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王貞儀的驚奇

作者︰隱宗宗主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等其他人都離開後,黎漢明才把劉阿蠻傳來的信件遞給了左春來後,說道︰「你先看看。」

「是!」左春來應了一聲雙手接過信紙看了看,皺著眉頭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回大帥,末將以為此消息應該屬實。」

末了,不等黎漢明發問,他便自顧自的解釋道︰「按照情報來看,運抵重慶府的糧餉應是江南地區今年上忙的田賦。」

怕黎漢明不了解,左春來想了想便解釋道︰「當今滿清田賦包括地丁、升科、租課三個項目。地丁,是指地賦與丁賦。源于清朝雍正二年以丁糧攤入地糧內合一征收,故稱為地丁。」

「升科,是指凡新購買土地或留置旗產地畝或開墾荒地及官、旗、黑地,初報完糧者。升科項內有旗產升科、官荒升科、旗地升科、旗租升科、黑地升科及官產升科之分。」

「租課,是指官田或公有地租給農民耕種,由官府征收地租。地丁、升科、租課各項合稱為糧額。」

「田賦一般分為上忙、下忙兩期征收,部分地區也征收三期,上忙一般是八月前征收完成,下忙則是第二年二月前征收完成。按照情報來看,這批餉銀應該是上忙期田賦無疑。」

听了左春來的解釋,黎漢明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想了想後便交待道︰「那行,既然如此,咱們也別客氣,北線的出戰暫緩,等情報部那邊開始行動後,你們第二師配合他們完成此次行動。」

對如今清朝亂七八糟的的賦稅政策黎漢明也不是很清楚,只要能確定情報可靠就行,送到嘴邊的肉,沒有不吃的道理。

「是,末將明白了。」熟讀兵書的左春來也知道糧餉的重要性,若此次運用得當,還可在劫糧餉之余,順手拿下重慶府也有可能

習水縣,原本叫仁懷廳,黎漢明覺得仁懷廳和仁懷縣的名字有些重合了,便按照後世的地名在習水與赤水兩地設立習水縣。

赤水碼頭,天將黑時,吳叔等人終于有驚無險停靠了下來。

早已在此等候的劉阿蠻見狀,連忙上前拱手說道︰「吳叔辛苦了!」

雖然在職位上劉阿蠻要比吳叔高,但是在年紀上,吳叔給他當爹都綽綽有余,加上劉阿蠻剛出道時,便是由吳叔護送著的,所以劉阿蠻對吳叔那是打心里的尊敬。

吳叔見狀笑了笑,說道︰「我沒事,先安排好客人吧。」

就在二人說話的工夫,王貞儀在詹枚的攙扶下急不可耐的走下了船,趙學敏等人也緊隨其後的走了下來,月余的船上生活,著實讓他們有些煩躁了。

劉阿蠻見狀,連忙上前拱手道︰「諸位先生一路辛苦,我家明王因事走不開,特命小的前來接應,今日天色已晚,我們先在城中歇息一晚後,明日再出發前往遵義。」

「有勞!」王貞儀笑著福了一禮後說道,詹枚也連忙跟著行了一禮,至于趙學敏等人,則是點了點頭應承了一下。

進港的時候,吳叔看到是劉阿蠻來接應後,便給王貞儀等人介紹了劉阿蠻是明王親信的身份。

詹枚、王清任夫妻二人是以醫病前來的,對于黎漢明大老遠的派人去通知他們,心中很是感激。

至于趙學敏等人,心中的悶氣雖然消散了,但對于劉阿蠻這些「綁匪」依然沒有什麼好臉色。

借著天黑時的余光,王貞儀如同好奇寶寶一樣的打量著四周,干淨平整的港口,身姿挺拔、威嚴赫赫的軍士,無不讓她感到驚奇。

「吳叔,您先帶著諸位先生去歇息吧,這里我來就好。」與王貞儀等人見過禮後,劉阿蠻便轉身對吳叔說道。

一路舟車勞頓,吳叔的確有些吃不消了,听到劉阿蠻的安排,他便沒有推辭,點了點頭後便帶著王貞儀等人朝安排好的客棧走去。

等他們走遠後,劉阿蠻才帶著人上船,對著守在船上的鄭大虎、鄭二虎等人說道︰「諸位兄弟一路辛苦,再麻煩你們幫著搬運一下,待回去後,明王會有重賞!」

請來的人雖然沒有多少,但是各種書籍、儀器設備等卻是不少,雖然搬上船時已經歸好了類,但是為了不至于出錯,劉阿蠻還是決定讓鄭大虎他們這些歸放書籍的人幫著搬運比較好。

鄭大虎等人本來已經精疲力盡了,但一听到有重賞,立馬又精神了起來,紛紛吆喝著開始搬起了書籍物品。

劉阿蠻見狀搖頭笑了笑,找到船家,給了他們一小袋碎銀子後拱手笑著說道︰「有勞諸位了,這些是給各位兄弟的酒水錢,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雖然吳叔他們已經給過船費了,不過劉阿蠻得到過黎漢明的教誨,與三教九流打好關系總沒有錯,有時候一個看似小小的舉動,將來說不定就能幫到自己的大忙

兩天後,浩浩蕩蕩的隊伍終于抵達了桐梓縣城,到了這里後,接下來的路程將會是水泥路,就要好走得多了。

水泥路的修建上,黎恂的規劃是先延著原先的官道修建,既北到桐梓縣的松坎驛,南到烏江關,然後才東西修建到各縣鄉鎮。

如今遵義城到烏江關的水泥路已經修建完成了,北段也已修建到了新站場,剩下的路段估計再有三五日也能完成。

進入桐梓縣後,王貞儀發現了這里百姓的不同,與外面相比,這里的百姓眼中的木訥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向往之色。

不但如此,王貞儀還發現,沿途家家戶戶都供奉著一個雕像,並且還張貼著同樣相貌的一張畫像。

趁著路上歇息的時候,她便有些好奇的問劉阿蠻︰「那個供奉著的就是明王吧?」

劉阿蠻聞言,連忙恭敬的回道︰「回先生,正是我家明王,先前明王來這里視察時,被一個村民記下了明王的面貌並雕刻了下來,後來有義商听說後,暗中幫著推廣了出去,如今基本軍政府下轄的家家戶戶都請了一尊明王雕像。」

或許是曾經渴望讀書識字的緣故,劉阿蠻對于王貞儀這樣有學問的先生總是很尊敬,更何況他們還是明王請來的先生,他就更加不敢怠慢了。

「明王可真是個奇人。」听了劉阿蠻的回答,王貞儀笑了笑感嘆道。

劉阿蠻見狀也跟著笑了笑,拱手說道︰「我家明王說︰人心是會變的,很善變,盛世的時候,人們不管信仰什麼,道門也好,佛門也罷,歸根結底信仰的還是朝廷,朝廷是人心穩不穩的根本。可是到了亂世,人們不相信朝廷了,那就只能信仰滿天神佛,很多時候,他們哪怕對鬼神的敬畏也強于對朝廷的敬畏。」

「明王還說,有信仰,總歸是好的,至少他們還能活下去,怕只怕那天他們沒有信仰了,他們變成行尸走肉一般了,眼中沒了希望,那才是災難。」

听到這兒,王貞儀還沒有說什麼,趙學敏便拍了一下桌子有些情緒激動的說道︰「說得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