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5 拉扯——兵分兩路

發兵整整十天,才抵達了在康親王掌控中的山西道,剛打了兩個勝仗,蕭文明一看黃歷,馬上就要過年了,便趕緊率軍又回來了,讓手下的將士就地過年休息之外,蕭文明自己甚至拎著蕭家軍,返回了江南,返回了臨海屯。

皇帝當然不高興,作戰剛有起色,蕭文明便退了回來,這算是怎麼回事?

分明就是在敷衍了事!

但是蕭文明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過年是中國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只要沒遇到狂風地震大洪水,或者戰亂等不可抗力,中國人總是要回家過年的。若是強按著他們繼續在軍中效力,繼續跟別人浴血廝殺,那也太不講人性了,對士氣反而會有反作用,體現在戰場上的戰斗力也會下降。

蕭文明的理由談不上有多麼的充分,但至少很合理,最關鍵的是仗能不能打,是蕭文明說了算的,因此皇帝也只能讓著他。

在江南過完年之後,蕭文明便又北上去了山東。

蕭文明是想故意拉扯,來一出以逸待勞的誘敵之計。

因此在山東這邊新攻佔的土地,他並沒有落實多少防御的力量,而是繼續將部隊收縮在萊州一帶,就等著過年的時候李全過來偷襲,然後就可以同他野外決戰了。

可是也不知李全是沒有這樣的意識,還是沒有這樣的實力,過完年那些地盤,當時是什麼樣子,現在還是什麼樣子!

壓根就沒有人過來爭奪!

李全沒來偷襲,蕭文明也就失去了誘而殲之的機會。

不過這也不要緊,這說明李全十分忌憚蕭文明的力量,他根本就不敢來攻,也就間接說明蕭文明已經將此處的統治鞏固住了,也就可以繼續向外擴張自己的實力了。

現在各方面的主動權全都在蕭文明的掌握之下,他的行動自然可以穩扎穩打,慢條斯理。

于是蕭文明開始慢慢向潼關推進,並不追求完全平推山東和山西兩道,而是只攻佔沿途的幾處州縣,保證通道的安全,這就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期間既有康親王的軍隊出來阻攔,也有黑旗軍的人馬暗中偷襲,但是這些軍隊兵力不足,全都不足為懼,蕭文明未出全力,便將他們全都收拾了。

雖然行動的速度並不算快,但作戰行動進行得無疑十分順利,對手的戰斗力實在是有限,並且顯然沒有派出主力,更是始終未見以山東、山西為地盤的李全的蹤跡。

要知道李全是蕭文明的宿敵,即便蕭文明的軍事行動效果有限,但是只要他在眼鼻子底下這樣興風作浪,李全就絕對忍耐不了,一定是會出兵的。

李全蹤跡未現的原因,蕭文明很快就知道了——是因為他現在就堅守在潼關之上。

康親王還真是看中這位義軍的領袖,潼關這樣重要的據點,居然全權交給他……

只是李全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無論是他本人還是他的黑旗軍,強大的機動力一直是他們的特點,現在卻選擇窩在關隘當中……小命固然是安全了,但是這樣放棄優勢,也有些本末倒置的意思了。

潼關原本就十分難打,現在李全又鐵了心地當縮頭烏龜,就愈發難以對付。

楊妙真還親筆寫過一封書信,派人送進潼關,想要勸降李全。

對此,蕭文明都已經說了,這不過是多此一舉而已。

但是楊妙真依舊不信,到最後換來的只是李全的一頓羞辱,說什麼楊妙真也當了朝廷的鷹犬……惹得這位黑旗軍的女頭領,好一陣的郁悶。

看樣子想要攻下潼關,就只有像戴松所說的那樣,看來只有調來火炮,狠狠地轟他半個月,才能把他打下來。

跟著蕭文明這麼些的日子,戴松對于熱兵器的作戰方法,顯

然已經入了門了,但是理解肯定沒有蕭文明這樣的深。

他還沒有意識到,火炮的威力雖強,但是本身沒有任何防御能力,想要長時間從容開火,必須徹底肅清周邊戰場。

肅清戰場需要時間,但蕭文明寶貴的時間,他還要用在其他的地方。

蕭文明的視野,已經遠遠越過潼關,望向了一望無際的戎羌草原!

