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逆反

作者︰喬木兮有思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一群老狐狸!」對于房玄齡等人的想法李世民是清楚的,房遺愛那群小王八蛋的心思他也清楚,不就是蹭名聲嗎?

全天下讀書人都來蹭名聲了,也不差他們幾個。但光別緊著朕薅羊毛啊!

一個個現在像瘋了一樣的上書請願,但想過朕的感受沒有?

「陛下,現在群臣沸騰,甚至有些離得近的官員都已經來長安的路上了。我們還是早做準備的好。」李世民一听臉都綠了,這樣讓能群臣沸騰的事情,從古到今自己可算是獨一份。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但你們在地方上請願也就罷了,朕做做樣子,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你來長安是個什麼意思?逼宮嗎?不過,他隨即就將這個想法甩出腦海。

逼宮他們是不敢的,或許有些人是看到有便宜可佔就都湊了過來,有的更是身不由己!

所有大臣都上書請願了,就你不,這是想干什麼?眾人皆醉我獨醒?我看你是想自絕于讀書人之間。

「這事就交給房愛卿了,朕身子不適,閉朝半月,有什麼事你們商量著來吧!」

「等有了消息在來通知朕就行,諸位且忙,朕先走了!」說完,不顧眾人目瞪口呆的樣子轉身就走。

「陛下」房玄齡張嘴想要喊住皇帝,但李世民此時能听他的?

反正都說了朕身體不適,你們看著辦就是了,這事和朕有什麼關系!看到皇帝理也不理自己,房玄齡回頭眼巴巴地看著杜如晦等人。

「克明!」

「打住!」杜如晦連忙阻止道︰「陛下都說了這事將由你負責,放心,我們肯定會幫你的,你就說怎麼吧!」看到杜如晦一臉認真的樣子,房玄齡的臉更黑了。

其他人也有樣學樣,都是一副以你馬首是瞻的模樣,看的他牙疼不已!

「你們可別忘了,尉遲寶琳,杜荷,還你李家的大兒,秦家的,魏家的可都在呢,老夫要是沒辦法,只能大義滅親,拿他們開刀了。」說完之後就嘆氣道︰「你說他們平日里伯伯長叔叔短的,老夫怎麼下的去手?」杜如晦就像便秘一般,怒視房玄齡︰「無恥!」但房玄齡臉皮多厚?

要是臉皮薄,還能一直待在宰相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年?

「行吧,你說怎麼辦吧!」杜如晦還能說什麼?都拿自己兒子要挾了,自己還能怎麼辦?

「哈哈哈,就知道克明大義,這不就好了?有我們處理此事,那些混蛋還能翻天不成?」

「我們如此如此」姬松此時還不知道皇帝已經甩鍋給房玄齡了,他現在正在研究佛道兩家的因果論。

都說有因必有果,但到底是因在前,還是果在前?就像是後世一個笑話一樣,說是這個世界上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最近一些事情讓他有種深深的挫敗感,事情的發展太快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就有可能引起其他地方的反應,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因果關系?

要是能參透此道,自己豈不是能控制世間萬物的發展規律?搖搖頭,果斷結束自己臆想。

世間就是因為有著這樣那樣的不確定,才顯得格外的精彩,要是什麼事情都是可以預知的,可控的,那人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就因為有著奇跡的出現,這個世界不會那麼單調,乏味!這兩件事情讓他認識到,現在的大唐已經和自己熟知歷史上的大唐已經截然不同。

按照發展,高句麗在數十年後在被大唐征服,西域更是在七八十年後才有了像樣的統治。

但現在,朝廷已經開始像西域等地派遣官員去治理了。隨同的還有人數眾多的學生,這些學生可不是光會死讀書的傳統士子,而是經過書院精英教育後的人才。

他們熟知大唐典章制度,格物,算學,甚至接觸百家學說。隨便一個放出去都是一縣之才,要是經過一些年的歷練,誰也不敢確定他們的上限在哪里!

