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還原孫叔敖

孫叔敖,羋姓,氏,名敖,字孫叔。一名蒍獵,蚡冒之後。蚡冒乃楚厲王,前758年至前741年在位。

古代的人,將字放在前面,名放在後面,姓則隱去。比如百里奚之子孟明視,孟明是字,視是名,姓百里。現代人看,似乎父子不同姓。這種倒裝叫法,早就從絲綢之路傳到歐洲,他們將名字的這種倒裝叫法傳到現在。

荀子記載,孫叔敖是楚國邊境期思人,頭禿而發少,左手比右手長,身高不及車前的橫木,卻使楚國稱霸于諸侯。

孫叔敖生于楚成王十二年(前660年),卒于楚莊王二十一年(前593年),享年六十八歲。歷代為相者中,其壽命不是最高,個子是最低的,卻影響深遠。

根據現有史料,只能看得出,治水是他起家的政治本錢。

因淮河洪災頻發,孫叔敖主持治水,傾盡家資,楚穆王元年(前625年),他三十五歲,孫叔敖在期思(今河南淮濱縣境內)、雩婁(今河南固始縣史河灣境內)主持興修水利,建成中國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婁灌區(期思陂)。

孫叔敖因治水而被萬民稱頌,于楚莊王元年(前613年),他四十七歲,由前令尹虞丘推薦,楚莊王任孫叔敖為令尹。

為相之後,又歷時三載,修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  b i),又稱之為安豐塘,借淮河古道泄洪,築陂塘灌溉農桑,造福淮河黎民。

期思陂和芍陂,兩千六百多年過去,至今仍在發揮著作用。

孫叔敖輔佐楚莊王期間,施教導民,寬刑緩政,發展經濟,政績赫然。主張以民為本,止戈休武,休養生息。使得楚國境內農商並舉,文化繁榮,翹楚中華。

販神都天部都虞候漆雕卉反問道︰「那麼,問題來了,他治水所傾盡的家資,是從哪兒來的?那麼大的水利工程,他家的錢夠用嗎?他修了期思陂,是代表官方,還是純屬個人行為?」

漆雕卉說道,後世以為孫叔敖只活了三十八歲,恰恰將其出生時間刪減了三十年。這是刪改《史記》者,便于隱匿他的早年經歷。

司馬遷稱贊他︰「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那麼三度為相,是哪三度?他的壽命到底是多長?所以,刪改《史記》的人,活兒沒做干淨,使得後人對孫叔敖的生卒時間,難以斷言。

然而,從他的活動軌跡來看,與其年齡壓根對不上號,自相矛盾。所以,刪除後變成謊話的孫叔敖傳記,很容易就發現了破綻。

所謂︰說一句謊話,需要一千句來圓。一個人說謊話,需要一千人替他圓。刪改歷史的人,無法自圓其說。

司馬遷的《循吏列傳》︰「孫叔敖者,楚之處士也。虞丘相進之於楚莊王,以自代也。」

處士,本意是指有德才而隱居不願做官的人,後來泛指沒有做過官的賢才。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楚國令尹虞丘舉薦他之前,孫叔敖什麼也不是,只是一介平民。

所以,後代刪史者,畢竟史籍浩繁,無法招前顧後,出現了許多商界巨子的事跡被刪之後的種種矛盾。

孫叔敖家中世代經商,到了孫叔敖長到十八歲時,他獨立經營木材生意。到三十五歲時,家資掙到累千累萬,早已娶妻生子。

三十五歲這年,在販運木材過程中,遭遇淮河洪水,將其價值十萬緡的木材大船全部打翻,埋入了淤泥之中。

洪水過後,組織家人和弟子門人清淤取木之際,孫叔敖對于老家期思這一帶的淮河水網了如指掌,提出了趁著清淤,何不將淤泥堆疊成渠溝,再發大水,就能泄洪。旱季可以引水灌溉,豈不是一舉兩得。

那麼多淤泥,亂扔亂挖,也是一樣淘神費力。家人及弟子門人都贊成這麼做。由于價值十萬緡的木材都埋在這一帶將近二十里的河床兩邊,又雇用了上千人來清淤挖木。木材清理完畢,挖通了二十里之遙的水渠。

遇到旱季,沿線百姓想要引水灌溉,就托人到他府上來問價,孫叔敖起初沒怎麼想要錢的事情。

但農民用了一次兩次之後,都紛紛象征性的出一些費用。孫叔敖將農民這些錢集中起來,核算一下,農民每年澆灌所給的費用,居然得到了十數緡的錢財。這還只是象征性的,帶感恩性質。

他靈機一動,索性就以這段二十里的水渠為基礎,修一條長渠,農人又需要灌溉的,隨意給個費用就行。到洪水泛濫,又能很好的排洪泄洪。

于是,征集沿線凡是需要灌溉的民夫,從期思往前繼續修渠。仍舊采取挖舊淤泥的辦法,既能清理淤土,又能修成水渠,還不用去遠處取土。

農閑之際,無數農民被動員起來,都參與到挖淤修渠過程中。孫叔敖將昔日里農民給的費用全部拿出,解決修渠農民的吃飯問題,受到了農民的熱情稱頌。

完成這項工程,靠的就是這樣的辦法,歷時十年,到他四十五歲完成。期間,孫叔敖利用前期修好的水渠,獲得的利潤,加之家里積累的資財,修成了聞名天下的第一個渠系水利工程。

