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復還陽重掌朝綱

作者︰剩咸多喝水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馬行如箭,不覺便已經到了渭水河邊。

只見那水面上有一對金色鯉魚在河里翻波跳斗,專程接迎。

唐王見了心喜,連忙下馬抱拳︰「勞煩二位龍君辛苦,竟有心專程來接。

此行,朕已與閻君說明原委,論清因果。

待到還陽,即刻便救涇河龍君復生。

二位何不隨我前往,一同恭賀司雨大龍神歸來。」

此言畢,那對金色鯉魚竟接連高高躍起,騰空便化作兩只霸氣十足的天龍。

「臣渭河龍王攜涇河龍太子,參見人族皇帝。

人龍兩族向來交好,互相扶持有史已久。

前番陛下為了我那老友不惜與天帝爭論,當日一幕幕我龍族不敢忘懷。

今時您為復生這孩子的父親,甘願親來地府涉險,更與閻君辯理保全。此等恩義,我族銘記于心。

還陽之路只剩後半,請準允我二龍隨侍護衛,保您平安回返。」

太尉見此,便也拱手道︰「陛下,我在此處也不得久留。

既然有龍神前來接引,臣便先行告退。

也請您趁早趕時辰進城去也。」

唐王連忙拱手與這帶路太尉作別,其後三人便遂兩條神龍月兌了陰司,徑回陽世。

卻說陽世之中此刻也出了件好大事情。

唐皇去地府之事十分怪誕,所以前後做得隱秘,諸文武中也只有徐茂功與魏征知曉具體過程。

哪怕是太後與諸般妃嬪,也只以為唐皇依舊在靜養調息。

可天子家事便是國事,接連幾日未朝也就罷了,可不許探望會面卻將重臣們疑慮得不輕。

尤其有幾個,隨著唐皇一路腥風血雨明槍暗箭走來的老臣,卻是越想越覺不對勁。

唐皇勤政、唐皇愛民、唐皇重情、唐皇知禮。

托病不朝也就算了,不見外臣也就罷了,今時今日身處病中,怎可能將這幫著急上火的老兄弟們也拒之門外?

凡事就怕胡思亂想,一旦有了猜測念頭很多事情則會愈發與事實相悖。

什麼秘不發喪啊,什麼假傳遺詔啊,什麼奪位詭計啊,什麼居心叵測啊,什麼被人蠱惑啊,什麼投毒暗害啊,什麼軟禁要挾啊,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故,幾人依仗著身份,趁人不備便強闖皇宮,舍命護駕。

可,護個毛線!

這會,唐皇可還在地府旅游呢……

當這幾位老臣舍棄一切,冒著沖撞天子的殺頭罪名沖到了唐皇駕前時,見到的卻只有那冷冰冰的一具尸體。

于是眾老臣無不嚎啕大哭,歇斯底里捶胸動地。

也虧得往日魏征口碑不錯,此番又有急急趕來的徐茂功出言相幫。

否則此事之中,他魏征便第一個要被眾人捉去,給天子償命。

隨著事情越鬧越大,秦叔寶、胡敬德、段志賢、馬三寶、程咬金、高士廉、虞世南、房玄齡、杜如晦、蕭瑀、傅奕、張道源、張士衡、王珪等兩班文武,盡皆聞訊趕了過來。

知道皇帝駕崩了,東宮太子與皇後、嬪妃、宮娥、侍長,便也在那白虎殿上舉哀。

其後,一壁廂議傳哀詔,要曉諭天下。

有些東宮之臣甚至主張「國不可一日無君」,即刻便要扶太子登基。

倘若太子登基那還了得?

稍後天子回返輕則是個父子隔閡,重了便就成謀朝篡位。

唐皇若是個庸碌之輩也就罷了,可他正逢意氣風發的壯年模樣,你讓他這會退居太上皇?開玩笑呢吧!

唐皇若不在意也就罷了,可這也是一個心結。

當年他爹李淵,恰就是被他搞了個「玄武門之變」,直接給弄成太上皇的。

倘若此刻太子冒冒失失登基稱帝……著實不敢想啊!

于是哪怕再被鄙夷,魏征也只得厚著臉皮出言勸說︰「列位且住!

