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的暗夜,滏口陘東頭,磁州滏口關。
此時,戲魚貓展榮剛發現屋里有金人,水飛蛇孫顯輕盈來到。
孫顯趴在展榮耳朵上,極輕的聲音說道︰「不見甘後樞房間亮燈。曹上樞、嚴下樞都躺在床上,似睡非睡。看來關中兵丁尚未增加,還是留下的那一百人。」
展榮頷首,二人伏在這里繼續听正堂屋里說話。
只听一個金人說道︰「黃將軍,當今宋室只知道壓榨百姓,腐敗透頂,還保他何用?何不听取阿迭大相的建議,到那時候,你們黃宮六樞必然個個封侯,獨霸一方,那是何等氣象。」
黃中樞嘆道︰「李將軍,你是知道的。已經得報,小舅子的涉水六虎全部陣亡。明天一早岳衡就打到滏口關了,一旦關破,哪里還有什麼滏口關獻給天會皇帝?」
黃中樞稱呼的李將軍又勸道︰「以我所料,張確並不能將你怎麼樣?你屬于禁軍,知府即便得知你的做法,也不能怎樣。咱們派出去的兩路人馬,肯定會起作用。目前只要能堅守滏口關,絕對不會出別的事情。」
房頂兩兄弟听得冷汗直流,看起來,黃中樞還處于搖擺狀態。那麼他們所派出的兩路人馬是指的什麼呢?
「肯定有一路求援。」展榮、孫顯不約而同湊向對方耳朵。
忽然,那個李將軍如同箭射一般,飛身出屋。壞了,這小子有偵默功,必然听到了房頂說話。兩兄弟互相一拍肩頭,滾身而去,消失在這個房頂。
展榮到了堂屋後坡,雙手摳住房檐,卷身縱下,鑽入房後的樹叢。屋里的黃中樞、岑前樞、阿迭大相一起飛身出屋。展榮趁此機會,蹬牆而上,翻到了牆外。也不再探看胡大樞的情形,直接攀岩而去。
戲魚貓展榮到了岳衡營帳,水飛蛇孫顯早已等在這里。眾英雄也都等著。
眾人一通分析,白麗舒以為︰「以我的從商經歷來看,甘後樞、胡大樞的房間都黑燈,他們派出的兩路人馬,必然是這兩位。一路必然是搬動磁州禁軍去了,另一路一定是去真定府,賄賂那里的禁軍都指揮使。」
白麗舒這一分析,岳衡倒抽一口冷氣,跌足浩嘆︰「壞了,我們告狀去的是隆德府,這滏口陘的東頭,卻不在隆德府管轄範圍,張確的確無能為力。我們目前之計,當速戰速決,采取夜襲,不再等天亮了。」
眾位英雄都以為有理,紛紛請戰。
岳衡傳令︰「我們這就拔寨而起,馬鈴摘下,馬蹄包上,輕腳慢手開到滏口關下。到時候,貓俠和蛇俠還以輕功潛入,打開寨門。直接攻入關寨,務必生擒黃中樞,最好抓到金國的阿迭大相和李將軍。違令者,斬!」
眾人紛紛依令而行,拔寨都起,悄悄開到了滏口關下。
展榮、孫顯分別在寨門兩側十幾步遠,都甩開老虎爪,飄悠而上。
不大功夫,就听見「啊啊啊」一連聲慘叫,二俠已經得手,殺死了守門兵丁。果然寨門被打開,何元凱舞動一雙黑虎銅錘,翟鼎玉舞動一對龍虎棍,當先開路。
其余眾俠紛紛進寨,這邊由岳衡堵死西門,白麗舒迅速佔領東門。
商貢獻帶領虎鼎朝、董紫衣、展榮、孫顯、常鼎豹,直接殺到了關寨公署。一百余兵丁全部被俘。
展榮一聲大吼︰「主將黃中樞勾結金人,要將爾等變為漢奸,何不隨我等擒獲黃宮六樞,為朝廷立下功勞?」
孫顯、常鼎豹也逐個大喊。眾兵丁一看關寨三名隊將都這麼說,多半反水,無不大怒,誓要活捉黃宮六樞。
商貢獻大喜,就叫常鼎豹作都頭,展榮、孫顯分別為隊將,三人統領這一百兵,反殺黃中樞。
曹上樞在床上被展榮生俘,他本是中唐之際大戰青州的曹晉山後裔。
曹晉山在青州被俘之後,平盧軍節度使薛平念其人才難得,準其將功補過。後輾轉各地為朝廷征戰,位至武安侯,其封地武安縣屬于唐代河北道洺州。到了宋代,洺州改為磁州。
曹上樞作為名將之後,為什麼能被生俘?
