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王朗

作者︰你再再再猜猜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沒有了城牆上士卒牽制,辰國大軍勢如破竹,直接破門而入,

但城門大開,馬上就受到了連綿不絕的抵抗。

這次急攻,打了燕國一個措手不及。

城牆上士卒不過千,被淳于瓊威勢所懾。

可城內士卒卻組織嚴密,在幾個雜牌將軍的帶領下開始抵死頑抗。

南山城,燕國的防線,一旦被攻破,也意味著辰國南下將勢如破竹。

他們這些軍伍之人,對燕國的忠心也並未有多少,可一想到身後的家人,一個個也抵死頑抗起來。

「殺!」

範鐵林爆喝一聲,聲音滾滾而來,好似炸雷般響起。

奔襲在最前面,長矛橫掃,所有擋在他面前的幾個士卒,根本沒有任何反應,像稻草人一般橫飛出去。

身後眾多士卒緊緊跟隨,快若閃電,面色俱都冷漠異常,冰冷無情,一桿桿長槍,機械的刺出,收回,每一擊都帶來一片血浪。

這支辰國最為悍勇的軍隊,在淳于瓊幾個月的操練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蛻變。

「哈哈……痛快!」

範鐵林染血的身軀挺拔如山,手中長矛緊握,一矛砸下。

轟!

地面瞬間被砸出一個大坑,無數土石飛濺出去,化為最為凶猛的箭矢。

他周圍的燕國士兵幾乎還沒沖殺到範鐵林面前,就被射成篩子。

雖然已經無敵,可範鐵林卻沒有多少傲氣。

他只是煉皮境界,距離煉血尚有一定的距離。

煉皮,煉的就是皮膜,直到把全身上下每一寸皮膜煉到如金鐵一般堅硬,才可蘊養出一絲血氣。

這也是一將可為百人敵,萬人斬的原因,因為憑借普通士卒,根本不可能破了他們的防御,只能依靠人數,活生生把他們累死。

當然,若是有戰陣,凝聚煞氣,殺伐之氣,結果又不一樣了。

直至一個時辰過後,這場大戰才落下帷幕,整個南山城都好似被血水清洗了一遍。

滿目瘡痍,尸橫遍野,血水早已匯聚成小溪,不停流淌。

「將軍,戰場打掃完畢!」

範鐵林渾身浴血,大步走來,向著淳于瓊恭敬稟報,滿臉興奮與崇敬。

這一場殺戮,讓他渾身熱血都沸騰了起來,心中有一股暢快之情,甚至忍不住想要長嘯。

他曾跟隨紀靈收復河北十三郡,在他看來,紀靈已經幾近無敵。

只是沒想到,這位名不見傳的淳于瓊比紀靈更加厲害。

攻城掠地,幾乎摧枯拉。

這場戰斗,不僅他打的暢快,就連他麾下的士卒也是如此。

「好,我等休養一日,大軍再次開拔。」

燕國二十八城,他這才攻下一座城池,距離目標還有不小的距離。

即使淳于瓊對自己極其自負,也不敢大意。

這是自己第一次出征,不容有敗。

……

辰國皇宮大殿上,斜躺在龍椅上的楊不歸眸光一閃,望著面板不斷挑動的數字心中喜悅。

料想用不了多久,就會又湊夠一萬殺戮值,有了紀靈和淳于瓊,楊不歸對每一位人杰都充滿了期待。

每一名華夏人杰,自地獄里拉出來,都經過了前所未有的蛻變。

不僅僅是他們的體質與功法,還有他們戎馬一生,縱橫戰場的經驗。

而這個異世界,盡管只顯露冰山一角,但已讓楊不歸感到不安。

他雖貴為一國之主,可這是一方超凡世界,力量至上,一人破一國的猛人不在少數。

說不準哪一天惹怒大能,被人隨手滅殺。

所以楊不歸才冒著同時被梁國和景國攻伐的風險,出兵燕國與乾國。

華夏人杰,不僅會成為他的助力,也會把他堆到一個最高的層次。

「咦!」

「莫非紀靈也到了乾國了。」

楊不歸臉上浮現喜色,面板上,原本停頓下來的殺戮值又極速膨脹,眨眼之間,就破了一萬。

「召喚!」

沒有絲毫猶豫,楊不歸低聲自語,把意念集中在面板上。

一陣恍惚過後,整個人再次出現在那蒼涼而古老的墳墓場上。

即使不是第一次見到,楊不歸還是驚嘆不已。

墳場廣袤無垠,任他他眼力如鷹,居然一眼望不到邊。

也不知道有多少華夏人杰葬在了這里。

轟!

