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六章 試炮

城上銅鑼剛一敲響,前幾排的兵卒便往下一蹲,舉起了木盾。

只听一陣」當當綁綁「的急響,房扁平的木盾瞬間就被射的像大號的刺蝟一樣。

但城下的步卒依舊未停,硬是頂著箭雨又往前前移了近十步。元昭才下令讓步陣停駐,而後兵卒持盾的持盾,試弓的試弓。

元佑站在弓陣中的雲梯上,透過親衛找房子著他的盾牌的縫隙,仔細的往城上打量著。

雲梯建有四層,高足三丈,與汧源縣城的城牆都要高一些。再者相距不過四十步,元佑眼力尚佳,故而打量的很是清楚。

只見城上兵甲林立,箭如蝗雨。盾兵與弓兵的身後,還能看到架起的鍋灶、冒著滾滾熱煙的金汁、擂木、滾石等。看來元麗的準備極是沖足,若已方要強攻,損失必然極大。

元佑瞅的很是仔細,同時還給親兵交待著城上的種種物事。等到最後,他又著重交待了一句︰「並無車弩、床弩之類,想來汧陰並無此物……」

這是李承志著重交待過的,說是一定要觀望仔細了,看叛軍有無準備石炮、弩機之類的遠程武器。

至于是何緣由他並未交待,元佑也不清楚。

元昭在試射,元佑在觀望,而予步陣之後,李松與李彰則帶著百余砲卒在試投石器。

因為來的匆忙,且一路大都是急行軍,所以李松隨李承志南下時帶的全是小型的砲車。不但輕便,而且隨時可以組裝或拆卸。

但缺點是投送不了重物,且投不了多遠。所以最大的作用,也就能投投炸藥之類。

而即便是炸藥包和手雷,一旦超過二十斤,投送距離就會不足三十步。

這麼近的距離,都不用城上有遠距離攻擊的重型武器,只需讓弓兵射箭,就能威脅到炮兵。

若是元麗再突然開竅,讓弓兵改放火箭,那樂子就大了。

所以李承志嚴令李松,投石機距城不得少于七十步。至于能投多重的炸藥包,就要看試射的效果了︰二十斤不行就十斤,十斤不行就五斤,反至最少要投過城牆……

等裝好砲架,備好試射的鐵罐、沙包等物,李松又讓李聰傳訊,讓步陣讓開。

元昭滿面狐疑︰李承志的親兵放著正事不做,怎跑步陣之後來試炮了?

他年過四旬,也算是身經百戰。堂弟元暉兩任翼州刺史,他皆是撫軍(領軍大將),平定過的叛亂連他自己都數不清了。

但從來沒見過結構這般怪異的石炮,竟不需人位馬拽,而是用以石墜(配重)激發,且只五六人就能操持?

不過也太小了些,最大的還不足兩人高,且炮架還那般細弱,有如兒臂,能投多重的石彈,又能投多遠。

等到李松令眾僕臣搬來試投的沙罐與沙包,並讓炮車前的步卒盡皆退至兩側,讓開炮車射程之時,元昭就更想不通了。

石彈這般小,且離城足有六七十步,等投上城牆,還剩幾分力道?

再者讓步卒讓開炮車又是何意,難不成還怕石彈萬一沒投出去,砸到自己人?

簡直笑話,當步卒手中的木盾、身上的甲冑是紙糊的?

你那石彈才只幾斤?

元昭又是猜疑,又是暗暗嗤笑。底下的一眾兵卒就更好奇了。

皆是衛府精兵,沒少打過仗,但這般小的炮車還真是第一次見。

陣後的一個旅帥還好奇的跑了上來︰「將軍貴姓?」

「免貴姓李,也非將軍,只是郎君府中一介家臣而已!」

「那就是李參軍了!」

旅帥盯著石炮,又看了看立在炮車之前的李彰和李聰,不由的就樂了。

不怪他覺的可笑,委實是這二人太過顯眼︰一個高壯如山,另一個又瘦弱如猴,看著就可樂。

旅帥憋著笑,樂呵呵的說道︰「李參軍,這石彈看這這般小,怕是也就五六斤,能有多少威力?且兒郎們皆披全甲,便是炮卒失手,也定是傷不了我等的,故而某冒昧而來便是想知會李參軍︰盡管放手施為……」

