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建奴之困

其實談判最為忌諱的,就是讓對方知道你的底線,這樣子會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他這樣子說很容易會被對方刁難。

但是沒有辦法,現在的建奴,真是極其的缺糧食和布匹藥物這些東西,如果不是在這些東西方面被卡的死死,又面臨著華夏軍的反撲,他們是不會跟大明合作的,他是要照大明的反,奪取大明的江山,奪取大明的天下。

大明和建奴就是生死大敵,不共戴天,但是他們現在都面臨著一個會滅亡他們的敵人,這可以令他們之間合作。

就像三國時東吳和劉備,聯手對付曹操一般,只要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就可以合作。

建奴的高層,普遍的識字率不高,在在皇太極掌權了以後,一直也都讓當官的認字,但是讓這些當官的認字,相當的難,讓他們讀書,比讓他們上陣殺敵還抓瞎,至于讓他們讀什麼詩子經集,更是令他們寧願一死了之。

但是見皇太極發現,如果讓他們看《三國演義》,這故事,這些人倒是津津有味,他們當是故事來听的,所以皇太極在教這些貴族,讓官員教他這些貴族子弟讀書識字的時候,干脆就直接讓他們讀《三國演義》,這樣來教,還取得相當好的成績。

在皇太極的眼里,讀一本《三國演義》也都遠比讀什麼詩子經集有用,起碼上面的這些奇謀妙策,隨便拿幾條來用,也可以把明軍耍的團團轉。

許建強的使者,就是聶成玉的兒子聶大英,聶大英現在已經是錦衣衛千戶,也常負責教導幾位皇子武藝,算是朝中的新貴,為了保持住眼前的功名爵祿,他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許建強就派他作為私人代表,讓他密密的北上出關,接洽建奴高層,試探一下,雙方合作的可能。

聶大英就知道,這樣子是很冒險的,就是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如果一旦事情敗露,只怕是死路一條,但是為了保證他的功名爵祿,他依舊還是來了。

聶大英說道︰「我家督公想知道,如果雙方合作,你們能為大明做些什麼?」

皇太極說道︰「我們建州大軍能做的多了,我們可以大舉南下,如果得到足夠的糧食和藥物,我們可以大舉南下,一起鏟平了遼南府,然後渡海南下攻擊華夏賊的老巢登來等地,大大的牽制他們。」

這樣子,其實也是許建強和崇禎皇帝這麼想的,也算是符合他們的願望。

所以聶大英他又說道︰「你們有何所求?」

皇太極說道︰「如果雙方合作,我們就必須締結兄弟盟約,大明為兄,滿洲為弟,大明後金,為兄弟之國,大明承認我大金國在關外的地位,每年將給予給予我國一百萬兩銀子、三十萬匹布、五十萬石糧食……。」

聶大英道︰「兩國皇帝締結盟約這一點下官沒有辦法答應,但是在銀子方面這麼多是不可能的,比起當年的澶淵之盟還要苛刻,我大明為什麼要如此的低賤?」

皇太極說道︰「既然如此,可以是明面上減半,實際上還得給這麼多,如此一來,大家的面子上也算是顧全到了,反正你只是一個使節,你也都無法做主,就回去如實的稟告你家的督公,還有你們的皇帝陛下,雙方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如果我們不能夠精誠團結,就會讓華夏賊把我們都給殲滅了,然後成為了階下之囚。」

聶大英一听,對方居然說出這種話來,這不是把咱當傻子來耍嗎?

但是聶大英明白一點,這一次他只是許建強的私人代表,只是探听一下雙方的價碼,他沒有權利作出任何的答復,所以他向對方行了一禮,然後說道︰「下官會把大汗的話,全部都傳給我家廠督。」

皇太極說道︰「這些銀子,你便拿回去吧?」

聶大英一怔,他說道︰「這些銀子,是我家主人給大汗的,表示我家主人的誠意的。」

皇太極裝逼的說︰「貴上的好意,朕心領了,我大金國不缺銀兩,這些銀子是就當是朕賞賜給你們的,事成之後,另外有賞賜。」

還是一句話,現在的後金國,通過從大明那里進行大規模的掠奪,搶來了許多的金銀財寶,然而他們卻受到大明方面的封鎖,根本無法通過正常的貿易或者足夠的錢糧,讓他們的銀子價值下降。

