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手抗衡皇太極,南關防線

作者︰樣樣稀松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也正如代善所憂慮的,在沈陽的莽古爾泰也看到了揭貼,並為此推遲了出動人馬,前往拆毀錦州等城的行動。

「阿瑪,愛巴里回來了。」莽古爾泰的兒子額必倫快步進屋,躬身稟告。

莽古爾泰喝干碗里的酒,開口吩咐道︰「讓他進來。」

愛巴里作為正藍旗的甲喇額真,是莽古爾泰的親信,被他派去開原,也就是姐姐莽古濟的府邸,辦一件重要的事情。

「奴才見過貝勒爺。」愛巴里急步進屋,躬身施禮。

莽古爾泰擺了擺手,急切地問道︰「如何?」

愛巴里趕忙稟報道︰「回貝勒爺,冷僧機乃是葉赫酋長金台石的族人,公主改適瑣諾木杜稜時,作為家奴隨同。」

「葉赫那拉氏,家奴!」莽古爾泰的眼中射出了凶光,接著問道︰「可把人帶回來了?」

愛巴里說道︰「貝勒爺放心,奴才已把冷僧機帶回,一路上嚴密看管,他還不知何事呢?」

莽古爾泰輕輕點了點頭,臉上現出殺意,沉吟著說道︰「你帶人把他秘密處置了,不可令外人知曉。」

愛巴里很意外,既然帶回來了,連話都不問就直接殺了。早知這樣處置,他又何必費勁地把人帶回來呢!

莽古爾泰看了愛巴里一眼,說道︰「寧可錯殺,不可放過。不管日後如何,這個隱患都要除掉。我也懶得去問,現在也問不出什麼。」

謠言散播開來,莽古爾泰如芒刺在背,想到自己死得憋屈,兄弟、姐妹、兒子、親信都不得善終,他時時夢中驚醒,一頭冷汗。

不管可怕的事情會不會發生,莽古爾泰的戒懼已經充滿身心。而正藍旗便是他安身保命的根本,盡管並不夠。

「阿瑪。」待愛巴里離去,額必倫便湊近過來,建議道︰「二貝勒請命鎮守秀岩、鎮江等地,想必是打著在外而安的心思。」

惹不起躲得起,阿敏確實不想在皇太極眼皮子底下,以免他找茬。秀岩、鳳城、鎮江也是建虜統治區的重要防線,皇太極出征在外,倒沒太過阻攔。

可莽古爾泰現在想起來,就覺得這招兒很高明。在皇太極的監視下,或者隨他出征,想找你麻煩還不容易?

就象揭貼中所說,以汗王的身份命你去攻打某城某地,勝了是損耗你的實力,敗了就說你作戰不力,怎麼也躲不過去。

當然,手中有人馬,又有支持,皇太極想任意加罪,也要謹慎從事,不敢肆意妄為。

正如代善所料,莽古爾泰首先想到的便是阿敏。在攻打朝鮮之後,阿敏可是主動示好,有聯手對抗皇太極之意。

莽古爾泰听出了兒子的話外之意,用力點著大腦袋,說道︰「聯手抗衡的事情要機密進行,我覺得把握很大。為父還是要帶人馬去拆毀錦州和大凌河等城,免得皇太極找茬。」

看著額必倫,莽古爾泰繼續說道︰「你秘密地去秀岩跑一遭,帶上揭貼和禮物,阿敏想必就會明白。待為父回來,再找機會與他當面詳談。」

「放心吧,阿瑪。」額必倫躬身領命。

莽古爾泰也想拉上代善,可還在猶豫之中。代善不比阿敏,他怕弄巧成拙,反倒被皇太極抓到把柄。

「要避開濟爾哈朗。」莽古爾泰又開口叮囑道︰「想必阿敏也看出來了,去秀岩城便不帶他。」

濟爾哈朗雖然是阿敏的弟弟,但與皇太極的關系非同一般。在攻打朝鮮時,便反對阿敏進軍平壤,為阿敏所厭。

額必都連連點頭應承,又試探著建議道︰「大貝勒呢,如果能聯手,皇太極也要低頭。」

莽古爾泰搖了搖頭,說道︰「先等等再說。如果不是他的擁護,汗王之位也輪不到皇太極。雖然岳、碩已死,但薩哈廉卻親近皇太極,不可不防。」

皇太極真正的班底就是兩黃旗,多爾袞兄弟的兩白旗並不是絕對忠誠。

莽古爾泰和阿敏聯手的話,皇太極就已經不敢輕舉妄動。有沒有代善的兩紅旗,並不重要。

當然,如果代善站在皇太極一邊,對兩藍旗還是威脅很大,皇太極更是勢力大漲。

但這種事情想防也防不住,莽古爾泰也不擅長謀劃,索性先不管代善,靜觀其變再作決定。

……………….

