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患得患失的李秀寧(求推薦收藏)

再一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下午了。

馬三寶見楊默睜開眼,興奮的不能自已,連忙上前扶他。

絮絮叨叨說了個沒完,先是道歉,說自己誤會了姑爺,然後又說小姐已經毀了那封和離之書,姑爺千萬不要在意。

「我渴了來壇子水。」

看到馬三寶,原本就很渴的楊默更渴,而且他發現自己好像感冒了。

而且還是重感冒,腦袋昏昏沉沉,頭一動就感覺腦子在晃蕩。

這具身體本就文弱,多日奔波加上連夜趕雨路,昨天又沒吃沒喝,不生病才奇怪。

雖說有老話︰小伙子睡冷炕,全靠火力壯。

但楊默的火力全都被消耗在了歸來的路上。

「哦,哦,哦」

馬三寶趕緊張羅著去拿水,又讓人端上飯菜,繼續絮絮叨叨。

說流民已經安置好了,讓楊默放心,又說楊默染了風寒,昨晚半夜還吐了,全都是吐的酸水。

大夫開了藥,正在煎著,小姐囑咐,讓他在府中好好休息幾日。

再次回到國公府,看著周圍熟悉的環境,想起昨日遇到的那些流民,他總感覺有些不真實感。

國公府內歲月安好,好景好物好安靜,好吃好喝好日子。

但外面的那些災民們卻連口干淨的水都喝不上。

吃完飯沒多久,藥就端上來了,喝了藥躺在床上,整個人說不出的乏。

馬三寶既然說李秀寧親自處理災民的事,楊默還是放心的。

但心里總是有些空落落的,原本以為這次解決李家的麻煩,自己與李秀寧的關系更近一層。

誰成想——休書他是不在意的,贅婿的名頭也不在乎。

只是被人不信任的感覺,讓他難以釋懷的。

昨天的話,似乎說的重了,她畢竟是個十九歲的小姑娘。

可去道歉,這事做不出來。

先涼涼她吧,前些日子彼此之間都有些接受對方的趨勢,這或許並不是好事。

不管怎麼說,自己與李秀寧,終究是兩個世界的人。

美女楊默自然喜歡,但絕境之中臥底五年的他更需要的是心靈上的陪伴。

想想又覺得可笑,在前世都找不到,在古代這種成婚前兩人甚至都沒見過面的時代,就能找到?

上午躺在床上胡思亂想了半天,下午雖然還很難受,但在床上躺不住了,坐在外面的池塘喂魚。

晚上的時候李秀寧回來時,見楊默坐在池塘邊發呆,想要上前,但想起昨日在破廟里楊默昏倒前看自己時,失望的表情,一向毫無畏懼的李秀寧退縮了。

他講的那個故事,說是前世,但實際上就是在說來俊臣的事。

自己又如何听不懂。

雖然听完之後,對他更愧疚,但心里卻還有些委屈。

可細細想想,和他相比,自己又有什麼好委屈的呢?

只是因為李家的利益,父親便命人從燕州將他綁了過來,全然沒有任何的詢問,就讓他與自己定親。

若說起來,楊默雖然家道中落,但身上終究流著皇室的血,真的算起來,身份比自己並不差。

如果自己是他的話,只怕那時就不高興了,定然要大鬧一場。

可楊默終究還是听從了安排。

那時自己還有些失望,感嘆皇室宗親也不過如此,半點太祖的血性也沒有。

心里便有些看不上他,以至于表面上雖然很自然,沒有半點流露,但與他偶爾的交流里,言談舉止中,難免還是有些傲氣。

哪怕是昨天,自己還覺得當面道了歉,楊默定然會原諒。

可知道真實的他後,方才知道大錯特錯。

昨晚的時候,長安的信又來了,世民打探消息的本事越來越厲害。

以至于那日在斜口渡發生了什麼事,都打探的清清楚楚。

楊默確實是跟著來俊臣走的,但卻不是在船上,而是一直潛在水里——如若不然,為何開船的船夫卻說船上一直只有兩人?

