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曹叡奢侈而無子 孫權好大不听勸

諸葛亮仙去,蜀漢和吳皆行悼念,獨魏主曹叡坐享承平,恣意婬樂,既作許昌宮,又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總章觀,高十余丈,徭役不休,農桑失業。司空陳群等,上書力諫,輒不見從,且欲鏟平北邙,上築台觀。衛尉辛毗,中書郎王基,少府楊阜,交章諫諍,方才罷議。

魏青龍三年秋季,洛陽華殿被焚,曹叡問太史令高堂隆道︰「漢柏梁殿失火,嘗大起宮殿,作為厭勝,卿可識此義否?」

高堂隆道︰「這乃越巫所為,不合古訓,願陛下毋惑邪言。」

曹叡不以為然,立命博士馬鈞,征發民夫數萬,晝夜督造,窮極技巧,殿前有九龍環繞,號為九龍殿。又引穀水,通過殿前,旁設玉井綺欄,神龍吐出,蟾蜍合受。

馬鈞更仿造指南車,叫作司南車,俾曹叡得隨意游幸。並在殿北設立八坊,專選美貌婦女,序居坊中,最上封貴人,次封夫人,就中有數人知書識字,特任為女尚書,出納章奏。他如歌姬舞妓,采女宮娥,不可勝計。殿外特造芳林園,搜羅奇花名卉,珍禽異獸,中鑿陂池,編列畫舫,每舫貯佳麗數人,教以楫棹越歌,俱臻靈妙。

曹叡隨時游幸,遇有中意的美人兒,當即召御,未有虛夕。誰知連宵跨鳳,累歲絕麟,曹叡已越壯年,未得一子,廷尉高柔,請曹叡簡省侍女,育精養神,方可「螽斯衍慶」雲雲。曹叡雖然優詔報聞,卻仍是肆婬不已,尋且就宗室中,取得二兒,一名芳,一名詢,充作己子,即立曹芳為齊王,曹詢為秦王。

