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皇帝捉狂

大明朝的局勢也是非常的慘,自從劉家起兵以後,他們就非常的被動。

一開始他們因為運河被切斷而暴跳如雷,認為沒有什麼比這更加嚴重的災難了。

但是當他們拒絕了劉家和談的條件以後,雙方再次兵戎相見,劉家突然間暴起,進兵江淮,攻佔江南,他們才發現,更大的災難這才出現。

以前運河被切斷,意味著他們南方的賦稅,不可以北運,現在倒好,他們賦稅重地,直接的就被對方攻佔了,成為了對方的補血地,這種此消彼長,是非常嚴重,大明立刻就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刻。

許多人還樂觀的認為,大明朝已經傳了兩百多年了,有非常深的底蘊,不是區區劉家反賊可以推翻的,即使就算讓劉家得勢,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差不多就是換個主子,另投明主罷了。

但是崇禎皇帝就非常的悲觀,非常的絕望,自從丟失了江南以後,他就沒有一天好過,沒有了江南賦稅的支持,大明是沒有辦法維持其在北方的統治。

大明在頃刻之間,就進入了亡國的邊緣,別人或許感覺良好,但是崇禎皇帝可是知道,留給他的時日不多了,不做中興之主,便為亡國之君。

如果不能夠鏟除劉家的叛軍,就是他們的滅亡之時,這樣的想法,一直就在皇帝心中,所以他才會改變了許多一貫的做法。

以前,他一直就認為,听信這些文官的話,遵從祖宗留下來的祖宗家法,就可以把大明維持下去,世世代代的傳下,他一直也都堅信這一套,對于士大夫和祖宗家法,他抱以最高的敬意,即使是他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他都會抽出時間來開經筵,听士大夫們講詩詞經賦,講人生的大道理。

然而這一切有卵用,事情以最為慘烈的方式崩壞,每個人都活得好好的,只有他活得慘,對于成為亡國之君的恐懼,這令他質疑一切,顛覆一切。

也都令他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令他質疑身邊所有的人,總有一種想法,身邊就沒有一個好人,總有刁民想害朕,文武百官,沒有一個是忠心的,就是想在他身邊撈取好處而已,也是從這時候起,他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總是一廂情願的相信別人。

他總是認為,滿世界的人都是在縱情享樂,只有他忍辱負重,在負重前行,所以他就獨自策劃明年的軍事行動。

本來他明年的軍事行動,是非常的好的,首先就是命令楊嗣昌、洪承疇部圍攻山東,首先把這精華之地重新奪了回來,在保衛了京城的安全以後,再進行其他的謀劃,理想中就是掃平長江以北的劉賊。

國之棟梁朱燮元這時候他應該已經進入了武昌,在湖廣一線跟華夏軍交戰,在幾路大軍聯手圍攻和夾擊之下,還是有可能殲滅華夏軍亂黨,穩定國內的局勢。

但是朱燮元真是令他過于意外了,他突然間就打了這麼大的一場大勝仗,他振奮萬分,充滿了希望,很快朱燮元又莫名其妙的就敗了,而且還敗得這麼的迅速,讓他所有的謀劃都落空了,這樣子的場面,令他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憂慮和絕望之中。

用崇禎皇帝的話來說,他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不知道應該相信誰。

到了這一刻,崇禎皇帝只能夠這般來,誰能幫助他,他就相信誰。

許建強能夠為他弄來銀子,搞來錢糧,他就相信許建強,只要能讓他的手下軍隊有糧有餉,他就不在乎這糧響是怎麼來的。

朱燮元能打勝仗,不管他如何的越過底線,如何的令朝廷不爽,崇禎皇帝就是相信他,這麼多官兵他們都投降了,只有朱燮元部的人投降不了,就是因為朱燮元殺了大量的華夏軍的俘虜,朝中的官員,居然說什麼殺俘不祥,這不扯淡嗎?

