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兵家重地

劉布把他的主力軍隊部署了在徐州,以此作為他新的大本營。

徐州府秦朝屬于泗水郡,西漢設置徐州刺史部,治下邳,三國時期,曹操得到徐州,遷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徐州北去京師兩千里、東去淮安之邳州一百一十里、南去鳳陽府宿州九十里。

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稱,徐州與山東、安徽相鄰,歷史、人文、地理等均與山東緊密相連,尤其是人文風俗方面與魯西、魯南等地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因此有的人就有了「徐州曾為山東城市」的錯覺,但實際上今徐州盡管曾隸屬于山東,但時間非常短。

實際上,徐州山東這兩個名詞最初均不是政區名稱,而只是一個地理區域。

徐州最早為古九州之一,《禹貢》載「海、岱及淮惟徐州」,指的是泰山以南、淮河以北的廣大區域,今魯南、魯東南皆屬之。

山東先秦時期指的是崤山以東,因此戰國時期秦國之外的六國又被稱為山東六國,後也指太行山以東地區。

本朝建立後復稱徐州,先後屬開封府、臨濠府等,洪武十四年升為直隸州,是南直隸四大直隸州之一,轄蕭縣、沛縣、豐縣及碭山四縣。

揚州府、淮安府依托京杭大運河都為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之地,是運河沿線四大城市之二,揚州府分出通州直隸州,淮安府分出海州直隸州,原屬散州邳州劃歸徐州,徐州直隸州升為徐州府,南直隸江北自此形成三府兩州的格局。

劉布為什麼命令部隊北上?撤至徐州?這是因為揚州人不歡迎他們了?而處于流寇威脅,戰亂不斷的徐州則是非市歡迎劉家軍,其知府劉幕安不斷寫信給劉布,表示了仰慕之意,如果劉家軍能來,不勝仰慕,必敬以上賓之禮也。

身處亂世之中,生存立足便是第一要素,像江南其它府州,歌舞升平,當官的考慮如何弄銀子,而像是多次受到流寇威脅,地方不靖的徐州,更多考慮的是生存的問題。

而且它亦同屬鳳陽巡撫下轄之地,拱衛江淮的北大門。

這是因為,徐州的地理位置,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人稱「北國鎖鑰」,「南國重鎮」,用徐州人的話說,他們生活的這座城市「不南不北,不大不小」。

在南方兵家眼里,佔領了徐州,就等于拿到了打開北方大門之鎖的一把鑰匙;而在北方兵家眼里,奪下了徐州,就等于佔領了向南方進軍的橋頭堡。

徐州它東近黃海,西連中原,北倚魯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它像一位巨人,立于一個制高點上,虎視眈眈,可督蘇魯豫皖四地,由此向東西南北挺進,都如流水從高處奔流而下,勢不可擋。

徐州相當大明東部的腰眼,是南北的咽喉,均屬要害位置,適宜兩軍決戰。

兵家這樣評價徐州的戰略地位︰「南不得此,無以圖冀東,北不得此,無以窺江東。是勝負轉戰之地。

它交通便利,運兵神速打仗,特別是打大仗,必須調動軍隊,而且兵貴神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軍事部署,除調兵之外,還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之常識。

在此條件下,交通條件便成為一個關鍵,如果誰佔領了徐州,運兵、運武器、運糧草,就沒有多大困難了。

從古代起,徐州就有暢通的水路。南宋之前,徐州城的北面與東面有泗水環繞,西面有汴水流過。從泗水北上,可通金鄉、曲阜、定陶;從汴水向西,可達開封、洛陽;沿泗水南下,可到淮陰。這些由徐州可以通達的城市,當時都很重要,有的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南宋時,黃河決口,奪泗而流。元代之後,泗水納入京杭大運河水系。到了本朝,就在徐州建碼頭了,每年經徐州北上的糧船多達上萬余艘,自元代起,兩個朝代都建都北京,其糧食卻取之長江下游,如這條水上大動脈一旦阻塞,北京便嗷嗷待哺,京師危矣。

徐州便是這條水上大動脈的必經之處。故徐州有「五省通衢」之譽,北上通山東、河北和北京,南下通浙江。徐州北關牌樓一帶,便是大碼頭,而牌樓和鼓樓便是碼頭的重要標志,此處,數百年間均千帆競發。

另外徐州的陸上交通,也比較便利,其標志之一,是有驛站穿境而過,官道四通八達,聯通全國各地,驛站是古代傳遞政府文書的人,用來中途換馬、休息和住宿的地方,既然設驛站,公路自然就修得好。

