話語,與那萬千道路中唯一「正確」的一條這麼相互一驗證……

恍惚間,李臻看到了。

看到了自在的盡頭。

看到了悟道的道路!

而這條道路,叫做……

「時間!」

和光同塵。

光,是時間單位?

還是距離單位?

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那萬千法則之下,玄均觀的先人們,已經找到了那唯道至極之道!

時間!

萬物,隨時間而生!

萬物,因時間而朽!

掌控時間,與光相合!

謂之……

「道!」

無需境界,無需可笑的「出塵、自在、悟道、超月兌」。

什麼都不需要。

追求境界,便是在時間中,與死亡賽跑。

人力窮盡時,爭的,不過是在死亡之前,明悟那超月兌之境而已。

可笑!

爾等徒勞,只能在時光中化為塵泥腐朽。

可掌控時間,追尋前人之志,卻可……

化身永恆!

境界?

有什麼用?

境界!

無用。

與光同塵,合光同德。

一念十方驚煞。

一念萬年一瞬!

天地皆存,有形必朽。

和光同塵,湛兮永存!

(注1︰江湖人管說書的這行叫「團柴的」。唱大鼓書的,叫「海轟兒」,又叫「使長家伙的」,兩者皆屬于江湖春點。《江湖叢談》這本書里有詳細介紹,這里就不多解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