本來他們可以通過大規模的走私,獲得物資補充的,但是他們又隨時受到遼東復仇軍的打擊,不敢大規模的走私,只敢小規模的走私。

現在有一樣事情,倒是可以確定的,所謂的遼東復仇軍,就是華夏軍國安局組建的一支情報隊伍,他們專門活躍于山西和蒙古邊城一帶,專門截殺這些山西商人的商隊,只要他們敢明目張膽的派出商隊,大規模的運貨,他們就派出馬隊對其進行截殺。

這樣可是砸邊關將領飯碗的行為,大明這些邊關將領也都沒有視若無睹,他們設下了幾次埋伏,想把這些遼東復仇軍都給殲滅,結果反而被對方殺的大敗,因為對方的武器和裝備比官軍還要精良,還要強悍,他們又神出鬼沒,來去如風。

而且一旦讓他們遇上了,他們會燒光所有的貨物,會殺死所有的押送人員,這樣狠毒的手段,也都讓這些山西商人們聞風喪膽,沒有幾個敢出去,結果就是大規模的走私,變成了小規模的走私,像是走私的要害之處,張家口還有殺胡口等處,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的熱鬧了。

皇太極一開始沒有對這些事情重視,到發現這些已經極大的危害到建州的時候,他已經沒有能力制止了,他一開始可是萬萬沒有料想到對方會用這一種兵不刃血的方式,把他們搞得這麼慘。

所以皇太極也都把華夏軍恨之入骨,發誓一定要將之殲滅,殺個干淨。

對于明帝國,許建強的合作請求他馬上就答應了,就等大明方面的回復了。

皇太極他在想,但凡大明朝廷方面的官員,是有一點點腦子,就應該馬上同意,促成雙方之間的合作。

雙方之間的合作,別的就不說,光是軍費,就能令大明省下好大的一筆錢。

大明為了對付建奴這生死大敵,為了維持其保衛長城的寧錦防線,每一年在這里花下的錢糧,達到了幾百萬兩之巨,如果能把這幾百萬兩銀子給我後金國,或是換成價值幾百萬兩銀子的物資給了後金國,還造什麼反?還打什麼仗,就為你賣命得了。

然後朝廷也都可以抽出大量的兵力,大量的軍隊南下,對付他們真正的敵人,劉氏家族的華夏軍。

現在看來,能取大明而待之的,不是流寇,不是建州,而是這一支一開始就不動聲色的華夏軍,這才是真正的汪汪叫的狗不咬人,無聲的狗咬死人。

但是皇太極並沒有把所有的寶都壓在這方面去,他就知道,大明官員之間,多麼的尸位素餐,到時候他們就相互的扯皮,相互的拆台,華夏建州能夠在大明的強勢之下,都強勢的崛起,這是因為大明的官員派系林立,黨爭非常的慘烈,他們就是在對方的相互扯皮和黨爭之中,壯大自己的。

大明官員,別的不會,對于黨爭,他們是熟手的很,估計這個計策是出自于太監之手,未必就能夠得到朝中清流官員和政府官員的支持。

理想肯定是美好的,現實就是骨感的,皇太極也都明白了一點,所以他並沒有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這里,而是組建起更多的軍隊,策劃一次大的行動,準備當華夏軍和明軍在山東決戰的時候,伺機收回遼南。

其實很多建奴的官員,都開始提出如此的建議,既然他們已經如此的困難了,就應該率領大軍攻破長城去,在大明之內大肆掠奪一番,搶得到足夠多的糧食和生活用品,保證自己的活下去。

這是他們以前,每當沒有了錢糧以後,就開始使用的手段,屢試不爽,他們也都在屢次的搶劫中,迅速的壯大自己,但是現在還真不能這麼干了。

因為現在這麼干的話,就等于幫助了他們的頭號敵人華夏軍,他們去搶大明,就相當于幫了華夏軍的大忙,拆大明的台。

如果大明前後被夾擊,抵擋不住,滅亡了,由華夏賊坐了天下,他們的日子會更加的難過。

相對于大明,滿洲這些貴族們,更加希望還是由大明繼續維持下去的好,畢竟大明朝廷是如此的坑爹,誰都希望自己會有這樣一個敵人。

而華夏軍太強勢了,他們只講究實際的利益,不講究仁義道德,不會在乎其他方面的事情,他們在遼南執行的政策,每一條都釘得他們建奴死死的,令他們討不到任何的好處,與這樣的官府作對,非常的難搞,搞不好就會讓他們搞死,所以現在必須得保大明,對付華夏軍。

這同時也令皇太極陷入一種十分窘迫的結局,這便是如果大明不同意跟他合作,還要跟他們干架,這該如何是好,他還得一邊讓大明打,一邊幫著大明打華夏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