多條官路在這里交會,使更大規模的更加快捷的運兵、運糧成為可能,也讓這里的交通更加的便利,更加的方便運輸兵力和糧食,這是劉布看中了這里,把他的主力部署在這里的一個原因。

水路、陸路、鐵路,在徐州編織了一個密集的網點,一旦打仗,軍事家們便視為坦途,佔領徐州之後,可調兵遣將,四面出擊;朝發夕至,故不可不爭。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該地物豐人眾,容易征兵征糧。

徐州位于蘇魯豫皖接壤地區,是淮海經濟區最大的城市,也是區域性中心城市。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有過較長時間的繁榮和發達。因為這里資源豐富,氣候適中,有地宜糧,有山宜林,有灘宜果,有水宜魚,有豐沛收養九州之說,打仗和駐扎重兵時,糧草不成問題。

徐州歷來人口密度也比較大,兵源充足,況且徐州人崇尚武術,驍勇善戰。自秦以來,徐州一帶的農民起義戰爭就有五十多起,他們起義的首要奪取目標便是徐州城。

元朝至正十一年,蕭縣人李二起義之初,便經秘密策劃,突襲守城官兵,一夜佔領徐州,並在天亮後豎起大旗,招兵買馬,只十余天便有十萬之眾,他一面守城,一面派兵攻戰了徐州各縣,後來更有芝麻李在此起兵,輕易的佣兵數十萬,劉布他也有計劃,一旦起兵這里也將是他的主要征兵之地,可以輕易地為他招來數十萬大軍。

徐州豐富的礦藏,鐵礦和煤礦,早在西漢時代,徐州便有皇帝設立的鐵官,宋代設利國監和寶豐監,專管開礦煉鐵之事,這是徐州軍事實力的標志之一,在這個時代所謂的制鐵技術就相當于制造武器技術,既可以打造農具也可以轉化為打造兵器,所以制鐵業一直都是由國家專營,擁有鐵廠和礦產的徐州就變成了兵家必爭之重地。

誰擁有徐州,誰就擁有制造武器的重要資源,就地取材,以煤煉鐵,以鐵造兵器,打起仗來不就多了幾分勝利的把握嗎?

另外徐州呈山圍水繞之勢。蘇軾當年在其《放鶴亭記》中寫道︰彭城之山,崗嶺四合,徐州又是古汴水、泗水交流之地,黃河、大運河傍城而過。這種地勢,宋人陳無已說︰「彭城之地,兵家為攻守要地。」

徐州雖屬黃淮平原,但魯南山地伸延至此,故境內崗嶺起伏,群山環抱,勢如仰釜。這些山在冷兵器年代,就如徐州城的天然屏障,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徐州城外的河流,同樣也有天然防御作用。

既然如此,徐州周圍山頭便成為激戰之地。楚漢西軍曾大戰九里山下,成祖朱棣攻徐州時,也伏兵九里山。所以有「九里山前作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之詩句。

米柱現在志在天下,對于徐州這樣的地方,自然就是不會放過。

而且有一點,那就是別人認為他從這里撤出,其實就是完全的放棄了揚州這花花世界,是非常愚蠢的一種行為。

但是劉布他的想法則是不同,什麼叫放棄揚州,他在揚州擁有軍事基地,還有留守的部隊,他隨時就可以撤回來,如果有人敢質疑他們的軍事存在,他隨時可以派兵回來增援和教訓他們。

劉布的這一手,學的就是後世美帝國,遍布全球設置軍事基地,一旦有問題的,馬上就進行增援和迅速的進入狀態,解決戰斗,這種軍事存在的做法,要比全面駐軍要更加的好,徐州他同時也是鳳陽地區主要的治下,在這里設計了軍事基地性質和功能的營地,隨時迎接他大軍的進駐,他的兵雖然不多,但是都是精干的,並且給他提拔了一批少年將領負責為他統帥這些地方,比如說陳文若、李定國、孫可望、艾萬年等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些人是歷史上的名將,現在都受到了劉布的提拔,獨領一軍,控制一個地方,他們掌管的兵力雖然非常的少,但是卻做出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特別是陳文若,雖然手下只有幾百人,掌控著龐大的揚州府,但是卻把揚州府這里的官紳搞的是欲生欲死,劉布在這里的時候,都沒有如此的風光,如此的囂張,但是他卻是輕易的做到,這一點令劉布十分滿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