哎!你們咋不听我說呢?

不可!著實不可!

此番假若驚動州縣,恐生不測。

諸位且再等等……哪怕按候一日也行啊,到時我主必然還魂。」

眼下皇帝都涼透了,那魏征卻還在推卸責任,扯蛋說天子能復活?

這老貨怕不是瘋了吧!

于是此言一落,下邊便閃上許敬宗道︰「魏丞相言之甚謬!

自古雲︰潑水難收,人逝不返。

到了此刻,你怎麼還說這等虛言,惑亂人心,是何道理!」

魏征苦笑辯解︰「不瞞許先生說,下官自幼得授仙術,如今更是凡世人曹官員。

我的推算最明最準,此番管保陛下不死……」

正說著,忽然只听得棺中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五十年陽壽!元霸歸來!龍族同盟!昔年枉死超生!揚善止惡安定社……

誒,天咋黑了?

咚,咚,咚,放朕出去!

 , , ,快放朕出去!」

忽然而來的聲音,瞬間唬得個文官武將心慌,皇後嬪妃膽戰。一個個面如秋後黃桑葉,腰似春前女敕柳條。

儲君腳軟,難扶喪杖盡哀儀;

侍長魂飛,怎戴梁冠遵孝禮?

嬪妃打跌,彩女欹斜。

嬪妃打跌,卻如狂風吹倒敗芙蓉;

彩女欹斜,好似驟雨沖歪嬌菡萏。

眾臣悚懼,骨軟筋麻。

戰戰兢兢,痴痴  。

把一座白虎殿卻象斷梁橋,鬧喪台就如倒塌寺。

眾宮人皆連連後退,有哪個敢近靈扶柩。

多虧了正直的徐茂功,理烈的魏丞相,有膽量的秦瓊,忒勇猛的敬德,上前來扶著棺材。

而後尉遲敬德傻乎乎大喊︰「陛下有甚麼放不下心處,說與我等,可不要弄鬼,別再驚駭了眷族。」

魏征看這「傻子」還沒听進去自己的話,于是對眾人急道︰「不是弄鬼,不是弄鬼!

此乃陛下還魂也!先前我說你們就不信,眼下猶豫什麼?還不快取器械來!」

待到打開棺蓋,果見太宗坐在里面,還叫︰「弄啥呢!誰把朕關到棺材里的?難道有奸人想謀逆弒君?」

秦瓊等人連忙上前將天子扶起,而後道︰「陛下蘇醒便是大好,魏丞相果真說的是實情。

陛下放心,臣等都在此護駕,管不教任何奸人得逞。」

唐王聞聲,方才心安,而後開眼道︰

「朕適才好苦,地府陰曹逛了,十殿閻羅聊了,十八層地獄走了,奈何橋過了,枉死城行了,均不曾有什麼傷損危難。

反倒回了家里,卻差點被活活憋死在這棺材里頭!」

眾臣連道︰「陛下恕罪,此為誤會,是我等罪過,皆因未听信魏征丞相所言。」

此次探險收獲頗多,此刻唐王心情也著實不錯。

于是揮了揮手道︰「罷了罷了,想來也怪不得你們。

此行說來話長,當務之急,朕覺著自己還需要搶救一下。」

魏征這才想到太宗病體未愈,此番又遭憋悶驚嚇更顯虛弱,于是趕忙道︰「陛下鬼氣尚未解,病體尚未愈,速速請太醫過來!」

眾人遂急招太醫前來探看,眼下孫思邈閑得無聊,于是便也隨著兩個太醫溜達進來。

眾所周知,醫者講究望、聞、問、切。可這老家伙卻僅僅只看了唐皇一眼,便吩咐身邊太醫速進安神定魄湯藥,又命一旁宮女開始安排粥膳。

此後連服二次,唐皇果然反本還原,氣色漸好。

此刻計算時辰,距唐王死去,已經歷三晝夜,此時果復回陽間為君。

詩曰︰萬古江山幾變更,歷來數代敗和成。

周秦漢晉多奇事,誰似唐王死復生?

