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炮轟戰艦敵膽寒

接下來的幾天,寧軍大營沒有動靜,既沒有派出斥侯進行偵查,也沒有再派兵進攻。東山口沒有進攻,北山口也沒有再進攻。

滕國的諸多謀士和武將認為寧軍怕了,每一次進攻慘敗而歸,估計是他們再也不敢打了。

李秀娥卻不這麼認為,寧軍若是不敢再進攻撤軍便是,何必在此耗著。她倒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想必寧軍一方似在醞釀什麼大的計謀。

于是,她要求加強信息搜集,每日里斥侯早晚兩次匯報探听來的消息,不但要偵查寧國軍營的動向,更要關注其他方面的,以免失去先機而被動。

小雷霆每天還是要在東山口和北山口兩地奔波一次。一是他對北山口不太放心,怕出現紕漏,寧軍若是真的攻進來,這小小的滕國可就糟了殃。他必須親自檢查一下各處的埋伏是否依舊,軍卒的戒備狀態是否依然。另一個是他擔心李秀娥的安危,必須趕到母後身邊看上一眼他才安心。

而李秀娥卻笑他終究還是個孩子,離不了媽。

既然寧軍沒有動靜,李秀娥傳旨,讓龐彪和胡水分別對投降過來的寧軍進行編排訓練,按照滕國的作訓方式進行集訓。

她發現這些軍卒本身的軍事素質還是過硬的,如果一對一的對戰滕國的那些新兵還真不一定是他們的對手。這幾次戰斗之所以能夠戰勝他們,完全是沾了伏擊的光。若是在正面戰場相見,常規戰法,滕軍的勝算真的不大。

說是寧軍的軍紀不嚴,看來僅僅是軍紀的問題,而並非個人戰力不行,經過一番整飭之後,也絕對是一支響當當的隊伍。

李秀娥頗為高興,這一萬五千軍卒的加入迅速提升了滕國的戰斗力,對于戰勝寧國那支遠超自己的軍隊更加增添了信心。

寧國的兩處軍營雖說沒有再派出大股部隊,可斥侯傳來的消息稱,他們也都沒有閑著。營盤里每日都在訓練,同時每天都有信使來往。李秀娥猜測,看來這段時間寧軍的主要任務在這些信使身上。

果不其然,此後傳來消息證明了她的猜測。

武不松分兵2萬從北山口向西而行,來至成國邊境,他要借道成國去攻擊滕國的西山口。

成王裘開拓接到奏報,堅決不同意,立即調集了3萬大軍在邊境扎營,阻擋住了武不松的軍隊。兩軍營地相距不足一里,並傳話告訴武不松,他膽敢帶兵進入成國境內,必當與之決一死戰。

武不松派人百般解釋,只是借道而已,並非有意與成軍開戰。

那成王叫人捎過話來,六弟與二哥開戰,他們兄弟本來意見就很大,派人去勸阻六弟不听,他們也無可奈何,向著誰也不合適,便作井上觀。

此時卻要借他成國地界去攻打滕國,這擺明了要讓成國支持寧國,最起碼是放任不管。若讓其他君王听說了,五弟幫著六弟欺負二哥,他這做兄弟的便是理虧了,所以他絕不允許寧軍入境。

此事涉及到與寧國的外交,武不松做不了主,孫鴻飛照樣也做不了主,雖說之前跟寧王都報過了,寧王也允許這麼做了,可終究能不能做成那還得看成王的態度。

成王堅決反對,看來這條路是行不通了,武不松也只得將軍隊再次帶回,重新回到北山口。

再說孫鴻飛,他派人去了大暢國,向暢王借船去了,同樣也不順利。暢國的戰艦耗資巨大,豈能是說借就借的?再者一听是要借船攻打滕國,七王子更不願借了,說是他不想落個支持六哥打二哥的嫌疑。

孫鴻飛便又向朝廷請示,寧王派專人去找七弟,最終達成購買協議,暢王的意思是說,如若寧國花錢買船,那他就無話說了,人家買東去干啥誰又能管得了呢?

本來孫鴻飛是要借10艘戰艦的,最後落了個要花銀子去買,便只好減少數量買了5艘。他是按照戰艦的運力來計算的,10艘戰艦可以運載2萬人,而5艘只能運送一萬軍卒了。

戰艦是有了,今後寧國每年要以大量的瓷器和絲綢來抵債。這個孫鴻飛就不管了,那是寧王的事。

五艘戰艦,浩浩蕩蕩順著瀏水河逆流而上,到達十里茶館附近,早有斥侯將消息報與了李秀娥。

看來孫鴻飛是要用那巨型戰艦來運送兵力穿過東峽谷了。

滕國目前的那兩艘戰艦尚在建造之中,剛剛開始而已,戰艦的輪廓都還沒有做成,依舊躺在木器廠中,根本不可能與寧國戰艦對戰。

這戰艦絕對不能容它進入滕國境內!一旦駛入,在瀏水河上通過,根本就難以抵擋,便會順著瀏水河逆流而上,寧國的大軍可以隨時登陸,那便將戰火引入到了滕國境內,滕國的百姓必遭戰亂之苦。這是李秀娥最不願意看到的。

