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書山書海(單)

作者︰萬物皆可種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陳嶼曾听聞,四堂六殿中的四堂座落于無為峰上,傳聞此峰最是獨特,不在二十八山之列。

至于六殿則分布在不同山峰上,為各山身為主脈時所建,其間亦有其余山頭陸續修繕了大殿堂宇,不過因由各種各樣的緣故,沒能傳承下來,後來許是見得耗資過于糜費,修築之事便漸漸消停終止。

如今的四堂六殿,更多是作為年歲悠久的見證,用以緬懷。

他遠遠望了眼,香火繚繞,沒有去做客這些殿堂,而是徑直來到了鎮魔峰。

比起紀念意義大于實用的四堂六殿之類,他更感興趣于眼前的樓閣。

麓雲閣,與淨明閣、定真閣齊名,皆屬真武山藏經之地。

于民間有諾大名頭,‘大小十萬書,本本皆真傳’,引得不少好事者投來覬覦的目光,妄想盜取一兩本至山下,闖出大名。

真武二十八山中,鎮魔、蕩魔、清正三山各有一座藏經閣樓,每一處所藏之書又有區分,不過陳嶼其中底細到底如何並不清楚,但也不妨礙他進去觀覽一番,無論何種藏書,依著六層高樓來看不說十萬冊,三五萬應當是不差的,能滿足他近段時間的所需。

身外罩著氤氳青光,大步向前,兩旁時而有道人進出,對從天而降的陳嶼視若無睹,自顧自交談。

不似靜崖縣的岐絡觀,真武山更加大氣,藏書萬卷的樓閣並未有石門金鎖,只在入內六步的寬敞地有個草草搭建的小台子,背後坐著一位道長,頂戴玉冠,黑發束在腦後,正捧著藍封書卷翻閱,讀得津津有味。

他跟在兩人身後進到里面,視線掠過對方,轉瞬又收回。

不是什麼隱世高人,勁力流轉稍顯凝滯,估模著通勁小成左右。

「見過越鐘師兄。」

中年道人回過神,點了點頭應和。

倆道人拜首,然後窸窸窣窣拿出一張小巧木櫝,遞給了對方。

陳嶼瞥了眼,卻是寫著書名,林林總總十來行。他不再多看,越過小台子與三人向里而去。

另一邊,兩人的木櫝查驗完畢也被放了進去,臨走前那位越鐘師兄照例叮囑兩句,關于還書的時間以及書卷原本不得損壞雲雲。

與此同時,陳嶼已經開始一一瀏覽樓閣內的情況。

一面面書架羅列,不下二十支,寬達五丈、高逾兩丈,書架上的柵格里滿當當堆積書卷,厚薄不一,恍如一座座高低起伏的書山。

天窗打開,照得內里堂皇明亮。

眉眼一跳,目光由外及里,依次掠過外側的書架,去到最里處,見到一些堅實的木匣封存在上,放置于柵格中。

精神滲透其里,一卷枯黃褶皺、殘缺了邊角的書本呈現腦海中。

古籍?原本?

無需過多分析,封皮上已經被歲月侵蝕模糊的字樣不斷抖動著,下一刻仿佛被重新勾勒書寫,反饋于意識中的書卷漸漸蛻去陳舊,變得嶄新。

精神力與感知的加持下,哪怕只是一丁點兒殘余痕跡,也能被他捕捉、彌合並本能地去完善和還原。

此刻再看去,書名已經知曉︰

《金夔六針法》

陳嶼目光閃爍,這是一本他听過的醫書,听說里面記載了行針刺穴之法。如今看來還不止如此,更有穴位圖,記載了足足兩千處穴位,雖然其中不少穴位標注在他看來有所差誤,但也非尋常岐黃之書可比,何況書卷中還有辨明穴位的方法、養體養穴的藥方等。