听著似是好意,但旅帥臉上的笑意和眼中的好奇,無不透著「大題小作」、「大驚小怪」、「你好麻煩」的意思。

確實很麻煩,還很危險︰畢竟李松事先沒有言明,猝然間讓步卒為炮兵讓開職前,就等同于臨時變陣。

若非衛府兵訓練有素,而是換成郡兵或州兵,這一換陣,怕是當即就能亂成一鍋粥。

也幸虧是攻城,敵軍一時半會下不來。如果是野戰,說不好就會被敵將抓住時機沖殺過來,一舉而潰也不是沒可能。

一听這句,李松就明白了,這旅帥應是受上官指使而來,名為好意,實則發牢騷來了。

也罷,就先給你們提個醒,讓你們知道為何要變陣,這東西真要落到爾等頭上,又會是何等下場。

李松面上堆著笑,客氣的應著。而後又給李彰下令道︰「換實彈,射程減半!」

李彰反應慢一些,心想郎君只是讓試炮而已,沙罐與沙包就夠了,何需浪費實彈。

李聰卻不是一般的機靈,口中連聲應著,先將杠桿頂端的皮兜飛速的往下移了幾節,而後又將一只約模五六斤重的炸藥包放進了皮兜。

又看他點起了火把,炮架周圍的幾個李氏僕臣當即一哄而散。

旅帥被李松扯著往後退了五六步,不解的問道︰「為何要退,又為何要點火……嗯,這石彈怎還拖著這般長的繩頭?」

正絮絮叨叨,旅帥便見那瘦猴一般的兵卒將火把靠近繩頭。隨著「嗤」的一聲,一股火花冒了出來,那繩頭竟燃了起來。

而後又見那位如山一般壯的年青漢子舉著一把大斧,重重的剁在了連著杠桿的麻繩。

只听「咚」的一聲,兒臂粗的麻繩應聲而段,足有兩百斤重的配重石轟然砸了下來,重重的落在墊土層上。又听嗖的一聲,約人頭大的炸包如流星一般的飛了出去。

炮車都是在沃野用過的,而李彰身為炮營軍主,技藝自是滾瓜爛熟,因此炮調的極準。

原本調試的射程是六十丈,是準備試著拋過城牆的。如今被李聰減半,炸藥包堪堪飛至約三十丈就落了地,又「骨碌碌」的往前滾了七八步,砸到城牆根才停了下來。

城頭上的叛軍正射著箭,大都沒留意拋到城下的炸藥包。便是有人看到也沒怎麼在意,只是好奇這東西怎閃著火花冒著煙。

停了十息左右,突的一聲爆響。

就如雷雨天的閃電,一道火花憑空閃現,又倏的消失不見。而後就如天女散花,漫天的鋼珠與鐵釘激射而出,砸到城牆上發出金鐵相交的脆響。

就近城牆上的守卒像是見一般,連箭都不會射了。

這般晴的天,怎突然炸起了雷,還離自己是如此之近?

自官兵的步陣擺出攻城的架勢,元麗的視線就沒離開過落在最後的那十數架投石機。

當看到一顆冒著火星、拖著尾巴的東西被拋出,直往城頭飛來時,元麗雙眼直往外突。

陸延的信報中反復提及過此物︰或有稚童頭顱大小,或只有拳頭大小……或是帛布所包,或是生鐵所裹,內藏鐵珠鐵釘,爆時如萬箭齊射,數丈之內似狂風掃過,寸草不留……

等其炸響,煙塵散盡,看到瓖嵌在城牆上密密麻麻射著寒光的鐵釘時,元麗頭皮都麻了。

果真是雷?

「快……召射聲吏(神箭手),予我射那炮車……」

無知者無畏。

離的太遠,看的不是很真切,那旅帥感受並不深。只是奇怪這物事被砸到牆上,為何突的就著起了火,且一閃而沒?

不過動靜倒是挺大……

「此非石彈,究竟為何物,竟能起火?」

旅帥指著離炮架足有十數步,被幾個持盾的李氏家臣護在嚴嚴實實的彈箱問道。

李松笑吟吟的道︰「雷……」

雷字都未吐利索,李松瞳孔猛的一縮︰「小心……」

但哪還來得及?

「綁」的一聲,一根穿甲箭撞到旅帥的鐵盔上,又被彈落在地。

饒是如此,李松依舊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叛軍的箭竟能射這般遠?

