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多點發動,建虜的被動

作者︰樣樣稀松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在情報上的差距,也是建虜全面被動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低估了東江軍水師的力量,盡管有所防範,卻萬萬沒想到水師已經有承載兩個步兵協參戰的能力。

其次是對遼東的東江軍有所低估,沒有把一萬多朝鮮軍隊計算在內,更是高估了地利的優勢,比如連山關,比如摩天嶺。

還有一點,也是建虜的誤判。那就是東江軍對遼鎮人馬的整合速度,他們沒有料到會如此之快,且戰力的提升也出乎意料。

當然,最大的失誤還是對東江鎮人口,以及耕種和制造的產量嚴重估計不足。

這就導致了當東江軍發起總攻時,建虜措手不及、倉促應對,各項準備工作都有所欠缺。

豪格听著塔瞻的分析,還在自己安慰,「東江水師又要載兵,又要運輸物資,哪里有那麼多的船只?據我估算,一萬精騎就足以看住,使其不能輕易登陸。」

這也確實是建虜在制定作戰計劃時,所得出的結論。東江水師不可不防,但機動兵團只要出動一半人馬,就能夠完全防範。

同時,豪格等奴酋還比較樂觀地估計,東江軍大舉發動,雖然勢頭很 ,但限于糧草物資的耗費和運輸,並不能夠持久。

「不管怎樣,堅持一個月應該是能夠做到的。」豪格又給自己打氣,顯示出較強的信心。

一個月的時間,建虜必須苦撐。保住秋收成果是一方面,驗證他們的分析結論,則是另外一個方面。

未料勝先料敗,建虜雖然知道形勢不利,但也不會認為敗局已定。東江軍是否會因糧草物資不繼,而停止進攻,甚至是撤退罷戰,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

不打一場兩場決定性的大戰,建虜豈能甘心退出遼沉?現在就倉促撤退,萬一東江軍是虛張聲勢呢?

寧肯戰死,也不能被嚇死。不打怎麼知道就一定失敗,這恐怕也是很多奴酋的心理。

多爾袞是把遼陽的得失作為北竄遷徙的標志,豪格也有自己的底線,那就是周邊形勢的變化,並不一定就按照多爾袞的諭令,傻傻地堅守一個月。

而東江軍剛剛兵臨城下,還沒有展開進攻。城外還有機動兵團在策應,豪格自然沒感覺到太大的威脅。

現在,遼陽城內的守軍已經達到了三萬五六千,從撫順、鐵嶺等地調來的援軍,有一多半調到了此城。

這或許也是豪格的信心所在,倚堅防御嘛,他還幻想著擊退敵人,從而使自己的威望大增,再與多爾袞爭長短。

盡管鞏阿岱等將從鞍山驛敗退回來,把城破的經過告知了豪格等人。但豪格等人對于坑道爆破的原理並不清楚,只能憑想當然,做了預防性的措施。

在豪格等人看來,應該是東江軍鑿開城牆根,裝入了大量的炸彈,才使得鞍山堡被一轟而破。

可遼陽卻要比鞍山堡堅固得多,不光城牆更厚、更高,還有南北兩城,相當于兩座城池。

南城失守,還有北城,這是雙保險,對于守城的建虜的心理,有著很大的穩定作用。

「奴才以為,南面城牆的防護還需要再加強。」鞏阿岱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議,「要留出反擊缺口的人馬,但還不能太過靠近城牆。」