不由得感慨,當初若于啟猛老道士能識得這本醫書,或許他的道路能走得更通暢些。

當然,也可能對方在求學游歷于真武山時就見過這只木匣,只不過里面的書冊損壞嚴重,除非有陳嶼這等能力,否則想要還原恐怕得耗費數月之功。

一邊感嘆,一邊眉心神光一照,將之臨摹記錄下來。

緊接著青雲浮現掌中,他抽出幾縷纏繞指尖攪動兩下,扔至木匣內,旋動的法力如刀一般鋒銳,將紙張與木料間的蠹蟲清理一空。

紙卷得到滋養,勉強又能撐過幾年。

做完這一切,他繼續向前,視線翻飛在樓中,不斷打量其余書冊。

三閣中的麓雲閣以藏書旁門為主,代表清微道統的淨明法經卷多在淨明閣,而定真閣則藏有不少護道武學。

之後幾日,陳嶼便住在了麓雲閣,樓閣六層里下兩層多是左道旁門中較為淺顯的,他也不嫌棄,一一翻閱,有新鑄元神作為依托,無論記憶還是理解都已經超出常人百倍。

一本佶屈聱牙幾千字的書本,數息便印在腦海,且記得清晰、理解亦通透。

陳嶼凝了團雲床,以幻身術與玄壤空感術布置左右,就這樣沉浸在書海中去。

……

當!

當!

當!!

金頂上,嘹亮三聲過後,一道道人影奔躍在山間,有法冠歪斜的布衣老者,有衣衫清俊的秀美坤道,亦有成群結伴神情難掩激動的年輕道人。

真武除去四堂六殿二十八山以及十年一度的真武大比為人津津樂道外,還有一事也牽扯著山中眾多道人的心思,那便是歸屬于山內各脈之間的小比。

清微道奉持無為,淨明法體己祛念。

故而真武山小比並不頻繁,往往兩至三年才有這麼一回。且動手腳的時候很少很少,多以論道為主,探討道學經義、求教修持正法。

饒是如此,山中清修苦悶,道人也是人,未曾修得正果仙神,所以小比大比便成了少有的可以引發全山門共舉的樂事。

縱然修了半輩子的老道們,也都會恰逢其時地從山頂上走下來幾個,與後輩弟子一起其樂融融共論道學。

「小比?」

陳嶼一愣,覺得自己來得倒是剛巧。

從麓雲閣走出後,環顧一圈後,他朝著周圍步履匆匆、滿面喜意的道人伸出手作抓取狀。

一捧肉眼難見的新鮮人念從道人們體外落下,被他揉在掌心。

術法.萬物觀——

‘又到了各脈小比,這次不知玉華師叔會不會走下金頂,屆時可得好好請教下護道之術的修習。’

‘小比!這個問題困擾了許久,道經研讀不通,關鍵在于此,師傅他們都下山歷練去了,這次正好勞煩其它各山的師長解惑一二。’

‘好累!才一年,怎麼又要小比,罷了罷了,希望越山師弟不要像去年那樣一直追著我討教武學……’

‘一年了啊,不知明月峰的海靜師妹是否回山,有些日子沒見到了。’

繁蕪龐雜的念想涌入腦海,好在與他的承載相比,這些許的人念宛若滴水入江河,轉瞬便消化完成。

陳嶼沉吟片刻,之後短短續續又在下山去往本次小比的擎南峰途中抓取了不少念頭,得益于此他對這場小比的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

才一年就開始新的小比?

一處平整鋪就的廣場上,陳嶼靜靜坐在空中,雲團軟綿,于場中尤為奪目,然而周遭旁人卻看他不見。

他此時卻是想著關于這場稍顯突然的小比之事,因為從剛剛台上那位明顯是真武山師長的念頭中,他捕捉到了一些小比召開下,隱藏的含義。

‘天下將亂,道人修持道法,絕不可陌生于護道之術,這次小比將以論武作為大頭,也算是提醒各山門人。’

‘師兄言說山下弟子眾多,話里話外不願封山,唉,真的還能繼續等下去麼?’

小比以論武為主?真武要封山?

陳嶼驚奇,往前數十次小比都未有改變,這回突然換了內容,甚至迫使一部分真武山人欲要封山,局勢已經惡劣到如此地步了?

他有些懷疑,自己上山才不到五天功夫。不過之前吃住都在麓雲閣,沉浸在書山書海中,對外界的變化知道不多。

不過真正讓他在意的,卻是另一縷念頭,從站在首位的老道頭頂飛出。

‘正陽觀不願引頸就戮,將要發事,也不知真武何去何從……’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