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李淵的反思

其實在程處默和李淵在聊天時,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已經站在莊園的牆角默默的听著。李淵因茶喝多了去方便一下,剩下程處默和孫思邈倆人繼續喝、繼續聊。

「處默,你剛才和太上皇聊的事情,對我來說也是感觸良多,我都七十多的人了,過往也見過不少人情事故,也見證了王朝興衰和更迭。

確實如你所說的,世家雖然對王朝的影響頗大,但真正影響興衰的還是統治者的決策,楊廣確實是急功近利了,如果,他把幾項事情分十年或更久去做就不一定會滅亡。」孫思邈感慨萬千道。

「有句話叫,天作孽由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其實,很多東西和事務都是兩面性,就看它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程處默感慨萬千道。

「好,好一個兩面性,好一個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李淵大步向他們走來。

「處默,大家隨意,借你一句話,我已經退休了,不必多禮。雖然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畢竟是我李家的江山,我兒子在當皇帝,我還是要關心的。」李淵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來,跟我說說這個所謂的兩面性。」李淵說道

「太上皇,請教你一個問題,大漢朝里哪個皇帝最厲害?」程處默問道。

「大漢天子應該算漢武帝劉徹文治武功,並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文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武有,用武力征服了匈奴及各蠻夷部落,使大漢朝安定了無數年。」李淵想了想說道。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事情有好有壞,打個比方,假如世上只有一種顏色的花,一種形狀的樹,一種動物,你會什麼感覺?」程處默問道。

「剛開始應該感覺不到什麼,可時間一旦長了,會感覺太單一、沒有任何吸引力。」李淵回答道。

「對!儒家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具有最大影響力的學派。作為華夏非常有價值意義的一種表現,並非普通的學術或者學派。

特別是秦朝時期,儒家屬于最具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和墨家並稱顯學,而秦始皇並不看好這兩種學派,而重用法家。

在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後受到重創,一直到漢武帝時,為維護帝王的專制統治,又開始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家「,這樣又讓儒家開始興盛。

儒家思想的並不是不好,而是內容豐富而又復雜,在廣泛的吸取先人留下的典籍精華,而在此基礎上研究出了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又講天地君親師。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包括漢武帝也不例外,甚至,私心更甚,不然,也不會實行這個「罷黜百家,獨尊儒家」的舉動,這樣做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權力更好的集中在帝王的手里。

這個就是對自己的利,但是和弊相提並論?這點蠅頭小利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程處默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喝了口茶繼續說道。

「其實任何事物存在于世上都有他的可取之處,比方說秦始皇用法家治國,一個國家必須要有法可依、依法治國。

有句話叫,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就必須要有律法,依照制定的律法來執行,無論是王子還是平民百姓,只要犯法全部按律法來實行。

其實,秦始皇專注于法家治國也不可取,亂世必須用重典,統一之後就應該百家齊放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過了,俗話說,過猶不及。

就說這個茶,雖然是好茶,但是,一天到晚喝,導致飯也吃不下,那就會傷身了。酒是好東西,偶爾可以和友人增加情感,但是,假如經常喝醉那這個人的壽命就會減短。

說句對您們皇家大不敬的話,作為普通的百姓,他們根本不會關心江山誰來坐,皇帝誰來當,他們所關心的無非就是柴米油鹽,衣食無憂而已,誰能幫助他們達到這此要求,他們就會擁護誰當皇帝。」

「好,說的好,百姓的心思本身就是單純的,衣食無憂就知足了。」李世民拍著手,走了進來。

李淵出來不久,李世民已經趕到了,只是一直在邊上听著,沒有作聲,程處默他們聊的投入也沒有發現。

「臣程處默,參見皇上、皇後娘娘。」程處默行了一禮後,站在邊上也不理李世民……

「前幾天來宮里給皇後看病,我還以為你氣已經消了,可現在看你的表情,還在和朕嘔氣?」李世民笑著說道。

「臣不敢,您是皇帝,大唐第一人,您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去皇宮那是給皇後面子,你以為呢?」程處默白了李世民一眼道。

「父皇,您看、您看,這小子還這種口氣跟我說話,我都不跟他計較了,他還白我眼。」李世民憤憤不平的對李淵說道。

「好了,都成大唐江山之主的人了,還跟小孩子一樣。其實,剛才處默跟我聊了很多,包括隋朝的滅亡等,我也覺得一個國家的強大靠和親換不來的。」李淵說道。

李淵看到李世民這樣和他說話,心里非常的欣慰,仿佛又回到年輕時,那時候還是小屁孩的李世民經常淘氣的會用這種口氣向他狀告其他的兄弟姐妹。

李淵自從被程處默開導後,整個心態也變的理智了,感覺自己以前真的很偏心,虧欠這個兒子非常多,向他提議反隋的是李世民,幫他南征北戰統一大唐的也是李世民,可是自己呢?不但對他承諾沒有兌現過,反而一味的偏袒大兒子李建成。

特別是在武德七年六月,李淵本身年齡大了身子骨弱,反而非常怕冷又怕熱,被幾個年輕的寵妃軟磨硬泡,決定前往仁智宮避暑。

他讓太子李建成留守長安城監國,讓二兒子李世民、三兒子李元吉隨他一起前往仁智宮。

到了避暑勝地仁智宮。李淵和幾個愛妃每天不是到山林中游山玩水,就是觀賞歌舞飲酒作樂,相當的逍遙快活。可是他的愜意生活便被一個天大壞消息打碎了。

這一天,李建成的心月復,東宮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來到了仁智宮,他們來向李淵舉報太子李建成要造反。

