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山龍池,華陽洞宰世觀,說話的正是貞白先生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謚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人。南朝齊、梁時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茅山宗的道祖。
至梁武帝蕭衍之後,恩禮愈篤,書問不絕。賜黃金、朱砂、曾青、雄黃等物,以供煉丹之用。敕建朱陽館以居之。
又為其建太清玄壇,以均明法教,且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
陶弘景隱居茅山達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歲。梁武帝詔贈中散大夫,謚貞白先生。
他說陳氏一脈出人物,應到了陳文贊的子孫,指的是陳家墳地當出王者。這話一出,陳文贊大為震驚,當即翻身給陶弘景跪下︰「陳家若幸而被師尊言中,必將茅山視為道教之宗。」
陶弘景哈哈大笑︰「你小子年紀輕輕,居然能說出如此宏願。看來這一番磨礪,對于你的子孫顯貴卻是打底子的事端。從今天起,你要好好鍛造自己,將自己修煉成宰蠰、宰途雙料大才,必能繁衍出王者。」
陳文贊再拜︰「多謝先生點化,徒兒將不畏風霜,拼盡全力學道。」
陶弘景說道︰「我的十二種道法,各有弟子居之,你就是貧道的第十三名弟子,道號宰贊,取義掌控輔佐、導引之道。宰蠰、宰途是你的兩位師兄。」
陳文贊說道︰「徒兒已經拜了兩位師父,怎好改口,也不成體統。」
陶弘景笑道︰「畢竟令尊與我是至交好友,你就是貧道的佷子,貧道怎可胡亂當你的師祖呢?傳到江湖上也是個笑話。宰蠰、宰途作為師兄,你剛才對他們磕頭也是應該的,就算拜了師兄。」
宰蠰、宰途不約而同說道︰「宰贊年齡比我們兩個也小不了幾歲,我們認作徒弟也十分不妥,就按師父所說,我們都是師兄弟。」
就這麼定下,陳文贊正式成為宰贊道士。
從那天起,宰贊追隨師兄宰蠰搞販賣,將如何營商、如何保貨的本事全部學會。為了使得陳文贊學成之後,能夠長久干下去,宰蠰教他販賣紫筍茶。紫筍茶在這一帶是最好的茶,王公貴族都很喜歡。
陳文贊練成了販略高深、武功卓絕的一條大漢。而宰蠰對于獲利分文不取,全都由陳文贊自己積攢下來,憑他自己處置錢財。
宰途教他奇門遁甲、太公兵法、易經八卦、鬼谷命術。
一晃三年期滿,陳文贊已經二十歲,舉行了成人冠禮,給自己取字蠰筍,一是銘記師兄宰蠰的教導,二是堅定一條信念,此生以販賣紫筍茶為生。
真的要告別師父、師兄,陳文贊感覺學的還差很多。于是宰蠰、宰途又陪他一年,陳文贊離家出走已經五年之期。
又是個臘月,馬上就該過年。陶弘景將他叫到跟前,說道︰「徒兒,你該下山了,回到董羨仙身邊,交媾之下,必誕王者。交媾時日,而自用孤虛之術測之。」
陳文贊將四年來攢下的銀錢四千貫,以兩千貫付給師父陶弘景,宰蠰、宰途兩位師兄各得八百貫,自留四百貫下山。先到建康,給父母、妻子買幾件上好的綢緞衣物。
剛剛買好衣物,還剩下夠蓋房子的五十貫錢,恰好撞見父親。陳道巨看到兒子一身光鮮,比之朝堂上的宰執重臣穿戴更為考究,大為吃驚。
陳文贊給父親跪下,請求父親寬恕五年來不能奉孝。父子重歸于好,相攜回家。到了長城縣家里,董羨仙果然還在,兒子陳談先已經六歲,翻身就來拜爹。將陳文贊感動得一塌糊涂。
