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念及舊情

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便是崇禎皇帝是死于華夏軍之手。

雖然說不是他們親手殺死,但是也是他們多方營造形勢以後,逼迫皇帝自殺的。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一點,失去了國家,崇禎皇帝最好的結果,就是自殺身亡,否則所受到的屈辱,不是他心高氣傲的一代帝王可以忍受。

但是劉遠橋出于自我美化,收買人心的做法,一直都聲稱,他們造反,主要就是清君側,為民請命,對于皇帝,他是沒有惡意的,而且他們也都不會殺死皇帝。

皇帝死了,他們才能夠心安,才能夠做其他的事情,皇帝死了,並不代表所有的事情就終結了,比如說現在,靜雲公就鬧上門來,要為皇帝舉辦葬禮。

崇禎畢竟是皇帝,要給他辦葬禮,該實行什麼禮制,如果按帝王的禮制,自然是可以收買人心,但是同時,也都可以造成不良的影響,而且如果按照帝王禮制來辦一場葬禮,沒有百萬兩銀子都辦不下來,劉遠橋還真舍不得這百萬兩銀子。

所以劉遠橋他沉默了一下,就說道︰「禮制將會成為一個大問題,該采取何等禮制呢?現在華夏軍財政非常的緊張,根本就拿不出這麼多的錢。」

劉遠橋這是有言在先,如果對方要讓崇禎皇帝入土為安,他沒有意見,如果對方要大舉的操辦,搞的收攏起前朝余孽的士氣,這就不是劉遠強所想看見的。

靜雲公道︰「人死燈滅,入土為安,花不了多少錢。」

他這樣說,主要就是為了打消劉遠橋的疑慮,讓對方知道,她沒有大肆操辦的意思,也都沒有借此收攏前朝余孽,民心士氣的想法,只是單純的想讓皇帝入土為安。

要知道如果華夏軍有心惡心人的話,是可以非常惡心人的,崇禎皇帝既然都死了,還是一句老話,人死燈滅,入土為安,塵歸塵,土歸土,天生萬物以養人,人化泥土饋大地。

劉遠橋听對方這般一說便放心了,他這麼說,也是給對方以一個警告或暗示,如果真心念及舊情,讓崇禎皇帝入土為安,這一點沒有問題,劉遠橋就非常欣賞念舊情的人。

如果說這次搞事情,劉遠橋也都不害怕,他可是八面佛,最擅長的就是袖里乾坤的活,說白了就是整人的功夫,劉遠橋說道︰「既是如此,此事便由公來負責,孤王私人贊助十萬兩銀子,應該可以辦得體面了。」

其實這十萬兩銀子,劉遠橋都不想出,但是出自于收買人心的做法,他最終還是出了,他不想被別人說絕情絕義。

劉遠橋出身于山東劉氏家族,也是大明的官員,現在可以說是篡謀奪位,弒殺主人,盡管崇禎皇帝不是死于他之手,但是始終是難逃這樣的罵名,他相信如果由他出錢,為崇禎皇帝舉行葬禮,可以堵住許多遺老遺少的嘴。

靜雲公感覺到有點欣慰,他站了起來,對劉遠橋深深的一揖,然後就告辭而去。

劉遠橋雖然加緊趕路,但是他們數十萬人浩浩蕩蕩的趕路,還是有點慢,因為他們出動的,不是他一個人,而是整個龐大的軍團和營地,這麼多人趕路,涉及多方面配合,真心快不了。

而靜雲公則是不同,他拿下差事以後,馬上輕車簡從,一路快馬加鞭,迅速的趕往京城,他就負責去操辦皇帝葬禮的重任。

一路之上,看見大多數地方,已經平靜了,已經沒有了兵荒馬亂的樣子,很多地方和村莊,已經看見百姓開始回歸,而且有人還在試圖往地里面塞下種子,看能不能種出莊稼來,這種戰後恢復天下太平的局面,就是靜雲公他一直想見,一直想追求的。

如果不是為了太平,為了讓這麼多人過上幾天好的日子,他是不會投向華夏軍,為華夏軍效力的。

劉遠橋既然同意了靜雲公的差事,就不會暗中的加以阻攔,還派出了一小隊的士兵護送,現在雖然已經逐步的趨向太平,大戰基本結束,但是還有許多地方,是不太平的,比如說有許多士兵,放下了武器,他們沒有投華夏軍,卻是逃到了山里面,落草為寇,為禍地方。

