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菱將這些問題記錄在了旁邊的黑板上,讓大家帶著這些問題,隨她一起領略大明的風彩。
顧清菱打開了第一頁。
她早就準備好,在下面的那張紙上標好了東西南北,並且附了一張詳細說明的紙條,介紹這個地方的地理特征、風俗習慣,以及這里有什麼。
她告訴這群孩子,這些內容可以從哪些地理志上找到,哪些游記上有提到過。
他們若是不信,可以記錄下來,事後去查閱求證。
這些所有的資料,都是前人親自用腳估量出來的。
因為他們踩在先前的肩膀上,所以才能輕而易舉地得到這些訊息。那麼這些訊息,對于他們來說有什麼用呢?
顧清菱舉了幾個例子,比如一個只死讀書的北方人到達南方做官,他對南方一無所知,當他來到南方的州郡,他知道如何打理好這塊地方嗎?
因為南北雙方的風俗習慣不同,甚至是南轅北轍,還有可能會發生致人于死亡的「誤會」。
如果不信的話,大家可以翻閱……
在這本書上,就記錄了一個因為「誤會」而發生的慘案。
「這是小事嗎?」
「是的,一件很小的事情。」
「可是對于這個案件上真實存在的人來說,這不是小事,這是生命的代價。」
「看似普通平凡,甚至在事後看起來非常可笑,但若放在天下萬民來看呢?若是這樣的‘誤會’不只一個,而是很多個呢?你們就可以想像一下,這種‘誤會’有多麼可怕了。」
「所以,不管是任何事,任何人,‘認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對于旁觀者來說,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可對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來說……有可能會改變他的一生。」
……
一邊講故事,一邊根據故事再展開大道理,可比直接講大道理震撼多了。何況,顧清菱面前還有一份「真實的地圖」,告訴著大家——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而在這個故事的背後,是一個地理範圍極大,人口眾從,南北差異極大的大明。
所以,想要治理好大明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個小小的官員犯了錯,就有可能導致一個嚴重的後果,更不要說更上位的上位者了。
顧清菱讓他們讓「上位者」的姿態去考慮這個問題,問道︰「你們中有的人年齡已經不小了,甚至有可能已經訂親,再過不久就要離開皇宮,出外建府,成為頂天立地的男人,成就一番事業。那麼我問你們,我說的這些問題,你們真的知道嗎?你們真的已經準備好了嗎?如果你們遇到以上這些問題,你們會怎麼辦?」
明光帝來得突如其來,沒有任何準備。
當他的身影猛然出現在後門,李文崇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靠!
顧清菱這是干什麼?!
她這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嫌墳頭的草太矮了嗎?!
他正要站起來請罪,明光帝抬了抬手,讓他安靜,不要打擾到諸位皇子孫皇上課。
他也示意顧清菱繼續,因為他想要听听,他的這些皇子孫皇們會怎麼回答。
二十二皇子李正皺了眉頭︰「皇嬸,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這種事情自有父皇操心,我們不過是一些皇子罷了,根本不用操心這種事情。再說了,為官之事是官員的事,跟我們這些皇子有什麼關系?」
「二十二皇叔,話不是這麼說的,」皇長孫李安一听,直接站起來反駁,「皇女乃女乃已經說了,我們是皇子皇孫,皇子孫皇就當為天下萬民之表率。官也是萬民之一,那我們也該給官員當表率。如果我們自己都稀里糊涂的,什麼也不懂,那官員也有樣學樣,不就成了皇女乃女乃所說的樣子了嗎?」
「你是想造反嗎?替父皇操心?」二十二皇子李正頓時覺得沒了臉,生氣地說道。
姚九爺見自己的哥們被「欺負」,立馬說道︰「自己心里怎麼想,才會這樣想別人。大皇孫明明說的是萬民之表率,他做為大皇子府的皇長孫,肩負表率之責,會考慮這種問題不是很正常嗎?」
幾個和姚九爺關系好的皇子皇孫紛紛出言,表示皇子皇孫確實是萬民之表率,確實該起帶頭示範作用,這沒有錯。
皇嬸/皇女乃女乃問這個問題,也只是想讓他們子好考慮一下自己的「皇子」身份,好好學習,以後好替父皇皇爺爺分憂。
顧清菱笑了,忽略坐在最後面,沒有被人發現的明光帝、李文崇二人,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不是應該先了解大明。《孫子‧謀攻篇》︰‘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個道理放在治理一個國家,治理一個州郡,甚至是治理一縣衙,都是極為適用的。那麼我再問你們,你們真的知道大明以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嗎?」
然後就問大家,知不知道大明以外的地方到底有哪些國家?
「我知道,有毛球國,我在XX地理治上看到過。」
「扶桑國,他們來上過貢。」
「孔雀國……」
……
皇子皇孫們一個個報出這些國家。
顧清菱又問︰「你們確定嗎?還有沒有別的國家?」
一直到所有人都搖頭,想不出還有什麼國家了,顧清菱才笑著問他們,既然他們說出了這些國家的名字,那和他們是否知道這些國家哪些是盟國,哪些是敵國。
如果發生戰爭,大明要如何保護自己?
好吧,這個問題,只有年紀大一點的皇子想過,小一點的連上都上到,根本就不了解。
還有人反問顧清菱︰「那皇嬸知道嗎?如果皇嬸自己都不知道,這樣問我們是不是不太好?」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二十二皇子李正。
顯然,他還在計較之前他丟臉的事情,想要找回場子。
顧清菱搖頭︰「我不知道,所以我才問你們。我只是一個女人,而且是一個老女人,我還能活多久我也不知道。可是你們不一樣,你們是皇子皇孫,你們還年輕,還有無限的未來。未來有各種可能,所以我需要問你們,看你們有沒有做好準備。」
「既然你們沒有做好準備,那這個問題就到此為止,你們可以回去以後,慢慢考慮這個問題。」
「接下來,我們回到剛才那個問題——大明的四周,到底有哪些國家,他們對我們是敵是友,而這些敵友又是如何判斷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