遠處,一座孤墳開裂,一直干枯,蒼老如樹皮的爪子露了出來。

楊不歸心頭一跳,看著那只蒼老的爪子,一瞬間居然覺得有些詭異。

這是一個老人,年歲已經不小了,蒼老的臉頰之上,斑斑駁駁的老年斑瓖嵌在上面。

頭發稀疏,全都被風霜燃白,面色嚴肅,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個食古不化的嚴師。

老者走到楊不歸面前,躬身行禮道︰「老臣王朗,拜見陛下!」

王朗?

楊不歸腦中頓時浮現出一句話︰「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楊不歸先是一呆,隨即大喜過望,王朗可是內政人才。

也是三國時期,遠遠被被低估的存在,此人不僅是曹魏重臣,而且還是一位經學家。

不談其他,單論後者,對楊不歸的幫助就不言而喻。

他一直想把前世的智慧帶到自己的國家,而王朗的出現也意味著,可以傳播前世的智慧了。

「查看資料!」

楊不歸心中默念,打開面板。

姓名︰王朗

字︰景興

朝代︰漢末三國

經歷︰學識淵博,與其子王肅同為經學大家。著有《周易傳》、《春秋傳》、《孝經傳》、《周官傳》……

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服喪,不應孝廉之命。

後升任徐州會稽太守,任內獲百姓愛戴。

建安元年,孫策南攻會稽,王朗率軍抵御,終為其所敗,並在逃亡途中被孫策擒獲,受到禮遇。

之後應丞相曹操闢命,輾轉數年後才抵達許都,被拜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

魏王國建立後,以軍祭酒兼領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職。

曹丕繼王位時,遷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

曹魏建立後,改任司空,進封樂平鄉侯。

曹叡繼位後,代華歆為司徒,進封蘭陵侯。

等階︰三流名士

體質︰蒼青法體

修為︰秀才

功法︰儒法正氣

楊不歸看到王朗的經歷,第一反應就是華麗,這可比紀靈和淳于瓊強多了。

也許系統的等階恐怕只能做一個參考,並不一定完全正確。

等階的劃分很可能基于前世的傳播度,或者名氣。

王朗被多人所知還是因為諸葛亮,若不是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和一句「諸葛村夫」,恐怕根本不可能被大多數人所熟知。

但更讓楊不歸驚喜的是,隨著王朗出現,也給她帶來一條新的修煉道路︰儒道。

以浩然正氣為引,可以施展種種不可思議的玄妙手段。

儒法以童生入門,讀書明義,開始在體內蘊養浩然正氣。

秀才對應凡人五境,劃分也沒有武道那麼精細。

楊不歸一時間也弄不明白他對應的是那一境。

雖然不是謀士,但楊不歸知道,這位的出現,對整個辰國的好處不言而喻。

……

坐在大廳之上,楊不歸看著自己面前頗為嚴肅的王朗,頗為開懷。

「以後辰國還得多多仰仗景興。」

楊不歸開口道。

在這之前,辰國的發展都是有他出謀劃策,以自己前世智慧治理。

可即使如此也漸漸開始力不從心,他有多大本事,自己也清楚。

而且很多事情都是由他處理,他涉獵不算太廣,只稍有一些大局觀,基于前世智慧,眼光長遠一點。

可很多事情,卻多少有些處置不當。

如今王朗到來,可謂是久旱逢甘霖,他也是時候做一個甩手掌櫃了。

「王朗不才,願為主公分憂。」

「好,從今天開始你就接任我辰國大司馬,明日朝會上我會宣布。」

辰國內丞相,大司馬,太尉都是協助皇帝治理國家的臣子。

王朗本身便是一個內政型人才,有他輔佐,楊不歸自可放心不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