這些人一旦去了西域,不說別的,他們必然第一時間會建書院,當一個地方又了讀書人之後,這些人就會成為火種,在這個地方燃燒,生根,發芽,然後茁壯成長。

不出十年,最多二十年,當新一代人成長起來之後,這個地方將會徹徹底底地成為大唐的領地。

還好現在不是明清時,讀書人還沒讀傻,現在讀書人,武能上馬殺敵,文能安邦定國,這是真正的文武雙全。

能從書院畢業的學生,那個不是人中龍鳳?不成才的,混日子的,或者想撈個畢業證明的。

那不好意思,別管你身後多大背景,想進來可以,書院來者不拒。但想要畢業?

呵呵!先考試過了再說。一次考不過可以二次,三次,甚至最多可以考五次。

但要是五次都不能通過,那麼等待他的只能是被辭退的結局,這點就是皇帝也改變不了。

應為這事從書院建立之初就有的規矩,是書院乃至朝堂滾滾諸公都認可的規矩。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這就是書院的規矩。走後門進來混資歷,可以。

到時候給你個肄業證就行,然後愛上哪顯擺就上哪顯擺去,沒人管你。

但想要正兒八經地畢業,那就難了,沒有一定的真才實學,你想到別想。

書院建立至今,被辭退的學生不在少數,甚至有人為此自尋短見的。對于這樣的學生書院更是深惡痛絕,絕不會因為什麼同情之類的給他畢業。

這既是對別人的不公平,也是對書院最大的傷害。太白書院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書院,他是大唐學術集大成的存在,也是朝堂滾滾諸公的退路所在,豈能容許一些宵小作祟?

這或許很殘忍,但相比今後的殘酷,算是給所有學生一個提醒。因為更殘酷的還在後面呢!

不過,最近這股風向不太對啊!別看他整日都在家里,但外面的動向還是很清楚的。

各地官員上書請願,有的更是前來長安扣闕。一個個是想名聲都像瘋了,現在誰要是敢阻攔他們,那就是他們的生死仇敵。

就是他也不敢此時去招惹他們,皇帝都躲後宮尋求安慰去了,自己小胳膊小腿的能能敢什麼?

「你小子倒是清閑,朕的都快被人逼宮了,你還有閑心喝茶?」就在姬松沉思之際,一道熟悉的聲音瞬間把他嚇了一跳。

「誰,誰敢逼宮,您告訴臣,臣這就去宰了他!」姬松反應過來立即一臉緊張的表情,眼神還在一直巡視,好似在找人似的。

「行了,這時候表忠心是不是有點晚了?早干嘛去了?人家現在就在來的路上,要是你真有本事,現在就去路上將他們勸回去。」

「如何?敢不敢?」坐在姬松原來的位置上,陳壽這混蛋竟然拿自己剛泡好的大紅袍給皇帝倒茶?

李世民躺在躺椅上鼻子微聳,頓時就睜開的眼楮,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一副享受的樣子,要多沒見過世面就有多沒見過世面。

「我說你小子就是個混蛋,老子每年就那麼點大紅袍,還經常斷頓,你倒好,每次朕來的時候就能看到你泡著東西?」

「你給朕說實話,這大紅袍每年到底多少產量別告訴朕就那麼點,要是敢湖弄,看朕怎麼收拾你。」面對虎視眈眈,還以皇帝的身份威脅自己的李世民,姬松牙都疼麻了。

「看您說的,不過是湊巧,湊巧罷了。」

「其實每年臣也就那麼一點,每次您就像是趕趟似的恰巧來了,您可冤枉臣了。」姬松一臉委屈,好像就是那麼回事兒一般。

「信你就有鬼了!」知道從這小子嘴里听不到實話,李世民也不問了。

不過,這回去之後的派人打听打听,這麼好的茶朕都不夠喝,其他人就算了。

就在李世民想著是不是要將大紅袍弄成御茶的時候,姬松湊過來小心說道︰「陛下,您怎麼來了?您不是身體不適嗎?」

「臣也剛好懂點醫術要不要給您看看?」李世民撇了他一眼,隨即將手拿了出來,示意他隨意!

姬松裝模做樣地模了會兒脈,眉頭時而緊皺,時而放松。本來沒什麼事,就想逗逗這小子的李世民頓時有些不安起來!