作為敗軍之將,鞏阿岱一直沉默寡言,顯得有些自卑。盡管連豪格也沒奢望他率援軍能在鞍山堡擊敗敵人。

豪格點了點頭,倒是很痛快地接受了建議,並委任鞏阿岱去負責。

其實,對于如何防範坑道爆破,豪格等奴酋都沒有特別明確的辦法。可行的策略就是兩個,一個是城外,另一個則在城內。

城外就不用說了,只要佔領著地面陣地,東江軍無法靠近城牆,應該就能防止東江軍挖牆掘道。

城內的防範比較麻煩,建虜無法判斷東江軍將在哪里爆破城牆,也只能在城牆內構築陣地,預設部隊,以便在城破之後堵住缺口。

「相對于敵人的滾地龍戰術,紅夷大炮似乎是更難防範。」塔瞻的顧慮與鞏阿岱略有不同,關鍵是他沒見識過坑道爆破的威力。

豪格沉吟了一下,說道︰「如果不能將敵人的火炮攔截在射程之外,那也只能是隨炸隨補,使敵人難以破城,或者是延後破城。」

面對東江軍的強大火力,建虜是真沒辦法,只能是憑借壕溝和城牆來抵擋。城外的戰壕工事,算是對城牆的保護,也就是雙保險。

即便如此,堅固高大的遼陽重鎮,依然是建虜比較有信心的倚仗。

至于他們曾經引以為傲的騎射野戰,也在東江軍犀利凶狠的火槍火炮面前,顯示不出他們滿意的效果。

近戰肉搏,還有堅固的工事可倚,建虜認為還能夠與東江軍進行廝拼戰斗。至少,戰壕與城牆能夠抵消東江軍部分的炮火傷害。

夕陽沉入了地平線,夜幕很快就要降臨。

豪格等奴酋瞭望著遠方敵人營寨,點點燈火匯聚成海洋,數萬人馬建起的營寨佔地極廣,有如一座中小型的城鎮。

「數年間,有如奇跡般,東江軍竟然發展壯大到如此程度,已經能夠對大金主動進攻,並佔據優勢。」

豪格眯了下眼楮,現在想起來還有些難以置信。甚至于,他都不知道雙方力量的根本性扭轉是在什麼時候。

好象是不知不覺,也似乎有所征兆,只不過沒引起足夠的注意。

直到——嗯,應該是遵化大戰,才真正認清的東江軍的實力。可已經晚了,陷入饑荒,且軍力遭到重創的大金,已經頹勢難挽。

「這一仗既是大金的生死存亡,也是為了父汗,我要全力而為。」豪格的這個心思,並沒有多少人明白。

遵化慘敗,建虜損失了數萬精銳,皇太極更是被生擒,在京城千刀萬剮。這不僅是對後金的打擊,對豪格的影響更甚。

正是多爾袞利用繞道入關的失敗,以及代善、莽古爾泰等奴酋的死,都歸咎于皇太極,才引起了代善和莽古爾泰等人後代的怨恨。

從而,多爾袞才得到了代善之子巴喇瑪和滿達海的兩紅旗,以及莽古爾泰之子邁達禮的正藍旗的支持,在爭位上佔據優勢。

豪格鎮守遼陽,既是想為父汗雪恥,爭取滿人的感激和支持,也是想遠離多爾袞,以免被陰謀所害。

多爾袞要北遷求安雖然沒有明下諭令,但他的行動已經不太掩飾,滿人也大多知道。盡管只是巧設借口,遷走了部分的兩黃旗部眾。

在豪格看來,只要他能擊退敵人,保住遼陽。再掀起輿論,在滿人中,他的英武,多爾袞的懦弱怯戰,便能使他威望大增。

關鍵還在是否放棄遼沉的問題上,滿達海、邁達禮等人,與豪格的意見一致,對多爾袞的北遷不滿。

…………………

本溪,既有險可據,又四通八達︰北鄰沉陽、撫順,西接遼陽、鞍山,南通鎮江……這讓本溪歷史上一直是遼東要沖。

在遼東,明軍曾耗費數十年修建綿延一千多公里的遼東邊牆,有約七十公里就在本溪境內穿過。

明萬歷四十六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與明朝首開戰端,爆發撫清之戰。「撫」即撫順;「清」即位于本溪境內的清河城。

此時,由特戰營和朝鮮軍隊組成的兵團,已經奪取了孤山六堡,並沿太子河西進,在本溪的威寧營,與建虜展開了激戰。

而此地駐守的建虜,主要是滿達海率領的瓖紅旗。

而威寧營,在本溪東十里許,南臨太子河,東西環山,北為通向沉陽的要道,形勢險要,乃是遼東重鎮。

說白了,威寧營守不住,無險可依的本溪便基本上在東江軍的囊中。這場戰斗的結果,決定著本溪的命運。

史書記載︰「明在威寧營築城,城周圍四里,東西設兩個城門。」

另據《明實錄》記載︰明成祖時威寧營已成為遼東最大的煉鐵廠,年產鐵達「萬余斤」。

現在的後金,雖然還是八旗兵制,但歷經數年的戰爭,兵員損耗嚴重,各旗人馬早已經不復當年。

兩白旗和兩黃旗算是兵力最多的,每旗也不過七八千人;阿敏的瓖藍旗名存實亡,近乎被多爾袞吞並;巴喇瑪和滿達海的兩紅旗,以及莽古爾泰之子邁達禮的正藍旗,則各有四五千人馬。