卻說魏皇後毛氏,性頗端淑,與曹叡向無閑言,自郭夫人專寵後,遂將毛後愛情漸漸移到郭後身上。後來貴人以下,承接甚多,更將毛後撇置中宮,不復過問。

一日曹叡游芳林園,郭夫人等並皆隨行,獨毛後不與,郭夫人問曹叡道︰「何不一請皇後同行?」恐是故意詰問。

曹叡頻頻搖首,且囑左右,不得通報中宮。及既至園中,賞花飲酒,備極歡娛,直至日落西山,方才回宮。

毛皇後愴懷失寵,郁郁寡歡,鎮日里望斷乘輿,免不得囑托宮娥,探听魏主行止,適有人得知游園消息,走報毛後,毛後益覺怏怏,甚至一宵廢寢。

翌日早起,特至西宮外候著,等到日上三竿,方見曹叡乘輦出來,當即迎前笑問道︰「陛下昨游北園,可極樂否?」

說尚未畢,但見曹叡勃然變色,滿臉怒容,禁不住嚇退三步,曹叡掉頭徑去。

到了傍晚,竟由宮宦齎入諭旨,勸令毛後自盡。

可憐毛皇後又悲又憤,又憤又悔,想到無可奈何的時候,竟取過鴆酒,一口吸干,轉瞬毒發,便致暴亡。

前有甄後,後有毛後,可謂兩次同命。曹叡尚恨左右違旨,擅敢漏泄,不問是否通報,竟殺死了十余人。

不過表面上說不過去,偽言毛後暴崩,依禮喪葬,加謚曰悼,號後墓為愍陵,是年為魏青龍五年。

茌縣茌音仕。報稱黃龍出現,青變為黃,已寓死兆。有司樂得獻諛,說是魏得地統,宜改正朔,易服色,一新觀听。曹叡遂改元景初,建丑為正,服色尚黃,犧牲尚白。

又用太史令高堂隆奏議,在南北郊,營方圜二丘,圜丘祀天,方丘祀地,詔稱曹氏系出有虞,應以虞帝舜配天,皇祖武皇帝配地,武皇帝即曹操。

已而徙長安諸鐘,及秦始皇所鑄銅人,漢武帝所制承露盤,盡至洛陽。

銅人重不可致,留置霸城,承露盤在途折斷,聲聞數十里。

曹叡乃另采別銅,鑄成銅人二個,號為翁仲,分列司馬門外。更鑄銅龍銅鳳,置內殿前,龍高四丈,鳳高三丈余。

還要在芳林園中,增築土山,限令三日告就。土役無暇,即令公卿群僚,荷畚擔土,好容易堆成高阜,上植松竹雜木,作為美觀。司徒掾董尋,太子舍人張茂,陸續奏諫,始終無效。

高堂隆得病將死,口佔遺疏,請毌黜奢崇儉,親親任賢,也徒博得區區褒贈,齎志以終。

只有大將軍司馬懿,進宮太尉,位高責重,卻是片言不發,噤若寒蟬,數語已足誅心。

再說孫權北攻曹魏,累遭敗挫,思想伐魏,主是陸上作戰,而陸上攻克,需用戰馬,南方炎熱,產馬不多,尤其良馬更少。

孫權聞遼東公孫淵擁兵十萬,已與曹魏有貳,分庭抗禮,形同敵國。前曾遣使遼東,雖無功而返,但現遼東情況有變。既而如前所思,如能爭取到遼東,不但能買到戰馬,還可對曹魏形成南北夾攻之勢。

于是在嘉禾元年三月,孫權二次派周賀、校尉裴潛出使出使遼東。這次出使擁兵五千,大船百艘,擒帶南方特有方物和金銀財寶,與遼東交換駿馬。並欲招誘公孫淵,與之建立同盟,共對曹魏。

此舉眾多臣卻不以為然,但也不願佛逆龍鱗。而遠在交州的虞翻聞孫權要浮海求馬,竟不顧自己廢黜之身,疏直之性仍未改,特上表力陳不可。然此舉又激起孫權憤怒,又使虞翻放逐至更僻的蒼梧郡猛陵縣。

周賀等率眾抵達遼東沓渚口,時下恰遇公孫淵與曹魏不和,急欲尋靠山,見孫吳特遣使來訪,當然熱情接待。並為孫吳購馬提供方便,周賀滿載駿馬千匹,及貂皮、藥材等遼東名貴,啟程回國。

不料遼東南通孫吳,與孫權往來之息傳至曹魏,且激怒了曹魏,曹魏曹叡即令幽州刺史王雄與東萊太守由陸路、汝南太守田豫督青州諸軍自海道,合成水陸二路,討伐遼東。

而謀士蔣濟諫阻道︰「凡非相吞之國、不侵叛之臣,不宜輕伐。伐之而不制,是驅使為賊。故曰虎狼當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已。今海表之地,累世委質,歲選計考,不乏職貢。議者先之,正使一舉便克,得其民不足益國,得其財不足為富,儻不如意,是為結怨失信也。」

曹叡不從,責令出兵,果正如蔣濟所料,這次出兵伐遼東,不但沒得到應有的效果,無功而返,而且逼得公孫淵倒向了東吳。

繼而,公孫淵特遣使校尉宿舒、郎中令孫綜與周賀船隊同行回孫吳,意向孫權稱臣,獻貂、馬等,且窺孫吳之國力虛實。

魏將田豫率領青州水軍,前時欲從今山東半島越海攻遼東,卻遇海上風浪,不得不放棄,只得回岸停泊半島最東的成山角。

田豫探知孫吳使者即將回國,料定回國船隊必靠此岸以避風暴,就沿岸埋伏兵馬,以等孫吳船只,守株待兔。

數旬後,果然一支船隊從北緩緩向成山馳來,他們確是孫吳船隊。孫吳兵士經過多日與海上風流搏斗,個個精疲力竭。見有避風港,周賀立令船靠岸歇息,他首先登岸,指揮兵士陸續登陸立營安頓。

