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偷漏稅重,設稅務局

作者︰大唐謫仙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這一日,御書房,眾相齊聚。

房玄齡請奏,成立稅務局,建議魏懟懟為稅務總局局長,與尚書同級。

李世民立馬準奏,馬上擬旨,動作快得一塌糊涂。

把其他宰相都搞懵逼了,神馬情況,成立一個歷朝都沒的新部,這麼快就準了,歷代都沒有過。

陛下幾個意思嘛?

當然杜如晦心里透亮,這是李盛唐的計策,李世民言听計從。

聖旨一下,就意味著魏懟懟上任了,這稅務局也算是正式成立!

不過大唐的財政收入極為復雜,復雜到連朝廷自己,都不知道天下稅賦有多少種。

不是這些宰相們無能,這是歷史遺留的問題。

隋唐之前,天下大亂,兵強馬壯者為王,他們就根本沒有一套完整的稅收制度;

今日要用兵,找個理由加一點稅賦,明日換了新主人,又增加一個新稅種。

而前隋沿襲了北周、北魏的體制,雖然想要嘗試梳理,可實際上呢,等到隋煬帝登基,這個改革其實就已名存實亡了。

原因很簡單,隋煬帝好大喜功,一旦梳理多如牛毛的稅賦,那麼錢從哪來?

要修運河,要對高句麗用兵,甚至,為了開創這千秋偉業,在這多如牛毛的稅賦之上,又新增了不知多少稅種。

等到大唐沿襲了隋制之後,積重難返,大家發現一個可怕的問題,就是整個大唐人人都可以征稅。

譬如戶部可以征糧,而兵部也可以類似于府兵的形式,征集大量的徭役,工部也是如此。

而到了下頭各道、各州、各縣,居然都有數目繁多的稅收手段。

論起稅收,大唐堪稱是無敵一般的存在,疊加了數百年來的各種稅收Buff。

而這些稅賦,大部分根本不合理,而且雜亂繁多;

有的已經名存實亡,只存在于律令之中;

有的你壓根都不知道這玩意是從哪里來的,既無出處,也無道理,可人家就是白紙黑字寫在那里。

再加上稅收的手段,又是多種多樣,有的是徭役,有的是糧,有的是布匹,有的是錢,……。

因此,這稅賦堪稱為雜亂無章,一團亂麻,無法清理。

三省以前也想要清理一下,將所有的稅賦都統一到戶部來,可很快發現,根本無法協調,最後的結果,就是不了了之。

現在房相直接下手,看來是皇帝下了狠心要整治了,于是大家便樂得清淨。

雖然收稅的權力關系重大,可是許多人心里也有數,這事吃力不討好,誰干這事,最後都要得罪人。

既然如此,那麼丟給頭鐵的魏懟懟便是,到時國家的稅賦若是減少,就是稅務局的過失。

過了幾日,魏懟懟便上了一道奏疏……財賦十疏!

大致是,他針對當下的情況,確定了稅務局的職責,並且大致的歸納了各種稅賦的稅種,以及征收的方式。

當然,這個奏疏野心很大,直接將地方官吏與稅賦剝離。

也就是說,以往收取稅賦,都是府兵,各州縣衙役,直接進行征收,他們征收之後,最後再匯總到朝廷的國庫里。

可現在,不讓地方州縣衙役、府兵直接收稅了,而是建立一個覆蓋天下的垂直稅收體系,與地方官吏徹底斷絕千絲萬縷的關系。

一時間,朝野嘩然。

這是前所未有的事啊!

要知道,地方官從前最大的職責之一,就是收取稅賦,現在他們不收稅了,那麼誰來收?

魏懟懟提出的辦法是,直接在稅務總局之下,設立一個專門的稅收機構……各地稅務局;

從鄉鎮稅務所開始,而後是縣州道的稅務局,最後納于稅務總局之下。

這個計劃,企圖極大、野心勃勃,也正因如此,可就對了魏征的勁了,可以青史留名!

而要實現這個計劃,首先就需要天下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一十一個縣、以及下面的鄉鎮,都要設置稅務局、所,所需的人手,竟達五萬人之多。

五萬人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這天下才幾千萬人口呢,等于是一千個人口之中,就要有一個完全月兌產的稅吏。

這用人也太多了!

即便是房玄齡、杜如晦也坐不住了,就差跳起來罵一句,魏懟懟,你是不是瘋了?!

沒過幾日,有人將魏懟懟叫到了政事堂。

一群宰相拉著臉,看著魏懟懟,便直接道,「你的奏疏,我等倒是看過了,魏相覺得切實可行嗎?」

戶部尚書管錢糧,所以,他最關心,戴冑就先說話了。

「你可算過,五萬稅吏加上衙署,需要多少開支?就算一個稅吏,一年三十貫便能養活,這又是多少錢?」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大家都心疼錢,但,錢是你這樣花的嗎?

