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你娘眼光好

作者︰青燈說書人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朱標一臉懵逼。

這好端端的,怎麼提起這件事了?

我現在還小啊!

才不過十幾歲,現在就你們就逼婚,是不是早了?

「那什麼,爹,娘,我還有事,先走了!」朱標告饒一聲,就打算開溜。

「回來,今天敢走,腿給你打斷。」老朱喝了一聲,頓時讓朱標什麼想法都沒有了,只能乖乖的坐了回來。

馬氏見狀,不由道︰「看你這小臉垮的,你是不喜歡常家的姑娘?」

「沒有,不是……」朱標急忙否認。

坦白來說,阿寶在他心目中還是很好的,未來,她也必定是自己的妻子,這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過,于朱標而言,就是太早了!

老朱此刻看著朱標,亦是道︰「常家那姑娘咱也看了,的確是極好的,不管是咱,還是你娘,都很是喜歡……」

「今天听你娘這麼一說,咱也覺著,是該早點把婚事辦了!」

「這要說起來,咱也四十好幾了,這過兩年要是能抱上孫子,咱也能含飴弄孫,享一享天倫之樂了。」

「到時候,朝廷這一檔子事,咱也可以交給你了。」

听老朱這麼一說,朱標更是頭搖的和撥浪鼓似的。

老朱你這就想交差?不厚道啊!

朱標想了想,連忙道︰「爹,朝中諸多事務,孩兒還不能著手處置應對,且爹你正值壯年,大明諸多事務還需要爹您親自操持,現在說這些,言之過早……」

「這談婚事呢,怎麼就談到大位上去了?」馬氏見聊天越聊越不對勁,如何不明白這是朱標故意岔開話題,當即又將話題拉了回來。

「對對對,你娘說得對。」老朱一拍額頭,道︰「險些被你小子給帶到溝里去了。」

馬氏此刻道︰「標兒,你給我撂句實話,你心里到底是怎麼想的?常家的閨女你到底想不想娶?」

「娘,親事已經定下,我若不願,當初定親的時候,孩兒便不會答應了。」朱標亦是言辭懇切。

「娘,孩兒是覺得此時就成親,有些早了。」

「古人雲︰男兒在世,應志在四方,豈可耽于兒女情長……」

「哪位古人說的?」老朱一臉疑惑,瞅著朱標。

朱標︰「……」

我哪兒知道是哪位古人說的?

老朱這時才咳嗽一聲,罵道︰「你志在什麼四方,這天下還不夠大的?還要哪兒?」

「別一天天的胡思亂想,你能把咱這些年打下的基業守住就不錯嘍!」

「你今年都十六了,這要過了年,都十七了,成親生子,不早啦!」

朱標有些無語,道︰「爹,你可是二十好幾才和娘成的親,二十八歲才有的我……」

「混賬東西,你和你爹比?」老朱此刻吹著胡子看著朱標。

「咱當年十六的時候剛從皇覺寺出來,連飯都吃不飽,游歷兩淮之間,偌大天地,連半個立身之地都沒有,咱就是想成親,那也沒機會啊!」

「等後來投了義軍,遇到了你娘,成了親,才算是安定下來了。」

「爹,娘是怎麼看上你的?我听說爹您當時在義軍之中就是個小卒子啊!」朱標故意問道。

「這可就說來話長了,主要是你娘眼光好……」老朱咳嗽一聲,眼中露出一抹得意之色,還不由的偷瞥了兩眼馬氏。

「沒事,您慢慢說,我不嫌長。」朱標心里默默想著,臉上卻適時露出期待之色。

這段故事,不得講個三天三夜?