這也是劉遠橋抽出了大量的兵力,駐扎在地方,準備對地方進行一次綏靖和剿匪的行動。

靜雲公一路快馬加鞭,很快就趕到了京城,來到了京城之外,華夏軍在京城外,還是有許多的大營,基本上封鎖了京城對外的交通。

雖然說允許人進出,但是要經過極其嚴密的搜查,沒有經過極其嚴密的搜查,是不可以進出的。

但是他們拿著劉遠橋的金牌,倒是暢通無阻,不過當他們靠近京城的時候,這是遇上了劉布一行人,劉布就是此地的最高指揮官,負責指揮這里華夏軍所有的行動。

靜雲公看見劉布,可不敢傲慢無禮,這是因為他跟劉遠橋有很好的私人關系,亦師亦友,無話不談。

曾幾何時,靜雲公是把劉遠橋當成了良友,當成了可以為他排憂解難的人,只是在劉遠橋造反了以後,他才會知道劉遠橋的真面目,這才漸行漸遠。

但是他跟劉布之間,沒有這樣的關系,劉布就是在此地面上的最高掌權者,如果他有心要壞事的話,可以讓你寸步難行,所以看見的劉布,靜雲公一個揖,說道︰「劉大帥年紀輕輕,便成就如此功業,當真是英雄少年,老夫以前是看走眼。」

劉布倒沒有他想象之中的持才傲物,看見的靜雲公,作了一個揖作回禮,說道︰「公千里迢迢趕來,本帥設下了接風宴,為公接風洗塵,希望賞臉。」

靜雲公這才松了一口氣,他還以為對方是有意刁難的,要知道他雖然是一力爭取拿下了這差事,但是他知道在華夏軍少壯派的眼里,自己這就是爛好人,很多人都要給他好看,他就擔心劉布是這種人。

靜雲公道︰「多謝大帥美意,老夫要辦理先帝的葬禮,實在是拖延不得,改天再由老夫設下酒宴,宴請大帥,作為賠禮。」

劉布道︰「再大的事也不急!磨刀不誤砍柴工。」

靜雲公倒是注意到了,此刻的劉布,身上沒有像以往一樣,穿著一身鐵甲,而是輕裘緩帶,像一個貴公子一般,按說他立下了如此的戰功,可以列為古往今來的名將,這是少年得志。

但是他卻是沒有少年得志的神采飛揚,反而有些郁郁寡歡,精神不振的樣子。

靜雲公看見對方在堅持,他就知道對方不可能無緣無故請他吃飯,應該是有話說,這便說道︰「恭敬不如從命,老夫這便欣然赴宴。」

劉布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現在劉布駐在正陽門的城樓這里,也就在城樓這里擺下了一個酒席,在此喝酒,向南可以看見華北大地的千里江山,向北則俯瞰整個京城,倒是一個喝酒的好地方。

靜雲公再次來到這里,不免有些感慨,正陽門,他也曾登過,也曾在此指點江山,再次到來的時候,大明已經是滅亡了,已經是物是人非,不免有些感慨,心情抑郁,借著敬劉布的借口,連喝三杯。

劉布倒是非常的給面子,酒到杯干,並進行了回敬,他還勸道︰「不忙!不急!先吃點菜壓壓酒勁。」

靜雲公連喝了幾杯酒,也是感覺到酒勁上涌,肚里翻滾,所以也都不拒絕好意,連忙吃了幾口菜,他日夜趕路,也都沒吃過多少好白,早己餓得狠了,此刻有人相請,他倒也不客氣,大吃大喝起來。

劉布說道︰「公真是一個有心人,在大明滅亡以後,還願意為皇帝做出這種事情,真是難得。」

大明終究是滅亡了,令人感慨萬分的便是,這麼一個講究氣節的朝廷,在大明滅亡的時候,居然是跳出了這麼多的小丑,有這麼多的人不敢為大明盡節。

反而是靜雲宮這一種擺明已經是造反的人,反而在皇帝如此境地的時候,為皇帝籌辦葬禮,這種道是念舊之人,令劉布有些欣賞。

靜雲公說道︰「畢竟是君臣一場,舊情難忘,如果讓先帝棄尸于野,不得入土,某終生不得安寧,此人臣應做事也,還望大帥多多關照。」

劉布道︰「人死為大,我華夏軍也都不是不講情理之人,既然死了,就應該入土為安,只是天下蒼生,何其之多,誰人都會死,我們能做到的,只是讓死者入土為安,如果要操辦體面的葬禮,這就只能由公你來負責操持,才能夠把這一切辦得體面。」

靜雲公倒是看得出,對方說這句話有些真心實意,在他的眼里,劉布就是一個有一說一的人,也不是一個有城府的人,還不是他爹那一種胸藏城府的老狐狸,既然對方欣賞他這種行為,靜雲公放心了,就怕劉布不支持,有意刁難,他就麻煩了。

靜雲公本來是想說幾句恭維之話,但是他為人剛直,就不會說這種話,只好借著敬酒之時,再敬對方幾杯,希望能拉上一些關系,在許多事情上,為他行一些方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