唐朝貞觀的宰相真的都是忠正之臣,說一心為公,真不為過。

魏懟懟自是對這些問題早就有了答案的,便道,「一年不過兩百萬貫。」

還不過兩百萬貫?

看著魏懟懟淡定從容,杜如晦震怒了,「朝廷的歲入,也不過數千萬貫,為了收這數千萬貫的稅,拿出兩百萬貫征取稅賦?」

杜如晦雖然知道這是李盛唐的計策,但是你魏懟懟,這一下子要增加五萬稅吏,人數太多,他受不了。

魏懟懟依舊顯得波瀾不驚,「看上去很多,其實卻很少。」

杜如晦更惱了,還想再說,就在這時,卻是有宦官道︰「陛下駕到。」

這里頭的談話戛然而止,卻見李世民正緩緩的踱步進來,身後跟著李格。

當然,李世民不是來給魏懟懟站台的,他也是震驚于魏懟懟所上的奏疏,听聞今日三省要議定此事,所以,專門過來瞧瞧。

專門養活數萬個稅吏,這不是小事,朝廷有這錢,征五萬精兵難道不香嗎?

雖然李盛唐也說了,這增加的稅吏的工資的開支,沒有他們征來的稅多,但是事到臨頭,他也拿不準!

眾人迎了李世民,李世民進入政事堂,坐上主位,他開口道,「朕只旁听,諸卿可以暢所欲言。」

李世民的表態,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心里有了底,同時暗暗松了口氣,看來陛下也未必認同魏懟懟。

于是,杜如晦咳嗽一聲道,「陛下,方才說的是,要養活這麼多的稅吏,朝廷至少要撥付兩百萬貫,專用在這些稅吏身上。

並且這兩百萬貫,還是以最低支出預計的,稅吏不是普通的小吏,他們需要懂賬目,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勉強讀書寫字以及算術。

因此,要招攬這些人,一年三十貫,已是最低費用。

以臣預計,還有其他的費用開支,只怕要在四百至五百萬貫以上,用朝廷一成的稅賦,來養活這些專門收取稅賦之人,實在是不可想象。」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點頭,而後目光落在了魏懟懟的頭上,「魏卿可有理由嗎?」

「因為非如此不可。」

魏懟懟很淡定,他道,「杜公為數百萬貫的成本而痛心,臣也是感同身受,可恰好,臣這里,有一份關于萬年縣的稅賦調查。」

萬年縣就在長安,便於就近查證。

魏懟懟道,「萬年縣的稅賦,一直都是萬年縣令征收,去歲的時候,征來的糧食是七千九百石,得錢七十七萬貫,除此之外,還有布匹、絲綢之類,不計其數。」

眾人默然,萬年縣佔據半個長安,人口眾多商業繁華,是大唐重要稅收之地。

魏懟懟繼續道,「這個數目是對的吧,諸公要不要去核查一二?」

許敬宗道,「不錯,戶部那里大致是這個數,前些日子,我看過這個賬目。」

眾人覺得沒有什麼可質疑的,因為這些年來,萬年縣的數目大致就是這麼多,可能有時多一些,也可能少一些。

魏懟懟登時道,「陛下,可是,臣又專門一戶一戶的進行了調查,專門列了一個賬目,羅列了萬年縣絕大多數商戶、百姓的繳稅情況;

卻發現,他們繳納的稅賦,實際上遠遠超過了兩百萬貫,糧食則繳納了近兩萬石!」

兩個數字對比,差距這麼大,這說明了什麼?

跑、冒、滴、漏,何其猖獗!

嘶~~!

政事堂一片嘶聲。

有人質疑問,「你算得準嗎?」

也有人顯得很驚異。

李世民的臉一沉,卻依舊沒有吭聲。

「這個調查,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了準確,所以調動了不少人力物力,需一家家的拜訪、清算,花費了無數的功夫,花費的力氣也是驚人。

這個數目,若是諸公覺得不對,可以再核驗一次,賬目就在臣的家里,明日可帶過來,懇請陛下與諸公細看,若是有哪里覺得含糊不清的地方,臣可以解釋。」

調查由李格與魏懟懟主持,李盛唐指導,真的是調動了不少人力,李家莊的學生、李格府上文吏、侍衛,李治府上的文吏、侍衛,怕不有千把號人。

魏懟懟說話,不疾不徐,可許多人心里起了驚濤駭浪。

不說其他,單單以錢而論,萬年縣這邊收到的只是七十七萬貫;

可萬年縣上下的百姓、商人,以及各個作坊,實際付出的稅賦,高達兩百多萬貫。

那麼,超出來的一百多萬貫呢,到哪里去了?

這都是錢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