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盾車

作者︰四代重奸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多羅英武郡王」阿濟格一只手扶著油光錚亮的腦門,一只手手指有節奏的敲擊著桌面,目光間或一輪,露出駭人的凶光出來。

「饒余貝勒!此次戰敗,其罪在你!」他不由沉聲道,「我軍精銳死兵和本部人馬,竟然被你派去直接沖陣,與棄之何異,以致死傷三四百人,你今日有何要話說?」

「臣臣知罪!」「饒余貝勒」阿巴泰有心反駁幾句,但是事實如此,他又怕阿濟格回頭參自己一本,不得不老老實實解釋道。

《我的治愈系游戲》

「不過勝敗乃兵家常事,若非如此,我也不能探得賊人虛實。」

「你探得什麼虛實?」阿濟格聞言斜眼覷著他。

雖然按輩分來說那阿巴泰當是阿濟格的叔父,但是他對他並無半分對長輩的之意。

「‘順賊’兵馬雖多,其實不甚精,其所恃者惟炮而已!」阿巴泰也不惱,反倒正色道。

「先前我‘死兵’沖陣,泰半傷亡,多由此物。其後又有縱火之法,殊為可恨,故而我兵多亡。」

「就這?」阿濟格聞言皺了皺眉頭,有幾分不滿道。

「以吾之見,這‘順賊’之兵雖不如我大清國,但是猶勝于明。故而無盾車不能戰,無御火之法不能戰,戰必敗矣!」阿巴泰聞言暗自咬了咬牙根,只好忍著怒氣道。

「哦?」阿濟格聞言一愣,反問道,「這盾車我倒明白,只是這所謂‘御火之法’,又是何方法?」

身披兩層甲陷陣、填壕,乃是後金兵基本戰術。

如今被義軍「縱火之法」燒的沒有脾氣,英武郡王阿濟格正在為此頭疼不已,聞言不由精神一振。

「此事易耳,自古以來水能克火,既然‘順賊’施之以火,我何不克之以水?」阿巴泰聞言不由笑道。

「克之以水?當如何克之?」阿濟格皺了皺眉頭,又追問道。

「不若率先淋之以水,綿甲既濕,火焚不燃,銃擊不透,當可無虞!」阿巴泰解釋道。

「嗯!」阿濟格聞言不由點了點頭道,「可,如此便命士卒砍伐樹木,制作盾車。但等車成,便能一舉破之!」

到了第二日,天剛蒙蒙亮,後金士卒早被軍官叫了起來,前往北山伐木。

本來阿濟格、阿巴泰兩人還擔心義軍借機騷擾、挑戰,故而多派士卒以備之。

結果等到日上三竿,竟不見人來,不由大為驚愕,連忙派遣斥候以探之。

這才發現,原來「順賊」也在士卒護衛之下,前往北山砍伐竹木去了。

「我們伐木,是為了制作盾車破敵,這‘賊人’伐木卻是為了什麼?」阿濟格皺了皺眉頭,百思不得其解道。

「我軍伐木,為了破炮,‘賊人’昨日既知我軍悍勇,估計是為了制作戰車,以避肉搏耳!」阿巴泰聞言不由笑道。

「也是!」阿濟格听到這里,也笑了。

戰車、火炮,乃是明軍對付後金的標配。

這一次「順賊」吃了自家這一下,早該把戰車造出來了。

想到此處,阿濟格心中稍安,不由自慚道︰「恥辱啊,恥辱!小小一個‘順賊’竟然逼迫得我不得不如此,日後若是提及此事,要被陛下笑話一輩子!」

「哪里,哪里,只要能夠破賊,便是天大的功勞,陛下賞賜郡王還來不及,怎肯嘲笑?」阿巴泰聞言便不輕不重的拍了一個馬屁,頓時惹得阿濟格哈哈大笑。

且不說雙方如何計較,過了兩三日功夫揚古利已經將明軍的力量壓縮到西煙鎮城中,盾車也造出來二百余輛,這才重整旗鼓,邀擊義軍。

而義軍見狀也毫不客氣,大軍盡出列陣于營外以應後金。

「哦?好膽!」阿濟格站在陣中,望了望對面軍容整齊的義軍,不由笑道,「繡花枕頭,也敢班門弄斧!」

「‘饒余貝勒’你先上陣,待到雙方殺得難解難分之時,本王再要他好看!」

「是,郡王!」阿巴泰聞言領了命令,便下令盾車出擊。

後金編制︰甲士百人,其中白巴牙喇十人,紅巴牙喇四十人,黑營五十人。

其中紅巴牙喇和黑營各裝備盾車兩輛,配備盾車兵十人,而白巴牙喇作為精銳,不裝備盾車。

如此二百輛盾車,大約可以支持五千後金精兵作戰。

每輛盾車推車十人,遮蔽甲士十人,大約能遮蔽二十五人,如此五千精兵盡數在盾車遮蔽之下。

「喲,又玩新花活啦?」張順站在瞭望台上遠遠見了,不由開口笑道。

「此乃東虜盾車戰法,是用來克制我軍火炮之法!」高起潛伺候在身邊,不由開口解釋道。

「昔在遼東,明軍火炮最利,虜不能擋,故而多造盾車。」

「其牌甚厚,約至五六寸。又覆一層牛皮,一層鐵皮,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故為中國患。」

「嗯!」張順聞言點了點頭。

他也知道既然後金與明軍鏖戰多年,能夠利于用盾車戰術多次擊敗明軍,想必定然有一定的門道。

只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也顧不得許多。

現在張順手底下攏共有九營人馬,其中孫傳庭率領王忠、徐全兩營駐守太原城;張大受一營轉為騎兵,被他派到汾河以西,以防後金渡河;而魏知友受了傷,姜襄新降,這兩營又只能守營。

如此算下來,他手底下能用之兵唯有楊承祖、盧象晉、申靖邦和張如靖四營而已。

而在這四營人馬之中,除了楊承祖一部以外,都非久經戰陣之兵,由不得張順不憂心忡忡。

東虜盾車一動,首當其沖者正是位于中軍的小將張如靖。

這張如靖原本是「八大王」張獻忠的四義子之一,陰差陽錯之下滯留在義軍營中。

當時義軍人手緊缺,便讓他在陳長梃麾下擔任了司長。

後來張順見他頗立些功勞,又趕上義軍擴軍,便提拔他擔任總兵,掌管一營人馬。

只是如此才十五六歲的少年,不知道能不能抵擋住這凶殘的後金精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