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到達和入關

作者︰喬木兮有思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啊」

遼闊的天空下,王玄策騎馬追逐著雄鷹,眼看天上白雲好似觸手可及的畫面,終于忍不住大聲吼了出來。

清靈神奇的土地。

這事王玄策對這里的第一認知,除了剛開始走上高原時的胸悶氣短,在過去一段時間後,卻是于常人無異。

他和姬先成本就是習武之人,適應能力極強,經過一段時間,隊伍中的將士也慢慢適應了下來,除了剛開始有幾人確實反應極大,被留在蜀中外,其他人都沒人任何損失。

「這里簡直就是天賜之地,好像世外桃源一般,鏡子般的湖面,遠處的雪山倒影其上,一點波紋蕩漾,難怪這里自古就和很多神話故事聯系在一起!」

姬先成深深吸了一口氣,好像是在吸食美味一般!

「昆侖起源于此,秦嶺不過是其的余脈而已,這是距離天最近的地方,要是一直能生活在此處,那該多好?」

王玄策對姬先成的話不置可否,而是看著遠處有些出神!

「要是兩位願意留在這里,只要是你們看上的地方,老夫必定請求贊普將其作為你們的封地,美人,牛羊,子民,權勢這些都戳手可得,如何?」

祿東贊不知何時出現在兩人身後,面帶笑意道。

「先生的好意我等心領了,但梁園雖好,但畢竟不是吾鄉。我等只能辜負先生的好意了。」

不等玄策說話,姬先成就率先說道。

一路上朝夕相處,雙方也算是了解了。拋開立場問題,這位吐蕃國相確實是一個知識淵博之人,不但對大唐的情況知之甚多,對域外很多國家的情況也有了解。

閑談之余,卻是讓兩人受益匪淺。

「可惜了!」

祿東贊臉上的失望毫不掩飾,對于眼前兩人,祿東贊是欣賞的。不管是學識,還是能力,德行,都是天下少有,要是能勸說其留在吐蕃,這必然會為吐蕃帶來極大的影響,比取個大唐公主劃算多了。

但這一路,足足半年時間,不管他如何勸說,威逼利誘,甚至苦苦哀求,都不能讓他們有所動搖。

他有時候就想,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念才能讓他們年紀輕輕卻能抵擋如此誘惑?

從交談中不難得知這兩人的能力,並且听說他們去過東邊數萬里之外的大陸,在那里足足生活了十年之久。

去年回來時,更是帶領數千疲師,說服四國借兵給他,一舉打進了高句麗的都城,生擒其王于皇帝面前。

最後更是在回國的路上,救下及及可危的皇帝,此時這兩人都有爵位在身。王玄策潁川縣侯,姬先也是伯爵。

這樣的天下英才,卻都是中原人,上天何其不公,自己和贊普兢兢業業,也只是讓吐蕃勉強融合,為了壯大吐蕃,身為國相的他多次出入大唐,甚至不惜身份,做出了令人不齒之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姬唐  

但大唐太強大了,他不是沒想過用強,但他卻承受不起這樣的後果。想到哪位身在長安的郕國公,姬氏族長,他就心里發寒。

那日在驛館,他知道,只要自己膽敢說半個不子,當日絕對是血濺三尺。看似不高大的身體力,卻掩藏著如此熊力。

听說此人不但武功絕世,在高句麗,以絕對劣勢硬是打出了當年一漢擋五胡的戰績,生生嚇的楊萬里這位老將退兵。

在長安,讓他吃驚的是,這位的勇武並無多少人談及,說道的全是這位的文采和治理之功。

有次他實在不可忍受,認為這樣的勇士難道不應該受到眾人的推崇嗎?難道還不如一書生不成?

但那位起來只是一市井小民的話,卻讓他無地自容。

「勇武?」

那人面帶自豪道︰「勇武當然好了,但再勇武的人也不過是一匹夫而已,若不懂得藏拙,早晚是橫死的下場,當年的楚霸王項羽知道吧?雖然我們很崇拜他,但卻不希望這樣的人成為君王。」

不希望這樣的人成為君王?

為什麼?