忽然間,戰鼓響起,已埋伏多日的曹軍象潮水一樣向吳軍襲來。

周賀率軍倉促迎戰,這那里經得住以逸等勞的曹軍鐵騎沖擊。不到一個時辰,登陸的三四千吳軍全部被殲,周賀被殺。

殿後的副領隊校尉裴潛尚未登岸,見勢不妙,急率殘余十多艘船只逃離成山。

田豫緊追不棄,最終吳使幸存者帶著公孫淵的使者校尉宿舒、孫綜等數百人,于當年十月回到吳國。

孫權早聞此番遼東求馬,弄得人財二空,自覺有些汗顏。

而公孫淵使者宿舒、孫綜僥幸來到東吳,卻獻出貂、馬等貢物,覲見孫權,呈上表章,表章曰︰「臣伏惟遭天地反易,遇無妄之運。王路未夷,傾側擾攘。自先人以來,歷事漢、魏,階緣際會,為國效節,繼世享任,得守藩表,猶知符命未有攸歸。每感厚恩,頻辱顯使,退念人臣交不越境,是以固守所執,拒違前使。雖義無二信,敢忘大恩!陛下鎮撫,長存小國,前後裴校尉、葛都尉等到,奉被敕誡,聖旨彌密,重紈累素,幽明備著,所以申示之事,言提其耳。臣晝則謳吟,宵則發夢,終身誦之,志不知足。季末凶荒,乾坤否塞,兵革未戢,人民蕩析。仰此天命將有眷顧,私從一隅永瞻雲日。今魏家不能采錄忠善,褒功臣之後,乃令讒斗得行其志,听幽州刺史、東萊太守誑誤之言,猥興州兵,圖害臣郡。臣不負魏,而魏絕之。蓋聞人臣有去就之分,田饒適齊,樂毅走趙,以不得事主,故保有道之君。陳平、耿況,亦時變,卒歸于漢,勒名帝籍。伏惟陛下,德不再出,時不世遇,是以慺慺,懷慕自納,望遠視險,有如近易。誠願神謨蚤定洪業,奮六師之勢,收河、洛之地,為聖代宗。天下幸甚!」

孫權展開一閱,竟是公孫淵舉遼東之地向孫吳歸順稱臣的降表,這一下不但解了孫權的汗顏,收回了臉面,而且使孫權大為意外,不禁大喜過望。頓時將那成山之敗忘得一干而淨,當下吩咐設宴款待使者,孫權甚至想到掃平中原指日可待。

在遼東稱臣的喜慶之中,轉眼舊歲逝去,新年來臨,孫權不但厚待使者,而且與民同樂,令胡綜書詔令,大赦天下。詔令曰︰「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寢。思平世難,救濟黎庶,上答神祗,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將與戮力,共定海內。苟在同心,與之偕老。今使持節督幽州領青州牧、遼東太守燕王,久脅賊虜,隔在一方,雖乃心于國,其路靡緣。今因天命,遠遣二使,款誠顯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如之!雖湯遇伊尹,周獲呂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豈復是過?普天一統,于是定矣。《書》不雲乎。‘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大赦天下,與之更始,其明下州郡,咸使聞知。特下燕國,奉宣詔恩,今普天率土備聞斯慶。」

並以吳皇帝的名義,封公孫淵為使持節督幽州領青州牧,遼東太守燕王,並賜九錫。其實持節幽州領青州牧是遙領,幽州、青州還為曹魏控制,以此激勵燕王討取。

同年三月,孫權欲派遣太常張彌、執金吾許、將軍賀達,中使秦旦、張群、黃疆、杜德等人,率水軍勁兵近萬人,海船二百艘,攜帶金寶珍貨和九錫備物,浮海遼東,為公孫淵授爵加冕,購買戰馬,共對魏國,並以此護送公孫淵使者宿舒、孫綜歸國。

