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文侯罵竇滂

他們這些老少王侯在臨海郡王府,說到半夜才睡。

第二天一早啟程,二百名皇宮衛士,押解著十二輛馬車的財寶,一路浩浩蕩蕩往南詔進發。

臨海郡王望凌通、長陽侯文烈、平昌侯漆雕又、巢侯介攻、遒侯望鈞、珍珠侯介克、竹山伯牧雨、南平伯望大津等一王五侯二伯,各有自己的甲仗、護衛大將及多少不等的親衛兵,一路緊趕七天,正月十八到了漢州。

這里屯著援兵一萬及定邊軍節度使竇滂的五千人馬。經巢侯介攻、遒侯望鈞打探一番,援軍萬人卻有三部,分別來自鳳翔節度兩千兵、劍南東川道五千兵、山南西道三千兵。

山南西道的主將卻是沙大洲,一見這個名字,必然是自己人,果然是沙進班的孫子,今年三十八歲。

他爹是大寧伯沙靠榜,現今擔任嶺南的籠州刺史,跟著邕管經略使、唐興侯吳雕在一起。沙靠榜也成了五十八歲老將,因戰功獲封大寧縣開國伯、籠州刺史。封地大寧縣在河東道的隰州。

沙大洲雖然力大無窮,武藝高強,善使點鋼槍,但脾氣特 ,老爹指揮不動,所以他們父子不在一起。

看官注意到了沒?沙大洲、柴大淵、望大津三員同輩大將的名字都帶「大」字,末尾都是三點水的字,為什麼都這樣?

這里面有個小故事。有一年,這些孩子還都是十七八歲的時候,長陽侯文烈在長安新買了宅子,傳書各處親友到他長安的家過元宵夜。平昌侯漆雕又當然早早就到了長安,專等孩子們到來。

禮山五雄的第二代及子弟,鎮州八駿的子弟,安唐十虎帶著第二代及第三代,販門十七將也是帶著各自的子弟,全登為首的朝歌八劍、柴署為首的崇信九使也都帶著孩子齊聚文烈家吃酒。

席間,無虞侯、陷目神陳果給柴大淵這一輩的孩子們提議,為了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家人,各自取字的時候,中間用大「字」,末尾用三點水的字。已經二十歲舉行過成人冠禮、取過字的就算了,不必強求。

當場,柴大淵、望大津、沙大洲就在陳果參謀下起了字。之後,在晚唐見到這樣的名字,一看就知道全都跟禮山五雄所延伸的支脈有關。

內中,陳果原來不是真鄉侯嗎,怎麼又成了無虞侯?

是因為販賣澄泥硯路途中,先是偶遇軍亂而立功,被冊封為真鄉縣開國侯,賜金牌澄泥販侯,封地在關內道銀州下轄。這里多被胡人襲擾,百姓不得安寧,因而,陳果就不去那邊建府。

後來又因為遇到經商途中遇到劫匪,被他和妻子白淼生擒匪首。一報官,正是朝廷捉拿的逃犯。

天子褒獎,改封陳果為無虞縣開國侯,御賜金牌「硯侯」。這個無虞縣屬于嶺南的邕管經略澄州下轄。回頭自然涉及,到時候細說。

當曾師祖的文烈一眼就看穿了,沙大洲脾氣 是兩方面導致的。一方面是這小子的確比他爹大寧伯沙靠榜、他爺爺沙進班的本事大,不但武功比父祖高強,而且韜略也高一籌。

一方面,這小子在山南西道軍中,一直干了十八年,在這里結交了興元十三槍。山南西道節度使治所在興元府(今漢中),所以這麼稱呼。沙大洲在興元十三槍中排行老三。

這十三員大將,每人身長都在七尺六寸以上,最高的達到八尺三寸,絕對的巨人,個個力大無窮。

他們所使兵器除了兩名雙槍將,都使丈八長的五十八斤超重大槍。雖然蛇矛、湛金槍、亮銀槍、方天畫戟、點鋼槍、鉤鐮槍、素纓槍不盡相同,但他們全是槍王級別的悍將。

要說起來,晚唐的這些大將,比之中唐大將的戰力水平明顯高出一大截,但唐朝卻一直走下坡路,這又是為什麼?

