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宗室大會(六)

作者︰半老夫子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一眾藩王听著朱高煦在這里訴苦,可是听著听著就覺得不對味兒了,這他娘的哪里是訴苦啊,分明是赤果果的炫耀。

一個藩王一年竟然能有四五十萬貫的盈余,自己在封地落下個盤剝百姓的名聲,也不過一年有個四五萬貫的收入,這還不算花銷呢!

除去花銷一年能有個萬把貫的盈余就了不得了,這海外真有這麼富嗎?一年三熟並不稀奇,大明現在的交趾布政使司就能做到一年三熟。可是南洋的土地真的那麼肥沃嗎?

「漢王!你在封地種了多少地?」

「我漢王國耕地每年都在增加,只要有人想種多少就種多少,只愁沒人種地,不愁無地可種。」

「不知這漢王國的耕地一季畝產幾何?」

「畝產啊!第一年平均畝產四百斤,這是因為土地剛開墾,不是熟地,也沒有草木灰肥地產量不高,第二年這些熟地的畝產就能接近五百斤了。」

在這個沒有化肥農藥,沒有培育出高產種子的時代,畝產超過三百斤的地那都是上好的良田。更遑論是超過四百斤,眾人看著朱高煦想從他的眼楮里看出是不是在吹牛的痕跡。

朱高煦有沒有吹牛,肯定是了,第一年的畝產就已經達到了畝產的高峰,原因是這新開墾的土地,由于多少年沒有開發的土地,表面上就是一層腐殖層。這就是一層天然的肥料,第一年水稻吸收了這些養料,長勢極好,平均畝產達到了四百斤。

以後再繼續種植,雖然每年都是大差不離,但是始終沒有超過第一年的產量,這也是朱高煦比較郁悶的一點,為何這產量就始終提不上去。

不過即使是將近四百斤的產量那也是絕對的高產良田,這樣的良田在大明那就是傳家之寶。

「真的能夠畝產四百斤嗎?」

「本王收成的時候,老馬就在邊上看著呢,有沒有這麼多,你們可以問問老馬?」

「老馬是誰啊?」

「就是海軍都督鄭和啊!」

一說鄭和大家都恍然大悟,這個太監率領著大明最精銳的艦隊,多少下西洋宣揚國威,今年好像也回到京城了。既然漢王敢說出鄭和親眼看到他的收成,那肯定就是真的。

這下眾藩王可就坐不住了,他們雖然不想封藩到南洋,但是安排人到南洋佔塊地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也有小心謹慎者詢問道︰「漢王,您剛才說漢王封地的產出都是賣給鄭公公,若是有一天鄭公公不收了,那糧倉豈不是都爛在糧倉里了!」

「你這人怎的好生無趣,老馬不收難道就沒喲別人收嗎?這糧食哪有賣不出去的道理,若是你們覺得糧食多賣不出去,可以賣給本王,本王正好拿來釀酒。」

一語驚醒夢中人,對啊!糧食還可以釀酒,這酒可是有多少都不愁賣,而且還能存得住。

有了漢王的背書,眾藩王的心思都活絡了起來,藩王們當然知道皇帝召見他們沒什麼好事,八成就是傳言中的改封事宜。

若說藩王們願意改封那是墳頭上燒紙——糊弄鬼呢!可是讓這些現在無兵無權只剩下富貴的藩王真狠下心來反對皇帝,他們也沒有這個膽子。

只要沒把他們逼上絕路,他們是不會做強烈的反抗的,這也是朱瞻基並不擔心藩王問題的原因。解決藩王問題最大的障礙不是解決不了,而是繞不開祖制。

堂堂皇室宗親,若是弄去南洋被認為是發配,那朱瞻基這個皇帝的法理性就不存在了。君主世襲制的傳承講求的是親親傳承,以孝為紐帶。皇帝對待親族都是這麼的刻薄寡恩,更遑論對待外人,眾叛親離那就是遲早之事。

在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時候,朱瞻基在‘全聚德’烤鴨店,宴請了所有進京的藩王以及皇帝的親近之臣。

藩王之中有兩個藩王沒有進京,一個是已經到了南洋的寧王朱權,一個是在大同就藩的代王朱桂。

這兩個人都跟太宗皇帝是兄弟,寧王是在海外來不了,代王是仗著自己資格老對朱瞻基的召見不願意搭理。

只剩下這一家當出頭鳥的,一定是死的最慘的,有些人就是看不清形勢。這樣的宴會上除了一些客套之外,就是互相認識一下,都是太祖的子孫,大家互相不認識的居多。

在這酒宴上也只能互相混個臉熟,各家藩王再算上帶在身邊的子佷,足足有五六十人,朱瞻基可沒有這些土財主豪橫,動不動就包場子。

只是啟用了歷年來招待近臣的後院,這個院子對于天子近臣來說非常熟悉,每年過年之前,能趕回京城的,皇帝都會在這里請大家吃頓飯,大家邊吃邊聊,聯絡感情。

藩王們很想知道皇帝對他們究竟是如何安排的,不過皇帝現在不說,他們也只能憋在心里。

臨近過年的這段日子,朱瞻基忙的腳不沾地,除了一個個的召見這些來到京城的藩王,與這些人拉拉家常,做出一副老朱家親密無間的樣子。還要召見遠道進京的心月復之臣,跟他們商議下一年的工作安排。

各個藩屬國進貢的使節也需要一一接見,今年來進貢的藩屬國少了很多,大明已經明確昭告天下,以後藩屬國進貢大明不再給予回禮,作為宗主國對于藩屬國的安全有保護義務,藩屬國也應該對宗主國盡一些經濟上的義務。

一些不再進貢的藩屬國,就相當于自己放棄了自己的藩屬國地位,這些藩屬國大多都是南洋的一些小國,來大明進貢本來也就是想著能佔大明的便宜。

如今沒有便宜可佔,誰還願意來。這些南洋小國就進了大明的黑名單,原來你是大明的藩屬國,大明不好意思對付你,現在你自己放棄了機會,正好給了大明一個合理的佔據南洋的理由。

就這樣忙碌到年二十八,再過兩天就已經是宣德五年,朱瞻基終于騰出時間將所有的藩王召集到乾清宮,召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藩王大會。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