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天下之大

這亂世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消息靈通。

杜英他們知道武關那邊的戰事,也是得益于有老牛的客棧這麼一枚釘子在罷了。這些扶老攜幼、拖家帶口而來的難民,當然並不會知道,此時就在他們的面前,看上去安寧和諧的這一方土地,實際上同樣在戰爭陰霾的籠罩下。

陽光照射在身上,可是杜英和王猛根本感受不到一點兒溫暖。

甚至他們感受到了寒冷。

從一片死亡之地走向另一片死亡之地的寒冷。

亂世,對于胸中有抱負的人來說,或許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只要有點兒才能,總是能夠找到機會出人頭地。但是對于更多只想要過安穩生活的百姓來說,亂世,可不就是無邊無盡的殺戮和死亡麼?

或許他們之中的很多人就算知道了關中很有可能會在不遠之後的將來同樣陷入一片戰火之中,但是他們腳下的步伐依舊不會停止。換句話說,他們已經麻木了,早就習慣了這種逃命復逃命的生活。

能夠活下來一天是一天,誰又會管遠遠還沒有來到的明天呢?

天下雖大,但是也已經沒有他們能夠容身之處。

「師兄認為,潼關可是易守難攻?」杜英並沒有伸手指點,那樣動作幅度未免太大了。

王猛沉聲說道︰「扼激流與群山,堪稱雄關,想要從西向東叩關而入,尚且還可能因為西側的開闊平地而能夠展開兵馬,但是想要從東向西,難也!即使比不上當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也應該相差無幾了。」

杜英頷首,歷史上馬超作亂,就是從西向東進攻潼關,一路殺得曹操割袍棄須、好生狼狽。魏武堪稱一代梟雄,這一輩子征戰南北,雖然並非沒有敗績,但是割袍棄須這一戰,應該是他此生中除了赤壁之外最狼狽的一場失利了,好在馬超到底只是莽夫,最終還是被曹操用更高明的手段戰勝。

但是曹操依靠這樣的天險,尚且抵擋不住西涼鐵騎的前進,更是足以證明一句話,事在人為。

「希望有一天不會面對這樣的雄關,但是就算是面對了,踏過去便是。」杜英笑道。

不知不覺得,自己也有些中二啊。

莫非是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杜英和王猛並沒有在山坡上停留太久,畢竟他們所站的位置也是很適合于敵人斥候所站的地方,即使是那幾個好心的士卒,也不敢讓他們上去太久,很快就來催促。

他們兩個既然是以郵差的身份前來的,當然也得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先去關城之中的驛站報備。

潼關的驛站並不比華陰的驛站好到哪里去,放眼望去,破敗不堪,要不是門口還掛著牌子,杜英他們都以為來錯了地方。

听說有從華陰前來的郵差,驛站的驛丞就跟活見鬼了一樣走出來,發現來的是兩個活人,頓時拄著拐杖顫抖著繞著他們兩個走了一圈,這眼神看的杜英他們兩個渾身發毛。

「華陰的王老頭,竟然還活著?」注意到腰牌上寫著是王驛丞的名字,潼關驛丞的聲音就跟著他的手腳一樣顫抖起來。

從華陰來的時候,王驛丞可沒有跟杜英說自己在潼關尚且還有故人,所以杜英此時也只能恭謹的拱手行禮︰「我家驛丞尚在,吩咐我等帶著因戰亂積壓多日的家書前來。」

潼關驛丞頷首︰「這個老家伙還沒有咽氣,倒是難得,快些進來吧,你們這一路上走過來也累了,老夫讓人去準備些酒水茶點,早些用過了之後可以早些休息。」

「那就多謝驛丞了。」

「客氣什麼,早年的時候老夫和你家驛丞都是一起跑洛陽到長安這一線的郵差,後來又因為干得出色,變成了驛使,騎著那高頭大馬好不威風。現在老了,就這短短半天的路,卻也有十幾年都沒有走過了。」潼關驛丞擺了擺手,「我這里到底還是通衢要道所在,華陰那邊恐怕更是往來客人稀少吧?」

「承蒙驛丞掛念,還好。」王猛回答。

其實有老牛的客棧在,這些來往的信使還有營中、城中的將官等等都有光顧,所以也算不上稀少,不過大庭廣眾之下,多說無益,王猛並不想引起別人的關注。

雖然他和杜英很刻意的把自己收拾的看上去灰頭土臉,但是到底是久在山中,從行為舉止再到面貌,怎麼看都不像是久經風霜的郵差,就算是說自己剛剛開始干這一行沒有多久,恐怕也會引起懷疑的,因此還是少說話、少露面來得好。

一些士卒們或許不會注意到這一點,但是很多眼尖的將領之流若是覺得他們不對勁,到時候只會徒惹麻煩。

潼關驛丞將他們兩個引入驛站中,一名年輕人已經向前行禮。

「這是任洪聚,亦是豫州中品人才。」潼關驛丞介紹道。

這「任洪聚」應該也就是二十余歲的樣子,肯定比杜英年紀大,和王猛相差無幾。他鄭重拱手︰「見過兩位,鄙人任群,表字洪聚,本是豫州潁川人,現在隨難民入潼關,本欲入仕,但听聞關中戰亂,所以先落腳此處,為驛丞打下手。」

杜英和王猛交換了一個眼神。

出自潁川的中品?

那這個人應該還是有些本事的。

潁川為中原月復心之地,沒有什麼盛產的,除了人才。

從東漢到三國,潁川世家為朝堂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以荀氏、陳氏等為首的潁川世家,甚至幾乎在很多朝代實現了對人才選拔的壟斷,就連人才選拔制度都打破了原本兩漢時期的孝廉制度,變成了符合與他們利益的九品中正制。

而九品中正制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把人才分等級,上中下品,級別都有講究,不同級別的人自然就可以委任不同級別的官職,這也是曹魏對世家的妥協。

基本上世家已經壟斷了九品中正制的上品人才,寒門子弟甚至一些弱小世家的子弟,都要為爭奪中品和下品的位置鬧得不可開交,最終轉變為不斷結好主持定品的大世家,逐漸淪為大世家的附庸。

在潁川這一畝三分地上,別說是上品了,就算是中品也一般和寒門子弟無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