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李秀寧方才知道自己錯的多厲害。

在水中一日一夜,然後當著慶王手下的面,殺了常亮掠走來俊臣,莫說是自己,只怕天下也沒有幾人有這本事和膽氣。

這樣的人,必然是十分驕傲的。

但在國公府中,楊默卻從未有表現出半分傲氣。

府中的下人平日里對他如何,李秀寧十分清楚,即便是春梅,很多時候提起楊默時,雖然叫著姑爺,但語氣中卻沒有太多尊重。

他們敢如此,不都是受自己的影響?

楊默難道就沒有感受到麼?

必然是感受到的,卻沒有任何的不滿,相反待人還很和善。

原本還以為他是逆來順受實際上自己輕視于他,人家卻全然不在乎,或許還把她們當做井底之蛙呢。

這件事也不是沒有端倪,李秀寧忽而想到了馬三寶,這個平日里和楊默走的最近的人。

最開始時,府中最看不上楊默的便是他,可一個多月以來,馬三寶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不僅時時在自己面前夸楊默的好,還因為春梅不叫姑爺私下里生了好大的氣。

就連發現簑衣的時候,馬三寶還堅持認為楊默絕對不會背叛李家,這其中必有誤會。

最後自己認定了楊默背叛,他才迫于壓力改口。

如此看來,自己卻連馬三寶都不如。

想起前些日子里,獨自扛著國公府時,心里還想著,若是有個肩膀可以讓自己依靠多好。

此時方才知道,那雙肩膀一直都在,只是自己從來都沒有重視過。

恍惚間,再抬頭向著池塘看去,楊默不知何時已經走了。

今晚的月光很美,可李秀寧心里卻很不是滋味。

平生第一次感覺,好像很重要的東西還來不及握住就消失了。

該怎麼辦呢?——

接下來幾天,楊默感覺好了一些,沒有在府中待著,帶著馬三寶去看流民安置的怎麼樣了。

張瘸子那邊,一進城李秀寧就履行了楊默給他的許諾,讓他當上太原城的不良帥。

有吃有喝還有官做,張瘸子對楊默十分的尊重。

但這只是前幾天的態度,五六天後,楊默再見到張瘸子的時,就發現這瘸子對自己的態度有些變了。

雖然表面上還挺恭敬,但話語里待了三分輕視。

馬三寶氣的要打人,被楊默攔下。

回去後一問方才知道,進城這三天張瘸子撒下人去打探太原城內的消息。

他之前本就是不良人出身,如今成了太原的不良帥,街頭巷尾的這些地痞流氓們自然要巴結。

便有人將楊默被李娘子休了的事告訴了他。

張瘸子一听,楊默現在連國公府的贅婿都不是了,雖然心里對他還算敬畏,但小人一旦得志,難免就得意忘形,這敬畏中夾雜了三分的輕視。

楊默知道前因後果之後,哭笑不得,好說歹說才勸住要把他另外一條腿都揍斷的馬三寶。

張瘸子有這種心理,楊默可以理解︰一般自己的身份地位比較卑微低賤的人,會對身份地位特別敏感。

不良人的社會地位很低,而在其他人包括張瘸子眼里,被休了的贅婿身份更低。

可偏偏張瘸子現在不良帥的地位,又是他這個被休了的贅婿給的。

因此瘸子內心對楊默很擰巴。

安置好流民才是大事,張瘸子怎麼看自己,楊默並不在乎,畢竟太原城內看輕自己的人多了,而張瘸子和他的手下卻是唯一一群見到自己叫楊爺的人。

拋出去那三分輕視,人家不還有七分敬畏麼。

這邊剛安撫好馬三寶,李世民的信就來了。

春梅給自己的時候,楊默心里還納悶,李世民怎麼會給自己寫信。

看完之後,方才明白過來,信不是寫給自己的,而是李秀寧不知從哪里知道自己對關中官府驅趕災民的疑惑,寫信讓李世民打探。

看完回信,楊默的疑惑徹底解決,但卻有一種極其荒誕的感覺。

上個月的時候,關中就大旱了,而且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旱災。

當時遠在長安的李世民知道後,想到了前些日子的隕石之事。

當真是楊氏失德,天降災難于北隋麼?

