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年平遼的眾所期盼

作者︰樣樣稀松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就東江軍現在的地盤和人口而言,政務人員也是不多的。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收繳賦稅、安置移民、普及政策等等,以及處理民間的一些小糾紛。

從這方面來看,在政務管理上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比如刑事方面,就是需要大力完善的。

但這需要專業人才,至少得懂法律,也只能從長計議,慢慢加以培養,或從外引進。

好在地方初定,百姓忙著安家落戶,忙著耕種作工,民風也還算淳樸,有民兵幫著維持治安,社會秩序還比較穩定。

為了盡快地培養出政務人員,以便在平遼之後足夠使用,並盡可能地把持住政務,官府制定出比較寬松的政策,使得更多人能夠進入政務系統。

有些政務需要比較高的文化知識,有些則不需那麼嚴格,也是能夠通過不斷的實踐掌握,並且熟練的。

比如村務管理,將逐漸由官府招收的政務人員接手,從而改變傳統的皇權不下鄉的管理模式。

象小琴有了小學文憑,就能夠成為最初級的政務人員,不再是雜役,算是月兌胎換骨的改變。

陳文繡看了一眼不遠處還在給人打飯的小琴,也由衷地替她感到高興,笑著說道︰「希望她能開心起來,早點把好消息告訴她吧!」

前些日子,楊大滿帶著妻兒來到鎮府,辦理了軍屬優待等相關事宜,並成功地換到了一處大院落。

安裝最新版。

踫巧的是,楊大滿又遇到了小琴。雖然已經很長時間沒見,但小琴卻還沒有忘記。眼見楊大滿與家人團聚,為他高興之余,卻也感到了失落和惆悵。

吳晴嘆了口氣,說道︰「這丫頭,真是涉事未深。這下沒了念想,也挺好。有合適的幫她留意著,早點有個家,也就安心了。」

經歷過一次苦痛的婚姻,吳晴似乎看透了什麼,一點也不想再找男人,再被家庭所累。

這或許只是短時間內的心態,也或許是還沒有遇到能讓她改變心思的男人。

陳文繡雖然拋頭露面地出來工作,可也是生活所迫,為了養活自己和女兒。她不想草率再嫁,卻和吳晴不一樣,腦袋里還是那種封建的傳統思想。

但兩個過來的女人,對于小琴的將來卻是非常關心的,都希望她盡快嫁人,有個完整的家庭,好好地過日子。

畢竟,小琴已經到了嫁人的年紀,甚至算得上是那個時代的晚婚了。

「不知道她怎麼想的,是不是願意去過平常的日子。」陳文繡放下了飯碗,不太確定地說道︰「興許還想找個軍人?」

吳晴眨巴著大眼楮,想了想,說道︰「要嫁軍人的話,我覺得再等兩三年也行。那個時候,遼東應該平定了。沒有仗打,也不會讓人擔心惦記了。」

三年平遼!這很快就將成為官府的宣傳口號,為的就是團結全體軍民,集中所有的力量,展開對建虜的決戰。

大量移民不斷涌入,負擔遼鎮官兵的糧餉,對東江鎮也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官倉儲量不斷減少,也引起了官府的注意。

根據估算,如果按照這樣的消耗速度,明年官倉可能就支撐不到秋收。

當然,鬧饑荒是不太可能的。東江鎮首先可以從外購糧,而老百姓手中也還有大量的存糧。

東江鎮的賦稅在大明來說,是比較低的。再加上種植了高產早熟的作物,老百姓手中的余糧很多。

為了彌補官倉的不足,以保證能供養軍民,陳繼盛所主持的官府已經決定,大量收購百姓的余糧。

但老百姓對于災荒的擔心,還是存在的。交完賦稅的話,只是賣出一少部分,購買其它的家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儲存起來。