本來對于皇後力排眾議,讓許建強擔任太子太傅一職,負責教導幾位王子,崇禎皇帝是不以為然的,就算在他的印象之中,他也有更多的人選,無論從武藝和文才上面,都遠遠超過許建強。

但是皇後親自向他求情,這是非常少有的,他們成親十幾年,也都生了幾個孩子了,一直相孺如沬,周皇後從來沒有向他求過任何一樣東西,這是皇後第一次向他求情,而且是為了他的兒子求,崇禎皇帝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皇後這樣子干,其實是被朝中的大臣議論紛紛,認為這一位一直統御六宮,母儀天下,從來都不管朝中事務的賢後,開始插手朝政了,這是後宮干政,大大的不妥。

但是皇帝就是力排眾議,駁斥了這些人,堅持了皇後的請求,本來如果這些人不鬧,皇帝只是讓許建強掛個名字,但是當這些人鬧了以後,崇禎皇帝才驀然而醒,決定皇子就得讓許建強來教,他有空就得把他的本事教給皇子。

而且皇帝他也都開始不太听信這些文官們了,最顯眼的特征,就是他不再熱衷于听經筵,如果是以前,只要有空,他就會請來翰林學士,為他講經講理,即使貴為皇帝之尊,他也經常開經筳,請名儒學士講經,然後賜宴,君臣同歡,這就是明主賢帝才有的作風。

但是崇禎皇帝開始不太信這一套了,因為他發現,這根本就沒有卵用,听再多的經書又有什麼用?能弄來糧食?能弄來軍餉嗎?讓士兵吃飽飯?能打敗劉賊嗎?

如果能,這些翰林學士和名儒學士們,他們個個都是精通子詩經集,是這方面的頂尖人才,既然他們都已經研究清透,已經如此的了解了,為什麼還會弄不來糧食?弄不來軍餉?也平定不了流寇,這一切是為什麼?

而且更令崇禎皇帝信念崩潰的,就是曲阜孔家,也都追隨劉家南下,這令他十分的震怒、失望、自責、竭斯底里。

大明二百年,對于孔家是極盡禮遇之能事,所有的賞賜,比任何人都多,每年到了祭孔之日,皇帝都親自前往孔廟上香,這種禮遇是前無古人,但是孔家又以什麼樣的東西來回報于大明?在大明風雨飄搖之時,他們居然追隨劉家南下,由支持大明改為支持劉家。

孔家隨劉家南下,支持他們,這給崇禎皇帝以巨大的打擊,也都給仕林以巨大的打擊。

讀書人講氣節,所以他們高人一等,但是往往是這些人卻沒有任何忠義之心,那又從何說氣節二字?

這一件事,也都給仕林以巨大的打擊,孔家在劉家起兵以後,身份非常的暖味。

那一位名震山東的靜雲公,出自一片好意,出自感化劉遠橋這梟雄,所以牽線搭橋,促成他與孔家之間的姻緣,希望能夠令他消除與朝廷隔閡沖突,更好的為朝廷效力,結果倒好,就沒有化解劉遠橋的狼子野心,還讓他成功的把孔家拉下水。

孔家跟著劉家南下,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可能是他們跟劉家是姻親,如果劉家失敗,可能會受到牽連。

當然孔老爺子他擔心的,並不是這一點,憑著他是孔子的子孫,聖人的血脈,但凡誰人當皇帝,都必須給他孔家以富貴,即使捅的蔞子再大,只是換一個人出去做聖衍公而已,只是孔老爺子覺得,自己現在還年輕,還沒到死的時候,還沒有到被人架空的時候,干脆就跟劉家南下,這可能也是一個機會。

劉家是朱家的臣子,以奴噬主,這是不符合孔家一向的傳統,但是既然是他的女婿了,他不支持也得支持,就怕朝中的人,別有用心,對他彈劾,就令他吃盡了苦頭了。

所以在劉家大舉南下了以後,孔老爺子在劉遠橋一再的游說和許以好處之下,也都跟著南下,只是留下他的次子在曲阜留守。

當然現在的山東,也在劉家的掌控之下,他所離開了曲阜,前往南京,也都不是搬遷,而是說去探親訪友。

但是因為其特殊的身份,特殊時期的出行,也都被許多人錯誤的解讀,認為他就是支持劉家,事實上孔老爺子他的選擇也不多,他不支持他的女婿,難道還支持皇帝不成?

隨著孔家家主的出行,還有對他們的支持,劉家也喊出了開科取士的口號,這可是令他們的地位水漲船高,以前天下的讀書人,都非常敵視劉家。

認為他們所作所為,非常的不厚道,但是在孔家首先表示對他們的支持以後,許多人也都開始猶豫了。

許多讀書人就在想,反正他在大明都混不出頭,也沒有受過什麼皇恩,憑什麼不能改投明主?

更重要的一個原因,這就是連聖衍公都投了劉家,憑什麼他們這些人反而不能投,而且劉家為漢裔,華族正統,向他們投誠,也都沒有什麼問題。

這就意味著,整個仕林開始接納和認可劉家,這就令大明保有的一點點的優勢,都開始失去,都開始沒有,崇禎皇帝就是開從這時候開始抓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