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玉門宴

玉門關外煙塵動地,漸漸地,一支五六千人的騎軍出現在了關外。

這些騎兵的臉上滿是難掩的風塵之色,但卻個個目光堅定,甲冑精良,且與中原扎甲風格截然不同,無論是編制還是配件都有中亞獨有的粗糲風格。

見厭噠人來了,似是不願意落了下風,西魏騎軍傾城而出,背關列陣,旌旗被狂風吹得烈烈顫動,八千騎卻無半點嘈雜聲音。

「吁~」

就在兩軍對峙,氣氛緊張而微妙之際,元冠受身披赤紅盔甲,騎著夜照雪緩緩出陣。

當面厭噠騎軍中,也策馬駛出一人。

此人頭戴金冠,長髯及胸,行止睥睨間頗有鷹視狼顧之態,見了元冠受,哈哈大笑迎來道。

「真雄主也!」

沙離師的漢話水平出乎意料,元冠受定下馬來,含笑道︰「朕與沙王神交已久,今日得見,得償所願矣!」

「沙某其實見過陛下。」

元冠受不覺啞然,電光火石間搜索記憶,卻似乎從未與之有過交集。

見元冠受神色不解,沙離師為這位皇帝揭開了謎底。

「神龜二年,沙某奉厭噠先帝之命,出使洛陽,朝貢于魏闕。事情辦完,恰逢洛陽有禁軍鼓噪,街上混亂的緊,我等不便胡亂走動,便躲入一間茶肆避禍。

在那里,陛下方年少,與一布衣青年談論天下之事,沙某便在旁偷听了許久,當時便不由得感嘆,中原人物風流,果然名不虛傳。」

舊時光撲面而來,神龜二年洛陽兵變,那時候他認識了還是個函使的高歡,與之相談甚歡,現在仔細回憶,當時確實有一隊西域人士坐在旁邊,只不過洛陽來往西域之人屢見不鮮,自己沒有留意罷了。

「沙王好記性,昔年往事,皆可下酒,今日當入關與朕浮一大白。」

元冠受的目光盯著沙離師的面部表情,沙離師沒有任何慌亂,他嘴角挑起笑意,長聲道︰「理當如此!」

一位皇帝,一位攝政親王,就這樣把臂而談,進了玉門關。

沙離師坦坦蕩蕩,不僅沒帶多少親衛入關,身上的刀也摘了下來,如此作態,更印證了元冠受對于中亞局勢的某些猜想。

玉門關中酒宴,觥籌交錯。

沙離師當先舉起酒杯,呈禮祝酒道︰「大魏與厭噠,世代友邦,今日小王且為陛下賀,祝兩國邦誼,永世不絕!」

厭噠國乃是橫跨中亞西域南亞的萬里大國,在邦交上,自然不是尋常百姓以為的大魏藩屬,而是正經的友邦,所謂朝貢,也只是照顧大魏的面子的說法,其實就是互派使節獻禮,不僅沙離師干過,高徽高尚書也干過這事。

元冠受端起酒杯,話說的卻沒那麼浮夸。

「沙王征伐萬里,英姿依舊,朕甚傾服,有朕與沙王在一日,大魏與厭噠便是金石難斷的兄弟之邦!」

聞得此言,沙離師反而定下心來,元冠受沒說什麼不著邊際的許諾,一代人定一代人之事,才是穩妥。

事實上,兩國邦交不始于元冠受與沙離師二人,也絕不會因二人而終。

國與國之間存在的不是友誼,而是永恆的利益。

沙離師這位攝政親王,之所以不遠萬里從天竺跑到西域,只為了與元冠受見一面,簽訂盟約,便是因為他有著比元冠受更為迫切的政治需求。

這種政治需求,目前只有元冠受能提供給他,那就是保障厭噠國的東方邊境,準確的說,尤其是西域藩屬諸國的安全。

厭噠國在西域的統治並不穩固,不僅高昌舊人時不時地想著復國,每逢厭噠國向西擴張,東方邊境都會變得不穩定起來,草原上虎視眈眈的掠食者,以及表面臣服的西域諸國,都會暗中觀察厭噠這頭雄獅是否遭遇了重創,以此來謀求自身的利益。

在一個甲子以前,厭噠國的外交策略還是向柔然汗國靠攏對抗大魏,但隨著自身征服區域的愈發廣大,最終雙方的利益矛盾發生了尖銳的踫撞沖突,厭噠國轉向了大魏,以圖利用大魏牽制柔然汗國,自己則在兼顧西域影響力的同時極力向西擴張。

所以在往後的歲月里,才有了消滅逃往健陀羅的寄多羅貴霜,佔據中亞,迫使薩柵波斯稱臣納貢,佔據伊朗東部。

而在取得了穩固的生存區域後,厭噠國掉頭東進,憑借著剽悍的戰力,吞並了高昌和西域諸國。

這種東進卻是一種謹慎的擴張,厭噠國從始至終都保持著對大魏的友好關系,對于大魏在西域的有心無力也心知肚明,正是這種克制與北魏在公元六世紀開始的不斷衰弱,讓厭噠國得以控制西域。

現在,沙離師在天竺的中部各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不過厭噠人並不擔心,因為他們光是與霜貴帝國的戰爭就經歷了三次持續數十年,他們對征服一個地區抱有長久的耐心。

但是,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能多線同時作戰,因此與大魏聯合,用較少的兵力抵御柔然人對東方邊境的入侵,也成了執政者首先要辦成的事情。

只有這樣,厭噠人才有充分的精力去掉頭對付天竺人。

「听說柔然人現在不安分的很,陛下對郁久閭阿那瑰可汗的所作所為,如何看待?」

沙離師試探地問出了今天第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成功地引起了在下邊陪坐的突厥貴族們的注意。

突厥可汗阿史那鐵勒,突厥大王子阿史那孔雀,突厥二王子阿史那土門,都偷偷豎起了耳朵,準備認真傾听西魏皇帝的回答。

尤其是阿史那孔雀,這個驕傲的年輕人依舊對那日皇帝假扮使者威嚇于他的事耿耿于懷,此時設身處地的想著若是自己該如何回答。

是痛斥柔然人背信棄義,定要嚴加提防?還是表明柔然勢大,如今不宜與之為敵?

在阿史那孔雀看來,第二種的可能性不大,若是這位皇帝真的認慫了,是不會把厭噠人和突厥人召集到玉門關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