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你們都瞧瞧,老朱這說的是人話嘛?
叫人來的是他,不叫六部九卿,拉一車科道言官來,目的昭然若揭好吧?
還怪人不講究方式方法。
特麼的!你這是找狗拿耗子,怪它不如貓啊!
啥啥啥?
這都說的是啥!
被朱權心聲里的情緒感染,老朱臉也沉了下來。
他是覺得朱權在心底里嘀咕的不像話,可這群科道言官們步子到啊!
「陛下,我們就是干風聞奏事那點事的,一身功夫都在嘴上。」
「您叫我們來,我們不噴哦不,不說教殿下,還能如何?」
「是啊是啊陛下!這不都是您的意思嘛?」
一群科道言官跪地磕頭,說的話卻是直接把老朱的遮羞布給扯了下來。
朱權在心底里打著滾兒的捶地大笑。
這就是大明朝的言官們,沒有他們不敢說的。
厲害吧?有風骨吧?夠剛吧?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可惜到最後,配合上監軍太監,明朝的軍武體系徹底拉稀了啊!
朱元璋心中一凜。
任何關乎到大明國祚長短的訊息,都會被他第一時間敏銳抓住。
科道言官的優缺點他是知道的,但危害,會如權兒說的那麼嚴重嘛?
老朱很想問個明白,可卻不想暴露他能偷听權兒心聲的秘密。
只好暗暗記下這一點,準備稍後誘供。
面對一眾科道言官們的自殺式進攻,朱元璋從容淡定。
他一甩龍袍大袖,哼了聲說︰「你們都很厲害是吧?都是朕肚中蛔蟲是吧?都能猜到朕的心意是吧?那你們別做什麼科道言官了,這皇帝朕讓讓,給你們輪番做得了!」
老朱這是耍無賴呢啊!
惱羞成怒,不過如此了吧?
瞧把一群科道言官給嚇得,一個個面白如紙。
這要是出幾個體質差的,當場被你嚇死,老朱你名聲就飄了啊!
被權兒心聲提醒,老朱警惕掃一眼科道言官們。
確定沒人如權兒所說那樣,有將死的危險。
老朱才松口氣。
而後他重新想起今天來太子府的目的。
「你們都先回去吧……以後見了太子,都管著點自己的嘴。」
老朱掃一眼權兒身邊十六位美婢。
似是在說︰朕的權兒,身邊高手眾多。
你們科道言官們不警惕,小心牙給你們全打掉。
而朱元璋真正想表達的是︰別惹俺兒子,不然讓你們全變啞巴信不信?
「是是,那臣等這就告退。」
一群科道言官們唯唯諾諾,紛紛磕頭退走。
他們就是來打工的,在董事長和副董事長面前,還是乖一點,別那麼能說一點好。
這就給攆走了?那你老朱叫他們來是為啥啊?
就為了噴勞資一頓?沒屁效果啊!
或者是另有目的?
嘶……老朱不是又來打勞資身邊十六位美婢的主意吧?
瞧權兒你那話說的,跟朕是李隆基那等人似得,不能夠啊!
朕之前是想支開她們,給你和老四的這場試煉制造公平空間。
後來不是怕你有危險嘛?就把那心思放下了。
今天過來,沒別的,就是幫你解圍啊!
可這話不能說出口的。
他身為皇帝,不得輕動,動則驚天動地。
為了保持皇帝的威嚴,為了給後世子孫做表率,老朱認為,他既然來了,就要和權兒說道說道點啥。
「權兒啊……先進你府中吧?」
朱元璋提議。
父子倆就這麼站在街上,不是事啊!
「不用了父皇,有事兒,您就說吧,兒臣在這能听見。」
朱權打個哈欠,慢條斯理開口。
而他心中卻在月復誹︰又想去勞資家里?再給你翻出來點好東西怎麼辦?
現在勞資家里已經開始種土豆了知道不?
玉米和紅薯過段時間的,勞資是想吃醋溜土豆絲和烤土豆了。
忍不了饞蟲的勞資,不在乎便宜你老朱,先搞個土豆出來解解饞。
權兒已經在府上種土豆了?
老朱滿心歡喜。
他恨不得現在就沖進去挖地三尺,一定要將權兒口中的「畝產三千斤的土豆」找到。
那可都是富庶百姓的寶貝啊!
但他知道,這件事需徐徐圖之,不能過于急躁。
暴露了偷听權兒心聲秘密是小,惹惱權兒,或者嚇到權兒,他以後小心翼翼了起來怎麼辦?
「權兒啊……那朕就直接說了。」
朱元璋咳嗽著演示心中激動,拖著下巴聊別的。
說吧說吧你就快說吧……勞資還等著進去睡大覺呢!
整天磨磨唧唧的,能干點啥?
不是耽誤勞資吃午飯,就是耽誤勞資吃晚飯,或者就是耽誤勞資睡覺抱美婢。
你說說你老朱,一天到晚能干點正事不?
我尼瑪!
朕勤于政務二十五年……
為啥讓權兒說的,朕像是個昏君,怠政懶惰呢?
朕不是,朕沒有啊!
朕很勤快,天天忙的腳不沾地。
你個臭小子都沒看見嘛?
噢,想起來了。
這小子就窩在家里,躺平睡好,哪兒有空看朕?
那麼忙那麼累,都演給瞎子看了。
罷了罷了,不跟權兒計較。
朱元璋讓自己平靜下來,不要去回憶之前權兒新生里說的。
太氣人了啊!
委屈死朕了啊!
越想越氣,朱元璋恨不得明令錦衣衛將朱權鎖去皇宮,讓你看著朕干活好不好?
將你的「全柱國」改成「全監工」,保證讓你明白朕有多勞模!
呼!
這些話在腦子里過一遍,舒服多了啊!
朱元璋冷靜下來後也明白,那些話就是想想,一樣能施行的都沒有。
看著躺搖籃里等他開口說話的朱權,目光落在他那倆交疊在一起晃啊晃的小腳丫。
哎……完全氣不起來了啊!
「是這樣的權兒,朕日漸衰老,感覺體力不支,朝政事務繁雜,朕……」
老朱想說︰朕怕是沒多久好活,希望權兒早做準備。
朱權就以為他是想讓自己進宮幫他處理朝政。
想讓勞資去干活,門都沒有,窗戶也不可能有!
「父皇,不是有內閣嘛?你要學著放權,垂拱而治,不要事事親力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