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KKRJ,ZKKN

作者︰不是老狗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

李臻有些無語了。

這個不知真假的杜如晦怎麼跟個狗皮膏藥一樣?

而看懂了道人眼里的嫌棄之意後,書生這次臉上倒沒了冷色,而是策馬降速後拱手問道︰

「道長遇前往順陽,還是如同在商縣時那般,找尋知曉村落耕地之人?」

「不是。」

騎在馬上的李臻搖頭,在書生愕然的目光下說道︰

「我是先去找司農官……希望順陽的司農官不要在如同商縣那般……可如果還這樣,我還是會顯聖一次。然後……」

說到這,李臻忽然把手放到了懷里掂量了一下,問道︰

「你說……十兩銀子,會有人接這個差使不?」

這話一出口,杜如晦便明白了,他是怕再出現今日商縣那般的意外,打算出金銀懸賞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未嘗不是一個辦法。

十兩銀子……已經是個天文數字了……

而看著道人那澄淨清澈的眼神,杜如晦說道︰

「不若我與道長一同罷。」

「……你?」

李臻一愣,接著便搖頭︰

「不成。我這次是有數的,一匹馬帶司農官,另一匹馬是為了帶熟悉道路的當地向導。沒你的位置。」

語之下,其實就一個意思。

嫌棄杜如晦的馬慢。

而這話呢……要是別人說,杜如晦或許還真會不服氣。

自己這馬亦不是什麼普通之馬。

能追上勻速都比普通戰馬快上許多的烏龍騅,那能是普通馬麼?

可偏偏……烏龍騅是飛馬城的三宗坐騎,天下大名鼎鼎。

人家說的也是實話。

不過……

「道長可知,在下是京兆杜陵人士。」

「……」

媽耶。

這個杜如晦真的是那個杜如晦?

在李臻那略帶無語的表情下,以為對方沒听明白自己意思的杜如晦繼續說道︰

「在下自小便在京兆長大,而我京兆杜氏雖然比不得五姓七家,可「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我杜家自西漢傳承至今,從世居南陽,到遷于茂陵、杜陵……別的不說,家中親族遍布京兆、弘農、上洛、河東之地。而我年幼時,得家中詔獄司判官傳承後,為了明悟天地之法,這幾處郡縣已經跑了個遍。在下不才,自小便有過目不忘之能,其他不說,這三郡道路、村鎮、人口、地勢等等,皆是略知一二……「

「……」

雖然他說的很謙虛。

可任誰都能看出來,這所謂的「略知一二」……不是真的只知一二。

好家伙……

活地圖?

在愕然之後,李臻忍不住問了一句︰

「敢問……杜先生可有表字?」

杜如晦點點頭︰

「表字︰克明。」

「這三郡之地,先生很熟?」

「略知一二而已。」

听著他的謙虛,李臻有些無語。

又有些驚喜。

以後您老人家也別叫克明了。

改叫高德算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出門在外三件事︰馬子、德子、票子……

李老道算是全齊了。

于是點點頭︰

「沒問題!不過此行辛苦……弘農11縣之後,是京兆連接伊水附近……」

「京兆……道長倒是不用太擔心。」

「嗯?為何?」

「……」

杜如晦看上去有些猶豫,但考慮了一番後,還是說道︰

「京兆自古富庶,況且……世家頗多。此次的民夫征調,人頭稅給的不少。就算偶爾有壯丁加入征夫之中,他們所居之地,也皆是世家領地。他們的地……自然會有家中族老操持……不會少耕的。」

「呃……」

李臻一愣,接著就明白了對方所的道理。

關隴、京兆這些按照地里說法在「陝」境內之地,其實都等同于世家的基本盤。

自己之前那一路往洛陽走時,也發現了這一點。

論長治久安,還真是關隴之地最為平順。

這個時代,人口、耕地,便是構建起豪族的最基本的地基。

不要說什麼財閥壟斷,也不要說什麼人才保守。

他們為了自己家族的延續,凡事先可著自家,這一點在所有士族來看,都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而三征高麗,也是關隴世家所處之地死人最少。

這點也是事實。

李臻不願意去琢磨誰對誰錯。

人家雖然沒出人,但也給錢了。

人頭稅又不差你的,有了錢,才能給民夫吃飯。

沒什麼錯的。

況且……從某些方面來講,對李臻也是個好消息。

京兆如果不用管的話,那麼他只要管好弘農和上洛就行。

「工程周期」被縮短了。

便代表著……有更多人來得及播種。

今年……只要風調雨順,便不會餓肚子!