說李建成派他們送出大量的武器、盔甲給在慶州都督楊文干,讓他好好武裝軍隊,揮軍趕往長安城听命。

李淵初一听這不是造反嗎?律法有規定,除了大唐皇帝,任何人沒有經過皇帝允許,不得大批量私運武器裝備。否則會以造反罪論處。可自己剛離開京城沒幾天,李建成未經他允許竟敢私自向慶州成批量運送武器裝備。

他想到底是何居心?想造反麼?他馬上手詔一封要李建成速來仁智宮。但他又怕李建成不听詔,手詔上只說多日不見對他甚是想念。

李建成接到李淵的手詔後,心里就感覺要出大事了,立即派人出去打听,得到的消息是自己私自送給慶州武器裝備的事,被爾朱煥、橋公山這兩個心月復出賣了。

李建成也知道此事嚴重性,一不小心自己的太子之位就會失去,這該如何是好,這仁智宮到底該不該去呢?

本來這條計謀是太子妃出的,他也認為是好計,到時候關押李淵,殺掉李世民,而本來想征求自己的軍師魏征的意見的。可是好死不死,魏征休假回老家探親去了。

于是,李建成只能硬著頭皮趕往仁智宮。然而,他一路上絞盡腦汁想出來的理由都沒有派上任何用處,因為李淵連他的面都不給見,更不可能給他有解釋的機會。李建成一到仁智宮,就被他關押起來了。

李淵又開始進行第二步操作︰解鈴還需系鈴人。派司農卿宇文穎去慶州召楊文干過來對質。

李淵的策略很簡單明了,只要把「當事人」楊文干找來當面對質,太子李建成造反是真是假便馬上就能水落石出。想法飽滿是好的,但是現實很骨感。

宇文穎馬不停蹄的趕到慶州,非但沒有把楊文干請來,而且還丟了小命,楊文干真的起兵造反了。

楊文干這一造反,驚動了無數人,李建成謀反的事情成了鐵板釘釘了。消息傳來,不僅李淵非常的吃驚,連太子李建成都不敢相信這個消息的真實性。

為什麼楊文干沒有收到自己的命令,就開始起兵造反呢?他這一造反,豈不是讓我萬劫不復?

李淵收到楊文干造反的消息後,馬上命秦王李世民率領秦叔寶、程咬金等將軍前往慶州平叛。並且給了李世民兩項承諾︰

第一、平亂歸來之時,便是你成為太子之日。第二、到時候把太子李建成貶為蜀王。蜀兵脆弱,他日後倘若能夠乖乖的听從你的話,你不可為難于他,畢竟他是你的兄長,如若他仍舊有謀反之心,你可實行軍事是鎮壓。

面對這個沉甸甸的承諾,李世民听了喜出望外。

李世民帶著愉悅的心情趕往慶州,當他的大軍行至一半時,又一個好消息傳來,楊文干被自己屬下殺了,這可是雙喜臨門啊!李淵派他出來這哪里是打仗呀!這簡直是公費游玩的。

滿載而歸的李世民帶著興奮的心情歸來,想到臨行前老父對他的承諾,他的心情已經好到了巔峰狀態了。

然而,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李世民高興過早了,因為他勝利歸來後,李淵給他的不是兌現自己的承諾,而是一個不痛不癢的一句話︰世民辛苦了,你先回府里休息吧。根本沒有談任何關于李建成退位,讓他當太子的事。

李淵之所以改變了主意,是因為封德彝、裴寂和幾個妃子都幫李建成說話,因為他們都是李建成的人。

于是,李淵決定,把太子無罪釋放,命他繼續回皇宮留守,然後兩兄弟各打五十大板,責備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不睦」。

「處默,麻煩你繼續你剛才的話題。」李世民說道。

「再說墨家,盛世隱世,亂世出世來輔佐明君平定天下,我種對百姓好的為何不用?假如,朝廷不去打壓他們,為朝廷所用,那將是朝廷的一大助力,更何況墨家的機關術和公輸家不分伯仲。」

「目前階級的劃分為︰士、農、工、商,這個就好比剛才所說的獨尊儒術同樣的道理,假如這世上只有士人,沒有其他階級,那這個國家還能繁榮昌盛嗎?

同樣的道理,如果只有農民,只有工人或只有商人,這個國家別說什麼盛世了,能正常運轉都不可能的。」程處默說道。

李世民、李淵都在沉思中,包括邊上的長孫皇後也在消化程處默的話。

「處默,你繼續說!」

「所以說,這四個階層是缺一不可的,士,統治所有的百姓;農,種糧食讓所有人有飯吃;工,生產農具,讓農生產產量提升,生產武器裝備,讓軍隊在戰場上更加強大,生產磚頭蓋的房子,讓百姓們住的更加舒服等等。

商,讓貨物流通,不管是農民種植的糧食,還是工人生產的東西,都必須由商來流通。

為什麼我想讓陛下為醫者設立官職品階?這是為了讓大家都參與進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職業實行不分貴賤。

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樣大家才會有動力和希望,說俗了就是有盼頭。

給他們官職又如何?俸祿又如何?只要他們在一個行業、一個領域里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這些都不算什麼!

比如,這個水泥,為大唐的文明建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假如有人發明出來貢獻給朝廷,陛下賜個官職算什麼呢?」

程處默紅著臉說道,因為話剛講完,他想起水泥是自己發明的,有點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了。

幾個人相互看了對方一眼後,哈哈大笑起來,一方面為程處默說有道理而歡喜,另一方面,因為程處默把比方打在自己身上後臉紅而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