他早知道主將黃中樞在宋金之間首鼠兩端,心中不樂意。然而人家是大哥,又是主將,無可奈何。這時候,早听見了門外大亂,他仍然若無其事,躺著睡覺,所以被擒。
嚴下樞拿起八十二斤冷月寶刀出門,迷迷糊糊被孫顯一繩標纏住冷月刀,董紫衣劈手將他的刀奪下,也被綁了。
嚴下樞的先祖乃嚴對,也是大戰青州之際被俘的大將。後來,嚴對、嚴措兄弟被唐廷派入南詔,成為南詔重臣。嚴對離開青州之際,其別室子嚴壽還在襁褓中,故而留在了青州。
看起來,黃宮下了很大功夫,將當年跟大戰青州有關的胡軫、黃羿、岑壽山、甘茨山、曹晉山、嚴對六家後裔全找到了,從小培養,叫他們結義為兄弟。可惜黃宮的一番苦心,兒子黃中樞卻勾結金人,真叫人無言以對。
岑前樞被常鼎豹攔住,兩人對罵一陣,戰至三十余合,被何元凱不耐煩,雙錘砸到。
托天叉王岑前樞掌中的三股托天叉,雖然也重達八十六斤,比之先祖岑壽山的托天叉足足重了三十斤,對付一般戰將,可謂無人能敵。
但面對何元凱的雙錘一百二十八斤,實在是大巫見小巫了。當即被何元凱將其托天叉打飛,頭顱被砸碎,死于非命。
黃中樞被虎鼎朝、翟鼎玉截住,霸王鞭甩動了十幾合,被翟鼎玉雙棍纏繞,虎鼎朝欺身而進,一棍將其砸翻,也被生擒。
李將軍被常鼎豹、展榮、孫顯三人包夾,也生擒活拿。
滏口關被迅速攻佔,眾人點燃松明火把,到處搜尋阿迭大相,卻始終不見蹤影。經仔細勘查現場,黃中樞的正堂後窗被搗毀。看後牆外的樹叢,明顯的是被大棍胡亂打翻。
展榮、孫顯翻牆再看,從牆外撿起了一枚金簪,一綹袍袖,一只馬靴。
岳衡急令︰「展榮、孫顯立即出動,連夜追蹤阿迭。無論能否捉到,明天午後返回滏口關,另有分派。」
貓俠、蛇俠得令而去,並不要松明火把,憑著一雙夜行眼,緊急追蹤。
滏口關被攻陷後,經逐個審問,李將軍、黃中樞二人無論怎麼審,死活不說實話。曹上樞、嚴下樞則竹筒倒豆子,細細說了他們所知道的情況。
李將軍叫個李界,字宣判。原本遼國易州刺史,金滅遼之戰後期,投降金國,仍為易州刺史。一年後改任武衛軍副都指揮使,協助都指揮使,守衛上京會寧府。
阿迭大相叫個阿迭躲乞,其實並非什麼大相,而是遼陽府少尹。遼陽府是金國東京,也是曷蘇館路兵馬都總管府所在地。阿迭躲乞是治政官員,兵馬都總管是軍事統帥,按規定互不統屬。
事實上,金國的軍事統帥位高權重,府官大多采取既听皇帝的又听總管的,遼陽府的府尹、同知、少尹等官,地位等同于兵馬總管的丞相、副丞相。因而,金朝習慣上把府官稱之為大相。
阿迭躲乞和李宣判一文一武,而且並不在一地為官,為什麼會擰到一起?阿迭躲乞之父阿迭大裕正是武衛軍都指揮使,乃李宣判的主帥,頂頭上司。