當有次他問道王玄策這個問題的時候,王玄策只是沉默了下,說道︰「百姓希望和平,勇武的人必然好戰,而百姓是最不喜歡打仗的,或者說中原百姓自古都不喜歡打仗。」

祿東贊听到這話,就像是听到一個笑話一般。

不喜歡打仗?不喜歡戰爭?這怎麼可能?

難道中原人的土地是別人送的不成?

但看著沉默的姬先成和情緒有些低落的王玄策,他突然有些明悟了。

不喜歡打仗的民族卻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擁有最遼闊和肥沃土地的主人,而那些盛極一時,逞匹夫之勇的民族,此時安在?

不是被中原人融合,就是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他讀過中原的史書,先秦時期的西戎,北狄,東夷,南蠻,鬼方,之後的匈奴,鮮卑,現在的突厥,那個不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大族強族?

但是現在呢?那些遠古的民族要麼融合進中原,要麼被消滅,就連數十年前威壓東西方的突厥汗國,也變成了苟延殘喘。

因為不喜打仗,所以就習慣將挑起戰爭的人打落萬丈深淵,永世不得超生?

凡是被中原征服過的人,那還有崛起的例子?

要麼不做,要麼做絕,他心中禿然一驚!

吐蕃該當何去何從?

「大相,大相?」

王玄策有些疑惑,這人怎麼突然發呆了?

「啊,你叫老夫?」

祿東贊回過神來,有些迷茫道。

王玄策無奈,只能重新說道︰「我是說還有多久能到你們的國都,這都走路快半年了,見過你們國主之後我等還要去身毒呢,可不敢耽擱太久!」

祿東贊聞言舒了口氣,指著不願處的大山道︰「翻過那座山,再走三天左右就到,邏些是我吐蕃舉國之力建造的都城,依山而建,其中的布達拉宮,更是人間仙境一般,想必不會讓諸位不需此行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姬唐  

看向兩人他深深地嘆了口氣,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用強留下兩人。雖然他又把握大唐找不到任何線索。

要只是普通人,他還真就作了,大不了和大唐打一仗就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想到這兩人的老師,他就一陣頭皮發麻。

在回來的路上,他已經得知,自己領地內今年糧食減產了。但若只是如此他還不至于擔憂,大不了賣掉一些牛羊,也能度過今年。

但就是因為哪位的一句話,大唐以及周邊所有地方都減少了對吐蕃的糧食交易。說少一成就是一成,可以預想到,今年他領地的子民怕是要死掉一些了。

他算是見識了什麼才是一言而天下驚的本事,人家遠在長安,只是說出一句話而已,就讓自以為強盛的領地一蹶不振,這是何等的手段和霸道?

王玄策和姬先成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如釋重負。

終于要到了,他們此行的任務之一也算是快要完成了。

對于祿東贊的拉攏他們豈能不知,那老家伙就差強搶了。要不是老師上次給他的影響太深,又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他們倆這次算是羊入虎口,在劫難逃了。

「兄弟們,咱們再加把勁,馬上就要到了,到時候我請大家吃好的,喝好的,保管讓他家好好休息下!」

王玄策的口才那是沒得說,經過他一扇動,一個個嗷嗷直叫,恨不得馬上就到地方。

也難怪如此,他兩因為習武原因,那身體是沒得說。但其他人就不成了,想起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心有余季。

差點就沒命了,加上這段時間以來的不斷趕路,各種極端天氣也見過不少。

特別是這里,早晚冷的嚇人,但中午卻熱的要死,這冷熱交替,身體稍微不好的就得的病,還好都挺了過來!

眾人收拾停當,一行人又開始了艱難的旅程,朝著遠處的大山而去

玉門關。

一輛豪華的馬車出現在關門外,一個一頭黑發卻有些卷,面容較之中原人更加立體,童孔為褐色的年輕人出現在眾人面前。

他身穿一身標準的漢人的服飾,頭發也束了起來,身形挺拔,一看就是非富即貴。但見多識廣守將一下子就認出了此人的來歷,有這樣一副面容的人並不少,在長安很常見。

一些豪門貴族圈養歌姬舞姬,那些女子很多都是西域人,有紅發的,藍發的,還有白發的,藍寶石一般的眼珠子,看起來就像傳說中的妖魔鬼怪一般。

那些權貴圖個新奇,不少人和這些歌姬有了後代,那些後代迥異于漢人,高門大戶里規矩多,根本就不會容許有這樣的人成為自己嫡系,甚至連庶出都算不上,有時候連私生子都不如。