一年後,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果然生下了陳霸先。
陳文贊從受孕就頗費心思,從出生年月日的生辰八字,倒推受孕時間。懷他的時候,每天雷打不動陪在董羨仙身邊,為肚子里的陳霸先讀詩誦文。
生下來後,更是嚴格要求、悉心培養,將所學文韜武略全數傳授給兒子。到陳霸先長大,「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
緯候,就是讖緯之學,多指天象符瑞、佔驗災異之術。
孤虛,計日時,以十天干順次,與十二地支相配為一旬,所余的兩地支稱之為「孤」,與孤相對者為「虛」。古時常用以推算吉凶禍福及事之成敗。
遁甲,道家預測學。起于《易緯‧乾鑿度》太乙行九宮法,盛于南北朝。
神其說者,以為出自黃帝﹑風後及九天玄女,皆妄誕。其法以十干的乙﹑丙﹑丁為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為六儀。三奇六儀,分置九宮,而以甲統之,視其加臨吉凶,以為趨避,故稱「遁甲」。
陳霸先會跑了,長得很健康,直到這小子三歲之際,陳文贊才與董羨仙商定生下老三陳休先。
陳休先也遺傳了陳文贊所學的文韜武略,長大之後,也才干突出,乃人中龍鳳。
三個兒子被陳文贊先後帶領經商,販賣紫筍茶。尤其是次子陳霸先,善于掐算,預卜吉凶,往來江湖之間,陳氏父子的紫筍茶生意從無敗績。
陳霸先十六歲成婚,身長七尺五寸,額頭隆起,手長過膝,有帝王之相。
這時候開始,追隨父親賣茶至二十八歲,家至巨富。父親將三兄弟分家,陳霸先選擇做起鴨肉生意。
陳霸先經過五年發奮,又至巨富,超過當初父親沒分家時的家業。
在這個過程中,陳霸先廣交豪杰,遁甲之術更是奇準無比,到他府上談人生問前程的不計其數。其才名及武藝震動朝野,被當地縣令任用為里司,後到建鄴做油庫吏。
梁武帝大同初年,新喻侯蕭任吳興太守,蕭十分看重陳霸先,說陳霸先必定前程遠大。
大同六年(540年),蕭任廣州刺史,陳霸先被蕭任為直兵參軍,已經成為廣州要員。從此進入熱血的征戰生涯,十八年後奪得江山。
南梁太平二年(557年)十月,梁敬帝蕭方智禪位于陳霸先,南梁滅亡。陳霸先稱帝,改元永定,國號陳,是為陳武帝。
此時,其父陳文贊已經去世十二年,被陳霸先追尊為景帝。
陳霸先受禪,追贈陳休先侍中、車騎大將軍、司徒,封南康郡王,食邑二千戶,謚號忠壯。
陳休先之子陳曇朗,在伯父登基前一年,被陳霸先派到北齊當人質。
北齊毀約,派蕭軌南征,被陳霸先俘獲。北齊請求割地、賠款贖回蕭軌,陳霸先不許,並斬殺蕭軌,齊人亦在晉陽殺陳曇朗,時年二十八歲。
南陳天嘉二年(561年),陳蒨即位後,追贈堂弟陳曇朗為安東將軍、南徐州刺史、南康愍王等。次年,將陳曇朗的靈柩迎回建康。
南陳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帝姓氏與國號相同的正統朝代,堪稱一絕。
陳霸先被梁敬帝蕭方智封為陳公、陳王。加之陳霸先號稱是潁川陳氏之後,春秋陳國之裔,所以立國後建國號為「陳」。
因北方被隋文帝楊堅逐漸統一,南陳江山由陳後主陳叔寶接掌。此子面對北方強敵,居然不問政事,荒于酒色,陳朝國勢江河日下。
南陳禎明二年,即隋朝開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楊堅命次子楊廣掛帥,發動南北統一大戰。
隋文帝在壽春設尚書省淮南行台省,以晉王楊廣為行台尚書令,主管滅陳之事。以晉王長史高,參謀三軍,決斷諸事。
