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說勞資不理朝政嘛?勞資給你說個內閣制度好不好?保證全體文官支持勞資。
他不是說勞資導致邊軍武力松弛嘛?你老朱不是拿著勞資的冶金技術和火銃圖紙,讓軍器局造火銃了嘛?拿出來,一槍崩了他藍玉!
他不是說什麼朝局不穩,因為東宮不穩。你就把太子朱標搞回來,過幾天因病去世,可以全是藍玉他的鍋啊!
朱權的這次心聲,招招打在藍玉奏本的七寸處。
在老朱看來,絕對能把藍玉批駁得體無完膚。
可……權兒這幾招,朕不能用啊!
或者說,除了那軍器局造出來的火銃,朕能提,其他兩個,朕應該都步子到才對啊!
這要是把權兒腦子里嘀咕的說出口,立馬就暴露了他老朱能偷听小朱心聲的秘密。
怎麼辦呢?
怎麼樣能應付了藍玉,還不暴露自己偷听權兒心聲的秘密呢?
朱元璋冥思苦想之際,奉天殿內安靜的可怕。
所有人都感覺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以大家對老朱的了解︰就算沒理,他都能給藍玉搞個莫須有的罪名,推出去斬了。
所以,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很興奮。
更準確的說︰他是激動。
只有當皇上對外朝文武官員有意見了,他們錦衣衛才能派上用場。
否則,錦衣衛就是個擺設,負責天子出行儀仗。
那多廢物啊!
我錦衣衛可是一把寒光閃閃、能殺人的寶刀!
可不是掛在牆上當裝飾品的銹銅爛鐵。
下令吧陛下!臣蔣瓛,等著為您殺盡天下不忠之人!
咦!蔣瓛怎麼這麼激動……?
噢噢,明白了,原本歷史上,老朱殺藍玉,就是蔣瓛的高光時刻!
雖然最後蔣瓛被老朱推出去頂缸,死了。但那樣的結果,對蔣瓛來說,似乎才是個圓滿。
畢竟嘛?能夠為君分憂,替君去死,多大的榮寵啊!呵呵呵……
朱權在心底里都開始言不由衷了,他覺得這不是他了,必須再吐槽一句︰萬惡的舊社會!
愚忠愚孝不可取啊!
那什麼‘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去你媽的單吧!
每個人都有真愛生命的權利!老朱你用道德邏輯約束人心,替你去死,不是個東西啊!
得!
又被罵了。
久違的感覺啊!
好長時間不被罵,老朱還怪想得慌。
不過,剛才權兒的這兩次心聲,倒是提醒了朕。
「蔣瓛。」
「臣在!」蔣瓛激動跪地,用力叩首。
他以為皇上會讓他殺藍玉。
卻听朱元璋說︰「你去軍器局一趟,問問新式火銃造好了嘛?」
「啊……」
蔣瓛一愣,仰起臉,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藍玉跳得這麼歡月兌!
皇上,咱們不該弄死他嘛皇上?
「嗯……有什麼問題嘛蔣卿?」
朱元璋裝作不解,微微皺眉,目光不著痕跡掃了他一眼。
蔣瓛感覺身上過電了般,頭發倒豎、汗毛炸立。
一種因為恐懼,發自于靈魂的顫抖,遍布全身。
「沒、沒問題,臣這就去取。」
蔣瓛連說派人去都不敢,躬身後退,緩步挪出奉天殿。
這是去干什麼?軍器局,有啥來著?
噢,是了。老朱不是個傻子。
用勞資貢獻出的冶金技術和火銃圖紙,造出來的新式火銃,足以批駁藍玉的第二個奏本。
可其他倆呢?你老朱總不能以點帶面吧?
那肯定不行,藍玉不好糊弄。
想要其他兩個方面不攻自破,也很簡單。
老朱微微一笑,扭頭對太監總管說︰「去,請太子出來,秦王隨架。」
他聲音不大,似是只能讓太監總管听到。
但此時,殿內鴉雀無聲。
老朱的那聲吩咐,宛如一道霹靂,直直地斬入群臣腦中。
卡拉拉卡拉拉的閃電聲中,太子府的臣屬面露驚懼。
太子殿下怎麼會在京城?
他不是被幽居、禁足在西安府了嘛?
為什麼皇上用的是「請」,而不是「命」。
這等故意客套的辭令,從一位君父口中說出,頓讓人心生毛骨悚然之感。
沒有讓群臣的情緒發酵太久,太監總管推著一張滑輪床從殿後轉出。
跟在太監總管身後,還有一人——秦王朱爽。
臥槽!老朱啥時候把太子朱標搞回京城了?
秦王朱爽怎麼也回來了?
老朱到底想干啥?
這位歷史上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千古一帝,心機深沉,恐怖如斯啊!
哈哈哈!
你權兒也有對朕產生敬畏之心的時候嘛?
不錯不錯。
值得夸獎。
不過,需要說明一點︰朕不是心機深沉,朕只是屢出奇謀!無人能出其右罷了。
朱元璋勾起的嘴角,出賣了他此刻的心情。
不過,更多人,只以為是他又勝了群臣半籌,因而高興。
只有最熟悉老朱的太監總管知道︰皇上根本不會因為勝過群臣而得意。
一群垃圾,贏他們不是理所當然的嘛?
能夠讓皇上如此得意的……
太監總管看向搖籃上的朱權。
此刻朱權面露震驚,一臉難以置信。
只有讓這個有勇有謀的麒麟子趕到驚詫,才能讓陛下得意到這個地步吧?
然而,他也沒可能猜到真相。
誰能想到,老朱能偷听小朱的心聲呢?
听朱權在腦中震撼莫名,喊他「千古一帝」,倍兒爽啊!
也在此時,蔣瓛從軍器局返回,拿回了新式火銃。
看到那桿槍,充滿金屬質感,殿內群臣都心生喜愛。
包括太監總管這種已經不是男人的男人。
看到那樣粗壯的事物,本能就想握在手中。
「這就是軍器局剛剛造出來的新式火銃,是全柱國、寧王朱權獻出的冶金技術與圖紙。」
朱元璋將那桿槍握在手中,橫放在面前龍案上。
他似笑非笑瞧著大殿中央跪著的藍玉。
「藍愛卿,此等功績,可能彌補權兒不去戍邊之過?」
藍玉咽了口唾沫,從恍惚愣神中醒來。
剛才,他也被那桿槍的出場震撼了。
他是戰場宿將,大明軍中也有火銃。
但他從未見過如此具有金屬感的槍,太漂亮了。
有那麼一瞬間,他甚至能從黃銅色澤的槍體反光里看到自己。
這是原有的大明冶金技術無法達到的。
這一點,藍玉很清楚。
也就是說︰皇上說寧王殿下貢獻出先進的冶金技術,並非虛言。
至于新式火銃圖紙嘛?
還有待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