春天的氣息更加濃烈,冰雪消融得很快,只有窪地里,還剩下發黑的殘雪。

潮濕、溫暖的土地坦露出來,解凍的氣息冉冉升起,樹木發芽的清新氣味,沁人心脾,充滿了生命復蘇的氣象。

南關十幾里長的壕溝每天都在挖深,特別是中午暖和的時候,有上萬人熱火朝天的忙碌勞作。

主壕溝的設計是寬三丈,深兩丈,卻不是完全隔斷南北,而是留有數條寬約丈余的通路。另兩道輔助壕溝稍窄,寬一丈深一丈。

挖出的土壘砌夯實,將會築成十五座炮台,安放從旅順堡運來的紅夷大炮。

炮台和壕溝之間,則是兩道戰壕胸牆工事,有高低配置,能夠重疊射擊,增加火力密度。且都要覆頂,以遮擋箭矢。

主壕溝往北,壕溝與壕溝之間,則密布著斜指向北的尖木樁,一直綿延出去七八十米。

木樁陣也不是全覆蓋,同樣留有通路。但與壕溝上的一樣,就是吸引建虜來走捷徑,火槍火槍的密集火力,將使敵人傷亡慘重。

防御設施的距離都是精心測定的,推進到木樁陣前的建虜,正好處于壕溝胸牆內的火槍兵的有效射程之內。

戰壕胸牆內還布置了拋射器,同樣能夠用炸彈轟擊攻到木樁陣前的敵人。

而炮台上的紅夷大炮,則轟擊處于有效射程,也就是五六百米內的建虜戰陣,並使其不能抵近指揮。

不管是戰壕胸牆工事,還是炮台,都是高低錯落布置,有利于發揮交叉射擊,增加殺傷力。

緊張構築的防線每一天都有很大的變化,每一天也都在增強著部隊的信心。

火炮、重火槍、拋射器扔炸彈的威力,不論是旅順堡,還是小黑山的參戰部隊,都見識過。

現在,犀利的武器裝備都配置到了南關防線,不說是固如金湯,也是令人望而生畏。建虜有多少人馬,能夠在如此凶猛的火力下,突破防線?

即便如此,防御體系也在不斷地調整。假想的進攻,一次次地完善著防線。

「攻不動,難以突破。」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中,陳繼盛站在炮台上,望著忙碌的人群,感慨道︰「就是來個五六萬人,恐怕也要鎩羽而歸。」

毛文龍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微笑道︰「一千五六百枝重火槍,十五門紅夷大炮,再加上拋射器,抵擋數倍之敵,還是有把握的。」

陳繼盛頜首贊同,說道︰「小黑山的防御工事遠遠不及,卻能使建虜傷亡慘重。南關防線如此堅固,某是絕對放心的。」

毛文龍沉吟著說道︰「本帥原來還覺得兩協人馬駐防,並不是很牢靠。現在看來,卻是多慮了。」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若論重要性,金州實高于皮島。你坐鎮于此,本帥才會徹底放心。」

陳繼盛想了想,說道︰「朝廷那邊並無移鎮之說,大帥坐鎮于此,也沒有太大關系吧?」

「誰知道會不會再有人提起呢?」毛文龍輕輕搖頭,說道︰「本帥若在此坐鎮,豈不是給人留下口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在皮島的好。」

