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一章 潛龍,豎子

提到杜英,桓溫的臉上流露出顯而易見的遺憾︰

「整個關中之戰,余最大的遺憾,並不是沒有能夠在關中留下一兵一卒,而是讓杜仲淵這等潛龍臥虎般的人物,從手心中溜走。

當時還以為杜仲淵是王佐之才,比類于汝,結果沒有想到,其潛藏的野心,難以掌控。而余同王右軍,那個時候都輕敵了‧‧‧‧‧‧

王右軍現在已經歸隱山林,不問這些外務,所以最後後悔和頭疼這件事的,就剩本公了。

早知其如此,當初該殺之‧‧‧‧‧‧」

郗超搖頭說道︰

「事已至此,明公也無須太過自責。知人知面不知心,杜仲淵異軍突起,的確為我等所不料,但其所崛起,不過這一兩年之間,關中根基不穩,便四處征伐。

雖正逢北方胡人混戰,無暇他顧,其能夠迅速拿下雍涼並三州之地,但是這些州郡,或是貧瘠荒蕪,或是世家雲集,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既安撫流民、制衡世家,又發兵四處征討,甚至還想要千里迢迢投入到兩淮戰事之中,談何容易?

杜仲淵是個絕頂聰明的,或者說他的眼光很是毒辣,所以總是能及時的發現問題所在,憑借其麾下匯聚的人才,及時的解決問題。但是草創之軍隊、未穩之後方,總歸有問題爆發的一天。

杜仲淵大概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其爭奪兩淮,卻並沒有派遣大軍南下淮南,只把目光落在淮北上,究其目的,終歸是為了掩護其在河洛的地盤,避免我軍能夠從兩淮直接殺奔河洛。

而一旦兩淮戰事穩定下來,杜仲淵應該會陷入,或者被迫卷入和北方鮮卑人的爭斗之中,鮮卑人既拿不下兩淮,就只能舉目河東和河洛,重新和關中爭奪對峙。

想來杜仲淵也會被鮮卑人所牽制,久久不能再有行動,再加之內務繁多,必出亂子,其還要安內部。

這,便是明公的機會,屆時明公只需要引軍北上,進攻鮮卑,趁鮮卑被關中所牽制而平青徐,再入河北,便是潑天功勞。

至于杜仲淵,屆時恐怕只能坐困關中,或難以養活大片的流民,或難以開墾荒蕪的土地,大軍百姓,全部都仰仗于江左和荊湖供給富余的糧食。

如今關中就已經需要從江左或荊湖購入糧食,這也是關中全力在發展商貿的原因。

只不過現在關中的選擇有江左和荊湖,若荊蜀之糧價上升,則江左便會壓低價格,反之亦然,長此以來,荊蜀和江左相互牽制,關中從中得利。

而一旦明公能夠佔據淮南淮北,並且率軍殺入河北,那麼功莫大焉,朝廷也必將無法阻攔明公進入朝堂。

屆時,和關中之貿易其實都在明公掌控之中,關中豈不只能仰仗明公之鼻息?」

桓溫略略沉思,還是搖頭說道︰

「此話雖不假,但余仍舊相信杜仲淵還是有破局之法。但先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恐怕整個兩淮南北諸人,都在為這局勢發愁啊。」

轉回到這個話題上,桓溫顯然也有深深的無奈︰

「自北伐關中之後,局勢變動之頻繁,總給余一種無從掌控的錯覺,也不知道應該怪罪老天又為我設下諸如杜仲淵和謝安石,以及現在這個謝萬等的重重阻礙,還是應該笑那老天,偏生不讓我如願。」

郗超想了想說道︰

「關中的報紙,被江左還有荊蜀的諸多世家批判,認為上面所描述的想法會幫助他們手下的佃農產生種種不利于既有規定的想法。

當然,他們屬實是想得太多了,畢竟他們治下的佃農,又怎麼可能讀書認字?那報紙便是有一張兩張流傳到手中,恐怕都不知道這上面寫的是什麼。

但是不得不說,關中的報紙的確撼動了這些世家人心,甚至已經有不少世家子弟,尤其是不得重用的旁系子弟,想要前往關中。

而在這報紙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以至于余現在都把其裁剪下來,放在桌案上,時時提醒︰

‘蒼天素來冷眼旁觀世間,從未變心,也從不插手。想要乞求或者怨恨上蒼,上蒼也不會施以恩惠,或降以懲罰。唯有時時勤勉,以己之雙手,方可破命運蹉跎之桎梏。’」

桓溫細細品味,良久之後,嘆息一聲︰

「那些道士們說,道法自然、一切隨勢而不應加改。那些和尚們說,眾生皆苦,唯有行善方才能得輪回善報‧‧‧‧‧‧

然而余時常在想,我等既在此世,當令此生此世有所成,為何要戰戰兢兢、唯唯諾諾,而令下世能的福報?

下世之福報,此世可知之?下世得福報,可知感念之?人死之後,無論是萬古流芳,還是遺臭萬年,又有什麼區別?都是流傳下來名聲罷了,說不定哪天啊,惹得哪些人不高興,大筆一揮,這好名聲也就變成了壞名聲。

所以做好這輩子的事,管他之後風還是雨,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這關中的報紙,余素來有看,但是還真的沒有看到這麼一句話,看來平日里閱讀之粗略,還是比不得汝。

但杜仲淵,或者說關中這些人所思所想,的確和余已不謀而合。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在荊蜀軍中,有這般想法的,能想到這一點的,又有幾人?

無外乎余一人而已。

但是在關中,甚至連這些為報紙撰寫文稿的喉舌文人,都已經明白這個道理,並且廣而告之。那麼可想而知,在潛移默化之中,在一遍遍的教導燻陶之下,關中上下,絕大多數人,恐怕都會逐漸有這樣的想法。

整個關中,上下齊心,動手致富、戰天斗地,以至豐衣足食。而荊蜀和江左,將會差之遠已!」

郗超頷首︰

「關中新政,的確有很多可取之處,明公應當多了解之,很多想法,余竊以為也可以用在荊州之治理上,否則智慧讓越來越多的人才外流關中。」

「余之前總是在提醒自己,杜仲淵不過是豎子成名,然而如今‧‧‧‧‧‧這個豎子,已經用行動告訴我們,他絕非如自己的年齡那般淺薄。」

桓溫感慨之余,已經忍不住來回踱步︰

「雖荊州與關中不同,世家更為強盛,但是余有刀兵在手,若真想要魚死網破,爾等怎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