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九章 再議還都

「江左和北方已經往來貿易這麼多年,吳郡等地更是早就已經習慣甚至依賴關中的商貨。」杜英解釋道,「因此相比于會稽郡,吳郡恐怕更難忍受這種內外隔絕。」

因為之前顧家主持在吳郡開設工坊、書院和集市,整個吳郡的經濟發展實際上已經不可避免的和關中掛鉤。

大門已經打開,各地的經濟民生就已經不再是一家一戶的事,都是瘸腿的巨人,互相扶持、互相發揮長處。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對于大多數的吳地百姓來說,這些年因為和關中的通商,生活已經變好,但是現在卻要關上門結寨自守,就算是陸家和朱家有足夠的民望在這里,但也玩意兒一時半刻可以,久而久之,也不能讓老百姓當飯吃。

素來是開門容易、關門難啊。

所以杜英現在只要封鎖這些世家所控塢堡周圍的水陸交通就可以了,剩下的就看他們自生自滅。

郗超明白過來,看來自己對于新政的影響和作用,了解的還不夠透徹,有需要補課的地方,私下里還得努力。

並不知道這位大舅哥已經暗戳戳想著怎麼卷死其他人的杜英,緊接著說道︰

「先是會稽,接著又是吳郡,甚至包括距離建康更近的晉陵等地都鬧出來這般岔子,看來還是因為距離建康太近,讓他們都認為自己應該有機會。」

從盧常老實交代的整個計劃來看,如果杜英真的醉心于剛剛到手的權柄,對于這些手下敗將們疏于防備的話,恐怕還真得讓他們抓到可乘之機,到時候另立朝廷、分庭抗禮,足夠讓杜英頭疼。

天下戰事曠日持久,強悍的關中軍隊想要維持戰斗力所需要的錢糧,讓杜英也逐漸難以支撐,所以這五斗米道也好,世家也罷,只要真的堅持幾個月,杜英說不定也要向他們妥協。

奈何,這群家伙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相互之間根本沒有完全信任,王師殺入晉陵、吳興等地,生擒活捉了各家家主,方才知道他們還在為應該什麼時候發動、未來誰主持而誰為副手來回扯皮,和五斗米道、佛門等爭論不休。

再加上盧常好死不死撞在槍口上,最後給了杜英在他們敲定方案前直接各個擊破的機會。

可是今日有五斗米道,明日會不會又有新的奇奇怪怪的勢力冒出來?

皇帝就在這里,誰不想享受一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感覺?

郗超聞弦歌而知雅意︰

「大王想要議定還都之事?」

「該動一動了。」杜英緩緩說道。

上一次議定遷都的時候,朝堂還在太後、會稽王等共同把握之下,朝野也都看著杜英上朝之後會有什麼舉措,所以為了能夠穩住朝堂,杜英只是把遷都拋出來當一個話題,從而退而求其次,讓朝廷能夠捏著鼻子把秦王、都督中外軍事等官餃一股腦的甩給他,幫助杜英完成「三請三讓」前的全部資格。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皇帝在建康,導致不斷有聞到腥味兒的野獸冒出來,而且杜英經過連續幾日的雷霆手段,已經完全將朝堂的權力聚攏在自己的手中,太後、司馬昱等人全部都退出朝堂,而小皇帝本身是個沒有主見的,自然也不足以對杜英產生威脅。

此時再議還都,朝堂上已經沒有什麼人能反對。

「如今天下既定,江左雖然還有動亂,但平定也只是轉眼功夫。」郗超緩緩說道,「還都洛陽屬于順理成章的,只不過洛陽那邊的宮室可能還需要修繕‧‧‧‧‧‧」

只怕有人會拿著這件事做文章,上一次提及還都,洛陽宮室荒蕪就是重要的反駁理由。

杜英顯然早就已經思考過這個問題︰

「洛陽宮室凋敝,若想要重建,還需要耗費不少人力物力,而且少說也是一兩年的功夫。

余難道還要在建康府一直等下去?

倒是洛陽城外的龍門,已經修建了大量的屋舍,可以作為陛下駐蹕之處,不若就一邊修繕宮室,一邊讓朝廷駐扎城外,又或者余可以請陛下先移居長安。

長安的新城已經修建的有模有樣,舊日漢家宮室也都囫圇完好,勝過洛陽。」

杜英是在關中起家的,未來肯定要定都長安,大家心里都有數。

現在打著還都洛陽的旗號,把皇帝忽悠到長安去,自然也方便後續各項手續的操辦。

到了關中,那就是羊入虎口了,小皇帝也就變成無情的蓋章機器,杜英自然也沒有必要和在建康府這樣束手束腳。

郗超來回踱步,最終撫掌說道︰

「雖然從洛陽到長安這一步略有些牽強,但至少從建康到洛陽這一步,現在直接推動也沒有問題。

還都,本來就是南渡開國至今一直掛在嘴邊的,皇室也不可能打了自己的臉,那豈不是違背列祖列宗的‘願望’?

因此推動還都之事,既名正言順,而且也可以幫助大王再漲聲望。

大王既然不打算走強權篡位的路子,那麼這聲望多漲一漲,總沒有壞處。」

杜英一攤手︰

「司馬氏破壞掉的規矩,還要後人辛苦修補,司馬氏還真得謝謝本王啊。 」

司馬氏以強權篡位、當街弒君,杜英想要糾正這規矩,重走以德行得禪讓的路子,自然就要給自己「加戲」。

因此奉司馬氏正朔回歸舊都,這就是匡扶社稷、挽回天傾的股肱重臣、架海紫金梁啊。

所以到時候司馬氏將皇位直接禪讓給這樣有德有名望的人,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屬下認為此事應該分為兩步。」郗超建議道,「第一步是先穩住江左,一旦還都,整個建康府的文武百官都追隨北上,無疑也會給江左百姓一種朝廷即將拋棄他們而去的感覺,這樣反而不利于穩定江左,給那些本來就鼓吹大王挾持天子的世家以可乘之機。

所以應當推行的新政要盡快落實,尤其是屬下觀大王之前在關中的種種創舉,其中的‘恩科’有可借鑒之處,這樣一來能夠盡快遴選一批理解和支持新政的寒門和世家子弟為大王所用,二來也能夠表明大王培養人才一視同仁的決心,讓百姓意識到不管朝廷轉移到了哪里,自己通過參與考試,都能夠進入朝廷。

所以山高路遠,朝廷卻就在那里,並沒有離他們而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