所謂運氣好壞,全看頭羊;天子不強,文武遭殃。

宣宗雖然還有些地方較為明白,但比之前代唐皇已經不怎麼樣了,接下來他兒子懿宗徹底混蛋,遇到這樣的天子,再強悍的武將也白費。

就說宣宗吧,張議潮沙州起義之後,隴右收復失地鬧起來那麼大的聲勢,天下富商幾乎沒幾個圖回報的。不但個個傾囊相助,而且絕大多數都直接參戰。這麼好的人氣,他老仙兒卻並沒什麼大動作。

吐蕃當時國內早已亂作一團,只要唐天子一聲令下,不消十萬兵就能將吐蕃蕩平,叫他們結束獨立局面,徹底成為大唐領土。

沙州及隴右都收復了,一鼓作氣收復西域就是必然的一步棋,他也無動于衷。白費了于闐五老數十年積累人脈,只落了個歸天封神。

沙大洲、柴大淵、望大津這些人假使放在憲宗的元和年間,任意提溜一個出來,都堪比李愬、薛平,更不要提韓弘、田弘正等人。

這就恰合《陳尤問答》所謂的勢迫、人得、情摯、事勝佔全了,唯獨時不允。昏腦殼皇帝制造的時勢,使得無數能臣戰將變成了混烏紗、混王侯,而不是用腦袋拼出個封侯拜將。

長陽侯文烈听曾徒孫沙大洲一說,這援軍一萬是三撥勢力,各自為政。又經竇滂瞎掰活,怪不得都在這里觀望?

只需要派一名得力大將把援軍全部統帥起來就齊活。這麼小兒科的事情,朝中宰執連這都不會管,泱泱華夏天朝上國,也真夠滑稽。

氣得長陽侯文烈哇哇怪叫,九十六歲的他仿佛又要與敵人拼殺,頓時氣沖斗牛,當即打馬直奔竇滂大營。臨海王望凌通深恐有失,緊緊跟定。南平伯望大津也緊隨而至。

竇滂听轅門來報,臨海王、長陽侯駕到,這兩位耄耋老將這麼老了,今兒是咋了?他哪敢怠慢,飛跑出帳迎接,將三位接到大帳。

文烈耐著性子審問︰「竇滂,成都危在旦夕,盧子嚴屢屢求救,緣何這里駐屯一萬五千人卻逡巡不前?說,今兒不說清楚,有你的好看。」

嚇得竇滂慌忙跪地,兩邊大將也都紛紛跪地。

竇滂一五一十將自己如何被嚴對、程澼逼迫,如何丟失了許多地盤,如何想著叫援軍一起承擔責任,等等情由毫不隱瞞,和盤托出。

文烈氣不打一處來,叫道︰「你爹鋸齒銀斬竇橙檀與寡人禮山五雄的二哥五金販神範丹,當年運河護糧,殺個幾進幾出,何等英雄?你小子怎麼就這麼熊包?朕就不信了,拼了老命勝他一陣,總不至于這麼狼狽吧?

「老實告訴你,朕這是執行密令路過這里。臨行,天子面諭臨海王,路過成都,凡發現援軍逡巡不前,讓臨海王專行軍法。要不是你爹跟禮山五雄三位正神哥哥都曾列于金檀二十四驃,今兒就將你砍了。

「如果能配合好,打好成都這一仗,雖不能保住節度使,但繼續做刺史還沒問題。說吧,畢竟你在前線經了這麼多場苦戰,報出一個合適人選,將援兵連同你都統帥起來,一鼓作氣擊滅南詔兵,叫他永遠無力再戰成都。」

