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準備還都

葉榮柏和包宏輝的身份不一般,他們除了是豪商外,各自還有著爵位和朝廷官職,對于他們兩人蔣瑾自然是要另眼相看的,當即上前同兩人交談了幾句,並感謝他們支持朝廷的鐵路計劃。

葉榮柏和包宏輝自然也說了幾句客氣話,同時婉轉地向蔣瑾表示,由于葉家和包家的特殊情況,他們最多派人在董事會中佔據一席,至于具體的運營不會進行插手,這其實也是蔣瑾想知道的答案,听到他們承諾後,自然心情更好。

葉榮柏和包宏輝並未在此停留,交談了一會兒後各自找了個理由就分別離去。但有了他們兩人的開頭,接下來認購的進展就更暢通了許多,緊接著一些豪商也陸續進行了認購,自然後面人所認購的數額就沒葉榮柏和包宏輝那麼多了,尤其是代表王樊的王家和蔣瑾的蔣家,為了避嫌,他們所認購的數額僅僅剛過百萬而已,可就算這樣也不是普通商人能夠相比的。

時間飛快流逝,鐵道司那邊的認購還在繼續,等到下午時分京滬鐵路的一億五千萬股份就已被認購的七七八八了,雖然還有些剩余,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全部認購完畢也就是這一兩日的事。

鐵道司那邊的情況,自然有人在第一時間就報給了在皇宮大內的朱怡成,作為鐵路計劃的始作俑者,朱怡成不會不關心這件大事,早就派了人去打听消息。

「葉榮柏和包宏輝各自認購了一千萬?」朱怡成听到數額後不由得挑了挑眉。

「回皇爺,正是如此,而且听說他們向蔣大人表示,兩家僅僅只會派人入董事會,不會參與具體經營。」一個錦衣衛千戶當即回道。

朱怡成頓時就笑了,他自然明白葉榮柏和包宏輝的想法,其實以他們的財力認購再多也是沒問題的。不過只拿一千萬出來,而且還不直接參與具體經營,這倒是另有用意,分明就是想借這個機會向朱怡成和朝廷表明態度,以示忠心罷了。

忍不住搖了搖頭,朱怡成心中有些感慨,看來葉家和包家還是可以信任的,這人必須要有自知知名,明白自己所處的地位,而不是像當年福建的那些商人那樣在擁有大量財富後被沖昏了頭腦,從而自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在後世,金錢之上的時代,同樣也有些商人在擁有大量財富後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和責任,最後被政府分分種種教做人的情況存在,何況在如今時代呢?

商人這個階級,在中國古之就有,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當年的諸子百家中,商人就是其中一支,甚至那時候的商人其能力和地位還能改變一個國家的興旺。

比如說早些時候的範蠡,或者是後來奇貨可居的呂不偉,甚至還有那位不得具體姓名,在國家危難只時,僅以一群羊和機智替自己國君人民消除一場兵禍的商人等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漢朝之後,商人所作所為就不被為統治者所喜,這其中固然有商人重利而輕義的緣故,更重要的是商人從眼界和大局觀的缺陷,導致給世人留下了極不好的印象。

其實,朱怡成很清楚,隨著他消除四民,解放工商,大力推廣商業的同時,作為擁有資本力量的商人階級崛起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資本主義產生的必然性,一旦有了這片適合的土壤,這些都會應之而起。

不過,對于商人的控制和引導,這也是朱怡成一直在做的事。之前殺了一批福建豪商,固然是因為福建案的引發,同樣也是用來敲打天下商人的一種手段。

而現在,無論是葉榮柏還是包宏輝,他們分明很清楚這一點,同樣也擔心自己的財力和權利過大導致皇帝的猜忌。做商人做到他們的程度,甚至比後世的紅頂商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用這種方式表示態度是很自然的。

對此,朱怡成也不去管,接著細看起了錦衣衛打听得來的名單,其中也注意到了王家和蔣家的情況,並且微微點頭。這些人都有著自己的小心思,朱怡成心知肚明,也不再多問,等初步看完後合上了這份名冊,心中有些得意。

一億五千萬的巨款,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基本被認購完畢,這表示蔣瑾當初安排的一切還是靠譜的,更表明他這個皇帝作為掌舵人的英明。

有了這麼大的一筆錢,京滬鐵路很快就能開始建造,想來用不了多少年,自南京到上海就能一日走完,而這條鐵路的建成也將開始成為徹底改變大明的一個開端。

至于京滬鐵路,這個名字的命名,包括京滬鐵路公司的名字都是朱怡成拍板定下來的。外人只知所謂京滬只是指的是南京和上海,可實際上朱怡成之所以選擇這個名字,其實有更深的含義。

沒錯,朱怡成對于京滬鐵路的含義,其中的京並非是南京,而是北京。在他的全盤設想之下,真正的京滬鐵路是未來連接北京至上海的鐵路。這是一條將來連通南北兩京,縱貫各省各府的大動脈。

一旦這條鐵路真正建成,不僅能使得兩京的來往,包括鐵路沿線所經的各州府獲利甚至多,甚至還能起到從軍事、政治、商業、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的便利。

當然短時間這條鐵路的建成是不可能的,僅僅從南京到上海這一段要建成也起碼數年時間,再加上南京再向北至北京,其中要過長江、黃河,以目前的建橋技術還是做不到這一點,但朱怡成並不擔心,鐵路可以分段建造,過河也能先使用輪渡的方式替代,等未來有條件時再建大橋進行連通就是。

想到這些,朱怡成就不由得心中露出喜悅,就連他的臉上都顯出了笑容。他多麼希望這一日會盡快到來,同時也暗暗琢磨起了北京之事,隨著中原之戰的塵埃落定,北方的局勢已經平穩許多,一直被擱淺的返京計劃看來應該重新開始了,南京雖好,可北京才是大明名副其實的首都,無論從那方面來看,還都返京這件事需盡快完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