這之後,孫叔敖為了使得這一水利工程能長期使用,叫諸子及門人分段管理,按照以往農民自覺交納的費用,收取固定的微薄費用。集中使用這些費用,不斷維護這一工程。

分流減勢,次遞疏導,安閘壘壩,築陂築塘,灌溉稻田。這樣既可防下游水澇,又可供下游灌溉,使「山漵之湍波」成為「沃壤之美澤」。老百姓深受福澤,美譽其為「百里不求天」的灌區。

在這十二年間,水渠沿線的農民,年年豐收,為楚國貢獻了無數糧食。孫叔敖的功勞,傳遍楚國及中原各國。

這一工程震動楚國,震動天下。孫叔敖的美德被廣泛傳揚,人人敬為神明。故而,楚國高層坐不住了,得請他出來為全國干事,千萬不可讓這樣的人才流落到別國。

于是,宰相虞丘主動讓位,請出孫叔敖做宰相,使得楚莊王稱霸天下。

《呂氏春秋》記載其戒子一段,非常值得玩味。

孫叔敖病危,臨死前,告誡兒子逴考︰「楚王多次封我,我都沒要。我死了,楚王會封你,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國和越國交界的寢之丘,既貧瘠,名聲又壞。楚人怕鬼,而越人信禱告。可長期享有的地方,只有這里。」

孫叔敖死後,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給逴考,逴考沒有接受,請求楚王封給他寢之丘,所以至今也沒有失掉這塊封地。

《呂氏春秋》贊道︰「孫叔敖之知,知不以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這種頭腦,只有商家出身的才能說得出,那種靠玩筆桿子的儒生,絕對不敢這麼說話,沒那個狗膽和謀略。他們生怕楚王封子孫不好的地方。

漆雕卉說到這里,對鎮東大帥繚澤光道個萬福︰「孫叔敖到了長天,見後人對自己的大實話,奉若神明,禁不住好笑。卻突然發現,這樣對自己的恭維,其目的卻非常險惡,是為了將自己最得意的從商履歷悉數刪除。

「一直在元載孔升天的朱襄昊英仙境,生氣一千二百多天,居然等來了《販夫神冊》,經過一番打探,自己沒有獲封販神,居然不能直接進入販神部。當即二話不說,投胎轉世,成為應山侯繚相的玄孫。

「果然不負所願,東海縣斬殺海國血洗乾方海捉島,被南唐天子李璟封侯封神。可喜可賀!」

這一通前世神跡,听得繚澤光目瞪口呆。眾神諸仙也都對孫叔敖和繚澤光敬服不已,不免也是一陣紛紛議論。

眾位正神的前世講到這里,春秋五霸的重臣,他們稱雄于齊宋晉秦楚五國,都又轉世獲封正神的商界巨子、名臣。

不等眾神議論完,雕漆大仙站起來,對著回跋雷抱拳大呼︰「請問虞候都督,某家主神九都巡按的前世是誰?我等也要從中領悟一些販門道理。」

虞候都督、血烏販神、豐王回跋雷起身,對元販上帝及眾神諸仙施禮,振聲說道︰「九都巡按、漆刻販神、青陽侯周大雲,字舀平,乃古代四大刺客之一、刺殺吳王僚的專諸轉世而來。」

九都巡按當即目瞪口呆,驚呼︰「天啊,我這前世這麼雷人嗎?」

眾神諸仙對這個專諸也轉世為販神,始料不及,但仔細一想,的確合理。專諸以魚腸劍刺殺吳王僚,使得公子光登基,成為聞名天下的吳王闔閭。

許多史學家在春秋五霸的名單確定上,不贊成宋襄公、秦穆公的,這二人打仗多敗。以為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才是真正的當過霸主。因而,準確的說,春秋五霸應該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宋襄公迂腐透頂,並沒有成功成為盟主。秦穆公只是與晉文公之子晉襄公打了幾仗,還都敗了。所以,這兩位算不上什麼春秋五霸。

專諸所用的魚腸劍,來歷可真不一般。

傳說劍身全是魚鱗紋,是反復鍛打所致,目的是為了能一舉刺破護甲,並傷及內髒。因其長短可以藏在魚肚之中,所以被稱為「魚腸劍」。

據《越絕書》記載,鑄劍大師歐冶子曾為越王勾踐鑄了五柄寶劍。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制成了五口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

魚腸劍既成,歐冶子請來薛燭,他相劍的本領尤如通靈。

薛燭看了魚腸劍,說道︰「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後來越國進獻寶物給吳國,果然被當做了吳王僚的祭器。

那麼,這種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的刺客,為什麼就選中了專諸?他在吳國做過什麼?為什麼也要投胎轉世販神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