誰知道明年年景怎樣,家里沒有足夠的存糧,總會覺得不太安心。

為了能順利地收購到大量的糧食,就必須利用宣傳,讓老百姓賣糧出力,為早日平遼作出貢獻。

當然,在內部收購,付出的是軍票;從外購買,卻要花真金白銀。官府出于這樣的考量,也是正常。

其實,對于糧食物資的缺乏,雖然有所考慮,陳繼盛卻還不是很擔心的。

朝廷發放的遼餉,東江鎮商貿的贏利,都可以作為外購的資金。甚至于,還有郭大靖自己賺的巨額錢財。

但能自己解決的問題,陳繼盛不想牽扯太大,倒顯得自己沒有本事似的。

陳文繡覺得吳晴說得挺有道理,軍人確實在東江鎮很受歡迎,可也是冒著生命危險。

盡管傷殘有養,陣亡有恤,但心理和感情上的傷害,又豈是能夠輕易彌補修復的?

「我問問她,有沒有時間一起逛大集。」陳文繡也想找個伴兒,小琴要是有意,一起出去逛大集,珍兒也和小琴很親近,確實是很不錯的事情。

吳晴也想讓小琴出去散散心,笑著表示贊成。

吃過飯,陳文繡便和小琴說了逛大集的事情,珍兒也旁邊撒嬌央求,小琴便答應干完活兒,便和她們一起出去。

雖然心理上有些挫敗,但小琴和其他移民一樣,比如更晚來的陳文繡一樣,對于現在的生活還是很滿意的。

相比于內地,這里的生活是比較簡單的,活著不累。

這恐怕是東江鎮軍民的普遍心理,只要不懶,肯賣力氣,養家湖口就不成問題。

…………………

內部穩定,才能夠讓軍隊安心作戰,並提供不斷發展壯大的動力。

三年平遼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終于確定的目標,讓軍民們看到了沒有戰亂、安定生活的希望,也讓軍隊有了奮進的目標。

十幾年的戰爭,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顛沛流離,多少親人流散。曙光已經出現,誰不期望能夠如期完成?

「生產進度還是不錯的,但還有潛力可挖。」郭大靖在蓋州召見了兵工廠派來的人員,听取了他們的匯報,並開口勉強稱贊。

趙青山等人恭敬地听著,能為三年平遼貢獻力量,應該是他們值得驕傲自豪的。

迫擊炮、火箭是生產數量最多的,野戰炮也有,但卻只佔用了不多的人力物力。

火槍的生產制造比較穩定,從葡人那邊購買也沒有停止,完全能夠保證軍隊的擴充,以及將要對遼鎮官兵的裝備。

郭大靖又繼續安排道︰「工匠又增加了不少,全部轉向彈藥的生產。大戰一起,消耗的數量是相當巨大的。」

東江軍的戰術打法已經基本確定,火力優勢不僅要保持,還要更強,對建虜造成碾壓般的打擊。

三年平遼雖然是令人振奮的目標和口號,但郭大靖還是有提前完成的決心和信心。

期限是從明年開始算的,如果一切順遂,郭大靖希望在明年就展開一次決定性的作戰。

而在遼東作戰,是有時間窗口的。

要想充分發揮水師的作用,就要避開河流的封凍期。要使火器盡量能夠正常使用,多雨季節就不適合。同樣,保障後勤補給,也要考慮到多雨泥濘的影響。

所以,選擇大戰的時間,通常就只能在秋季開始,隆冬結束,大概也只有兩三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

但郭大靖卻不是全部依靠水師,也不畏懼冬季作戰,完全可以將作戰的時間強行延長到半年。

河流不封凍就行船,封凍就用爬犁雪橇,誰說冬季更適合建虜作戰,他就是要打破這個觀念。

而今年冬季,就要開展大練兵,使軍隊更加適應冬季作戰,並為此準備冬季作戰的裝備器械。

「郭帥,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原材料不足。」趙青山與郭大靖的關系最近,說話也不用畏縮,不必藏著掖著,「難以保證生產制造的數量。」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在書信中,某已經知道這個情況,並開始著手解決。你們的任務就是要靈活調配用工,不使生產陷入停頓。」

硝磺、鐵料、銅料,是兵工廠所需要的三大原材料。

土硝的搜集熬制,在遼南已經進行了兩年,卓有成效。再加上從倭國購進,朝廷的調拔,基本上能夠保證。

硫磺則要麻煩一些,基本上全靠從外運進,不管是朝廷分配的,還是倭國采購的,會有缺口。

鐵料和銅料,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只有加大外購的力度,以保證生產所需。

說到底,除了繼續向朝廷申請調拔外,就只能自己花錢來解決問題。

在郭大靖看來,能夠用錢來解決的問題,那都不叫問題,只是需要的時間要長一些。

只要兵工廠的管理能夠更加靈活科學,總的生產進度就不會受到影響。缺這缺那,總不會都缺,要停工待料吧?

