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半,深夜,林慮山林冠寨上,五雷神將文烈部署剿匪事宜。
令交國公冉袞斬殺李師儒,為了保險,改令韓皂親自配合,搶走李滋娘。
令征石大總管、石國公吳公鼎解決于桓部,韓皂分兵一旅配合。
山上兩處解決,吳公鼎、冉袞部向寨門進發,路遇戰事,即刻投入。韓皂帶所部五旅,將山寨上宮室、寨牆、府庫等全部拆除、焚毀。
令冀國公李叔山收拾本部人馬搶佔大都督府之外不遠的臥虎崖。
令荊國公有壺收拾本部人馬一起跟進,搶佔殺開通道,直奔臥虎崖下的青檀坡,務必搶佔。
文烈也隨李叔山、有壺進發,闖出重圍,直奔寨門,搶佔門禁。
眾將聞令而動,隨即展開對李師儒、于桓的戰斗。
李叔山是李師儒的征北大總管、冀國公,先前只有兩位國公之時,他就是其中之一,可謂林慮山李師儒的左膀右臂。
有壺現在是征南大總管、荊國公,也是李師儒舊部。
這兩個人在李師儒那里炙手可熱,他們可靠嗎?
李叔山經過面見寧武山,得到了寧武山贈給的馬上封侯玉佩,又經歷韓皂要殺他,早已經暗下決心。一旦天色有變,立即改弦更張,往投寧武山。
他對吳公鼎的為人極為佩服,所以交往越來越厚,雖然沒有說透要反掉李師儒,但誰都明白各自心跡。
因此,他為了追求正常活著,是沒有問題的。
有壺的事情,則是吳公鼎有一次趁著下山,帶上有壺,直奔白馬縣。吳公鼎拿上勛官出身,到了義成軍,打听孔瀆,居然還在義成軍。于是將他叫出來,到一處酒肆,安排他們父子相見。有壺見到老爹,當即跪下。
孔瀆于路已經听了吳舉來找他的情由,一見面就給有壺一個大嘴巴︰「就算賠光,也不能這麼跟著他干下去。就憑李師儒這樣為人處世,他要能成事,老子將頭砍下來當尿壺,當馬子。」
吳舉將有壺攙扶起來,見他珠淚連連。勸道︰「你們父子見一面不容易,何苦呢。孩子知道該怎麼干,好了,咱說點快活的,喝酒。」
經了那次晤談,有壺一直跟吳舉保持很緊密的溝通,隨時準備行動。
因而,這兩個人有沒有問題,吳公鼎心里最清楚。
文烈用兵,與李師儒大為不同。在他看來,某人只要是弟兄們認為行,雖然自己不了解,也只管大膽用。特別是大哥吳舉認為行,那就更沒問題。
主帥表現的躲躲閃閃,含糊其辭,疑神疑鬼,就算真心投奔、忠心做事的也會離心離德。
別看文烈是個黑炭團,單看護衛韓愈,大戰五岔口,指揮眾將的膽略和勇武,就能明白,他絕不是一個粗人。
那里面韓愈帶的四個,尉遲甘、哥舒容是皇宮大內侍衛,唐揮、郭駿是韓愈中兵部遴選的隨從,文烈根本就沒管他服不服,直接指揮。最終證明,武將要的就是果斷堅毅,不需要你疑神疑鬼。
為什麼韓愈不用曾經任縣令的漆雕又為主將,而是任用文烈?
