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激戰儂智寧

夫種子道長尤種,即孫雁種,這位堂伯父名叫孫節,字北禮,開封人。

孫節是孫武山的孫子,孫武山當年在汴京乃知名的信德椒商,東京五德的五弟,他的子嗣自然是開封人。

開封孫武山的子弟畢竟是白水孫氏,先祖孫采椒等都在老家同州少華山下的基園。因而他們開封孫氏與同州老家肯定斷不了聯系。

孫節從小參軍,憑借勇氣才干,起家右侍禁。跟隨名將狄青鎮守延州,數次打敗西夏,痛殺西夏名將多員,屢立戰功。南征儂智高之際,已經升為西京左藏庫副使。

孫節在軍中,每到戰事結束,都會到老家基園看看,與堂兄弟們熱鬧幾天。一次,孫北虎因采購辣椒多,遇到連降大雨,許多干辣椒返潮而發霉爛掉,損失巨大。

孫北禮回家看到堂弟孫北虎一蹶不振,愁眉不展。不等兄弟開口,就拿出五百貫讓孫北虎重新起家。

經歷這次霉運,孫北虎對孫節感激不盡,逢年過節必須到汴京看望他一家老小。兩家宛如親兄弟,過從十分密切。

孫北禮戰死昆侖關之後,孫北虎帶妻子兒子到開封吊孝。

定國公狄青親口對孫北虎等家人說︰「北禮陣亡,朝廷痛惜。他陣亡于儂智寧的暗槍。冤有頭,債有主,這個大仇,相信日後必然得報。」

這次,孫北虎和孫雁種父子到大理國虛恨部,在黑竹溝箭竹嶺遭遇劫匪,匪首報名「南國槍王儂智寧」,孫家父子當即仇恨上來,淚水涌出。

孫北虎頓時將掌中八十四斤追魂槍舞動起來,孫雁種也將八十八斤追魂槍顫動如飛,父子一起殺向儂智寧。

儂智寧匪兵隊中閃出一員紅胡子猛將,看其裝束,必然是個都頭。此人大喝道︰「某家廣源鞭王頻飛龍,哪里來的狂徒,還不報上名來?某家鞭下不死無名之輩。」

所謂廣源,是指交趾李朝北部的廣源州,現為廣西靖西西南地面,越南與廣西交界地。頻飛龍所使的鞭是苦藤鞭。

晚唐之際,平度大帝文烈、巽道帝君漆雕又等七神,與南詔富商一道大戰交州,這苦藤鞭就是當時南詔國羅苴佐歸正倆的必殺技。兌道帝君凌公威就因這玩意陣亡封神。

與此同時,成都前線出現一位使用苦藤鞭的南詔羅苴佐暴子鳳,也叫興元十三槍的九哥班敏吃盡了苦頭。

頻飛龍此人,從他的姓可以判斷是哪里人,為什麼這麼說?

廣源州那一代有儂峒、任峒、淥峒、頻峒、計峒、羅回峒、勿惡峒、鎮安峒等等蠻族,儂智高一族便是儂峒人。所以頻飛龍一定是頻峒人。

這里的各個峒部,數千年來都有自己的土王管束。秦皇漢武以來,雖然歷代都曾經表面統一過這邊,但無法歸于中央直轄,只能采取羈縻政策,封他們的土王維持統一局面。

所以,這里的文化傳承非常純粹,是地地道道的古炎朝、古黃朝文化,他們口口相傳的眾多民族史詩中,關于炎帝王朝的許多官僚設置、治國方略、炎朝戰爭、諸位炎帝譜系、炎朝大臣派系等,十分清楚明白。

有人說,這都只是傳說,不足為憑。這種理論是中了西方人的邪毒,他們的荷馬史詩不也是神話傳說嗎?為什麼就能成為他的古文明依據?