毛文龍當時對天啟帝的奏疏,強調了遼東地形地勢適于東江軍作戰,並得到了天啟帝的支持。

如果現在跑到金州坐鎮,豈不是說遼南的重要性更大,自己打臉。如果朝中再有人提出移鎮之議,毛文龍就不好辯駁了。

況且,遼鎮與東江鎮的矛盾難以化解,毛文龍寧可接受登萊巡撫名義上的節制,也不願太靠近遼西,給遼東巡撫插手的機會。

說起來也是諷刺,名為遼東巡撫,卻只在遼西一隅被動防守。真正在遼東與建虜周旋的,反倒是東江鎮。

陳繼盛無奈地苦笑,說道︰「大帥留下一半水師在金州,皮島本部是否顯得空虛?」

毛文龍伸手指了指,正是西邊大海的方向,說道︰「南關防線正面難以突破,弱點卻在海岸。冬季結冰,不得不防建虜繞襲。有水師巡弋,方保萬全。」

「至于皮島本部,建虜沒有水師,難以進攻,倒是安全得很。」毛文龍停頓了一下,說道︰「況且,造船也在計劃之內,水師不說全部恢復,也不虞有什麼危險。」

陳繼盛點了點頭,說道︰「按照大靖的計劃,要在遼南諸島少量駐兵,需要的船只也不在少數。」

「他豈止是要在諸島駐兵,還盯著入三岔河,深入陸地呢!」毛文龍說道︰「遼陽、沈陽皆通水路,他所圖不小。」

陳繼盛目光一閃,還是強自壓下了要講出的事情,說道︰「這恐怕非短期能達到的目標,以水師深入也過于冒險。」

「所以才要你坐鎮。」毛文龍笑了笑,說道︰「年輕氣盛,膽子也大,你得壓著點。」

「某曉得,大帥只管放心。」陳繼盛用力點頭。

勞作的人們在暖暖的陽光下已經揮汗如雨,不少人都月兌掉棉衣,衣著單薄地在揮鍬掄鎬。

楊大滿掄動鎬頭,一刨一掘,一塊還未完全化凍的泥土被挖了下來。

用袖子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他把手套也月兌了下來,握鎬有些不牢,擔心甩出去傷了人。

被韓仲所率領的襲擾小隊俘獲後,得知他包衣奴才的身份,韓仲也沒難為他,把他和其他或逃或傷的包衣奴才集中看管,押到了南關。

除了楊大滿等人,還有押運糧草的包衣奴才,同樣也成了修築工事的勞工。

沒有什麼打罵虐待,也沒有什麼特殊照顧,飯給吃飽,睡覺有火堆,但活兒也要干好。

對于楊大滿等人來說,這已經是難得的待遇。沒把他們的腦袋砍掉,就已經很是驚喜。畢竟,他們可是幫著建虜推車拉糧,前來進攻殺戮劫掠的。

包衣奴才,與阿哈也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都是奴隸,任建虜奴役虐待,甚至可以隨意打罵打殺。

平時干苦力,戰時當炮灰,這就是他們的命運。

與逃出建虜統治的遼民相比,這些包衣奴才只不過是缺乏反抗精神,躺倒任憑命運鞭打,生死由天。

一群包衣悶頭干著活兒,直到監督的士兵過來喊休息,才停下鍬鎬,在朝陽的地方坐下歇口氣。

而另一批包衣則接替了他們的工作,輪流勞作,分工明確,連如何勞動也是郭大靖規劃,以提高效率。

火堆上架著鐵鍋,燒著水,包衣們喝了熱水,曬著太陽,監督的士兵又不在旁邊,氣氛才稍微活躍了一些,互相搭著話。

「家里還有妻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有人唉聲嘆氣。

有人撇嘴道︰「就是僥幸活著回去,又能多捱幾時?糧食貴得要命,建虜又把得死死的。少張嘴,說不定家里人能多活些時日。」

「在建虜手中,早晚要死。」楊大滿沒好氣地插嘴道︰「打仗時讓咱們沖在前面送死,逃跑時又讓咱們在前面趟路。現在還能喘氣兒,是撿著啦!」

一個中年漢子看了楊大滿一眼,嘆息道︰「話是這樣,可誰不惦記家里人呢?」

「回去一起死嘛?」楊大滿嘲諷道︰「想再去給建虜當奴隸,可以和東江軍說說,放你們走。」

停頓了一下,楊大滿鄙夷的神色更重,「等建虜再來攻打東江軍時,你們能推車運糧地幫著他們。」

幾個話說想家、想親人的不吭聲了。東江軍不殺他們,可也沒有放他們回去再給建虜勞作,幫著建虜的道理。

「有多少遼民不惜凍餓而死于路上,九死一生也要逃出建虜的奴役,再向他們報仇雪恨。難道還有人上趕著往火坑里跳?有能耐的話,就去殺建虜,把自家的親人也解救出來。」

朗朗的話語,引得眾人轉頭去看,卻是韓仲大步走了過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