之前郭大靖已經給兵工廠制定了規章制度,也進行了統籌規劃。顯然,要達到後世那般的嚴謹,還是有難度。

這依然是一場砸錢才能獲勝的戰爭,盡管郭大靖早已定義,但此時心中還是有些無奈。

听完了匯報,郭大靖又安排酒菜,招待這幾位兵工廠的管事兒。

酒足飯飽後,郭大靖又和趙青山單獨聊天,算是不忘舊交的親近。

「三年平遼已經確定了?」趙青山試探著問道︰「也就是說,還有兩年的準備時間?」

郭大靖澹澹一笑,說道︰「也許不到兩年,或者還能再提前。所以,兵工廠那邊的生產不能懈怠,在材料能夠保證的前提下,全力工作。」

趙青山本以為三年已經很快了,沒想到郭大靖還有提前的信心。他連連點頭,說道︰「我明白了,你放心。」

「趙哥終于成家了,只是我這邊忙得很,卻沒能去喝杯喜酒。」郭大靖稍感抱歉地說道︰「還是後來才知道的,你也沒通知一聲。」

趙青山笑著擺手,說道︰「你忙的都是大事,我就是娶個女人,小事一樁,哪敢給你添麻煩?」

「憑咱們的關系,怎麼能說麻煩?」郭大靖回想起最慘的那段時光,不由得生出了感慨,「時間過得真快呀!」

趙青山笑了笑,說道︰「那時候,只想著能逃出來,有口飯吃餓不死就行。誰能料到會象現在過得這般好?再等兩三年,遼東平定,就能徹底過上安生日子了。」

郭大靖當時也沒想到會有今天,至少沒想到會這麼快。或許冥冥中注定,他這個穿越者氣運加身,諸事都順遂。

「工匠們平常也有議論,對將來的生活各有想法。」趙青山看著郭大靖,緩緩說道︰「只要毛帥和你能夠坐鎮,總歸是讓人放心的。」

郭大靖微笑頜首,說道︰「沒有令軍民失望,某倒是很欣慰。現在,朝廷只能指望東江鎮平遼滅虜,毛帥和我就不會有什麼變動。」

「盡管還在打仗,可老百姓過得都不錯,比國內還要強不少。」趙青山說道︰「看著那些災民的慘樣兒,誰還不滿足,不感激呢!」

「對新來的移民,沒有什麼歧視和欺辱吧?」郭大靖很關切地問道︰「涌入這麼多,沒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吧?」

趙青山略微想了想,說道︰「老人對新人總有些居高臨下的感覺,欺辱倒是談不上。」

這好象也正常,要對陌生人一下子親近得如同親人鄰居,並不現實。郭大靖眨巴著眼楮,思索著。

趙青山馬上又補充道︰「田地是足夠的,就少了很多矛盾。沒有爭搶,就少有沖突。」

新來的移民只要不觸動原來百姓的利益,自然就沒有什麼矛盾。

就象後世,移民若是對原住民的就業福利造成影響,自然就會遭到排斥和歧視。主要就是對資源的爭奪,難以和睦相處。

郭大靖並不奢望和睦相處,只要相安無事,渡過這兩三年的關鍵時期,平遼之後的沃野千里,就更不用擔心民眾之間爆發利益沖突了。

在郭大靖的心里,遼東可不應該只是現在的地盤,而應該稱為東北,才更確切。

北大荒,闖關東。別說十幾萬人,就是幾百萬,上千萬,對于東北的開發,向北的拓疆,也算不得什麼。

82中文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