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天下之亂

鄭芝龍作為華夏帝國,第一個受封為王爵的人,官方為魯王,地位尊崇之極,但是卻沒有任何的權利,就像是大明的藩王一般,被圈養了起來,榮華富貴,金銀財寶都會有,但是卻不會有任何的權利,更不能夠參軍和從政。

這非常適合鄭芝龍歷經百戰,艱苦拼博以後,就混吃混喝等死的人。

做人努力拼搏和奮斗,還不是為了這個?但是對于鄭福松這種年紀輕輕,剛剛才冒頭的人來說,就令他非常的不爽了,他志向遠大,決心有一番作為,還不習慣過上混吃混喝等死的生活,所以就打上了他叔叔的主意。

鄭芝豹同樣是王爵,而且還是親王,但是因為他跟皇族之間良好的關系,讓他沒有被任何的猜忌,依舊還掌握著極大的權力,風光之極,像這樣的王爵,才是真正的王,真的像是國王。

鄭福松這便來到了叔叔這里求助,鄭芝豹有愧于心,沒有辦法拒絕佷兒的請求,以他的能力,要安排一兩個位置,其實是容易之極,但是鄭福松的地位,有些尷尬,如果不經皇帝的同意給他安排了職位,很容易令皇帝生氣和憤怒,所以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只好打劉布的主意,所幸劉布十分給面子,毫不猶豫就同意了。

鄭芝豹十分高興,挽著劉布的手,進入了王府,再進入了王府以後,全府上上下下,全部人等,都已經在王府校場等候,齊齊下跪︰「參見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場面非常的壯觀。

以前劉布,也曾來過鄭家,但是從來可沒有享受過這種待遇,因為以前他就是再得寵,也只是東床快婿而己,現在則不同,他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爺。

劉布只是點了點頭,單手虛抬,便和鄭芝豹一起進入了王府的大廳,劉布作為華夏帝國的太子,該有的排場,還是必須有,這年頭,人的威勢,很多時候,都是通過一些排場,襯托出來的。

劉布是首次來到這里,所以是在鄭芝豹的帶領之下進入主大廳,此時鐘鼓齊鳴,歌舞響起歡迎。

在進入大廳以後,鄭芝豹一再地請劉布上座。也是禮制在作怪,如果是以前,鄭芝豹就是再什麼謙虛和好說話,跟女婿吃飯的時候,也不可能讓女婿高居首座。

劉布再三堅持不受,雖然他是皇太子,身份地位尊崇,但是也可以各論各的,劉布說道︰「這般多虛頭巴腦,吃飯又有何意思?還不如擺上一桌,咱一家圍著吃,不亦樂乎?」

鄭芝豹一听,其實正合他意,並不是他喜歡這些虛的場面,而是該有的禮制必須有,搞得如此多虛頭巴腦的東西,喝酒也喝得不痛快,還是擺上一桌,一家人圍在一起,一邊吃一邊吹牛爽。

劉布這麼一堅持以後,鄭芝豹就說道︰「後堂設宴。」

他們進入了後堂以後,這一次分賓主坐下,大家平起平坐,就連鄭紫寧、鄭福松都一起上桌吃飯,一邊吃,一邊談談最近的一些事情,倒也爽快。

雖然是家宴,但是他們也都不可避免的談到一些公事,現在華夏帝國雖然已經是成立,但是很多地方還沒有佔領,內外許多地方都還在交戰,他們對于這些戰事,一一的交換了看法,特別是鄭芝豹,即將出任征東軍總司令,所以就談到了東面的戰事。

劉布道︰「陛下和本宮的意思,是拿下了李朝以後,就要想辦法把他們變成咱們的一個行省。」

高麗雖然一直是中國的屬國,但是在很久以前都已經是獨立屬國,即使是漢唐盛世,也都沒有直接的納入統治,他們這一次算是開創歷史,所以鄭芝豹有些擔心︰「如果棒子們強烈反對,這又該如何?「

要知道,可不要小看了這些棒子,他們全力反撲的時候,危害還是相當大的,當年的大隋,三征高麗,硬生生的把自己給拖垮了。

劉布森然道︰「殺!國家必須摧毀,軍隊必須消滅,民心用上三五代耗,自然就能夠收服。」

劉布就不信,後世的小日本殖民統治朝鮮的時候,都差不多能把他收服,自己早了幾百年,這些地方還沒有國家民族意識,還收服不了他們?有反對的,那就干掉?三五十年以後,還會有這麼多人造反?

