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章 處理姚氏族學

其實,姚氏族學的問題還真不大。

畢竟之前姚家從京城遷到金陵時,才「自掘墳墓」,狠狠清理了一回。但凡有大問題的人,早就見官了。

剩下的這些,不過是「漏網之魚」。

而且,還是顧清菱根據名單,有選擇性地漏出來的。

三族老上位以後,便重新洗了回牌,把自己的親近調進了族學。

現在的族學不如當年糜爛,頂多就是有些不頂事,上面的先生「養老」,下面的學生「混水模魚」,混日子。

能在族學里混日子的,還真不是一般人,比如像三族長兒子姚德毅那樣,有個靠譜的爹,做個富二代。

想當初姚德毅在族學里讀書的時候,就是一個混混子,只不過人家心里清楚,他爹在眾族老間排不上號,他再混也得夾著尾巴做人。

所以呢,姚德毅混歸混,但也不是一無是處。

否則現在也不會成了金陵拍賣行的行長,負責拍賣行事宜。

這種有家庭背景,有靠山的,再混也有老子撐著,日子也不會太差,可若是家里條件不好,想要混日子就難了。

雖說姚氏族學不收束修,免費入學,可你總不能不吃不喝吧?

除非你成績特別好,比如像當初的姚文生那樣,排名先前,每年還能拿個獎勵什麼的,多少也能給家里增加些收入。

只是光靠這個也不夠,而且那個時候族學混亂,光讀書好沒靠山也不行。

否則賃著當時姚文生的成績,他也不會被逼得退學,跑去給別人當賬房,想辦法養家糊口了。

三族長新官上任三把火以後,就沒有再重點關注族學的事情,現在姚二爺、姚三爺突然找到他,說要把家里的兩個小子送到族學里,他心里頓時就慌了。

不是吧?!

二爺、三爺家的小子要來族學讀書?

他心慌意亂,連忙讓人把家里的小子姚德毅給叫了回來。

「什麼?!二爺、三爺家的少爺要來族學讀書?」姚德毅的小心髒撲通直跳。

姚氏族學是什麼樣子,他還不清楚嗎?

他在那里面呆了好幾年,要不是有眼力勁兒,還有一個靠譜的爹,早不知道被人欺負成什麼樣子了。

姚德毅連忙問道,「這怎麼行?爹,你沒跟二爺、三爺推辭?」

「推辭了啊,我推辭了,可二爺說,宏小少爺、逸小少爺沒地方讀書,合該跟族里的小子們親近,一起讀書,有同窗之誼,以後也好……」

言下之意未完,但姚德毅听懂了。

可問題是,這本來是好事情,但族學里盡是一幫混吃等死的,再讓二爺、三爺家的公子進去,那不是帶壞人家嗎?

姚德毅心慌慌,道︰「爹,這事你可不能答應,二爺家的宏小少爺,那可是讀書的料,人家十二歲就是童生了,要不是年紀小,今年就跟大爺一塊兒參加院試了。說不定過幾年,咱們姚家能不能出一個狀元,就看這宏小少爺了……他要是來族學讀書,學壞了,那可就是造孽了。」

「我知道啊,所以我心慌啊,我叫你回來,就跟幫我想辦法的。」

「這事我咋想辦法?我咋想辦法?族學的事,不是你的事嗎,我就管一個拍賣行,還能管到族學身上?」姚德毅一邊跳腳,一邊說道,「我老早就說了,讓你把族學里面那些不爭氣的東西處理掉,你就不听。不听現在好了,二爺、三爺家的少爺要進來讀書了……要是讓他們發現族學是那個樣子,你下的位置還坐得穩嗎?」

三族老好半天沒說話。

他也不想啊,可是……

當時族里被處理的人太多了,剩下就那麼一些,他挑來撿去,也撿不出什麼人,他能有什麼辦法?

難道他還能不顧人情的,把所有人都趕了?

問題是,他要把人趕了,上哪兒找那麼多人管族學?

不管是教學生讀書,還是日常管理,那都是要人的,他又不可能一天沒事盯在那里。

請先生也要錢,他手里也沒錢。

父子倆在那里說了半天,姚德毅咬了牙︰「要實在不行,爹,你就照實跟二爺、三爺說,讓他們處理。」

「萬一……惹他們生氣怎麼辦?」三族老有些擔憂。

「那也比宏小少爺、逸小少爺這邊出了事,再被二爺、三爺收拾好。爹,你可別犯糊涂。你這個族長看著風光,但其實也沒多少油水,現在我們家可都全靠我……你要是連累我管不了這個拍賣行了,那我們一家子就得喝西北風了。」

姚德毅話是這麼說,但當族長哪能沒有油水?

要是沒有油水,就沒有人搶著當了。

何況現在金陵姚家有京城姚家當靠山,不是拉線做這種生意,就是幫忙介紹接線。

雖然不能說金陵姚家的日子立馬起來了,但那也是腳踏實地,蒸蒸日上。

把日子過好了,不過是早晚的事。

何況姚德毅打理的金陵拍賣行才是大油水,三族長就算再傻,也不會為了當族長那點小油水毀了自己兒子的前途。

所以,三族長這個族長當得還是滿「清廉」的。

姚二爺、姚三爺能不知道姚氏族學的事?

他們來找三族老,其實也是想要試探一下,看這家伙在上位以後,有沒有「得意忘形」。

而結果嘛,沒有讓他倆失望。

或許姚氏族學確實爛了一點,但那是歷史遺留問題,三族老上位以後,頂多有個「力有不貽」的罪名,倒還不至于同流合污。

在金陵姚家挑不出來的人的情況下,三族老這一行為反而成了出挑的。

所以,三族老一坦白,姚二爺就給了他一個台階下,「從寬」處理了。

姚二爺在自家老娘顧清菱的指導下,給三族老安排了第一個任務——找姚氏族學的人談心,讓那些人寫「自請書」。與其讓別人來請,還不如自己主動離開,還能給雙方留一些面子。

若是主動離開的,不僅不會追究他們之前犯下的錯誤,還能得到一筆安家費。

「不在族學干活,你們也可以去別處,咱們族里那麼多活,隨便哪個都行,只要肯吃苦,都能養活一家老小。」

「哎呀,我這也是沒辦法,我也是豁出了老臉,才讓那邊松的口,給我時間處理。要是你們不願意走,也行,只要你們能保證身上干淨,別等到時候人家來了,查出點什麼,要處理你了,那臉上就不好看了。」

「京城姚家的手段,你們也知道,之前那些人就是……」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