這樣……不是很好嗎?

于是,道人如釋重負……

「呼……那便好,那便好了……不瞞高德你說,我與老師約定的是一月之期,因為春耕就剩下這麼點時間。這樣就好……這樣就好啊……」

「道長抬舉,在下當不起高德之稱。反倒是道長……先前在下不解,誤會了道長,可道長勿怪,高風亮節,真乃高人也!」

一連串的「高」拍到了李臻臉上。

但這會兒松了一大口氣的李老道也沒心思去耍嘴皮子了。

看了一眼杜如晦胯下那氣息還算勻稱的黃驃馬,他點點頭︰

「那我們便快走吧,到了順陽,帶上司農官,速度快一些。我們越快,我心里便越踏實。」

「其實不用如此。」

「……什麼?」

見道士有些不解,杜如晦繼續說道︰

「道長或許平日清修,對這些俗事並不了解。司農官誠然,需執掌一方農事。無論是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皆需以朝廷每年大司農定制歷法而為。但若真要說對下屬耕地的掌控,他們所了解的,無非也就是一縣之地耕地幾何、良種幾何、產出幾何而已。」

「……所以?」

「所以,關于耕地所在何處,尚有幾頃,水文土質等等,他們未見得會了解的很清楚。」

瞬間,李臻的眉頭皺了起來。

「那該怎麼辦?」

「開皇三年,文帝精簡官吏,以州統縣,天下諸郡縣設縣令。縣下五家為保,五保為閭,四閭為族,分置保長、閭正、族正(里正),而保長族正多為村落年長威望高者擔任。處理鄉鄰一應瑣事。道長與其轉道每縣過問司農,到不如由在下帶領,攜旨意前往村落。以保長族正領路而為,反倒更快一些。「

差別一下子就拉開了。

李臻心說李老道nkkrj,zkkn。

人家分析起來頭頭是道,條理清晰分明。

要麼後來做宰相呢。

高德手里真的有東西啊。

「所以,那我們現在不用去順陽了?」

「……」

听到這話,杜如晦在黑暗中看了看左右,又抬頭看了看星星……

也不知道到底天上有沒有衛星為他導航,總之,在看了一會兒後,直接說道︰

「此地在有十余里,便會到達一處名為多丁村的村子,已是順陽地界,順陽因為地處伊水平坦之地,比起上洛多山,此地土壤平順,故耕地坦途。道長若可以,不如你我便從多丁開始。如何?」

「嗯!」

李臻應了一聲︰

「這多丁村,顧名思義,可是村里人丁興旺?」

他原本是閑聊問的。

可誰成想杜如晦卻沉默了下來。

馬匹行進了百余步左右,才說道︰

「大業八年前,此地名為幾丁村。依據縣志記載,幾丁村為黃巾之亂後,百廢待興,一些傷退兵伍分得田地而建。幾經繁衍,最多人口有百戶之多。大業八年,幾丁村隨陛下征討高麗,男丁死傷過多,後來有游方道人前來,明幾丁村祖墳多兵伍殺伐之意,乃是凶地,若不想受刀兵之災,須遷墳更名,故此改為多丁村……人口……當年記載時,有七十五六。現在……倒不清楚了。「

「……」

李臻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同樣沉默了下來。

就在這一路沉默中,道人刻意放緩速度。

杜如晦心領神會,前方領路。

倆人走到了某處岔路,下了官道後,便借著月光看到了隱約的村落輪廓。

或許是听到了馬蹄聲,村中狗吠漸起。

可畢竟時候也晚了,等二人入村時,整個村莊黑燈瞎火的,連個出來看看的人都沒有。

但李臻知道,有人醒了。

很多人都醒了。

醒了的人,通過天地之的流動,看起來都是婦人、老人,以及在他們懷里被捂住了嘴不讓發出一點聲響的孩童。

多丁村不大。

里外不過百步便能走完。

剛好在他的神念籠罩之內。

而感受著神念之中的老幼那驚恐的情緒……道人嘆了口氣。

翻身,下馬。

頃刻間,天地金光亮起。

「福生無量天尊!貧道受仙君旨意而來,賜多丁村祥瑞一場。此地族老,出來相見!」

好似國師施法時那般中正平和的金光,夾雜著道士清澈的聲音,蔓延了好遠好遠。

一旁騎在馬上的杜如晦眉頭下意識的皺了起來。

仙君旨意?

明明只需明奉聖旨而來,此地居民更容易接受……

為何道長不這麼說呢?

皇命……在這種時候,不比這仙佛之更有效麼?

他心里升起了一團不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