說明韓愈在對比他弟兄兩個的時候,肯定認為文烈略勝一籌。
也說明韓愈這個兵部侍郎絕對眼光獨到,善于用兵。
這次漆雕又鋪排這麼大的連環套,最後的一線總指揮還是文烈。也足見漆雕又對這個黑乎乎的四哥,同樣十分看好。
從剛才文烈下令,人馬這麼鋪排,也能看出來,他早將山上山下的地形地貌勘察得一清二楚。說明他在指揮打仗方面,絕對有天賦。
行動已經開始,韓皂帶領一名旅帥及一百精兵,跟隨冉袞殺奔大都督府。冉袞手執宋尹劍,帶著安芝、萇南鄉及本部六百精兵,將大都督府團團圍住。
韓皂已經將守在大都督府門口的四名衛兵斬殺。另四名衛兵亮出身份,卻是魏博兵,一起跟著往里面沖去。冉袞飛快跑到韓皂前面,直闖寢宮。
寢宮里面,李滋娘被李師儒狠狠打軍棍,正打得「啪啪」山響。忽听外面慘叫,李師儒翻身下床,也不管李滋娘怎麼回事,草草穿了單衣,飛身逃出寢宮。剛要到前廳大堂,就听見密集的腳步聲朝他而來。
他趕緊一躍而上院牆,跳到院子外面。找到他的青驄馬,丈六金瓜錘,腰懷利刃,飛身上馬而去,直奔冀國公李叔山牙帳。他為什麼先找李叔山呢?
那不是長子商侯李端在李叔山帳下麼。何況李叔山為了山寨發展壯大沒少出力,又是老淄青,在他看來比之國相王舵更值得信任。
還沒到李叔山那邊,只看見大都督府四周各處高低起伏的山包台地、犄角旮旯,滿山的兵都往山下跑。
他正要上前問什麼情況,迎面一將飛來,卻是石國公帳下食侯吳雕。這小子怎麼了?李師儒大吼︰「專義,這是干啥呢?」
吳雕並不答話,玄鬃龍疾馳而至,舉起六十二斤虯龍棒,朝李師儒頂門就砸。驚得李師儒目瞪口呆︰「你小子要造反不成?」
他急忙挺起金瓜錘來迎。他這長柄大錘也是六十二斤,往上一架,震得雙臂發麻,他娘的,這小子這麼厲害。
兩人戰馬盤旋,戰在一處。約略二十合,趁著十五夜的圓月,偷眼看見大都督府出來好幾員戰將,李滋娘也跟著他們,什麼情況?
李師儒一閃念的關頭,玉面仙吳雕的虯龍棒掃到了李師儒腰間。好大的力道,李師儒把持不住,直接栽下馬去。
他哪敢怠慢,飛身一滾,鯉魚打挺站起來。恰好吳雕趕到跟前,虯龍棒又朝他砸來。李師儒將自己金瓜錘撇下,伸手直接來奪他的虯龍棒。恰好拿住,趁著吳雕砸過來的勁道,猛地一拉,吳雕栽落馬下。
吳雕不敢怠慢,抽出靈昌劍,直接削到李師儒面門。李師儒就勢拿著吳雕的虯龍棒來架,「蒼」一聲脆響,虯龍棒斷為兩截。驚得李師儒連連倒退,急忙模他自己的腰間,壞了,出來的緊急,七步愛刀沒帶。
這可怎麼打?跑吧。他手拿半截虯龍棒,飛逃而去。
冉袞、韓皂、萇南鄉已經上馬來到這里。安芝扶著李滋娘,在尋找馬匹、兵器,恰好看見李師儒的馬和金瓜錘。
李滋娘俯身撿起金瓜錘,就要上馬。一掂分量,有點重,自己的沉香拐只是四十六斤,湊合用吧。
韓皂對安芝吼道︰「安芝,你快跟冉將軍去追李師儒,我看住李夫人。」
冉袞早已飛馬望著李師儒的身影追下去,後面緊緊跟著萇南鄉。安芝執定霸王鞭,飛馬去追。他們三人不把李師儒砍掉,絕對不行,這是死命令。
尤統不放心安芝,大喊道︰「韓將軍,末將請求與安芝一起去。」
韓皂答道︰「快去快回,你們四個務必帶回李師儒人頭。違令者,斬!」
