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拔營退走池州去

作者︰三頭蛇王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劉良佐出鎮九江後,自以為有擁立之功,遂大肆裹挾安徽和江西兩地百姓入軍,縱兵搶掠所轄之各府,將壽州、饒州搜掠一空,短短一月便聚眾十萬。

為了壯大實力,擴充地盤,劉良佐還遣部將張天祿鎮建昌、張天福囤陸口, 孫希貴守武寧,諸將之中止孫希貴能嚴肅軍紀,入境後從不擾民,麾下軍馬也算的上訓練有素。

九江和武昌隔江相望,靖北軍主力駐節武昌後,雖然一直致力于穩固湖廣形勢,打造戰船,並不急于東征,但劉良佐也算是打老了仗的人了,自駐節九江後,即在長江南岸馬當山上設置炮台,設置了大營,以防備朝廷大軍,並令兒子劉澤涵統兵萬余鎮守,由于該處江面狹窄,水流湍急,地勢險要,故劉良佐認為,即使朝廷東征,他也能有所應對。

熟料, 就在他部署好馬當防線以後, 京師又傳來消息,說是東虜向朝廷請降,並願自去偽號,將小皇帝送入京師為質,這讓劉良佐徹底震驚了。

「父帥,朝廷開的價可不低啊,湖廣剿總楊總督可是說了,只要咱們奉京師號令,他便向朝廷保奏您為廣昌侯,遵化總兵。」

與此同時從馬當趕回九江的劉澤涵也帶來了李興之給出的招撫條件。

「你是說降了燕王?」

劉良佐有些猶豫,他在南明朝廷雖然只是個伯爵,但實際上就是一方藩鎮,轄區內所有軍政事宜皆是他一體所決,要真奉朝廷號令的話,哪里還能如此自在。

「父帥,南都的兵馬什麼德行,咱又不是不知道,本來咱們還指著南都聯絡東虜共同對付京師, 可東虜說慫就慫了, 您想啊, 強如東虜都不是燕王的對手,咱們要是繼續和燕王作對,那可真就是自尋死路了啊!」

劉澤涵是真的怕了,雖然他沒和靖北軍交過手,可大清的赫赫武威他可是一清二楚。

「叔父,涵哥兒說的對,當年我父鎮守大稜河,三千東虜就壓的咱們三萬大軍不敢出門,最後不得不舉兵投降,燕王殿下可是將偽清皇帝黃台吉掛上旗桿的狠人,桂王能和黃台吉比?咱們投京師,起碼還能保有官爵,留的性命。」

劉澤洪是劉良佐兄長劉良臣的兒子,崇禎七年劉良臣因攝于東虜兵威,舉大稜河之眾投降偽清,朝廷也正是因為劉良臣投奴,這才將劉良佐從宣大調到了江南,負責配合左良玉剿賊,劉澤洪當時在寧遠負責替劉良臣轉運糧草,故一直畏東虜如虎。

「父帥,咱們劉家世受國恩,永歷皇帝乃是先帝骨血,咱們從京師號令,正是順天應人之舉,還請爹早定大計,早舉義旗,不然朝廷大軍一旦東下,兒恐怕朝廷就不會開出這麼好的條件了。」

劉澤涵是真的急,這都火燒眉毛了,還在乎地盤,命都沒了,地盤還有啥用?

「唉……這……!」

劉良佐還有點舉棋不定,桂王是自已從衡陽請到南都的,自己現在反復,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父帥……武昌那邊有消息,楊總督說了,燕王可是有言,若父帥現在舉兵反正,出鎮遵化,便是加父帥公爵又何妨。」

劉澤涵對自己老爹顯然還是了解的,投與不投,主要是在于價碼是否足夠,只要價錢合適,什麼都可以協商,面子算什麼,面子能值幾個錢?

