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作者︰煙雨織輕愁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並且,在絲綢上,世家仍然準備和武城商行打價格戰。

世家也準備盡快的破解武城村的技術,但是卻是遲遲找不到突破口。

武城村的成本低廉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有蒸汽機,有織布機。

只需要將蠶繭倒入機器之中,在蒸汽機帶動之下,很快就能夠將蠶繭變成蠶絲。

並且這些蠶絲,還能夠迅速的在機器的帶動之下,卷成絲卷。

織布哪就更快了,一台織布機的效率,估計能跟得上一百人工的效率。

在費用這方面,蒸汽機和織布機的出現,將成本降低到極為低廉的地步。

對蒸汽機和織布機,世家垂涎不一。

但是無奈,他們自己根本就制作不出來,他們甚至完全搞不懂里面的原理。

並且,以往他們的種種手段,現在也根本用不出來。

如果研制出織布機的不是蘇長生,而是換做其他人的話,那麼世家有太多手段可以將這些研究成果搞到自己手中了。

如果是普通人的話,哪就不需要多說什麼了,隨便給點小錢,直接購買下來就好了。

如果對方膽敢不願意的話,他們就敢讓地方官府出手,先尋個借口將人拿下直接下獄,罰沒全部家產,這些技術,自然就到他們手中了。

如果還有些勢力,他們也可以采取商業手段,用資本的力量戰勝對方,搞到對方資產鏈斷裂。

最後,也只能乖乖地將技術送到他們手上去。

但是偏偏他們面對的是蘇先生。

他們也試圖用高價購買蒸汽機和織布機。

但是無奈蘇先生根本就沒考慮過和他們合作。

至于動用官府的手段,在蘇先生面前,哪完全就是笑話了。

蘇先生背後,可是有著李世民在支持,蘇先生不動用官場的力量來打壓他們就算不錯了。

而世家最後唯一的手段,也就是采取價格戰了。

這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手段。

甚至于,可能傷敵的效果,還達不到八百。

因為就算以現在的價格,估計人家武城絲綢鋪還是有的賺的。

而他們,是真的賠錢在銷售。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不得不咬牙堅持下去。

他們決定從原材料和價格上,和蘇先生打持久戰。

即便他們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要虧損一大筆錢,對他們來說,也是值得的。

打價格戰,他們虧損的,只是一筆錢財而已。

但是如果要是放棄的話,那麼他們虧損的,就是整個絲綢市場。

而這個市場的利潤,則是太大了,是他們絕對不願意放棄的。

而蘇長生自然也知道這些,今年世家之人,便在蠶繭上下手了。

其實到目前為止,蠶繭都還沒有下來,他們已經在哄抬市價。

為的就是提高蘇長生的制作成本。

蘇長生沒準備收購春繭,反正他還有庫存。

既然世家想要高價收購,那就讓他們收購好了。

不過,如果世家堅持抬高市價的話,大概用一兩年的時間,就能夠耗空蘇長生的庫存。

到時候,蘇長生倒是真的不太好辦了。

而蘇長生想到的反擊的法子,就是開闢新的戰場。

你們不是想在絲綢市場來狙擊我嗎?

哪我就在麻布市場,先狙擊你們一次好了。

這些世家之人,雖然十分精明,然而他們還是不懂的科技發展的厲害之處。

科技,推動社會快速發展,是大勢所趨。

此等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後世西方開始工業化革命的時候,多少舊的地主被時代淘汰,淹沒在歷史的浪潮之中?

只要世家跟不上形勢,他們被淘汰,也不會出現任何意外的。

接下來的時間,蘇長生開始在益州建廠。

蘇長生準備建設的廠房極大,預計規模是要能夠生產供應大半個大唐的大廠。

也就是這個時期大唐的總人口並不多,在益州完全可以建設起這樣一個大廠來。

當然了,益州的供應,也主要是以輻射四周為主。

太遠的地方,光是運費就要提升許多價格。

其實最好的加工地點,絕對不是在益州。

長安城都比益州要好上許多。

但是現在蜀王在益州,目前來說,益州算是整個大唐最安全的地方了。

並且建設這樣的一個大工廠,也是益州百姓之福。

很快,蘇長生就選好廠址,然後準備開始動工。

這個工廠的規模實在是太過宏大,絕對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建好的。

當然了,蘇長生也沒準備一下子全部建設完成。

規模總是要一點點的擴大。

廠房也會分成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這樣建設。

而建設廠房,就需要用到磚瓦,這些東西如果直接購買的話,怕是在益州都沒有磚瓦廠能夠吃的下這麼大的訂單。

既然如此的話,哪就不如自己建窯生產了。

接下來,蘇長生通過蜀王李恪,大肆招工。

現在蘇長生需要的工人簡直不要太多。

磚瓦廠上需要人,挖動地基需要人。

等燒出磚瓦開動建設工廠之後,哪就更需要人了。

工廠建設完成之後,還需要大量的工人看護機器。

需要人搬運向外運輸,需要有人對外負責。

總之,一個大型的工廠需要的人手,簡直不要太多。

蘇長生估計,從建設完成到開工,這麼一個超大規模的紡織廠。

不說能夠全部安置下益州百姓的就業問題,至少安排個六七成是沒有問題的。

而通過一個大工廠,能夠帶動起整個益州城的商業發展。

到時候,整個益州城的百姓,都將跟著收益。

現在,第一批的招工簡章一經張貼出去,無數百姓便是聞訊趕來。

因為這一批招收的工人,工錢實在是太豐厚了。

一天一天足足十文錢工錢,還管三頓飯。

在這年頭,甚至不用給錢,一天三頓飯管飽都有人干。

更不要說一天還有十文錢的工錢了。

這個時代,普通百姓,想找個賺錢的營生實在是太難了。

現在有這個機會,這些百姓哪里還能忍得住。

來到益州,這些工作,自然不需要蘇長生親自來管。

都是蜀王李恪的人,幫忙管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