生來就成為奴僕,根本就是群可憐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姬唐  

但眼前之人卻是有些不同,至于是不是父親是漢人,但又絕得不太可能。

「張嬸,這里就是玉門關?」

隨著年輕人的話音一落,一位四十許的少婦出現在眾人面前。

「不錯,等進了玉門關,就算是真正到了大唐的精華之地。這里很多規矩和西域不太一樣,到時候郎君萬萬不可沖動。凡是多忍著些才是。」

「張嬸放心,我知道了。」

說完他就調下馬車,伸手扶著一位明顯是異族人的婦人下車。

此行就是西域姬氏旁支,姬岐和胡安娜一行。

胡安娜眼看兒子馬上就要成年了,也顧不得西域的生意,麻煩伍流兒,托對方幫忙照顧下。

伍流兒自從得知對方是姬氏旁支族人後,時常上門看望,以他在北庭都護府三把手的地位,想要照顧下他們的生意,誰還敢亂來?

更何況郭孝恪也知道了胡安娜和姬岐的身份,豈能無動于衷?要是被姬松知道,怕是回長安不好交代。

倒不是郭孝恪怕了姬松,而是兩家關系不錯,照看下本就是應當的。

「夫人,玉門關是大唐西邊最重要的關卡,不管是誰都要經過檢查才能入關。咱們有都護府出具的通關文牒。到時候給他們看下就行。」

胡安娜點點頭,笑道︰「這次還要麻煩您了,這麼遠的路,竟然還要你跟著受苦,實在是不該!」

張嬸是西域漢族人,當初被姬成救下,正好趕上姬岐出生,而她剛出生的兒子和丈夫卻因為馬匪失了性命,正在悲痛之時。

姬成眼看不是辦法,但又不忍心將其獨自留在這里,就讓他待為照顧自家兒子,也算是為她找了一份心里慰藉。

現在張嬸也有了新的家人,膝下也有三兒一女,丈夫是都護府的一位伍長,生活也過得不錯。

或許是為了報答當年的恩情,當姬成請求他教導自己兒子的時候,她沒有一點推諉就答應了下來。

張嬸識字,這點讓姬成也有些驚訝,但人家既然不願意說,姬成也沒問,並且囑咐胡安娜也不要詢問。

這些年姬岐被其教導的很好,不管是禮儀還是學識都不錯,這讓姬成很是感動。

「夫人嚴重了。」

張嬸笑了笑道︰「這孩子是我看著長大了,這次要回去認祖歸宗,這可是天大的喜事,我豈能不在?」

「再者說了,我那幾個孩子都長大了,除了小兒子還小以外,他兩個哥哥都隨他爹入伍去了,這次回家要是又可能,我還想給他們找個媳婦呢,這西域好是好,但就是漢人女子太少了。」

說起這個她就一陣不舒服,自家三個兒子豈能全都娶了異族女子?這次回去別的不要,就要找來幾個良家女兒做自家兒媳,就算是買也要買到。

「站住!」

正說著話,眾人卻是來到玉門關前,迥然有力的三個篆字刻在城關上,好似利劍一般奪人心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姬唐  

玉門關看起來剛剛修繕過,看起來嶄新的很。

過往的商旅不絕,但不管是誰,都要經過嚴格檢查,稍有不對,就會被帶去問話!

一個看起來年紀大約二十來歲,穿著鎧甲,應該是個軍官。

「你們是干什麼的?進玉門關做什麼?都老實交代,要是膽敢有半句期滿,哼!」

說完就冷笑一聲,看了眼明顯是漢人的張嬸一眼,眼中滿是鄙視,就好像一塊好玉掉進爛泥里一樣。

張嬸哪不明白此人的想法?但她在乎嗎?

平靜地對軍官躬身一禮,拿出通關文牒道︰「這是北庭大都護府,郭都督開具的文牒,將軍還請查驗。」

「至于去干什麼?」

她看了姬岐一眼,笑道︰「長安貴人子嗣成人禮馬上要到了,當然是去認祖歸宗了。」

那軍官一陣詫異,確認通關文牒無誤後,有些遲疑道︰「你說的貴人是」

「好畤姬氏」

張嬸平靜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