阿迭大裕在滅遼大戰中,渾身傷病,感覺不久于人世。就想著怎麼讓兒子能繼承他的榮光,在金朝繼續掌握大權,叫阿迭部族世代輝煌。
他帶兵打仗許多年,十分注重漢人大將的意見。滅遼大戰十年間,阿迭大裕曾經數度攻打易州,全都大敗而歸,對于李宣判十分佩服。因而特意奏請金太宗完顏晟,將李宣判從易州調到武衛軍當他的副手。
漢人大將能位至武衛軍副都指揮使,在金朝文武百官之中,可謂炙手可熱。但李宣判為人卻並不是那種夾著尾巴做人的人,指望他搖尾乞憐,門兒都沒有。往往發表一些很難听的言辭。
而金太宗和阿迭大裕反而更為欣賞他的才略,每每有重要戰事,都叫李宣判參與謀劃。
而阿迭大裕要為兒子設謀上位,于是就叫阿迭躲乞拜李宣判為師,多學習李宣判的韜略和為人。
說起李宣判的來頭,除了曾經是遼國易州刺史,還有很深的背景,那就是中唐名將剡侯李井的裔孫,乃遼朝澶國公、通商度厄天師、修成地仙的兕道人玄孫。
他們這一支的嫡長子,世襲遼朝澶國公及通商度厄天師,世代住持大青山平度宮,弘揚商門道派的文韜武略。
此時,李宣判什麼也不說,而曹上樞、嚴下樞只知道這麼多。由于情況不明,岳衡並不能從伏龍四俠的大哥理蔚道長這邊,與他論起師承關系。
李宣判不是有偵默功嗎?他察覺到了有人偷听,為什麼滏口關主將黃中樞不作緊急動員,為什麼眾將及一百兵丁被全部俘虜?
當時,黃中樞他們看李宣判跳出屋子,紛紛出屋查找動靜,毫無收獲。李宣判請求黃中樞抓緊部署力量,死守西門、東門。
黃中樞以為問題沒那麼嚴重,岳衡區區一個商隊,還不至于狂妄到攻打朝廷禁軍重地,那可是謀反大罪,要滿門抄斬的。但還是加派了人手,東西兩個關寨大門,各派了一名火長過去。
結果可想而知,貓俠展榮、蛇俠孫顯將守門兵丁全部斬殺,奪下了滏口關。一大幫子守關大將和兵丁全成了俘虜,還戰死了托天叉王岑前樞。
審問告一段落,已經天亮。就趁著滏口關的伙房,整了些早飯,眾英雄都趕忙用飯。
岳衡部屬,兵分三路,一路由白麗舒帶領虎鼎朝、董紫衣及十輛馬車、十個兵丁,前往黎城縣白馬驛,將三十桶陳醋運來。
一路由商貢獻帶隊,等來周謹、盧鼎昌、蘧斯文,將黃中樞、李宣判、曹上樞、嚴下樞押往磁州,磁州如果管不了,直接押往真定府。
一路由他帶領常鼎豹、何元凱及剩余的兩百兵待在滏口關,一則防備黃中樞請來的援兵,二則方便十車陳醋過關。
白麗舒帶人走後不到半個時辰,滏口關東門外喊聲大作,一將高喊︰「黃將軍開關,磁州防御使帳前指揮使梁高巔,救援來也。」
喲,指揮使必然帶的是一營兵,果然是黃中樞請來的援兵到了。人家一營是五百生力軍,眾商家英雄該怎麼應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