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縣壺頭山,王漸家里。
丘霈祿對何冠玖好言安慰︰「看樣子,你比我小一紀,我是庚寅年,你是壬寅年,都屬虎,莫非是天有緣,都聚到王員外門下。不要慌張,好好養病,等我的腿傷好一點,由愚兄挖出埋藏的財寶,護送你去務川縣。」
何冠玖將雙眼緊緊盯住他,對于這句話感到既很意外又很感激。還別說,自己褡褳里的錢,真的剩下不多了,原本想著一路喝山泉,吃野果,能省一文算一文。企盼天無絕人之路,總能到達務川縣。
這下好了,老天有眼,撞到了一位仗義豪俠,她將雲鬟稍微理一理,秀氣的鵝蛋臉頓時滑落淚珠。
她將七尺身軀翻身跪下︰「大哥如此豪爽仗義,小妹就是結草餃環,也難報大恩大德于萬一。今後,大哥但有驅遣,小妹上刀山下火海,萬死不辭。」
他們的對話,王成卿听得真真切切,禁不住對于丘霈祿的義舉生出無限敬意。也過來說道︰「妹子是鐵錘霸王之女,小可得見,可謂三生有幸。」
丘霈祿看王成卿態度,趁勢說道︰「小妹的公爹乃天威神槍余化龍,也是抗金名將。唉,可惜白白送了性命。」
王成卿听他這麼說,怎麼這麼不順耳,當即怒道︰「仁兄此言叫抗金英雄寒心。余將軍怎算得白白送命,那是與岳元帥一起殉難,懂嗎?要不是看在你是兄台的份上,小弟發作起來,定將你揍趴下。」
丘霈祿徹底探清了他對于五叔及眾位英雄的真實態度,禁不住質問道︰「賢弟對于岳元帥、何將軍、余將軍如此敬愛,為何愚兄剛到你家,卻問愚兄是不是岳飛的兔崽子呢?」
王成卿笑道︰「這是我們小百姓家家都要說的話,不者,將被奸人告發與岳元帥同黨。還請兄台原諒。」
丘霈祿一听,爽朗大笑︰「原來如此,你我兄弟當共同出力,救助何冠玖,叫她找回護衛大將譚玉,力爭讓硤石山三位頭領也成就功業。」
王成卿對丘霈祿的想法大為贊佩︰「好好好,岳家軍的事情就是你我兄弟的事情。冠玖妹子不要害怕,我家兄弟王世雄就活動在金國南京路,相信能夠找一些線索,設個法子,叫硤石山眾俠客歸于大宋官軍。」
何冠玖听他們兄弟這麼說,早已淚水橫流︰「小妹何德何能,得到兩位仁兄呵護。如不嫌棄,小妹願與兩位仁兄結義為兄妹,世代修好。」
丘霈祿、王成卿大喜,正要發話。忽然進來一位大漢,身長七尺八寸之巨,高額頭,方面紅潤,五綹青須,頗有仙風道骨,進門就喊︰「大哥,二弟掐算到有瓊州豪客躲進你家里,而且是岳元帥的至親之人。」
王成卿先是高興的伸出雙手,準備接住來人,繼而大驚失色,不知所雲。
丘霈祿看來人與王成卿樣貌相仿,又喊王成卿為大哥,此人必是王世雄了。果然是進士出身,滿月復經綸,在金國收酒稅,怎麼就跑到壺頭山來了?
他既然算出自己是岳家人,丘霈祿也就不再扭扭捏捏,苦笑道︰「兄弟莫非王酒監?小可正是岳元帥之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岳仲霈,字祿祥,號亞卿。有個舶商大號瓷舶槍王,專門往海外倒騰瓷器的。」
此言一出,王成卿還是嚇了一跳,頓時呆愣當場,不知如何說話。
何冠玖也驚得渾身顫抖,張大嘴巴,胸口緊張。
王世雄當即過來對岳仲霈單膝跪倒︰「德威有幸結識岳大哥,實在是三生之幸。既然說到結義,小弟不才,也要算一個。」
王成卿醒悟過來,禁不住熱淚盈眶︰「小人卻見過岳元帥一面。那是七年前,剪滅楊之際,小人隨沅江縣商隊,向岳家軍輸送糧草,小人為副領隊,在洞庭湖大艦之上,于‘精忠岳飛’大 之下,受到岳元帥盛宴款待。」
他們越說越帶勁,就此擺起香案,一起結義。恰在此時,一人提著酒壇進來,大呼︰「王大哥,小弟來向你報喜,快上酒菜。」
看來人,五綹青須,身長八尺二寸大漢,方臉闊口,眼賽銅鈴,慘白臉膛,身著青羅大氅,腰束瓖玉革帶,看樣子也是大富之人。
王成卿急忙拉過來人,向岳仲霈、王世雄、何冠玖介紹道︰「這位可是我沅陵縣首屈一指的富商兄弟……。」
沒等王成卿說完,這位打斷他的話︰「哪里哪里,小可湯淵,字匕儒,凡見到儒生,以刀劍相對。大號碣灘茶王。
「先祖乃三亭侯,名諱湯寓冉。與通川伯湯懷乃同宗,按輩分,湯懷乃某家叔父。愚弟就是個酒瘋子,諸位兄台,來來來,都坐,大腕吃酒。」
碣灘茶是沅陵縣特產,也是馳名于荊湖南北各地的名茶。
他說的湯懷麼,自然是岳元帥的結義兄弟了。奉岳飛命,保護狀元張九成往金營侍候徽、欽二帝。金兀術賞識湯懷,用重兵圍之,迫使降金。湯懷寧死不屈,力竭自刎。後被高宗追封為通川縣開國伯,該封地是達州治所。
他這麼一說,丘霈祿大為震動,但還是不敢對他亮明真實身份。