有這種想法的不止他,很快,隨著流民的增多,長安城內這種流言說法也越來越多。

但就在前幾天仿佛一夜之間,這種傳聞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因為國無主,方才會有天災降臨。

想都不用想,這是慶王放出來的,新晉的文武百官們也都為了攀附著從龍之功,紛紛請奏上書慶王登基。

慶王自然是推辭,說一番朕德行淺薄,不能為天下主之類誰也不信的話。

嘴上這麼說,但行為卻很誠實︰三辭三推一天完成,緊接著就開始登基大典。

巧的是,慶王一登基,大赦天下,旱災就消失了。

至少在朝堂上,再也沒人提旱災的事。

大家你好我好,其樂融融,慶王甚至還在城內擺了流水席,說是要與長安民眾同樂,宴請天下。

皇帝登基,在朱雀大街上擺流水席。

看到這里的時候,楊默就感覺到了荒唐。

封建王朝果然是出奇葩的地方。

慶王這是憋的想當皇帝都快憋瘋了啊,一登基連腦子都沒了。

當然,楊默沒有時間去管奇葩皇帝的奇葩行為,繼續看下去。

旱災並沒有因為誰的登基消失,長安城附近沒有流民是事實,但並不是因為皇帝的流水席,也不是因為新皇的德行感動上蒼,老天爺下起了谷子雨,解救萬民。

而是關中的災民全都被趕了出來——而且是早就開始行動。

根據李家在慶王府的密探所報——現在應該是皇宮里的密探了。

大災剛上報到朝廷時,某幕僚謀士讓當時還是慶王的皇帝壓下了這封奏折,然後上了個驅虎吞狼的計策︰流民、災民是虎,太原李家是狼。

將流民和災民全都驅趕到李家去,吃干淨李家在太原的糧食。

理由也很簡單,李家不是有造反的準備麼?

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讓災民吃光你的糧食,看你還怎麼造反?

如果你李家不讓災民進城吃糧,那我就讓御史上奏彈劾。

反正御史都是我的人,打輿論戰我是不會輸的——信中大抵是這個意思。

楊默看到這里的時候,腦袋上頂出三個大問號。

慶王這是從哪里撿到的鬼才,居然能夠想出如此大傻逼的計策。

關鍵問題是,他居然還同意了,甚至龍顏大悅,當晚飲酒三升,臨幸了七個貴妃。

封建王朝是真他娘的操蛋。

饒是楊默點滿了罵人科技樹,但面對如此荒唐而又是事實的現狀,也只能發出這樣的感慨。

困惑了多日的問題︰關中官府為何驅趕流民,終于得到了正確的答案。

封建王朝政治家的思考方式,果然和自己這個現代人有天壤之別。

人口是封建王朝的基石,這個狗皇帝居然就為了削弱李家的實力,將流民拱手相讓給太原。

難道他們就不怕李家喂飽了這些流民,然後武裝起來——都不需要武裝,一人發塊板磚,去長安把他從皇位上砸下來?

但當半月後,楊默站在城樓上看著外面鋪天蓋地的流民時,他方才意識到自己錯了。

慶王他們果真是封建王朝土生土長的人——他們真的不怕。

朝廷那個給皇帝出計策的家伙,或許也真的是個鬼才。

這十天里,李秀寧忙著安置這三千流民,幾乎沒怎麼回府,偶爾回來正巧遇到楊默,瞬間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楊默倒是很自然,只是微微點頭,便帶著馬三寶出去了。

帶著馬三寶在城內轉了幾日,他方才發現封建王朝的官吏們安置災民和自己之前設想的方式截然不同。

也通過馬三寶了解到太原城的家底︰糧食的確有很多,但卻架不住城外的流民更多。

密密麻麻看不到邊。

李家的幕僚算了算,如果讓所有的災民入城,太原城內的糧食不僅不夠,甚至還要去其他城借糧。

看著馬三寶給自己的幕僚們提交的調查文書,楊默不得不感慨︰這一招驅虎吞狼,當真是釜底抽薪。

封建王朝的這些統治階級,真不把底層百姓的命當回事。

對人如螻蟻命如草芥這句話,楊默有了更加真切的體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