西方人對于中國人的雙重標準,在文化界開始于鴉片戰爭,希望後來人警醒。將好多從炎黃時期生存至今的土人史詩整理下來,必能對炎黃時期的歷史脈絡有全新考量。

本書作者在前文書中正式提出炎朝、黃朝命題,絕非空穴來風。

孫氏父子雖然也听少華山水靈觀的道長及孫家祖輩提過南方蠻人的歷史,知道他們是炎帝正宗。也知道他們這邊有奇人,有奇特的各類兵器,但實際遭遇,卻並不能警醒。

孫北虎揮動追魂槍直接與頻飛龍對戰。孫雁種接戰儂智寧。

孫北虎通名報號︰「某家少華山秦椒槍神孫北虎,專殺劫賊。」

頻飛龍那還客氣,揮舞藤鞭與孫北虎戰在一處。

孫雁種報號︰「某家衙國槍王孫雁種,要爾的狗命。」

儂智寧將九十二斤五毒透龍槍顫動,來刺孫雁種。

頻飛龍將掌中一丈六的苦藤鞭打出,「啪」一聲山響,震得箭竹嶺的竹葉亂飛。孫北虎被駭得當即冷汗直流,慌忙躲避,思考該怎麼應付?

唯一的辦法就是忍受抽打,以掌中槍纏繞他的苦藤鞭,繼而奪下,以佩劍斬殺。想好計策,孫北虎圈馬再戰,任憑他的苦藤鞭如何啪啪山響,只管用追魂槍挑刺。

二十合過去,孫北虎身上連中五鞭,身上單衣被抽得稀爛。頻飛龍情知他要用槍破鞭,也小心防範被他的槍纏繞,圈馬繞到他槍挑的側面和後面,揮鞭猛抽。如此反復,二將戰至八十余合,不分勝負。

孫北虎心下一驚,難怪堂兄孫節戰死,這樣搞下去,自己一定會被抽到渾身爛完,再要有人偷襲,必然陣亡。此時,他和戰馬都中了許多鞭,戰馬慘嘶不止,眼看難以控制。

再看兒子孫雁種的追魂槍八十八斤,與儂智寧的九十二斤五毒透龍槍相對戰。兩位槍王殺得難解難分,兩下夾馬飛馳,快如閃電,已經戰至一百余合,不分勝負。

孫北虎心里更加緊張,這樣搞不行,必須父子合力先殺他一個,再一起殺第二個,否則,今天就闖不過這道鬼門關。

相好計策,孫北虎不顧渾身被抽得浸出鮮血,趁著圈馬之際,直接撞向南國槍王儂智寧。孫北虎一聲暴叫︰「雁種,你我合力殺敵。」

孫雁種不能勝儂智寧,心中正在焦躁,老爹一喊,當然心領神會。兩桿追魂槍一前一後猛刺,儂智寧勉強接了一招。第二個照面,父子兩桿槍將儂智寧前後胸刺穿,死尸滾落馬下。

這邊正要轉身來殺頻飛龍,卻被他的苦藤鞭狠狠抽來,「啪」一聲巨響,將孫北虎連人帶槍纏住,抽下馬去。孫北虎一聲苦叫︰「不好!」

與此同時,匪兵隊中飛出兩名隊將,眨眼之間,兩柄一模一樣的宣花板斧將孫北虎人頭砍碎。疼得孫雁種一聲嚎哭︰「爹!」險些栽落馬下。

廣源鞭王頻飛龍一看得手,將丈六苦藤鞭再次揮舞,打向孫雁種。兩位宣化斧一起沖來,大喊大叫︰「南國斧神任應龍,南國斧魔淥豢龍,我等三龍都頭,專取不識相的狂徒。」

哦,他們是這樣與敵對陣的,他們三百兵,有三名都頭,廣源鞭王頻飛龍、南國斧神任應龍、南國斧魔淥豢龍,這三人號稱三龍都頭。

孫雁種被他們一報號,再看兩柄宣花板斧,必然都在九十四斤分量。三龍都頭個個都是戰神級別的兵器,自己這桿八十八斤追魂槍,必然不是對手,要怎麼才能報了殺父之仇呢?

帶父子二人前來箭竹嶺的尤為民,這時候跑到哪里去了?