他們可不想學朱元璋或者朱棣他們,把這作為藩屏,而是直接的把自己當成自己的行省。

這事現在就得干,不能留給子孫。

因為他們目光,不止放在了朝鮮,而且還盯上了他的鄰居,鄭芝豹也都明白,在御前會議上,大家也都有了一致決定,所以也都毫無疑問,現在討論的,就是具體執行的問題。

劉布對于自己的這一位岳父大人,是十分尊重的,因為他發現,論起個人品德方面,這位岳父大人,其實是一個好人,不像他的父親劉遠橋,真正的梟雄,深不可測。

在這些年的一系列事件中,這一位岳父大人,都是被動的配合他們向前走,而自己這位父親,處處都顯示出野心,處處都有布局,不是一個等閑之輩,心機太深了。

華夏軍展示出了極為強大的動員能力,在李朝之變的第三天,他們就迅速的集結了幾萬大軍,組成遠征軍,向朝鮮方面開拔。

就連他們的艦隊,也都做好了準備,這種干脆利落,雷厲風行的做法,令京師老百姓長了見識,以前的大明,從決定到達,估計沒有三五個月,是達不了,甚至得到下半年才能打到朝鮮去。

看華夏軍的勢頭,最多兩個月,就會開戰了,而且這兩個月,還得算上他們開拔往前線的時間,否則會更早。

自從崇禎皇帝自縊而死,大明最後的一面旗幟倒了下來,大明就算是滅亡了。

以前雖然千瘡百孔,風雨飄搖,但是還是能夠憑借著固有的慣性在推動他們向前走,但是到了這一刻,最後一面旗幟倒下的時候,真的是樹倒猢猻散了。

首先就是各地的豪強和鄉紳,即使心向于大明,也都死心了,對于這些中立派來說,皇帝歸天絕後,主人都沒有了,既然沒有了效忠的對象,就可以良禽擇木而棲,明臣擇主而侍了。

此時劉遠橋發布了詔令,召令華夏軍向全國進軍。

即使已經向他們歸降,他們都將大軍往該處走一趟,炫耀武力,宣示主權。

以前他們攻掠江南,是傳檄而定,放風而逃,在江南經歷了蜉銀子事件以後,對當地的傷害極其深,已經達到了動搖其統治的地步。

但是在進入了湖廣、江西、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兩廣、雲貴等地區以後,抵抗開始加強了,許多被華夏軍打懵了,打一個觸手不及的人,也都回過神來,開始組織和號召地方的人,抵抗華夏軍了。

這一種現象,在朝廷百萬大軍討伐山東的時候,達到了頂點,朝廷僅有的幾個省,依舊還在響應朝廷的號召,組織軍隊,準備對抗華夏軍。

但是在華夏軍一劍封喉以後,形勢全面崩潰,這些地方的軍隊,也都沒有了抵抗的心思,紛紛向華夏帝國投降。

連那些野心勃勃的人,也都主動的放棄了野心,向華夏軍歸降。

因為華夏軍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根本就不給他們機會和時間,如果要反他們的話,沒有兩三年時間組織和訓練軍隊,根本就形不成規模,當你形成規模的時候,華夏軍早已經把你掃蕩幾次了。

特別是華夏軍入主朝廷以後,以朝廷自居,像秋風掃落葉一般,所過之處,如有神助。

大多數人都向華夏軍投降,但是在河南的朱燮元,依舊是不肯向華夏軍投降。

這印證了一句話,那便是所有的人有可能向華夏軍投降,只有朱燮元,絕對不會向華夏軍投降,因為他們之間的血仇,實在是太深了。

但是朱元大軍的士氣,也都降到了極點,軍隊之中士氣低落,士兵們惶惶不可終日。

京城被攻陷,皇帝駕崩了,對他們來說,也就是相當于天崩了,連主人都沒有了,向誰效忠去?

本來朱燮元的大軍,乃是三路大軍中士氣最高,最有組織,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最好的,雖然華夏軍跟他們進行一系列的交戰,但是在初期,都被打得節節敗退。

華夏軍高層在定下戰略的時候,也都認為其他的可以招降,都是軟柿子,只有這一路,是硬骨頭,必須硬踫硬。

在李朝之變前,進兵河南方向的主要軍團,是由劉忠勇負責,這一位國防部的統帥,坐鎮于朝廷,調集各路驕兵悍將,聯手圍攻河北、河南、山西地區。

對于朱明的殘余勢力來說,目前的形勢是非常不利的。

最大的問題是失去了他們的組織,失去了旗幟,大家都不知道向誰效忠好。

朱燮元也都明白這一個問題,其實他迅速的往河南方向潰退,也不是怕華夏軍,如果雙方要打的話,估計還能打上一陣子,他迅速的退出,主要是認為,必須另立新君,這才能夠號召剩下的朱明臣子,繼續抵抗敵人的兵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