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內閣分歧

作者︰半老夫子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楊士奇沒想到楊榮竟然能說出如此短視之話,雖然他們已經老了,沒有幾年的活頭,但是千年以前老祖宗都能明白不謀萬世者,不足某一時。怎麼到了號稱智者的楊勉仁嘴里就成了只顧眼前利益了呢?

看來皇帝對士紳優待的試探讓楊勉仁急了,楊士奇心生警惕,越是現在這種微妙的時刻越是不能被皇帝抓住把柄。

「勉仁!收起你的小心思,不要想著利用輿情給陛下施壓,陛下已經將大政托付內閣,正是我輩大展身手,實現我輩修齊治平夢想的時候。

只有大明在你我手中更加的強盛,內閣的權柄才不會失掉,若是你我執政,大明到處烽煙四起,民不聊生。不用皇帝陛下說話,老夫也羞于坐在首輔之位上。」

楊士奇的話說的很重,已經有了教訓的意味,楊榮臉上有些掛不住,羞惱的一甩袖子說道︰「士奇此言老夫不敢苟同,若是君權沒有制衡,今後誰還能攔得住皇帝。

一個不受任何約束的皇帝,所造成的破壞,比起讀書人所佔的那點兒蠅頭小利可要大的多。

今天皇帝用士紳優待試探我等的決心,明天就會用士紳納稅繼續試探我等,我等一步退步步退,總有不能再退的時候,到那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陛下什麼時候說要取消讀書人優待了,我等身為臣子不能不分是非對錯為了反對而反對,今日陛下已經做出退讓,沒有堅持將夏希淳功名革除,我等若還是不依不饒,下一次陛下還會退讓嗎?

到那時我等又該如何自處,想要陛下一直能夠優待讀書人,讀書人首先要做出讓陛下信重之事。

陛下將大政交于內閣就是對你我這樣的讀書人的考驗,若是我等能夠將天下治理一下井井有條,國富民豐。陛下有何理由剝奪讀書人的優待!

若是這天下在你我的治理下,饑荒遍地,餓殍遍野,百姓民不聊生,你覺得我們有臉去跟陛下張嘴談什麼讀書人的優待嗎?」

「士奇此言差矣,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可不是為了救民于水火,而是謀求富貴,若是讀書不能富貴,誰還願意苦讀。大多數人想的都是錦衣玉食,嬌妻美妾。

能夠以天下為己任的人能有幾個,想讓人干活,就得給人好處。大明俸祿底下,才有的優待讀書人的政策。若是取消優待士人,那就要提高俸祿,致仕之後也要有合理的待遇。

不然一個官員清廉自守了一輩子,致仕之後因為沒錢,在饑寒交迫中死去,這是朝廷的恥辱。」

「勉仁,陛下登基時就已經明確表示從明年開始提高低級官員的俸祿,並且只發放糧食與銀錢。其他雜物不在用作俸祿發放。

這話你沒有听到嗎?老夫倒是覺得大明的官員不是俸祿低下的問題,而是大明的官員眼高手低,好高騖遠。

科舉出身的官員不通實務,想要做事卻毫無頭緒,不得不依靠于幕僚的協助,這也是現在師爺一行興起的原因。本來是官員應該做的事,結果成了幕僚在做,那麼幕僚不要錢嗎?

這個錢朝廷是不出的,吏部也沒有師爺這一編制,那麼聘請師爺的錢官員自己出嗎?官員當然不會花自己口袋里的錢,這個錢就變成了耗羨加在稅收里成了百姓的負擔。

對于那夏希淳,皇帝召見他本來是他的一個機會,只要問對得到陛下的認可,仕途前程無憂。可是這位必然是沒有入了陛下之眼,三年御史台的磨煉並沒有讓他有任何的長進,這樣的官員別說陛下看不上就是老夫也一樣看不上。

夏希淳被皇帝冷落之後,自知仕途無望,才萌生了請辭之意。卻沒想到被陛下抓住了機會,老夫在想大明科舉出來的讀書人就一點兒委屈都受不得嗎?

這一次沒有做好,沉下心來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等待下一次的機會,而不是明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懂,還想著一步登天。大明現在有多少個夏希淳這樣的官員,他絕對不是特例。

若是讀書人不把心思放在做事上,以後就會給陛下留下越來越多的把柄。皇帝需要的是能做事的能臣,而不是得過且過的庸臣。」

楊士奇與楊榮二人你來我往爭論了半天誰也說服不了誰,楊士奇雖然也有私心,也反對皇帝取消讀書人的優待,但是楊士奇還是一個修齊治平的標準士人,在得到好處的同時,也願意為天下蒼生盡一份心力,與他有同樣想法的是內閣輔臣金幼孜。

而楊榮與黃淮就是典型的讀書是為了富貴的代表人物,家國天下對他們來說只是掛在嘴上當做資歷,還有一個剛入閣的楊溥,由于入閣時日較短,加之十年的牢獄之災,讓他更加的謹言慎行。

如今的內閣已經隱隱有些對立,楊士奇與金幼孜屬于願意躬行做事的實干派,而楊榮與黃淮就屬于嘴炮無敵,落到實處什麼也干不了。

偏偏只說話不做事的人,專門盯著做事之人挑毛病,對做事之人各種彈劾。正因為不做事,不做事就不會出錯,這些嘴炮最後都成了高官。

大明朝的官員也不是傻子,大家發現原來想升官發財,就不能做事,因為只要做事就會出錯,不做事的人恨不得拿著放大鏡尋找做事之人的錯誤。

不這樣做如何能顯示出他們的存在感,動動嘴就能獲得功績,就能身居高位。長此以往人人都願意動嘴,而不是躬身做事。

于是大明的官場越來越務虛,‘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發展到最後成了只要做事之人,必然被彈劾。

世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有終南捷徑的時候,沒有人願意一步步攀登高峰。

不管內閣的意見有多麼的不統一,聖旨還是明發了出去。隨著邸報發往全國,官員無故辭官將會被革除功名的消息傳遍了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地方官員都感覺到了脖子上套上了無形的枷鎖。再想在官場混日子,不想混就回家享受生活,這樣的好事以後可就沒有了。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