等自己回去記下來,這傳之後世,說不定也是一段佳話。

窮小子遇上白富美,結果白富美倒貼。這一般來說,都是里的情節,當然,老朱本尊的經歷,真說起來,比要精彩的多得多。

從至貧至賤的乞丐,到金鑾殿上的九五之尊,這一路的曲折,其中的辛酸苦辣,世上唯有老朱自己最清楚。

「當年咱在軍中的時候,才是個九夫長,比十夫長,還要低一等吶……」老朱眼中露出追憶之色,開始吹噓起來。

「你一天天不吹能死啊?」馬氏此刻白了一眼老朱。

「娘,我樂意听,等爹講完嘛!」朱標興致沖沖的看著老朱,頓時讓老朱有些黯淡的目光燃起了一絲絲希望。

這種崇拜的小眼神,讓老朱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你閉嘴。」馬氏瞟了一眼朱標,淡淡道︰「現在是談你的婚事,不是談你爹當年的那些破事,你要有興趣,等你成親了以後,你進宮,我慢慢講給你听。」

「對對對,你小子別插話。」老朱附和了馬氏一句,隨即就道︰「這要說起來,你也是該早點成家了。」

「古人雲︰成家立業。成家在前,立業在後,你爹我不就是個例子麼?」

「當年咱自從成親之後,那是順風順水啊!」

「你要成了親,對咱大明來說,也是一樁好事,這要三兩年後,能有皇孫誕下,更添咱大明福祉……」

「爹,現在廖永忠和藍玉他們還在東征倭國,徐叔叔他們又在鎮守北疆,今年才開始大力幫助百姓恢復民生……」

朱標一連說了幾個大項,話語一轉道︰「這時候再為我籌備婚事,太子大婚,確為盛事,可如此,也就意味著花費不小。」

「朝廷本就艱難,百姓本就食不果月復,難以度日,還如此大肆鋪張,兒臣私以為,不可。」

「可若是太過節儉,卻又失了國家顏面,更會讓外人揣度,常叔叔不在了,便是人走茶涼,恩寵不再,爹您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不如等過個兩三年,朝廷緩和了,手里有點余錢,百姓家里米缸中也有點余糧,再說這個也不遲。」

老朱聞言,也是怔怔不出聲,最後緩緩嘆息一聲,道︰「如此一來,又要苦了常家那閨女了,咱虧欠遇春又更多了!」

「爹,娘,阿寶她一定懂這個道理,這兩三年,她也是能等得的。」朱標此刻亦是出言寬慰。

他不想過早成親是真,方才說的這些理由也是真。

除此以外,朱標記得歷史上常氏早亡,其原因不詳。在朱標猜測中,大概就是過早的生育,傷了身體的元氣,而且常氏是生育了兩子,問題只會更加突出。

至于說自己作為太子晚幾年成親,到時候外面產生一些流言蜚語,這一點朱標心中早已有所準備。

馬氏聞言,亦是嘆息一聲,道︰「也罷,此事由我去說項,不過,標兒,開平王府那邊你也時常多去走動一些。」

「是,娘。」對于這些,朱標自是應承下來。

而此時的錢塘縣,又呈現出另外一番景象。

楊石到這里已經大半年了,在這半年里,通過鐵血手段,錢塘縣上下皆被整肅一清。

如今的錢塘縣的縣令袁湖更是早早的都被他架空了,如今的縣衙事務,可以不問縣令,但卻不得不先經過楊石這個巡檢司。

這是一整個秋天,楊石大殺特殺,奠定出來的威望。

若是楊石只對百姓動刀,那百姓們看到楊石,自會心中不忿,更別提配合楊石做事了,真正讓百姓心服口服的是,整個錢塘縣,不論是誰,只要觸犯了法令,毫無意外都會受到嚴懲重懲。

就連平日里那些高高在上的地主豪強也不外如是。

也因此,楊石被當地的不少地主豪強都恨得牙根癢癢,可卻毫無辦法。

無他,如今還活著的這些地主豪強,用「幸存」二字絕不為過,也僅僅是因為他們罪行不重,平日里懂得收斂,楊石才未從重處置。

至于那些罪大惡極的,早就被當成死狗一樣,拖到刑場,當著眾多百姓的面,一刀砍了,以泄民憤。

如此一來,哪還有人敢扎刺?

真以為這新來的巡檢手中的刀不硬麼?