孫雁種和著傾盆淚雨,腦子略微閃念,尤為民肯定不會撒手不管,他也是地道的商門弟子。想了一想,心中有數,飛速舞動掌中追魂槍,一手格擋,要一手以靈台劍殺人。

腰間的靈台劍,乃華州靈台山下鑄劍師魚神所鑄,也叫魚神劍,其所鑄之劍,鍛打的紋路宛如傳說中的魚腸劍,鋒利無比,削鐵如泥,殺人不見血。

剛才猛然間激戰,而且是許多年未遭遇的強悍對手,父子二人都佩有魚神劍,卻沒能用上,枉死了孫北虎。

想到這里,衙國槍王孫雁種雙眼噴火,猛沖猛刺。頻飛龍的苦藤鞭毫不客氣,「啪啪」猛甩,孫雁種被抽得叫苦不迭,強忍劇痛,猛然抽出魚神劍,也不管頻飛龍怎麼抽打,直奔南國斧神任應龍。

南國斧神的宣花板斧恰恰砍到腰際,孫雁種一劍削到,他那宣花板斧的鐵柄立即被削為兩截。嚇得任應龍大叫一聲︰「快跑!」

淥豢龍看得真切,但他的宣花板斧也已經砍了下來,一招泰山壓頂直抵孫雁種腦門。南國斧魔的宣花板斧又被魚神劍削為兩段。

任應龍已經騎馬跑掉,孫雁種磕馬直撞淥豢龍,緊跟又一劍削到淥豢龍的左肩。但見淥豢龍的左肩連帶護臂鎧被斬落馬下。

嚇得這位南國斧魔一聲暴叫︰「吾命休矣!」飛馬而逃。

頻飛龍頓時大怒,苦藤鞭狂卷而來。孫雁種依舊以劍來削,哪知道苦藤鞭喂過三遍油,不但滑溜,而且是個纏繞之勁。魚神劍不但不起作用,而且被死死纏住。

衙國槍王孫雁種索性放棄魚神劍的搶奪,雙手直接纏繞苦藤鞭,死命來奪。這倒是出乎頻飛龍的預料,慌不迭爭奪自己的兵器。

孫雁種看他用上力氣,猛然松手。看他朝後栽落馬下,急忙順槍一刺,一丈八的追魂槍恰恰趕上。好大一個廣源鞭王,被刺中大腿。

哪里知道,廣源鞭王頻飛龍也是個不怕死的主兒,不顧劇痛,順勢一抓槍桿,忽然一拉,將孫雁種拉下馬去。頻飛龍的腰間也有一柄寶劍,「倉啷啷」抽了出來。

他的這柄寶劍是郁蚩劍,一劍削到,嚇得孫雁種急忙滾身,大叫︰「不好!」

匪兵隊中沖上來三名隊將,都舉起刀槍,亂刺亂砍孫雁種。他這里暗暗叫苦,情知沒命,只能靠亡命打法了。只見他一躍而起,飛身來奪一名隊將的鬼頭刀。

忽听得天崩地裂戰馬飛來,尤為民大叫︰「虛恨棍王尤為民來也,狂徒讓路。」

只見尤為民身後三十六匹戰馬,都馱著英雄好漢,集體舞動七十二斤盤龍棍,集體發出巨吼︰「尤大俠弟子,虛恨三十六天罡,專殺山賊!」

「 里啪啦」一陣響動,三百匪兵隊中,頓時被砸死七十多人,其余人等抱頭鼠竄。

尤為民大棍是一百零八斤,早到了圍攻孫雁種的三名隊將跟前。兩名隊將的腦袋已經開花,另一名隊將翻身就跑,也被虛恨三十六天罡砸死。

頻飛龍要跑,被尤為民一棍趕到,砸斷了他用劍的右臂,被生擒活拿。尤為民眾弟子早將孫雁種救了起來。

恰在此時,倒在地上的一名匪兵大喊︰「納命來!」

大家剛剛松口氣,看這人的大刀猛掃,必然被冷不防砍死一人。

這人是誰?難道要來個絕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