孫權給公孫淵帶去一道長詔,長詔曰︰「故魏使持節車騎將軍遼東太守平樂侯︰天地失序,皇極不建,元惡大憝,作害于民,海內分崩,群生堙滅,雖周余黎民,靡有孑遺,方之今日,亂有甚焉。朕受歷數,君臨萬國,夙夜戰戰,念在弭難,若涉淵水,罔知攸濟。是以把旄杖鉞,翦除凶虐,自東徂西,靡遑寧處,苟力所及,民無災害。雖賊虜遺種,未伏辜誅,猶系囚枯木,待時而斃。惟將軍天姿特達,兼包文武,觀時睹變,審於去就,逾越險阻,顯致赤心,肇建大計,為天下先,元勛巨績,侔于古人。雖昔竇融背棄隴右,卒佔西河,以定光武,休名美實,豈復是過?欽嘉雅尚,朕實欣之。自古聖帝明王,建化垂統,以爵褒德,以祿報功,功大者祿存,德盛者禮崇。故周公有夾輔之勞,太師有鷹揚之功,並啟土宇,兼受備物。今將軍規萬年之計,建不世之略,絕僭逆之虜,順天人之肅,濟成洪業,功無與比,齊魯之事,奚足言哉!《詩》不雲乎,「無言不讎,無德不報」。今以幽、青二州十七郡七十縣封君為燕王,使持節守太常張彌授君璽綬策書,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錫君玄土,苴以白茅,奚契爾龜,用錫冢社。方有戎事,典統兵馬,以大將軍曲蓋麾幢,督幽州、青州牧遼東太守如故。今加君九錫,其敬听後命。以君三世相承,保綏一方,寧集四郡,訓及異俗,民夷安業,無或攜貳,是用錫君大輅、戎輅,玄牡二駟;君務在勸農,嗇人成功,倉庫盈積,官民俱豐,是用錫君袞冕之服,赤舄副焉。君正化以德,敬下以禮,敦義崇謙,內外咸和,是用錫君軒縣之樂。君宣導休風,懷保邊遠,遠人回面,莫不影附,是用錫君朱戶以居;君運其才略,官方任賢,顯直錯枉,群善必舉,是用錫君虎賁之士百人;君戎馬整齊,威震遐方,糾虔天刑,彰厥有罪,是用錫君鐵鉞各一;君文和于內,武信于外,禽討逆節,折沖掩難,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君忠勤有交,溫恭為德,明允篤誠,感于朕心,是用錫君豈一卣,圭瓚副焉。欽哉!敬茲訓典,寅亮天工,相我國家,永終爾休。」

此息一出,吳朝廷一片嘩然,遭到了眾臣的反對。此時,前丞相孫邵已病故,孫權已立寡言、不喜酒、不爭權,不凌主的順臣顧雍為丞相,舉朝大臣,自顧雍丞相以下皆諫阻,以為公孫淵不可信,且寵待太厚,只可遣吏兵數百護送宿舒、孫綜歸國,而孫權不從。

已在交州蒼梧郡猛陵縣的虞翻,仍不忘國事,欲諫不敢,作表請呂岱轉報諫阻,呂岱也不敢轉達。

在家的張昭听到後,特跑來力諫道︰「公孫淵與曹魏離心,恐遭攻擊,只得遠來求援歸順,非是真心,今遣使團萬人至遼東分封,若公孫淵變故,討好曹魏,豈為天下恥笑。」

孫權與之爭辯,且爭辯之中,孫權案刀而怒道︰「吳國士人入宮拜我,出宮拜先生,我敬先生已到極限,但你多次在公開場合頂撞我,我真怕做出不願意做的事來!」

孫權過急之語,使張昭跪地不言,涕泗橫流,好久道︰「老臣明知陛下不听我勸諫,然卻總來勸諫,是為太後臨終囑托。」

孫權受感動,將欲殺張昭的案刀扔在地上,與張昭對哭。

此舉,孫權並沒听張昭等臣勸諫,仍我行我素,獨斷專行。

張昭聞後,沒料到自己苦苦力諫,竟毫作用,一氣之下,稱疾不朝。

孫權見張昭接連不朝,怒令人就將張昭家大門外用土阻上,使讓他不再上朝。

張昭知後,也不示弱,就在大門內側壘土,將大門完全封死,從後門出入。

孫權一意孤行,按照自己所定,準備好一切,選一吉日,就下達出使遼東之令。

張彌等人受命,率眾從建業出發,舳艫連綿竟達十里之遙,規格之高,此對孫吳而言,空前絕後,命令一下,張彌等人船隊就浩浩蕩蕩向遼東進發。

許多歡送的建業臣民,看到如此之大的艦隊規模發送遼東,都指望遼東已歸屬孫吳了,它已成為了孫吳的一個州。

這正是︰遼東假象多誤人,好大喜功是孫權。不听眾臣多人勸,一意孤行必有敗。

評︰諸葛亮之死,勢必為曹魏去除了一個大勁敵,因此曹叡當然開心,享受太平,並揮金如土,奢侈無度,眾臣都有諫,而陰奸的司馬懿獨無言,任其發展。孫吳不知遼權向他稱臣,不過是一權宜之計,而孫權卻不以為然,故大發船隊到遼東,並以為南北夾攻曹魏的時機已經到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