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百年大敵

華夏帝國在擊潰了明軍的三大重兵集體中的兩大集團以後,強勢的進入了京城。

此時大明的崇禎皇帝,雖已經絕望上吊自盡,其實大明還控制有許多的地方。

比如說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江西、河南、湖廣南部(湖南)、陝西大部,這些都依舊還掛著大明的龍旗,還接受大明的統治,只是大明的皇帝已經不在了,京城也都不在了,再也拿不出重兵集團去對付華夏帝國,稱得上是大勢已去。

布日布德和肖寧,也不是無事就來劉布的東暖閣蹭飯吃的,而是來這里向劉布拜別的,因為他們已經接到了統帥部的命令,分別率領著自己本部的軍隊,開始出征,繼續討伐和征服這些忠于大明的地方。

雖然這些地方的勢力還在觀望,但是還是必須由華夏帝國的軍隊走一趟,才能夠顯示他們的絕對權威,才會令這里進行效忠。

雖然劉遠橋在他的登位詔書上吹牛逼,說天下大部,已經戡平,這只是吹牛的話,如果算起來,大明至少還有一半的地盤沒有被他們控制和佔領。

只是依舊是那一句老話,皇帝都沒了,朝廷都沒了,只是群龍無首,一盤散沙而已,而且這些地方,大多數無兵無響,徒具虛名罷了。

如果在原版,還保留有整個江南,還可以在崇禎皇帝上吊自盡以後,迅速的另立新主,堅持抵抗,再抵抗十八年之多。

但是現在,華夏軍實在是太強勢了,一路橫掃千軍,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基本上都沒有地方的豪強,還有藩王,敢自己稱帝,抵抗華夏帝國,因為他們知道,即使是那樣做,也都只是延長一兩年的壽命而已,下場卻會更慘。

劉遠橋在登位以後,就開始大赦天下,其中對于明朝的藩王和宗室,也都有了明確的政策。

如果是以往,只有一條政策,那就是殺光、殺絕、不留余地。

但是現在,他經登基為皇以後,就開始大赦天下了,對于明朝宗室的指導政策,基本上就是,對方如果放棄所有的錢財,淨身出戶,可以保其性命。

據說這一條,還是靜雲公再三向劉遠橋磕頭,請出來的旨意。

靜雲公他還是認為,太祖皇帝一代豪杰,一代的奇男子,漢人之中的喬楚,為漢民族立下過功勞,保存了民族的血脈,不應該斷子絕孫。

所以劉遠橋才定下了這條,這些藩王淨身出戶,只留下一點點隨身的錢財,可以保存性命。

其實劉遠橋的華夏帝國,也都沒有一定要殺光殺絕皇族子孫的必要,這些人當權的時候,都保不住天下,難不成還在亡國之後,可以翻盤嗎?主要的就是,他們掌控了太多的土地,太多的資產,這些東西都是華夏軍急需得到的,這就叫做懷璧其罪。

如果對方放棄了身上的玉璧,也就是沒有必死的原因了,這是華夏帝國的底線,是劉遠橋跟他的這些大臣們一致商議以後,得出來的一個決定,而且這也就是最後的決定了。

即使靜雲公再有心為這些宗室子弟著想,也都沒有辦法保存他們的田地和財產,能夠保存性命,就已經是最大的努力了。

也就是因為劉遠橋頒下了這一條旨意,更加令宗室子弟,無心抵抗,無心抗衡了。

許多人都在認為,朝廷有百萬大軍,尚且不能敵,現在已經是風燭殘年了,更加不足以抗衡,能保存一條性命,保存皇室血脈,吃一口太平飯,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要知道,在以往,歷朝歷代亡國的時候,王族哪一個不是被殺光殺絕的,就是被逃了出來,對于他們的追殺,也都是永遠不會停止。

而華夏帝國,他既然敢以聖旨的方式頒發出來,而且是傳遍天下的方式搞出來,就會說到做到,否則天下民心都會不服。

劉遠橋他在暫時穩定的北方的局勢以後,就開始派遣手下的將領,分別率領各支大軍,橫掃那一些沒有向華夏帝國效忠的地方,他們大多數都相信,這些地方,基本上就是兵到亂平,最遲將在三年之內,戡平大明境內所有的反對勢力,建立一個統一的朝廷。

作為中土的梟雄,劉遠橋及其身邊的人,也都有一種大一統的思想,天下要麼不拿下來,要拿下來,就得一統天下,沒有南北朝,沒有地方朝之說,這叫做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所以國防部這些有資格統兵出去的大帥和將領們,紛紛的前來國防部向劉布、向劉遠橋請辭,然後率領其部下軍隊,開始出發,前往征討各地,繼續為帝國開疆闢土,立下汗馬功勞。