「本鎮……本鎮對不起桂王殿下啊……!」

劉良佐仰天長嘆,隨即眼露精光,暴喝道︰「桂王朱常瀛,枉顧天恩,妄自尊大,為一已之私,陰圖篡國之志,南都諸官皆是蠅營狗苟之輩,蒙蔽本鎮,說什麼寇首趙天王欲犯衡陽,為保大明親藩,令本鎮出兵相救,陷本鎮于不忠不孝之地,今本鎮蒙楊大都督提醒,幡然悔悟,當舉義師,興大義,為燕王殿下前驅,肅清亂黨,以正天下視听。」

「呃……父帥,趙天王是誰?」

劉澤涵和劉澤洪哥倆被劉良佐的無恥,驚的面面相覷,投降就投降唄,居然說的如此冠冕堂皇,如此理直氣壯。

「趙天王是鄱陽湖大寇,昨日剛剛被澤洪剿了,吾兒速速將此賊的首級送至楊督行營,以示我劉家對朝廷的拳拳之心。」

「這個……這個,佷兒明白,佷兒明白!」

劉澤洪年紀稍長,心思也較劉澤涵剔透,腦瓜子一轉,就知道自己叔父這是要殺良冒功了,連連點頭,當下出府點兵剿賊去了。

次日,就在劉澤涵帶著三百余顆血跡未干的首級裝船前往武昌的同時,劉良佐即以朝廷廣昌侯的名義誅殺了南明偽朝袁耀然,府丞耿炳文,宣布易幟反正,奉京師永歷朝廷號令。

「什麼?劉良佐降了?」

安慶城。

南明朝廷,太子太師、兵部尚書、上柱國、建極殿大學生,南直隸、安徽、江西三省督師,史可法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看著安慶知府楊肇泰送過來的緊急奏報。

「閣部,安慶總控大江,江北有集賢關,旁邊就是掛車河,若有兵馬萬余據守要沖,江北的乃頭山緊臨府城,若設置炮壘,則可和府城互為犄角,江南的黃石磯有西塞山天險,只要閣部分兵扼守,逆軍縱有百萬,不能越也。」

楊肇泰可不是迂腐書生,在安慶擔任知府期間,曾連續擊退李自成和張獻忠流寇大軍,對安慶防御體系了如指掌。

「楊府尊,本閣此來不過帶了三萬軍馬,逆軍兵馬數十萬,又有劉良佐為前驅,若分兵堅守,只恐為逆軍各個擊破,且逆軍在揚州還有駐軍,若其軍南下,吾首尾不能相顧也,如今只能退守池州,扼守南都門戶太平,方為上策。」

史可法思索了一下,還是覺得敵我力量懸殊,若分兵扼守長江南北,容易被靖北軍各個擊破,還不如收縮軍馬,退守太平。

「閣部,不能啊!安慶總控江左之地,一旦拋棄,逆軍便能水陸並進,如此南都危矣!劉良佐雖然背恩叛國,然其部將孫希貴素有忠義之名,若閣部以大義申之,其必然舉兵來投。」

隨軍參議馬鳴騄也不同意史可法撤軍,認為如果軍馬不足,可收攏劉良佐部眾,趁靖北軍還沒有大舉東征之時,加急部署安慶防御。

「混賬,軍國重務,當由吾一體所決,孫希貴本是劉良佐部將,萬一其軍叛亂,本閣招他入衛,豈不是引狼入室。」

史可法素來剛愎,又因劉良佐投敵,生出了恐懼之心,遂不听樣肇基和馬鳴騄所勸,即令麾下總兵潘可大、李棲鳳、劉肇基整點兵馬撤往池州。

安慶知府楊肇泰見史可法執意要走,出了督師行轅就是跌足長嘆道︰「左右有言使公懼、拔營退走池州去,兩江義士雄心灰,號泣攀轅公不駐。朝廷盡是爾等鼠目寸光之輩,安能不亡?今安慶不能保,南都行在敗亡在即,本府無顏見先帝矣!當掛冠而去,再不問國家之事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