要去戎羌草原辦事,同樣也得讓李全老老實實在潼關待著。李全可不是個老實人,讓他乖乖听話,肯定是不現實的,非得耍一些詭計不可。

而這一回他用的是反方向的欲擒故縱之計,故意在敵人面前示強,而並非示弱。

只見蕭文明擺開大隊人馬,耀武揚威一般在潼關前武裝巡游,並且每日巡游之前,還特意打亂隊伍的先後順序,更換互相之間的衣服顏色,造成一種蕭文明的兵力要比實際兵力多出幾倍的假象。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嚇止李全,讓他不敢輕易出來。

而李全也恰如蕭文明所計劃的那樣,並沒有貿然出動。

老實說,他的選擇還是十分明智的——雖然蕭文明兵力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多,但是李全只要敢出來,蕭文明就有絕對的信心把他擊敗,甚至可以順勢攻向潼關。

尚未發兵,蕭文明就已立于不敗之地!

而李全就只能先求不可勝,然後再求可勝了,這也是他的無奈之舉。

既然李全不肯冒頭,那麼蕭文明就可以盡情的施展自己的計劃了。

他將全部隊伍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由戴松統領——統率的是龍蘭的川南十三家狼土兵,以及張俊的高麗兵——他們的任務是鎮守在潼關之前,監視關內的李全,讓他不敢冒頭。

而另一部分,則是由蕭文明親自統領,所率的包括蕭家軍的全部以及楊妙真的娘子軍。

蕭文明之所以將這兩部分單獨拎出來,是因為這兩支隊伍都是純粹的騎兵,行動速度夠快,才能去執行並完成蕭文明接下來的任務。

而這項任務的目的,就是要深入戎羌草原,去會一會戎羌可汗——達多,讓他放棄同康親王的合作,甚至直接轉向自己。

蕭文明的這一支騎兵隊伍集結了四千人之眾——先不論戰斗力,光是人數之多,就是中原王朝近一二百年來最大的一次騎兵的行動。

這樣的規模,哪怕就是放在騎兵起家的戎羌,也足以引人錯目了。

歷朝歷代以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就是對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各個王朝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應對這種威脅,大齊朝自然也沒有例外。

先是太祖高皇帝北擊戎羌,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奠定了中原王朝上百年的軍事優勢;然後又是太宗文皇帝,挾中原之威,剿撫結合,分化戎羌各部落,將其打散;又有世宗武皇帝在王朝國力最鼎盛之時,再次反擊戎羌並建造長城,讓戎羌無法輕易南下,鞏固和延續了大齊朝對于戈壁草原的優勢地位。

大齊王朝二百余年間,長城被幾次加固和延長,已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然而隨著王朝國力的漸漸衰弱,長城也隨之逐漸破敗,雖然防御體系尚在,但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

比如在京城洛陽正對的河套地區,戎羌的勢力早就已經入侵到了長城以南,所以戴鸞翔不得不重新打造青嶺防線,方能阻止戎羌的不斷蠶食。

而在河套地區以外的情況則更加嚴峻。

這里雖然不是戎羌的主攻方向,但也到了隨意進出、予取予奪的地步,原先的長城防御體系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壞,而朝廷根本就無力整修……

中原王朝布設在北方的一條巨龍,

如今是千瘡百孔!

蕭文明率領大軍來到長城腳下,心中說不出的悲愴——當年極盛之時,長城以南,當然是中原王朝的地盤,就是長城以北也經常發兵討伐,讓戎羌不敢南下而牧馬,逼得他們只能同中原貿易,而根本不敢入侵。

而現在,這里已經幾乎不見中原人的蹤跡了……

沿著長城,自東向西走了兩天,蕭文明這才看見遠處的一處驛站——似乎有炊煙升起,蕭文明便急急忙忙引了林丹楓前去觀察情況。

到那里一看,竟是一個孤零零的老軍正在燒火做飯。

那老軍須發盡白,頭也禿了一半,臉上刻滿了褶子,一問才知道已經六十多歲,在此處驛站也已守了超過四十年了……

那老軍忽然見到蕭文明和林丹楓闖了進來,也被嚇了一跳,連腳邊的炭盆一緊張都被他踹翻了。

可一看蕭文明和林丹楓都是中原人打扮,又听他們用略帶江南口音的純熟的漢話說明了身份,這時老軍才轉驚為喜,只說是這里已許久不見漢人了,難得來了兩個,這才將他嚇住了……

這種時候還能忠于職守,蕭文明對這老軍也是十分佩服,立即從袖中掏出了兩錠銀子,要打賞給他。

沒想到這老軍也並不貪心,沒有伸手去接,反而說道︰「這里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要銀子也沒用。兩位大人身邊有沒有米面?特別是白米,可以給老頭我留一點。我也是南方人,已經幾年沒吃到白米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