雖然後金進行了動員,使得兩紅旗和正藍旗增加了一兩千的兵力,但兵員素質不高,在戰力上,卻並未有太大的提升。

這其中自然也有多爾袞的計謀在內,有意地限制或削弱了其它各旗的實力,使得兩白旗的實力更加佔據優勢。

而象巴喇瑪和滿達海,以及邁達禮等年輕的奴酋在內。雖然反對未戰先退,北遷避戰,但也多少留了點後手。

說白了,就是為自己的部眾留下種子,不能傾力而上,導致太過慘重的損失。

比如巴喇瑪,就率正紅旗駐防在薩爾滸和界凡寨,保證遼沉地區向北竄逃的後路安全。

這雖然是多爾袞同意的,可也看出兩紅旗也給自己留了戰敗後的退路。即便慘敗,也不致于全部覆滅。

還有莽古爾泰的兒子邁達禮,則駐防在開原,保證另一條北遷之路的安全。

嘴上叫得凶,可實際上都心里沒底。既舍不得放棄遼沉,又擔心被滅族,兩手準備使得建虜在面對東江軍的大舉進攻時,更顯出疲于應付之態。

滿達海立在城頭,瞭望著敵人的營寨,而進攻的敵人也擺出了架勢,殺氣騰騰,令人心生凜懼。

「敵人是要包抄連山關,再向遼陽進逼,形成圍攻之勢。」奴酋綽哈爾猜測著說道︰「是否應向連山關的友軍報信兒?」

滿達海微微頜首,說道︰「敵人的行動出乎意料,我軍只能堅守拖延,為友軍爭取調整的時間。」

本溪在連山關以南,本來應該是連山關的後援。但建虜低估了遼東東江軍的兵力,也沒想到會在多點遭到進攻。

特戰營更是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早早就派出數支隊伍,潛伏靠近孤山六堡。然後幾乎是同時發動,使得建虜措手不及。

進攻的手段也是簡單而粗暴,火箭的密集轟擊,火槍兵的抵近攢射,掩護爆破手用箱裝火藥或火藥車炸開堡門。

進攻是突然而 烈的,而建虜經過建州和遼東兩次慘敗後,兵力不敷,在孤山六堡的駐軍不多,只是起到預警的作用。

況且,建虜對于遼東東江軍的兩路出擊,是缺乏準備的。東江軍的次序發動,也給其造成了很大的錯覺和誤判。

首先是遼南東江軍主力進攻鞍山堡,兵鋒直指重鎮遼陽;然後是遼東的東江軍進抵連山關,並開始 攻。

這些情報使得建虜作出了應對,也就是棋子已落,不易再度調整時,又一路東江軍突然殺出。

正如滿達海所說,情報早已送向沉陽,可要做出及時的反應,再調動其它地方的軍隊,恐怕是來不及了。

顯然,對于抵擋這路敵人的進攻,滿達海也沒有多少信心。只能是提前預警,並拖延些時間,給連山關的友軍應變的緩沖。

綽哈爾暗自嘆了口氣,敵人數倍于己的兵力優勢,還有著凶悍 烈的火力,確實難以抵擋。

一旦這里戰敗,本溪無險可守,丟失只是時間問題。不僅連山關的友軍要面臨選擇,連己軍也要想好退路。

是向遼陽靠攏,還是向沉陽撤退,綽哈爾偷偷看了滿達海一眼,揣測著他的心思。

這個選擇能夠表現出滿達海的真實想法,是與遼陽共存亡,還是在沉陽等待竄逃求生。

連山關的友軍則比較慘,本溪失守後,他們就只能向遼陽方向敗退。

雖然暫時擺月兌危險,但東江軍 攻遼陽是肯定的,他們的覆亡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最是危機的關頭,越能暴露內心的真實。平常的康慨陳辭、無畏無懼,多數都是虛的,不到最後,卻是看不出來自私貪生的本質。

滿達海卻沒有做出決定,他的目光緊縮了一下,敵人的火炮已經閃出亮光、冒出白煙,開始轟擊城池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