其中有一路,是劉遠橋父子都最為關注的,這就是劉遠橋命令大將肖寧、布日固德、祖大壽、吳襄、吳三桂等人,率領五萬步騎出關,前去襲擊遠在白城的林丹汗。

華夏帝國成立了以後,有幾樣事情,大家都猜得出來的,比如說就是剛才提到的派遣大將,率領精兵出發,繼續掃平亂黨,平定天下後,則會派兵出關,去對付盤踞在遼東的建奴。

據說後金國的大汗皇太極,在听說華夏軍包圍了燕京城以後,他就知道大明已經是完蛋了,他們早前所制定的國策,就是扶明滅華,已經是破產了,他們不單止這一個計劃破產,還會面臨華夏軍的重擊。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制定了干涉的政策,已經在各方面準備對華夏帝國在遼南一線的軍隊進行反攻,但是他們現在已經轉入進入了戰略的防御。

先把他們所能調遣的軍隊,都調遣回來,比如說建奴的軍隊向東,已經打到了朝鮮,他們已經在壬辰之戰中拿下了朝鮮,並且征服了這一片地方,駐扎有上萬的軍隊。

現在看見風聲不對,開始把這些軍隊調回來,且在更北的地方,在圖門江遠岸許多地方,他們都駐有軍隊,這些軍隊都已經一一的調回。

還有就是,他們一直對蒙古進行壓逼的狀態,希望能通過強大的軍事武力,威迫蒙古人屈服,甚至在更遙遠的關外土地上,他們都布署大量騎兵,希望能夠威壓這些地方,迫令他們臣服,現在,他們已經一一的把這些軍隊調遣了回來救急,他就知道,他們一定會被華夏帝國以重擊的,他們最好的結果,就是退守建州,保持建州的完整性。

他們現在所掌控的大半個遼東,這些遼東重鎮,還在他們掌握之中,但是他們相信,隨著明軍源源不斷的出關,以雷霆萬鈞之勢壓制過來,他們最終將會失去這些地方。

就連他們之中,最有信心的皇太極,都有一種悲觀的想法,這遼陽、沈陽是守不住的,就算是更北的開平、鐵嶺、撫順等地,估計也都守不住,只有退守建州,退守那深山老林,令華夏帝國難以孤軍深入,難以追殺他們,才是唯一的出路。

他們已經認可了華夏軍的戰斗力,並不在他們之下,在火器和大炮的裝備之下,甚至會更加的強大,唯一能夠阻止華夏軍的,只有關外的窮山惡水和遼闊的地方了。

他們的政策就是希望對方勞師遠征,耗費巨大,最終久戰無功以後,只能夠選擇承認他們,但是關外的這些地方,大多數是保不住的了,而且他們估計,將會在今年,就會發生一系列的大戰,華夏帝國拿下了燕京以後,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他們。

但是就連建奴他們,都料想不到,華夏帝國在建立以後,馬上往關外出兵,不是派兵去對付他們的生死大敵建奴,而是派出一支軍隊去襲擊他們名義上的盟友,察哈爾部落的林丹汗。

林丹汗就是察哈爾部落的首領,是名義上的蒙古帝國三十五代的大汗,自從成吉思汗征服了草原以後,就成為草原上的共主,草原上的老百姓,只會認可黃金家族的人作為草原上的主人,其他的人都沒有這般的資格。

比如說當年瓦剌部落的也先太師,那麼牛逼,連大明帝國的皇帝,都給活捉了,還包圍大明的京城,差點就把大明的滅了,就算是如此牛逼的人物,也只能夠當太師,當他自己部落的大汗,卻當不了蒙古帝國的大汗。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已經死去了四百多年,但是他在草原上的威名,依舊就像天上的太陽,如日中天,這樣的威望,也都讓他的子孫深受其蔭,在草原上的共主大家,只認黃金家族孛兒只斤。

察哈爾部落的林丹汗,就是公認的黃金家族的嫡系傳人,目前成吉思汗血統最為純正的子孫,蒙古帝國雖然已經開始衰落,退守在蒙古草原東部的察哈爾部落的林丹汗,依舊打著蒙古帝國的旗號,草原上的大多數部落和牧民,也都認為他是這樣的共主,早在十幾年前,整個關外大地上人們,只知道有林丹汗,不知道有建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