若是換成火箭,再射的密一些,說不定就能引爆彈箱。

他急聲下令︰「退……快退,將彈箱再搬後十步……輔兵備好水囊、濕衣,隨時滅火……」

一眾炮兵飛一般的往後搬運彈箱,直到此時,那旅帥才反應過來,「哇」的一聲尖叫,又捂住了腦袋︰「是射聲吏,定是射聲吏……」

正叫嚷著,前陣又忽的動了起來。原本只空開了三五丈的步陣,在各隊幢帥的喝令下,使勁的往兩邊擠著,不大的功夫就留出了近十丈寬的一條通道。

元佑不停的擦著冷汗,心里罵著元昭︰便是忘了京中所傳「李承志能引天雷」之言,那前些時日朝廷的邸報總該看了吧?

此時再見李氏家臣在陣後擺弄炮車,便是再蠢也能想到才對。

可元昭這個蠢貨竟還有閑心遣派屬將,跑去陣後發牢騷,嫌李氏家臣亂的他的陣腳?

知不知道,但凡李氏僕臣有些許攜手,那東西但凡有一顆落到陣中,當即就能死傷十數個。

這只是其次,關鍵的是,便是陣形再嚴,被這天罰般的妖物一驚,這陣也非亂不可。

心中罵著,元佑直接派親兵繳了元昭的兵符……

只是虛驚一場,李松定了定神,又令李彰等試起了炮。

就只二十架,都是用熟的,並非新制,故而試的極快。拋了七八輪,讓試炮卒記好了位置,李松便命全隊收兵回營。

見李松試完炮,李承志便令前軍鳴金收兵。兩千步卒如潮水一般退回了大陣、

……

盯著腳下的那一堆沙包,鐵罐,元麗的臉色烏青似鐵。

他再蠢也知道,李承志下一次拋來的,絕對是真家伙。

如此一來,這仗還怎麼打?

「諸位也已見識了……見識了此物之威,依諸位之見,可有防備之法?」

諸將可沒有看過陸延的急報,見方才大都離的遠,連這是個什麼東西都還沒反應過來,能有什麼見解?

一個軍將扒著城頭,往下看了看被雷炸過,還冒著縷縷青煙的草地︰「某觀此物應是火器。五行之中水克火,當以水破之……」

水?

元麗眼楮一亮,硬是擠出了一絲信心︰「傳令下去,但凡守城之卒,皆備水囊。若遇此物,可潑水澆之。再知會城內多備水甕,皆以此法炮制……」

「諾!」

眾將應著,接連告退,往各城樓並城內傳令去了。

元麗憂心忡忡的往南看了一眼︰元懷啊元懷,你若再搬不來救兵,爺爺就只能棄城而逃了……

……

也就李承志不知道元麗「拿水滅雷」的想法,不然非笑出來。

那玩意防水的……

三人依舊的雲梯上,楊鈞指著歸回本陣的步卒,恍然大悟道︰「我方才還想,便是試陣,你為何只出弓兵與盾卒。如今想來,應是試探城上有無重弩等利器?」

「便是如此,叛軍若有弩機之類,炮營就要小心提防。除此外,也有讓弓兵與盾兵為炮卒保駕之意︰

等試好炮車、列好炮陣,就不需如今日這般擋在炮陣之前,而是立在炮陣之後便可。若有敵軍來攻,再出陣迎敵也不遲……當然,也不一定就是步卒,看到時敵軍如何列陣再隨機應變,換成騎兵、車兵護持均可……」

厲害倒是厲害了,就是有些金貴,一點打都經不得……

楊鈞若有所思,又問道︰「那系于尾後,冒火的繩頭又是何物?昨日卻未听你講過……」

李承志哭笑不得︰「都已說過我必有保留,你還要究根問底?罷了,告訴你也無妨︰草絨滾過硫磺便是此物,可代替火箭……」

硫磺擅引火不是秘密,連胡族都知道。所以楊鈞都不用看到實物,稍微動點腦筋就能猜到。李承志索性提前做個人情。

這般簡單?

楊鈞點點頭,又問道︰「那炮車呢?看著雖小,卻極是便利,竟連畜力都省了。如果做大一些,便是四五十斤的石彈,也應是能投送出百十步吧?」

李承志卻暗暗一嘆︰史書留名的人物,果然沒一個好糊弄的。

「罷了,就帶你們見識一下!」

李承志轉身下著雲梯,「若是工匠湊手,趕制一些用于此戰也無不可……」

听到這一句,李韶和楊鈞的眼楮頓時一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