對于戰艦的到來,當務之急是要想出一個穩妥的方法,將其阻擊在東山口外。

按照以前的計策,埋伏在山上的軍卒再用大石頭砸弓箭去射,對戰艦已經構不成威脅,即便是用上了火銃,躲在戰艦里的寧軍也不會受傷。

見母親凝眉沉思,小雷霆上前安慰。

「想必母後是為那戰艦發愁,毀了可惜,留著擔心寧軍打將過來。」

「正是!吾兒猜中了為娘的心思。」

「戰勝寧國與保留戰艦,孰輕孰重,想必母後心中有數,此時必當決斷,做出取舍才是。」

小雷霆一句話提醒了李秀娥,是呀!這戰艦可以再造,這一仗是不能敗的!于是,她雙眉舒展。

「還是吾兒看的透徹,為娘太愛惜那戰艦了,這次可惜了。現在依照既定方針行事便是。」

戰艦的到來令孫鴻飛再次鼓起必勝的信心,馬上便調兵遣將,1萬軍卒踏上戰艦,備了強弩硬箭,浩浩蕩蕩沿著瀏水河向西挺進。

剩下的3萬軍卒,孫鴻飛同樣作了部署,一旦戰艦開進過了峽谷口與滕國軍隊開戰之後,他便率眾軍強行通過,不惜一切代價殺將過去,成敗在此一舉!看來他這名主帥已經有了必勝的信心。

令他感到詫異的是,他組織了這麼大的陣仗,滕國一方依然如故,沒有什麼特殊的動靜,還是將兵力部署在峽谷口,等待著寧軍的到來。

這也正是孫鴻飛所期盼的,他知道滕國一方沒有戰艦,無法在瀏水河上與他匹敵,這讓他很容易將兵力運送過去,只要一入境,他相信那便是寧軍的天下,戰場上就是他說了算了。

可事實上真的讓他大失所望。

五艘戰艦,一艘接著一艘陸續進入峽谷,行至中途也沒有遭到伏兵的襲擊。那些寧軍認為,即便是山上的滕軍開弓放箭也無濟于事,最多那箭矢射到船幫上,僅此而已,對他們根本造不成任何傷害。這種徒勞的事,滕國軍卒自然就無須做了。

第一艘戰艦距離滕國軍營已不足300米了。正當寧國將士認當馬上可以棄舟登岸與滕軍作戰之時,見滕軍營中前排軍卒向後撤去,後面用篷布蓋著的不知是什麼東西,扯去篷布之後,露出五個黑漆漆的鐵家伙。

只見有人小紅旗一揮,那鐵管子後面開始冒煙兒,戰艦上的寧軍扒著頭還在看稀罕,在這兩軍即將交戰之際,滕軍卻要在岸上點火,這是唱的哪一出?

他們尚在納悶兒,只听得「轟」的一聲巨響,第一艘戰艦瞬間便被轟了個粉碎,只留下不到三分之二的船體,立刻就擱淺了。戰艦上的2000軍卒被炸死炸傷的不可計數,殘肢斷體飛向空中,那些活著的稀里嘩啦掉進河去。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後面的戰艦也不敢再冒險前進,已經有人指揮停止前進,迅速後撤。

可那戰艦哪是一下子便能停止的,緊接著轟鳴聲再次響起,那第二艘戰艦也遭受到了同樣的命運。

第三艘戰艦差點沒撞上第二艘的殘骸,急忙打舵想要轉船頭,那戰艦剛剛橫過來,第三炮就響了。船只橫過來遭受打擊的截面更大,破壞的最為嚴重。一炮下去,整艘戰艦已經斷成兩截,上面士兵的命運可想而知。

第四艘和第五艘反應的時間還長一些,見前面的艦只遭受到意外攻擊,他們行駛在後面確實有了防備,此時已經調轉船頭,向下游開去。

船上的軍卒正在慶幸,幸虧他們走在了後面,才能避免這突如其來的滅頂之災。

可這些僅僅是他們自以為如此而已,滕軍巨炮接連響起,第四艘沉沒了,第五艘也難逃厄運。

之所以五尊巨炮沒有同時開炮,那是因為五艘戰艦連成一條線,同時開炮,這麼近的距離只能將前面的那一艘打個稀巴爛,而後面的有可能根本就傷不著。若是再填充彈藥,這個空檔後面的戰艦有可能就沖過來了,反而不能將其摧毀在河中。

故而擊毀第一艘清除障礙才好打第二艘,第三艘,以此類推。

此時的滕軍已經掩殺過來,那爬上岸的寧國軍卒頃刻間又死傷無數。或許他們已經很清楚滕國對待俘虜的政策,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做任何抵抗,便舉手投降了。

至于第四艘和第五艘戰艦的寧軍,他們沾了點光,離前沿陣地遠一些,落到水里游得快的已經爬上岸來,迅速向東跑去。本以為躲過後面滕軍的追殺便可以活命,也許他們可能忘了頭頂的山上還有滕國的伏兵。

一陣亂箭射下,擋住了他們逃跑的歸途。不過確實也有命大的,就在這箭雨中還是沖了過去,可大多數被亂箭射死,或者乖乖當了俘虜。

這一次寧軍損失更為慘重,一萬軍卒就這樣死的死降的降又沒有了,同時還損失了5艘巨資賒來的大型戰艦。

孫鴻飛帶了3萬人馬已經進了峽谷口,都挺進一半距離了,見這等形勢,他差一點沒從馬背上氣得栽下去。也許是頭腦一熱,他下令沖殺過去,率先催馬沖向滕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