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瑯琊王

與此同時,徐州瑯琊郡。

慶之北伐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魏國的江淮防線徹底淪陷,東魏只剩下了山東之地,而瑯琊郡這個鍥子,就硬生生地插進了東魏的版圖中。

不過出乎當地豪強士族意料的是,東魏這幾年非但沒有組織任何反攻,反而極力與拉攏南梁,將此地作為了兩國貿易的重要口岸。

瑯琊郡臨海,在後世有重要的港口連雲港,而在此時,雖然沒有這種大型港口的存在,但海運依然發達。

從建康到瑯琊,海上運輸比路上運輸要快得多,蜀錦、瓷器等南梁拳頭貿易商品,紛紛從秦淮河揚帆出發,不過幾日的時間,就可以沿著海岸線,幾乎無損地運抵瑯琊郡。

當世之時,東側海岸線的很多地方,與後世是完全不同的,因為缺乏了上千年的河流沖積,所以現在的海岸線,要比後世靠西很多。

而瑯琊外海,有一個巨大的島嶼,大約跟後世的崇明島差不多,被梁國單獨設置為了東海郡,這里就是東魏與南梁的邊境貿易口岸,商旅往來不絕。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瑯琊郡的實際主宰者,並非是官府,而是王氏。

沒錯,就是那個「王與馬,共天下」的瑯琊王氏,代表人物王導、王羲之等等。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瑯琊王氏自瑯琊衣冠南渡、舉族遷居建康。南渡之後,因對故鄉的思念,一直都以北土地名為稱呼,東晉元帝時,僑置南瑯琊郡。

慶之北伐對于南梁的意義,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整個江淮防線被反推到了山東河南,南梁的戰略空間極大舒展,甚至有了大舉北伐中原的可能。

當然了,以目前蕭衍的態度來看,他似乎對長生不老更有興趣一些。

在蕭衍的默許下,瑯琊王氏開始了部分北遷,不僅王氏所屬的近萬私兵部曲屯住在了瑯琊郡左近,甚至還將族中的子弟,統統任命成了東莞(非後世東莞)、瑯琊、北海、東海、山陽等郡的太守。

短短幾年內,瑯琊王氏就做到了堪稱割據一方的地步。

當然了,門閥制度在南朝存在數百年,瑯琊王氏力量的外遷,對于王氏和蕭衍,其實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王氏滾蛋了,蕭衍可以更好地掌控南方,削弱高門大閥在中樞的影響力,而王氏不僅重返故里,還掌握了徐州突出部的控制權,可以與東魏通過獨家貿易大發橫財。

吃獨食肯定是不好的行為,南朝傳統的頂級門閥,諸如陳郡謝氏,也就是後世所言「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與王氏並列,出過謝安、謝玄、謝道韞等人的謝氏,也摻和了一筆。

龍亢桓氏,以及皇族蘭陵蕭氏等等頂級門閥,都在這塊大蛋糕上分了一塊出來,王氏更像是一個他們的代表。

若是以後世的商業模式來理解,就是陳郡謝氏、龍亢桓氏、蘭陵蕭氏等等門閥,都是這個貿易公司的大股東,而瑯琊王氏則是董事長兼總經理,出資最多,也掌握實際的經營權。

東海郡太守王富,此時站在島上的一處平台,望著海面上的點點白帆,卻有些發愁。

作為與東魏貿易的實際負責人,王富肩負著家族的重任,不過好在他生性精明,精力充沛,浸婬多年,對于商賈一道還是比較在行的。

王謝恆蕭這些頂級門閥,固然不在乎錢,也看不起商人,但是族中負責經營的子弟,卻絕非等閑之輩,在這個時代,也是頂尖的商業人才。

可王富現在卻面臨著一個難以解決的困境,手下告訴他,蜀錦的貿易價格正在迅速貶值。

原因並非是今年蜀地的酷旱,傳導效應並沒有這麼快,現在王氏手上用于貿易的蜀錦都是去年、前年儲存下來的貨物。

根本原因在于,東魏今年的蜀錦需求是不變的,但供給量卻大大增加了,甚至東魏市面上的蜀錦賣的比從南梁進口還便宜,直接導致了蜀錦價格的下降。

這其中,自然是西魏搞的鬼。

雖然東西魏之間沒有官方貿易,但是隔著一條黃河,延綿上千里的防線,想要走私點什麼,那可真是再簡單不過了。

尤其是在其中的某一方,甚至兩方都心照不宣的情況下。

廉價到仿佛是在沖銷量的蜀錦,對于西魏來講,完全是在做賠本買賣,而且是腰斬價那種。

這種送上門來的好事,不僅東魏的漢人門閥們興奮地要發瘋,揮舞著銅錢瘋狂購買,就連各地的軍頭將領,也都加大了喝兵血的力度,用攢下來的錢買蜀錦大賺一筆。

故此,蜀錦的價格已經跌到了低于往年成本價的地步。

這還不算完,隨著最新的消息傳來,西魏漢中邊境戒嚴,徹底斷絕了與南梁的涼馬—蜀錦貿易,南梁的蜀錦出口對象只剩下了東魏。

呃定然會有聰明人問,能不能自產自銷,或者囤積起來再等兩年賣?

首先,自產自銷是不可能的,蜀地加起來好幾十萬百姓從事蜀錦相關行業,生產量就已經決定了蜀錦這種附加值極高的奢侈品,不像是尋常布匹,可以在南梁的經濟體系內做到自我循環。

其次,囤積起來再賣,不是不可以,問題在于,商業行為是有庫存周期的,蜀錦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因蟲蛀、潮濕等原因自然磨損,降低商品價值。

且從事蜀錦貿易的商人的實力並不相同,王謝恆蕭這些頂級門閥能扛得住很久,可南梁的中小商人們是扛不住的,蜀錦賣不出去,沒有貨款入賬,他們就要面臨著破產的風險。

現在南梁面臨的情況就是,與西魏的貿易已經斷絕,失去了出口西魏、西域的蜀錦渠道。

同時,與東魏的蜀錦貿易,由于西魏向東魏賠本輸出了大量腰斬價的蜀錦,現在蜀錦銷售是虧本的。

至于西魏看起來損人不利己的行為虧不虧呢?

肯定是不虧的,從昭武三年以後,購買蜀錦用的都是祁山鑄幣廠瘋狂加班加點,造出來的南梁鐵五銖錢,價值跟廁紙差不多。

兩年內,西魏囤積了不知道多少倉庫的蜀錦,現在清倉甩賣,也不會賠什麼,卻可以極大地打擊蜀地的經濟,算盤是打的劈啪作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