尤統高喊一聲「得令」,打馬而去,很快追上安芝。夫妻兩個一前一後,朝冉袞、萇南鄉的方向追下去。
林冠寨上,韓皂帶著安滹、張涯、北昌,由吳雕帶著,去尋吳公鼎、陳果,一起收拾于桓。
于桓、崔祚可是韓皂的老對頭了。
八年前沈丘捕賊,大戰蓮池,衛銅驃將棒打淮西無敵手于桓堵在潁河水口,被萇度、陳哲包抄,生擒活捉。都緗檀在泉河水口堵住金面雙戟崔祚,鏖戰不休。飛焰靈官韓皂和鴻溝赤豹李飛一起上船,將崔祚打敗。
那次是分開對戰,這次于桓和崔祚在一起,很可能更難對付。
他們到了于桓牙帳,果然展開了激戰。
這邊的魏博兵迅速沖入混戰之中,與吳舉的六百人馬並肩作戰。團校尉、旅帥及兵丁對于桓的六百人,形成二比一混戰。
吳公鼎的六十二斤虯龍棒已經跟于桓打起來。于桓號稱棒打淮西無敵手,他的渾鐵狼牙棒,也是六十二斤。兩個棍王級別這一通大戰,叫人心驚膽戰。
這六月的月圓之夜,山風涼爽,本該好好休息,卻成了拼命之夜。
山寨征石大總管、石國公吳公鼎的虯龍棒閃動,繞在鐵棒上的青龍,隨著吳公鼎的揮舞,好像活龍盤旋,張嘴就會吃人,叫人十分害怕。
山寨征西大總管、晉國公于護城的狼牙棒翻飛,綴在大榜上的狼牙,隨著于護城的劈砸,宛如惡狼猛撲,尖牙隨時咬你,令人毛發直豎。
他們這些人到跟前時,二人早已大戰至五十余合。
韓皂怒喝一聲,將他的赤銅趕山棒直接插入戰隊,雙戰于桓。他這條趕山銅杖也是六十二斤,三人同一個級別的棍王,二對一相搏。
不到十個回合,于桓被打下馬去。這邊北昌趕到,一劍砍掉他的腦袋。
吳公鼎、韓皂、北昌三將解決了于桓,直奔崔祚那邊。吳雕的六十二斤虯龍棒與崔祚的雙戟對戰,也戰到了五十余合之時,陳果趕到。
陷目神陳果使用的是五十三斤方天畫戟,插入戰隊,也形成二對一。雖然方天畫戟分量比之鐵棍輕一點,但槍是百兵之王,對戰中不以分量來論。因此,吳雕、陳果雙戰崔祚,應該不是問題。
等吳公鼎、韓皂到時,四戰一,又戰了二十合。這金面雙戟崔祚的戟術果然厲害。
韓皂哪管他三七二十一,直接飛馬猛奔戰陣,如雷一聲暴叫︰「崔祚!」
崔祚對這聲音有些熟悉,一時想不起來,一愣神的功夫,韓皂的趕山銅杖早已到了崔祚頂門。吳雕的虯龍棒、陳果的方天畫戟也一起砸來。崔祚腦袋碎裂,死尸栽于馬下。
再看士兵們的混戰,也基本結束,投降的約有百八十人,被陣斬的約五百人。戰事基本結束,大家紛紛下馬歇息。
突然,地上有個人一躍而起,飛身跳上一匹戰馬,疾馳而來。恰從吳公鼎、安滹之間穿過。這人手執利劍,左右揮動兩下。再看吳公鼎、安滹二將,頓時人頭飛落,脖頸宛如噴泉,鮮血望天猛射。
這麼厲害的兩員大將,鎮州八駿的大哥、二哥,同時被一個無名小輩斬殺,簡直不可思議,誰也沒反應過來,就歸天了。
張涯還算反應迅捷,他將掌中藤蛇棒猛地朝這人傳過去,這人慘叫一聲,栽落馬下。
他娘的,這人是誰呀?他們全軍覆沒之際,來個絕殺。
李滋娘也到了近前,忽然看大哥、二哥一起沒頭了,嚇得震天動地一聲慘叫,栽倒在地。眾人對這一幕無不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