原來,不是沒人指望袁湖這個縣令為自己出頭,可是卵用都沒有,楊石那里根本誰的面子都不給。

于是,所有人都清楚的看到一個事實,在錢塘縣這一畝三分地上,真正說話管用的還就得是這個巡檢司。

袁湖在意識到這個事實之後,索性干脆就當起了甩手掌櫃,任由楊石去鼓搗。

反正袁湖打定了主意,這楊石要是鼓搗的好,那自己作為錢塘縣縣令天然有功,這不吃虧,若是楊石捅出了簍子。

那也不要緊,大不了到時候責任全往楊石身上一推,自己屁事都沒有,反正事兒都楊石干的,自己這個縣令實在是被欺負慘了!

袁湖的這般心思,楊石自是一眼看穿,可他還是全盤接下。

這袁湖不給他搗亂,在楊石看來,便足夠了,最後就算分他一些功勞,也沒什麼打緊的。

而整個冬天,楊石是一天都沒歇著。

整個錢塘縣呈現出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各處都在修繕水利,一些年久失修,已經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未曾動用的水利在無數青壯年勞力的深深呼喊中,正在恢復作用。

錢塘縣這個地方,的確是天地造化,以往就算是災年,實際上收成也還算不錯。

就算不能吃飽,但是餓不死,總歸來說,是能做到的。

而楊石翻閱縣志,便清楚的看到錢塘縣最為嚴重的便是水患。每年的七八月份,暴雨季節來臨,長江江水蔓延上漲,錢塘江也頗受影響,導致無數農田被洪水淹沒毀壞。

故而,楊石知道,要錢塘縣迅速恢復民生,最重要的便是開渠修繕水利,最大程度降低水患給地方帶來的影響。

而他恰恰是有這個資本的。

除了以重刑威懾地方,楊石另外還有一個地方令百姓服氣的就是,發錢。

當然,這錢不是白發的,必須前去開挖河道,修繕水利才有錢拿,錢也不多,每人每日才三十文。

可這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已經是了不得了。

三十文錢,這個工錢在百姓眼中,已經足夠可以了,畢竟,楊石還管三頓飯,每十日還有一頓肉。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三十文錢是不打折扣的,是能切切實實發到手里的錢。

這以往給官府做工當徭役,官府什麼時候給過錢?

都是白干,不僅白干,還得自己擔負伙食費,沒錢掙不說,還得往里面搭錢。

而楊石之所以如此做,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之前殺人殺的太多了。

這抄家,抄的是太爽了!

無數豪強幾十年乃至于上百年的積累,都為楊石做了嫁衣,正是因為有了如此雄厚的資本,楊石才敢于推行這樣的政策。

當然,效果也是拔群的。

而此時,楊石巡察完各處的工地之後,又來到了鄉校之中。

這些鄉校,原先早已經破敗,根本沒有孩童在其中念書上學,而在這個冬天,數個鄉校都在錢塘縣拔地而起。

促成這一切的不是別人,正是楊石。

一方面,是因為朝廷針對此項有專門的撥款,當然,這樣的撥款聊勝于無,不過是杯水車薪。

畢竟朝廷各處都在用錢,能撥一點錢就算不錯了。

而楊石則是深切的知道,讀書和不讀書,這其中的區別究竟有多大。

在學府之中,他們的讀書觀念便受到了良久的燻陶,早已經刻在了骨子里。

故而,楊石在錢塘縣這個冬天,辦的第二大項便是將鄉校立起來了,將適齡的孩童都送進了鄉校讀書。

當然,這其中不是沒有波折。

最嚴重的就是該找誰來授課?偌大的錢塘縣,真說起來,識字的沒幾個人。

不過最終七拼八湊,還是找到了人來為這些孩童授課。

包括楊石,自己時常也來鄉校,為這些孩童講課,而他主講的便是《大明律》。

「義父。」見到楊石到了,有不少的孩童臉上露出激動興奮之色,興沖沖的奔了過來。

在這所鄉校的孩童,其中有多半都是楊石打擊人販子救下的。

初到錢塘縣的時候,楊石便是以此立威,而當時救下的孩童,有些被家長認領回去,有些,則因為各種各樣的緣故,無人認領,許是因為這些孩童殘疾,父母不再願意要,又有可能因為家中遭逢了變故,這些孩童的父母早逝……

而這些孩童,很多都被楊石收為義子義女,由他來撫養。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