王成卿說道︰「賢弟來得好,先莫忙吃酒,所謂天緣巧合,我等五人一起結義為沅水五龍。也計議些大事情來做,一天天休要為尋找酒友煩惱。」
王世雄高呼贊同,丘霈祿、何冠玖也一起贊同。面對湯匕儒,王成卿、王世雄、何冠玖三人,關于丘霈祿的真實身份,不約而同選擇了隱瞞。
湯匕儒也大呼贊同,五人就此焚香而拜,以王成卿家神龕上供奉的凡微大帝陳哲、震道帝君曹破銳為祖師,結義為生死兄弟。從長至幼分別是︰
大哥丘霈祿,以字行,名遁,廣州信安人,三十三歲,大號如意槍王。丘遁這個正式姓名又是現編的,意思是為了避禍而隱遁。
二哥王漸,字成卿,辰州沅陵人,三十三歲,大號爛瘋子。
三哥王世雄,字德威,金國咸陽人,三十一歲。他的生日恰在重陽節,自號重陽子,江湖大號茯茶刀聖。
四哥湯淵,字匕儒,辰州保靜人,三十二歲,大號碣灘茶王。
五妹何冠玖,以字行,名屏,登州棲霞人,二十四歲,大號鐵錘女魃。
沅水五龍的三哥王世雄,十六年後加入道教商神宗,再次改名王,字知明。晚年居于金國的山東東路寧海州全真庵修道,自呼王三或王害瘋,既是指在家里排行老三,也是沅水五龍的老三。
因其全真庵聞名遐邇,入道者都稱為全真道士。其號為重陽子,世人稱之為王重陽。
其門下弟子最著名的七個,分別是︰丹陽子馬鈺、長真子譚處端、長生子劉處玄、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清靜散人孫不二,合稱「全真七子」。因而,王重陽成為道教全真派鼻祖。
全真七子第二,長真子譚處端,正是丘遁及何冠玖要找的譚玉,現在已經二十歲,打擺子落在了澧陽縣大浮山。後文有所涉及。
而全真七子第四,長春子丘處機,此時尚未降生。他出生的時候,是沅水五龍結義之後的第五年。
商天之上,珠池仙子江春色牽掛的事情,就從沅水五龍的結義牽出了許多故事。珠池仙子牽掛的事情,難道跟丘處機有關系嗎?
關系不在丘處機,恰恰在王世雄身上。王世雄在家是老三,在這里結義的王漸是他二哥,結義後恰恰也是二哥。
大哥王師,字僚卿,在咸陽老家掌控祖產,經營昌懿布莊。看官可還記得昌懿布莊?
對頭,昌懿布莊正是宋初益州司幣參軍、布商諸葛、錦城八羚的五哥王昌懿創設的商號,那不是在文彥博指揮的兔毛川大捷中,萬豆飛豹王登,率領孿生兄弟王清、王淳,都獲封伯爵。王登是王昌懿之孫。
王昌懿共計九個孫子,王登排在第五,是王昌懿次子的支脈。王昌懿的長子長孫,一直傳承著昌懿布莊。其他子孫則各自設法做別的生意。所以王登就成了萬豆飛豹。
王昌懿的長門後裔王榷,前妻劉姜乃烈山侯劉守班後裔,生兩子王師、王漸,後因嚴重的風濕病,早早入道當了女冠。
王榷續娶江春色,生第三子王中孚。三兄弟的名字都是六十四卦的卦名。老三王中孚改成了現在的王世雄,就是以後的王重陽。
他們三兄弟,長子王師繼承了昌懿布莊的咸陽分號。
次子王漸十歲起拜在靖州飛山燈鈴宮武面道長門下,跟莊門面學習商神宗道法,出師後就賣起了穿絲籃。
三子王中孚,八歲起就拜在外公家所在的登州之罘山伍洞觀慎留道長門下。慎留俗名寧留,大號假癲子。寧留收下王中孚的時候,是個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這時候,是水泊梁山晁蓋、宋江起義的第二個年頭。
登州兵馬提轄,病尉遲孫立及其兄弟小尉遲孫新,也是慎留道長的徒弟。這時候,都投了水泊梁山。
但是,慎留道長管不了那麼多,按照商門授徒法的四步走︰卯時練武,辰正販賣,黃昏打賬,睡前讀書,帶領王中孚等十二弟子,奔波于天南海北。
在王中孚學藝期間,遭遇了靖康之變,師父慎留道長參與拓海九十九俠大結義,師父列于拓海十八老的九哥。到慎留道長結義之後的十年間,登州地面先是被金國攻佔,繼而成為金國附庸大齊國皇帝劉豫的地盤。
直到金國天會十四年(1136年),因岳元帥收服襄陽,大破李成,劉豫的大齊軍屢戰屢敗,金國不滿,廢其帝號,封蜀王,改封曹王。
王中孚除了練就經商的嘴皮子,保貨的一身武藝,特別對文學有極高天賦,所讀的書幾乎是過目不忘。二十歲出師,就單獨販賣咸陽特產茯茶,娶妻生子。善使乾坤日月刀,重達九十八斤,大號茯茶刀聖。
家中很快富裕起來,平日除了跑生意,他將大量的時間用在讀書上。王中孚是什麼書都讀,不能用雜來形容,只能用包羅萬象來說他讀的書。
在偽齊滅亡那年,二十四歲的王中孚,決心考取金國的烏紗帽,企圖叫金國按照大宋的治國方式管理國家,減輕人民苦痛。
他明明是大宋出生的子民,師父慎留還斷然拒絕了金太宗的國公之爵及天師之封,作為徒弟為什麼有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