文烈這一通訓斥,嚇得竇滂及滿帳大將無不是汗珠滾滾。

竇滂以頭磕地,老淚縱橫,高叫道︰「千歲,文伯伯,老將及屬下不但兵少而且能征慣戰的大將也就一兩員,如不是忠心為國早已經投降了。

「算了,都是小佷無能。為了扭轉戰局,小佷舉薦一人,除非左神武將軍、前瀘州刺史顏搏可以指揮得了這幾股援軍。如果朝廷另外派人,恐怕只會添亂,成都必被南詔攻陷。」

此時,長陽侯文烈看看望凌通,見望凌通欲言又止,說道︰「臨海王有何鈞示,還望在此說明。」

臨海王說道︰「朕以為,竇大帥說的有理。這邊援軍各將包括竇大帥都不能形成統一指揮,稍微有風吹草動,必然各自保命。這個顏搏,字慶復。朕知道他在北衙任職多年,武功、韜略都堪稱一流,這次又與彭州刺史吳彝聯袂防備,頗善用兵,是個合適人選。」

長陽侯听他這麼說︰「既然如此,臨海王現在就寫一道奏章,一面奏請天子冊封顏搏出任,一面飛馳往報顏搏、吳彝做好準備。」

臨海王望凌通當即抓起帥帳中的小楷筆,草了一道奏章,向天子舉薦顏搏為東川節度使,統一指揮各路援兵,緊急馳援成都。並奏請天子,對竇滂暫不處置,繼續軍前用命,將功補過。

望凌通寫好,叫四叔看過,又交竇滂看一遍。

竇滂頓時熱淚盈眶,抱拳施禮︰「多謝千歲垂憐,竇滂必將以命相搏,換回顏面,補回過錯。」

臨海王望凌通看竇滂就範,當即命漢州刺史派出加急快馬,飛馳長安,為顏搏討冊封。

長陽侯看這里說好,飛馳出來竇滂轅門,相隨望凌通,帶上望大津,一起回到孫大洲營帳。孫大洲听說舉薦顏搏為援軍主帥,也心悅誠服。

當竇滂舉薦顏搏之時,望凌通為何也對顏搏看好?

這個顏搏,字慶復,乃谷梁廣、範職、望準通、繚雲、薛燾五大虎師聯袂所收弟子義成十八虎之一。顏搏等五名弟子專攻望準通的蟠龍棍法,這五人號稱蟠龍五魔。

當年,陳哲、漆雕卉、範職、望準通及谷梁廣、繚雲、繚相、薛燕、薛燾等九將,經胡軫搬動,緊急馳援青州,幫助薛平殺逃七千,一時間震動海內外,使得青州六十年無戰事。

義成軍馳援九將被天子全都封為伯爵,相當于刺史品階。這在當時,是極其罕見的封賞。因而,九將的威名被天下豪杰爭相傳頌,各類想爭取戰陣功名者,皆帶上孩子到義成軍拜望,拜師者絡繹不絕。

此時,薛燕在青州東門投入了甘茨山懷抱,就此留在了平盧軍薛平帳下。陳哲、漆雕卉夫婦戰歿封神。繚相輾轉黎陽縣、衛縣,也被薛平要到平盧軍效力。望凌通、牧雨是跟隨薛平一起去的青州。

馳援青州的九將,只有範職、望準通、谷梁廣、繚雲、薛燾還在義成軍。谷梁廣、望凌通是白馬五義的大哥、二哥,在義成軍這五個人里面自然也是老大哥。

馳援青州回來,轉眼就過了年,已經是長慶二年,是個壬寅年,虎年。

經谷梁廣提議,五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標準收弟子,但正式的拜師儀式,效仿朝歌三販的模式,叫徒弟們一下子拜五位師父。看看有多少徒弟拜師,恰好是虎年收徒,就號稱義成多少虎。

弟子們出師後,想在義成軍的就地當兵,不想留下的舉薦到其他軍中效力。總之義成多少虎,從此必將成為後世大唐中流砥柱。

那麼,顏慶復在五大虎師的門下,水平到底怎麼樣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