不會真的有事吧?姬松終于把脈完畢,底下頭,好似再想什麼。

「郕國公,你倒是趕緊說啊!」陳壽在一旁倒是急了起來!

「一邊去,真是陛下不急太監急,別搗亂!」姬松‘煩躁’地揮了揮手,讓他離遠點。

陳壽听完臉黑的像鍋底,這混蛋太損了,每次不打擊自己一下就像渾身不舒服似的。

「陛下是不是這段時間晚上睡覺不安穩?還經常尿急?口中發苦,腸道時常通氣頻繁?」

「不會有事吧?朕沒感覺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啊?」這小子神了,把個脈就知道了?

「哎,陛下還須節制才是,腎是人之精,豈能如此消耗?」姬松松一臉高深莫測的樣子,要是別人還朕能給唬住了。

但李世民是什麼人?剛開始還挺擔心的,但越想越不對,這小子在罵人。

「滾一邊去!」踢了這小子一腳,李世民沒好氣道︰「就說你小子怎麼好心給朕把脈了,原來在這等著朕呢?」

「沒大沒小的,這事是操心的事情?」

「有本事你給朕的後宮那些娘娘們說去?看他們不撕爛你的嘴?」

「還節制?信不信朕這就招你進宮,反正陳壽老了,正好有個替代的。朕看你就不錯。」

「如何?要不考慮考慮?」陳壽聞言也熱情地說道︰「奴婢看陛下挺喜郕國公的,要是您能來宮里伺候陛下,想必再好不過了,要不奴婢給您安排安排?」

「噗!」姬松剛喝到嘴里的茶直接噴到了陳壽臉上,連忙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本公真不是故意的。」

「行了,你小子就別欺負他了。你一堂堂國公欺負一太監,你不嫌臊得慌?」李世民直接打斷姬松的話,罵道。

「陛下您這就說錯了,您別看郕國公對喜歡捉弄奴婢,但奴婢心里高興。所有人見到我們這些閹人雖然礙于陛下龍威不敢當面說什麼,但背後里不知道怎麼編排我們呢。」

「郕國公則不同,他是沒把奴婢當外人呢,從來沒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我們這些身殘之人,和對待正常人一樣。」

「和郕國公呆著奴婢也從來沒被看輕過,所以,您就別責怪郕國公了。」李世民有些啞然,看看姬松,又看看陳壽,嘆氣道︰「你年歲也不小了,等過幾年朕找到合適的就放你出宮去吧!」陳壽沒說什麼,直接跪倒在地,扣起頭來,那勁頭,這是用了全力啊!

「行了,起來吧!」

「朕雖然不能給你什麼榮華富貴,但保你晚年安樂還是能做到的。你陪著朕這些年也不容易,朕也不能太過自私,還是早點放手的好,省的你們埋怨朕。」

「奴婢怎敢埋怨陛下?您要是這樣說讓奴婢情以何堪?這些年要不是您,奴婢早就成了一杯黃土,豈能活到現在?您千萬別這樣說,能陪在您身邊,這是奴婢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行了,行了,哭哭啼啼成什麼樣子,到一邊去,看著心煩!」李世民揮揮手,示意陳壽滾遠點。

等了一會兒,道︰「官員們請願朕倒不是很在意,但他們現在一個個都想著到朕這里刷自己名聲,這怎麼能行?朕偏就不如他們的意。」姬松一愣,頓時明白這是官員們的做法引起皇帝的逆反心理了。

這種心理越是身處高位的人越嚴重。我可以給你,但你不能搶。

「陛下言重了,他們雖然有些人心思不純,但這件事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好事?」李世民疑惑道。

「不錯,在臣看來這就是一件好事。」

「您想啊,這件事現在搞得天下皆知,想躲是躲不過去的,您到最後還是得出面安撫他們,既然如此,為什麼您不主動一點呢?」

「雙方僵持之後兩敗俱傷,但要是這場戲大家都配合下,到時候一段君臣佳話必將名留青史,為後人所傳唱。」

「陛下您以為呢?」姬松笑著說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