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及名將賀若弼、韓擒虎、杜彥、王世積、燕榮等統軍,分八路攻陳。有水陸軍五十一萬八千,綿亙千里,至次年攻陷建康,陳朝滅亡。
陳朝大體沿襲前朝郡縣建置,有四十二州,一百零九郡,四百三十八縣。傳五帝,歷三十二年。
南陳滅國之際,陳文贊之孫、陳談先次子陳叔寶惶恐奔逃,跳入枯井藏匿,後被隋軍拉出,擄至長安,以其祖籍而封長城縣公。
隋文帝賜予宅邸,禮遇甚厚。陳叔寶作為亡國之君,居然還能夠沉湎酒色,醉生夢死。可見,為他戰死的許多將校,全部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隋朝仁壽四年(604年),陳叔寶病逝于洛陽,終年五十二歲。隋朝追贈大將軍,謚號為煬,安葬于洛陽邙山。
其寵妃張麗華,被楊廣垂涎,想納為妃。長史高說︰「周武王滅殷商,殺死妲己。如今平定陳朝,不應娶張麗華。」
于是高下令,在青溪斬殺張麗華。此女在陳叔寶的朝廷,的確干預朝政,影響極壞。但其天姿國色,也為後代驚奇不已,三百年後的後梁皇帝朱溫,就曾見過張麗華的畫像。
朱溫初識張棲蝶之際,就曾驚嘆︰「姑娘莫非麗華在世?」
商天之上,博望寶殿,香供大都督楊宗桓傳布金國醋神喬會喜的前世,講到這里,楊宗桓贊道︰「以陳文贊之才,自取帝王之位亦無不可。但他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三個兒子身上,可謂一代偉父。
「這就是為何陳武帝陳霸先尊其父為景帝的緣由。然而,陳景帝終老之後,在商天之上怏怏不快。待在顯定極風天帝王宮殿一百五十五天,遇到武則天焚化《販夫神冊》,大為振奮。當即轉世投胎,謀求商神之封。
「陳景帝投胎成了錦城八羚的三哥喬揚昌來孫,繼而因保貨殺官,被金世宗封為坊國公、晉醋商神。太元正商上帝又封為絲路保市大帥,可喜可賀!」
《謚法》︰「由義而濟曰景,用義而成。耆意大慮曰景,耆,強也。布義行剛曰景,以剛行義。」
陳文贊被追尊景帝,上述謚曰景的三種情形,陳文贊符合第三種。
喬會喜的前世乃陳景帝陳文贊,雖然沒有當過一天皇帝,但作為地地道道的商人,被尊為帝者,陳文贊是第一人。這里當然不包括自為皇帝的寒浞、劉裕、黃巢、朱溫、柴榮、趙匡胤等六人。
保市大帥喬會喜回想一陣︰「寡人前世卻是陳朝之父,究竟是東周陳國之蔭,還是貞白先生之明,寡人卻不能想明白此事。」
鑿空大帝笑道︰「遁甲之術在你的前世卻十分得手,想必做醋商也是隨身了。如你所問,此事要得明白,歸根結底還是四個字︰殺怯踐信。再要歸結,就成了一個字︰販。」
保市大帥、坊國公、晉醋商神喬會喜撫掌大笑︰「妙,妙!一個字︰販!」
一個販字,概括了一切。貝與反合,表示買者與賣者相向而立,買者遞貝,賣者遞貨,等價交換錢和物。本義︰買賣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楊宗桓笑道︰「鑿帝這個販字,妙不可言。其中衍生義可以是,我們對值得付出的事物付出了,必然回來等值甚至倍利的事物。付出與回報之間,實在是存乎一心,玄之又玄。」
鑿空大帝與十神在這里對于陳文贊、喬會喜兩世之間的神跡,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好不熱烈。
此時,轉出來抄紙上仙,對傳布使主陶抗抱拳施禮︰「請問陶布使,小仙的主神營救大帥的前世又是哪位?也叫小仙明白,免得生出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