當日天色已晚,眾臣請王歸寢,各各散訖。

次早,月兌卻孝衣,換了彩服,一個個紅袍烏帽,一個個紫綬金章,在那朝門外等候宣召。

卻說太宗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劑,連進了數次粥湯,被眾臣扶入寢室,一夜穩睡,保養精神。

這一覺直睡到天明方起,而後抖擻威儀,你看他怎生打扮︰戴一頂沖天冠,穿一領赭黃袍。

系一條藍田碧玉帶,踏一對創業無憂履。

貌堂堂,賽過當朝;

威烈烈,重興今日。

好一個清平有道的大唐王,起死回生的李陛下!

唐王上金鑾寶殿,聚集兩班文武,山呼萬歲已畢,依品分班。只听得傳旨道︰

「有事出班來奏,無事退朝。」

其後東廂便閃過徐茂功、魏征、王珪、杜如晦、房玄齡、袁天罡、李淳風、許敬宗等,西廂閃過殷開山、劉洪基、馬三寶、段志賢、程咬金、秦叔寶、胡敬德、薛仁貴等,一齊上前。

而後眾人在白玉階前俯伏啟奏道︰「陛下前朝一夢,如何許久方覺?」

太宗道︰「日前接高人相邀,朕便欣然而往。

那時只覺神魂飄蕩出殿,又見有鬼祟佯作羽林軍請朕出獵。

還好那大能厲害,才將朕的心神恢復。

此後正行時,人馬無蹤,又見一人烏帽皂袍,乃是判官崔珪。

此人與魏征是八拜之交的好友,先前多有書信往來。前日魏征早已經取信托他引領照看,此人不愧是我唐人,果真重喏來迎。

其後遇到我父兄恰在交談,于是我們說開因果冰釋前嫌。蒙爹爹疼惜,特派了元霸一路隨行護衛。

不久,又見青衣者,執幢幡,引朕入內,到森羅殿上,與十代閻王敘坐。

他說那涇河龍王魂魄之事,朕言其無罪本不當死。

他說龍君魂魄不可久留陽世,朕言已托大能妙手復生。

他說生死簿記載司雨大龍神就當死于人曹之手,此為命數。

朕言此番斬龍頭為天帝,龍君理當復生。倘若其後龍王害民有錯,人曹再斬,地府勾魂不遲。

如此,閻君幡然醒悟,說朕之言在理,于是撤了對龍魂的追捕。

同時,他們念朕是仁君,遂想檢看驗看我的陽壽。

其後有崔判官傳上《生死簿》,閻王看了道,寡人有貞觀六十三年天祿,如今才過得一十三年,還該我五十年陽壽呢。

又因我觸景生情,感動了閻君,遂許我弟弟李元霸隨我還魂。此刻他應當就護在我的身側,只等身軀齊備便可如我這般復生。

于是即著朱太尉、崔判官、送朕回來。

朕與十王作別,出了森羅殿,過了幽冥背陰山,途徑十八層地獄,走了奈何橋,見了六道了輪回門。

只道那陰司里︰不忠不孝、非禮非義、作踐五谷、明欺暗騙、大斗小秤、奸盜詐偽、婬邪欺罔之徒。

需受那些磨燒舂銼之苦,煎熬吊剝之刑,其中有千千萬萬好似無窮無盡,看之不足。

于是,朕打算將所見所聞記錄流傳,以免惡者不知其中凶險,以保善者此後少受欺凌。

其中過枉死城中,還有無數冤魂前來叩拜叫慘。

細細看去,他們盡都是六十四處煙塵的叛賊,七十二處草寇的魂靈,如今無收無管,不得超生,又無錢鈔盤纏,都是孤寒餓鬼,十分悲涼。

朕看其可憐,于是請崔判官作保,借得河南相良先生存在地府的金銀一庫,給那些鬼魂布施。

又因于心不忍,于是許喏給他們作一場水陸大會,以超度他們早日投胎,也好從新做人,來享我貞觀之繁盛榮華。

此番遭遇千奇百怪一波三折,朕最為感謝的還是那位接引我前去的大能聖人。

因他之功,朕方才得以逢凶化吉化險為夷。

可他是方外之人,無心功名利祿世俗金銀。

故,朕欲拜其為兄,從此以兄長之禮待之。

後日正當吉時,待朝會畢,請諸卿共為見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