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八章 再隱東山

朝廷選派的談判使者是蔡系。

不過荊州世家和大司馬府這邊自然也不可能由著朝廷來,所以他們一樣選派了使者,正是關中都督府的老朋友、巴蜀戰場的大善人、名聲差點兒被杜英搞臭了的倒霉蛋兒——習鑿齒。

關中王師在荊州勢如破竹、數萬大軍的不戰而敗,讓荊州世家和大司馬府的臉面都丟干淨了。

荊州世家表示說好的將門虎子、深仇大恨呢?結果到頭來是虎父犬子、貽笑大方!

大司馬府則表示,荊州大族招募的這些兵馬,上了戰場軍心就直接崩潰了,這是招的兵馬?就算是幾萬頭豬,也比這表現好!

雖然互相指摘,但是雙方自然都清楚現在不是互相甩鍋的時候,所以只能把氣兒咽下去,一起面對咄咄逼人的關中都督府。

在這般情況下,習鑿齒之前在巴蜀戰場的不堪表現,自然就變得不重要了。

大家恍然間意識到,原來真的不是習鑿齒無能,而是敵軍太強大。

甚至習鑿齒當初在巴蜀弄得有聲有色,差一點兒真的阻擋了杜英進入巴蜀,這是能耐啊,差一點兒總比現在差的遠來的好。

所以也已經無人可用的世家族老們,索性又把習鑿齒推了出來。

至于關中都督府散播的那些習鑿齒和都督府有一腿兒的言論,荊州這邊也非常明智的直接當做謠言了——若是習鑿齒真的和都督府有關系的話,不應該再忠心耿耿的听令,完全可以直接把江陵城打開,放關中兵馬入城了。

其還願意堅守在江陵,難道還不足以證明其忠心?

被重新重用的習鑿齒,自然也得先為家族分憂。

所以杜英在南陽見到了蔡系和習鑿齒,雙方簡單寒暄了兩句,杜英就直接讓梁殊負責招待,開始談判,顯然他自己連听的意思都沒有。

蔡系和習鑿齒面面相覷,旋即也明白過來,都督府這邊怕是很清楚,朝廷也沒有多少和談的誠意,所以都督出面寒暄兩句算是給朝廷一點兒面子,剩下的就是和梁殊之間的來回拉扯了。

朝廷在等著向兩座城池匯聚兵力,那麼都督府又在等什麼呢?

他們並不知道,杜英轉身離去之後,就直接離開了南陽郡府,而是在豫州刺史張湛的陪同下,直接出城,向襄陽而去。

荊州初定又臨近春耕,自然是杜英在荊州百姓們面前怒刷一波存在感的好時候,而借此徹底穩定民心之後,杜英自然也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向荊州大族最後的兩處據點發起進攻。

至于張湛,儼然已經是杜英新任命的荊州刺史了,剛剛被撤了豫州刺史的頭餃,但因為荊州還沒有完全為都督府所有,所以杜英先給他襄陽太守的官職,大家心里都清楚,武昌和江陵城破之日,就是張湛走馬上任之時。

因此張湛也很是積極,似乎生怕動作慢一點兒,自己這個荊州刺史就當不成了。

這倒也不怪他追求功名利祿,而是其昔年追隨桓濟北上關中,歷經長安變亂、被扣押為人質、不情不願的為杜英效力、認識到關中新政的強悍之處從而思想發生轉變,再到前往許昌、南陽等地兜兜轉轉擔任地方官‧‧‧‧‧‧從抗拒到效忠,可以說張湛是南人投北的典型了,且因為其投靠的早,無疑也是都督府南方官吏們心中的效仿對象。

現在重新回到荊州,從還需要看桓濟臉色行事的小小幕僚,變成了荊州的父母官,張湛自然也有一種衣錦還鄉的悸動。

人之常情。

——————

建康府,東山。

自從謝安入朝擔任尚書、「東山再起」之後,東山別墅作為謝安曾經隱居之地,已經很少回來,大概也是因為昔年建康府圍城的時間里,困守東山的世家不得不在東山挖掘壕溝、修築壁壘,讓原本小山流水、曲徑通幽的東山變成了一座大碉堡,早就沒有了山水意趣,所以謝安也不是很喜歡再來此地了。

但是這一次從會稽王府出來之後,謝安和府衙之中的官吏們打了一個招呼,就回到了東山的謝家別業之中,每天處理公務也是在這里,讓朝中的官吏們憂心忡忡。

「三哥為何躲在這東山不出去?」水榭邊,謝石手里捻著一枚棋子,一邊皺眉看著棋盤,一邊問道。

在他的對面,謝安甚至根本沒有看向棋盤,似乎對于這一局勢在必得,目光一直落在水榭外的假山上,這也是東山別業里面僅存的一處山水庭院了。

寄情山水,也算是謝家的傳統藝能了,所以謝家子弟走到哪里,這山水庭院是半點兒不能差,謝道韞也深諳此道,所以長安的都督府後院也是回廊曲折、水流涓涓。

听到謝石問話,謝安緩緩說道︰

「荊州勢必保不住了,所以余此時出面與否,區別不大。若是荊州丟的太快,那麼朝廷肯定要追責,當時提出讓蔡系擔任使者的為兄,說不定在會稽王的暗中指示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與其這樣,還不如在這東山看雲卷雲舒,無論荊州如何天崩地裂,你我兄弟二人都能置身事外。」

「阿兄這般肯定荊州很快就守不住?」謝石忍不住詫異的問。

朝廷上下目前對守住荊州自然不報多大希望的,對手是什麼水平他們心知肚明,按照朝廷的揣測,杜英放慢對荊州的進攻,恐怕只是因為後勤跟不上或者北方局勢不穩而已,早晚還是要全力進攻的。

因此江陵和武昌存在的價值並不是堅守,而是拖延,盡可能的給朝廷更多的時間,招募兵卒、訓練軍隊、打造器械等等。

在此之前,朝廷對外征戰,所能夠依靠的都是兩淮的流民、荊州的軍鎮,而如今這些都已經指望不上了,自然到了朝廷自食其力的時候。

之前朝廷在打造一支屬于自己的軍隊上遲遲不順遂,半是因為江左子弟的確不擅長征戰,流民那麼好用,為什麼要讓對北方南渡的朝廷沒有多少好感、生存空間完全被擠壓了的吳越世家出人出力?甚至南方世家對朝廷的敵意和排斥,又或者說難以獲得朝廷重用和賞識的不滿和嫉妒,一直到王導引吳郡大族進入朝堂才有所緩解,但那也只是吳郡大族而已。

一個地方的世家體系本來就不是完全依靠大族支撐起來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